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9版) 被引量:21
1
作者 秦泗河 +19 位作者 张永红 臧建成 王栋 朱磊 郭保逢 焦绍锋 姚满叶 陈兆军 刘培亭 朱明海 陈志强 刘方娜 刘来有 韦健 刘旻 石华南 石俊俊 乔虎云 邢浩 张兴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41-847,共7页
马蹄内翻足是运动系统最常见的畸形,其中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是手术矫形与功能重建最困难的一类。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立项,外固定与肢... 马蹄内翻足是运动系统最常见的畸形,其中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是手术矫形与功能重建最困难的一类。Ilizarov技术结合有限手术治疗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疗效确切,已成为较为规范的治疗方法。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立项,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小组查阅文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编辑整理制定了本共识,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指导意义,供临床骨科医师参考。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成人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文献收集及筛选概况、定义、病因、病理、临床评价、治疗原则、治疗难点以及手术适应证、禁忌证,Ilizarov技术的应用方法、要点、并发症及畸形防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内翻足 成人 ILIZAROV技术 微创技术 外固定器 畸形
下载PDF
核磁共振检查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2
作者 何玉宝 任龙喜 +1 位作者 徐林 刘波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初次就诊于垂杨柳医院门诊以腰背痛为主诉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bone .nineral density, BMD)值分...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初次就诊于垂杨柳医院门诊以腰背痛为主诉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骨密度(bone .nineral density, BMD)值分为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分析患者一般临床特征、胸腰椎数字化医用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平片和MRI检查,统计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的发病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病变樵体分布没有明显差异(χ^2=0.176, P=0.675),影像学检查发现不同(χ^2= 11.942, P=0.004)。骨质疏松组DR平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诊断准确率、阴性诊断准确率及总体诊断准确率均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319.0.565,0.835,0.031和0.258).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236和0.083)。骨质疏松组MRI发现椎体骨折(vertebral fraelure,VF)和隐匿性VF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56和0.052)。两组MR1和DR诊断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9.085, P=0.003)。结论腰背痛伴骨?质疏松的患者DR平片可能无法发现VF的形态学改变,MRI对于发现隐匿性VF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检查 骨质疏松 隐匿性椎体骨折
下载PDF
糖尿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何玉宝 徐林 +1 位作者 任龙喜 刘波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评价糖尿病对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TPED)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TPED治疗的69例LDH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年龄(58... 目的评价糖尿病对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TPED)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TPED治疗的69例LDH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年龄(58.2±14.8)岁,体重指数(BMI)(22.4±4.0)kg/m^2,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对照组53例和糖尿病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BMI、病程、手术节段.Pfirrmann腰椎间盘突出MRI分级、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门诊复查随访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0DI)和改良MacNab标准,统计比较两组之间ODI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和术后并发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ODI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Х^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病程、随访时间、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和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t=2.095.P=0.045).糖尿病组手术时间略长(t=1.369,P=0.182),岀血量略多(t=1.833,P=0.077)。糖尿病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18.8%),复发概率也高(6.3%),而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3.8%),复发概率也低(1.9%),但是差异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33和0.393)。糖尿病组患者术后0DI评分改善不如对照组明显(F=10.475,P=0.003),尤其是术后3个月和术后&个月0D1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3和0.048)o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1.00,P=0.033).结论TPED是治疗LDH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能够显著改善LDH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糖尿病对于术后效果有一定影响:临床工作中,为了获得更好TPED手术疗效,要重视对于糖尿病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退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内固定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何玉宝 徐林 +1 位作者 任龙喜 刘波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3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率,探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60岁以上腰椎减压固定融合的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和有...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内固定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率,探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60岁以上腰椎减压固定融合的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无并发症组和有并发症。评价手术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病程、合并症、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结果、查阅文献确定减少并发症的措施。结果:73例患者中总共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3例全身并发症,8例局部并发症。两组比较,发生并发症患者的BMI值大(t=2.177,P=0.038),术前合并症多(χ~2=7.207,P=0.027),手术节段多(χ~2=6.402,P=0.041),手术时间长(t=2.907,P=0.007)、出血量多(t=2.204,P=0.036),住院时间长(t=4.655,P=0.000)。手术节段越多,手术时间越长(F=100. 222,P=0. 000),出血量也随之增多(F=130.050,P=0.000)。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评分(t=0.901,P=0.375)和Odom分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U=309.000,P=0.541)。失血量和手术时间(r=0.591,P=0.000)、住院时间呈正性强相关(r=0.517,P=0.003),BMI和失血量呈弱正相关(r=0.374,P=0.038)。结论:并发症发生率与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呈强相关。通过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骨刀椎板切除、双侧同时显露和操作,减少融合节段可以减少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腰椎融合 老年医学 脊柱
下载PDF
中国学者对Ilizarov技术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7
5
作者 朱跃良 郑学建 +4 位作者 张庆彬 郭保逢 杜辉 肖虹 秦泗河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复杂骨折、骨感染、畸形矫正和慢性创面等骨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骨科面临的难题,Ilizarov外固定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杀手锏"之一。Ilizarov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以实现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为目标,兼容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在中... 复杂骨折、骨感染、畸形矫正和慢性创面等骨科疑难杂症是临床骨科面临的难题,Ilizarov外固定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杀手锏"之一。Ilizarov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系,以实现肢体形态与功能重建为目标,兼容多学科知识和技术,在中国骨科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国学者在近五十年的学习和应用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在技术和理论创新方面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知史鉴今。笔者回顾中国对Ilizarov技术应用和研究历程,总结中国学者的主要创新和学术贡献,为该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器 中国 伊利扎罗夫技术 历史
原文传递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严重骨质疏松Kummell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玉宝 任龙喜 +1 位作者 王洁颖 刘波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55-160,封3,共7页
目的 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临床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就诊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的23例伴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 目的 研究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伴随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临床效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7月就诊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的23例伴严重骨质疏松的Ku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住院期间术后第1天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及1年门诊复查随访.所有计量数据均以((x)±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后凸角度及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门诊复查随访12 ~24个月,平均随访(18.1±5.6)个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平均视觉模拟评分为(8.4±1.5)分,术后1d、3个月及1年分别为(2.2±1.1)分、(3.1±1.7)分及(4.6±2.0)分,均P <0.001.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前平均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70.1±10.5)分,术后1d、3个月及1年分别为(27.4±7.9)分、(36.6±8.1)分及(46.5±9.3)分,均P<0.001.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a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术后1d及3个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椎体前缘、中央和后缘高度百分比分别为(44.4±6.9)%、(50.1±6.3)%和(88.2±4.1)%,术后1d分别为(65.5±5.0)%、(66.2±5.7)%和(89.3±3.7)%,术后3个月分别为(63.8±7.4)%、(64.6±5.0)%和(88.1±3.9)%,术后1年分别为(57.8±6.3)%、(63.0±6.7)%和(87.1±4.2)%,术后椎体前缘及中央高度百分比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椎体后缘高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后1d及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度术前25.0°±7.5°,术后1d显著下降到16.5°±4.1°(P=0.001),术后3个月显著下降到18.2°±5.8°(P =0.032),但是术后1年后凸角度增大到21.3°±8.1°(P=0.051).2例患者出现无症状的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吸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何玉宝 徐林 +1 位作者 刘波 任龙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50-154,共5页
评价吸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TPED)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影响,选择62例诊断为LDH的患者行TPED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和6个月,通过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 评价吸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TPED)手术效果是否存在影响,选择62例诊断为LDH的患者行TPED治疗后随访6个月,分为对照组和吸烟组。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和6个月,通过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生活质量,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统计比较两组之间ODI评分、改良MacNab标准和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BMI、病程、住院时间、随访时间、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分布、严重程度及手术入路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 257、0. 282、0. 693、0. 050、0. 616、0. 761、0. 884、0759)。与对照组相比,吸烟组手术时间略长(t=1. 014,P=0. 319),出血量略多(t=1. 517,P=0. 141)。吸烟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 8%)高,复发概率(5. 9%)也高;而对照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 2%)低;复发概率(2. 2%)也低,但是并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 223和0. 476)。所有患者ODI评分显著下降(F=345. 429,P=0. 000)。吸烟组患者术后ODI评分改善不如对照组明显(F=4. 490,P=0. 043)。术后6个月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评价标准,总体优良率为93. 5%,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U=255. 0,P=0. 045)。说明TPED是一个安全有效治疗LDH的手段,能够显著改善LDH术后的生活质量;但是吸烟对于术后效果有一定影响。实际临床工作中,为了获得更好TPED手术疗效,要重视围手术期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吸烟
下载PDF
TLICS和AO-TLICS评分在临床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玉宝 徐执扬 +1 位作者 任龙喜 刘波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7期465-470,共6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损伤分类和严重程度评分(TLICS)和国际内固定协会脊柱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AO-TLICS)在临床中应用的可靠性及确定最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确诊为成人... 目的评价胸腰椎损伤分类和严重程度评分(TLICS)和国际内固定协会脊柱胸腰椎损伤分类系统(AO-TLICS)在临床中应用的可靠性及确定最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确诊为成人急性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56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32.3±9.8)岁,年龄范围21~53岁。2名高年资骨科副主任医师采用独立盲法回顾性阅读分析胸腰椎DR平片、CT、MRI影像及临床病例资料,根据TLICS评分及AO-TLICS评分系统评估患者骨折类型、神经功能状态、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或M1修正因子的评分,将评分分为TLICS评分组和AO-TLICS评分组,每组评分对象均是以上56例患者。3个月后这2名医师再次重复上述分析过程,比较观察者自身和观察者之间评分的一致性。同时比较两组评分的一致性,对比患者接受最终治疗方案的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一致性比较根据评分采用Cohen kappa检验并取平均值,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TLICS评分组中,观察者自身对照在骨折类型、神经功能状态和PLC损伤方面的Cohen kappa系数分别为0.810、0.966和0.698,合计总分一致性良好(k=0.727);观察者之间在骨折形态、神经功能状态和PLC损伤方面的Cohen kappa系数分别为0.725、0.931和0.594,合计总分一致性良好(k=0.615)。而AO-TLICS评分组中,观察者自身对照在骨折类型、神经功能状态和M1修正因子方面的Cohen kappa系数分别为0.760、0.892和0.711,合计总分一致性良好(k=0.666);观察者之间在骨折类型、神经功能状态和M1修正因子方面的Cohen kappa系数分别为0.707、0.836和0.604,合计总分一致性尚可(k=0.592)。根据TLICS评分选择治疗方案的正确率为(84.2±2.8)%,敏感性为(84.1±2.1)%,特异性为(85.9±6.5)%。而根据AO-TLICS评分选择治疗方案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 软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多学科保守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何玉宝 任龙喜 +1 位作者 王洁颖 刘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8期171-176,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多学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就诊于笔者医院行多学科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抗凝、镇痛、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康...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多学科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就诊于笔者医院行多学科保守治疗(卧床休息、抗凝、镇痛、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康复理疗)的43例OVCF患者,评价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半年及1年腰背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参数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VAS评分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7.4±1.3分、3.2±1.1分、2.4±1.5分和1.4±1.1分(F=73.1,P=0.000)。ODI评分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64.2±11.0分、31.4±9.9分、25.1±10.5分和15.1±8.5分(F=63.4,P=0.000)。椎体前缘高度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78.6%±4.7%、88.3%±5.7%、89.7%±5.6%和90.7%±6.1%(F=15.8,P=0.000)。椎体中央高度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84.9%±7.8%、93.0%±5.5%、92.2%±6.2%和93.1%±5.1%(F=4.8,P=0.008)。椎体后缘高度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95.6%±3.1%、94.4%±3.3%、95.5%±2.6%和95.4%±2.7%(F=0.384,P=0.765)。Cobb角度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17.90°±8.0°、15.40°±4.7°、16.20°±3.7°和16.60°±3.6°(F=0.326,P=0.806)。BMD值在就诊时、3个月、半年及1年时分别为-4.0±0.7SD,-3.8±0.6SD,-3.3±0.5SD和-3.2±0.7SD(F=8.798,P=0.000)。经过1年保守治疗,VAS(P<0.05)和ODI(P<0.05)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椎体前缘和中央高度恢复明显(P<0.05),椎体后缘和后凸角度没有明显改变,BMD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 OVCF多学科保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减少致残率,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多学科保守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多节段颈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手术与杂合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玉宝 任龙喜 +1 位作者 刘波 徐林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724-730,共7页
目的评价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联合颈椎间盘置换(CDR)的杂合手术与单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5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联合颈椎间盘置换(CDR)的杂合手术与单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53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CDF组(n=29)和杂合手术组(n=24),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1、3、6个月门诊复查随访评价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Odom分级和术后并发症,通过x线平片评价颈椎活动度(ROM)和邻近节段退变(ASD)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等级分组资料组问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K)秩和检验。结果杂合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81.0±15.4)min]和术中出血量[(69.0±38.4)ml]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7,1.065;P=0.154,0.301)。术后并发症相比,ACDF组出现吞咽困难19例(65.5%)明显高于杂合手术组5例(20.8%),但是两组患者总体并发症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9.759,P=0.082)。两组患者VAS、NDI评分及JOA评分术后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内:31.225,70.358,32.412,P=0.000,0.000,0.000;F自目=1.258,2.451,0.914,P=0.277,0.135,0.352)。两组患者手术效果Odom分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260.500,P=0.077)。ACDF组C3-C7的ROM显著下降,而杂合手术组C3-C7的ROM下降不明显(t=2.514,1.776;P=0.022,0.093)。两组ROM相比,术后6个月C3-C7的ROM明显不同(t=2.353,P=0.030)。尽管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化 假体和植入物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脊柱融合手术治疗高龄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彤童 孙祥耀 +3 位作者 孙文志 胡海量 孔超 鲁世保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65-472,共8页
目的 探讨老年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 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8 例接受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 AD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在手术时至少 ... 目的 探讨老年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 (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 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手术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18 例接受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 ADS 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在手术时至少 60 岁,随访至少 2 年。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合并症、术前及术后影像学参数、临床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信息。纳入分析的影像学参数包括脊柱侧凸 Cobb’s 角 (Cobb’s angle,CA)、矢状位垂直轴 (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骶骨倾斜角 (sacri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 (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 (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 (pelvic tilt,PT) 以及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 (pelvic incidence minus lumbar lordosis mismatch,PI-LL)。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 评分、腰椎僵硬残障指数 (lumbar stiffness disability index,LSDI) 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VAS) 评估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年轻组 (年龄 < 80 岁,n=252) 和高龄组 (年龄 ≥ 80 岁,n=66),并将并发症分为内科并发症和外科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年龄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或采用基于 Wald 统计的单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 结果来确定年龄对术后结局的可预测性。结果 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良好,随访过程中矢状面平衡逐渐接近术前状态。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末次随访 SVA (B=0.129,P=0.021)、术后 ODI (B=0.219,P < 0.001)、术后 JOA (B=0.197,P < 0.001) 与年龄呈正相关。近端交界性后凸 (proximal joint kyphosis,PJK) (B=0.043,P=0.012)、内固定松动 (B=0.054,P=0.009) 与年龄呈正相关。采用 ROC 曲线分析计算年龄对 PJK 及内固定松动风险的阈值 (cut-off 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冯胜 徐执扬 +4 位作者 李晗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陈蕾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8期895-898,共4页
目的探讨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收治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保... 目的探讨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入路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收治的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前外侧入路手术,对照组采用切断髂胫束直接暴露骨折断端的传统前外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为(4.2±0.3)个月,早于对照组的(4.7±0.5)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外侧平台后倾角、内侧平台后倾角及平台内翻角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和膝屈伸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切断髂胫束直接暴露骨折断端的传统前外侧入路相比,保留髂胫束经Gerdy结节截骨外侧入路手术更有利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前外侧入路 Gerdy结节 髂胫束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顶椎周围结构对上位固定节段骨折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彤童 孙祥耀 +3 位作者 孙文志 胡海量 孔超 鲁世保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66-373,共8页
目的评估“顶椎周围结构的平行四边形效应”预测上位固定节段(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骨折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s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顶椎周围结构的平行四边形效应”预测上位固定节段(upper instrumented vertebra,UIV)骨折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adults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获取ADS患者的相关影像学数据:冠状面侧凸角(cobb angle,CA),矢状位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kyphosis,TLK),冠状位垂直轴(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投射角(pelvis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s tilt,PT),不同顶椎周围椎间歇水平的腰椎多裂肌萎缩(lumbar multifidus atrophy,LMA)和关节突关节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FJOA)严重程度。按照有无UIV骨折,将患者分为UIV骨折组(F组)和无UIV骨折组(NF组),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比较“平行四边形效应”中各指标与影像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共纳入164例ADS患者。其中F组纳入38例,NF组纳入126例。末次随访的CA、TK、TLK、LL、PT、SS、PI-LL、CVA、SV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F组凸侧U-LMA分级明显高于NF组(P=0.036)。F组的凸侧L-FJOA明显高于NF组(P=0.020)。凹侧U-LMA(P<0.001)、凸侧U-LMA(P=0.031)、凸侧L-LMA(P=0.026)、凹侧U-FJOA(P=0.003)、凹侧L-FJOA(P=0.004)为CA的保护性因素;凹侧L-LMA(P<0.001)为CA的危险因素。凹侧U-LMA(P=0.004)、凹侧U-FJOA(P=0.005)为CVA的危险因素;凸侧L-FJOA为CVA的保护性因素(P=0.007)。凸侧U-LMA为末次随访SVA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平行四边形效应”对末次随访的CA、CVA以及SVA的预测作用较好。凸侧U-LMA或FJOA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可能表明患者UIF的发生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脊柱骨折 肌萎缩 骨关节炎 脊柱
原文传递
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伴膝关节畸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学建 秦泗河 +3 位作者 郭保逢 石磊 赵俊 王执宇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80-484,共5页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 背景:幼年期的股骨远端骨骺损伤,随年龄增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股骨短缩、膝关节内外翻和前弓等畸形,传统方法需多次手术治疗。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的9例股骨远端骨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并膝关节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男6例,女3例;年龄18~26岁,平均(22.1±2.9)岁;左侧2例,右侧7例;合并膝内、外翻5例,股骨髁上前弓4例。术中即时矫正膝关节内外翻及前弓畸形,然后在股骨中段斜形截骨,安装Ilizarov外固定器,术后逐渐调整外固定器,进行股骨延长及远端残留畸形的微调。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正侧位X线片,观察下肢肢体长度、下肢力线、关节线及延长成骨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表(KSS)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平均(20.5±7.6)个月。患者术后股骨短缩畸形和膝关节畸形均获得矫正。术后股骨延长3.0~7.5 cm,平均(4.1±0.9)cm;矫正膝关节内外翻畸形15°~25°,平均17.9°±2.8°;前弓畸形12°~20°,平均14.4°±2.4°。术后外固定器佩戴时间6~14个月,平均(9.3±2.6)个月。术后3例发生针道感染,换药处理后感染控制;1例针道松动,更换穿针位置,重新固定,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末次随访膝关节KSS评分79~100分,平均(94.2±3.9)分。结论:Ilizarov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骺损伤后遗股骨短缩合并膝关节畸形,能够准确恢复下肢长度和力线,手术创伤小、手术次数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骨骺损伤 股骨短缩 膝关节畸形
下载PDF
Multiloc髓内钉与Phlios钢板在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冯胜 徐执扬 +4 位作者 李晗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陈蕾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对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Phlios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Multiloc髓内钉对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58例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Phlios钢板内固定治疗,24例)和观察组(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imple shoulder test,SST)及欧洲肩关节协会Constant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VAS、JOA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SST评分及Constan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Multiloc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并能简化手术操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钉 Phlios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保膝治疗进展 被引量:34
16
作者 郭保逢 秦泗河 黄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基于遵循阶梯性治疗理念,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保膝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KOA各阶段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KOA的治疗旨在减轻症状、延缓关节结构性改变、维持关节功能和提高... 目的基于遵循阶梯性治疗理念,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保膝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KOA各阶段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KOA的治疗旨在减轻症状、延缓关节结构性改变、维持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保守治疗仍是早期KOA的首选治疗方法。关节镜手术可协助诊断和分级,并同期行关节内刺激物清理和软骨的有限修复。截骨术适用于下肢负重力线、关节线异常的KOA,能有效平衡膝关节负重应力,改善症状,缓解疾病进展。关节牵伸术治疗KOA能改善膝关节力学环境,一定程度修复缺损软骨,缓解症状。随着技术进步,近年来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重新兴起,UKA属于真正的关节表面置换,是前内侧KOA患者保膝治疗的重要手段。结论目前KOA保膝治疗方法较多,主要针对患者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截骨术和UKA是临床应用最多且保膝成功率高的重要外科技术,但应注意恰当选择适应证,术者需积累足够临床经验,以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保膝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应用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8113例数据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6 位作者 焦绍锋 臧建成 张力 王一岚 郑学建 石磊 秦绪磊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41-1248,共8页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 目的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30年间治疗四肢畸形所应用的骨外固定器械(包括Ilizarov器械)数据,探讨现代骨外固定技术矫正四肢畸形的应用指征、个体化器械构型选择策略等。方法依据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肢体畸形矫形手术病例数据库,回顾性统计分析1988年1月—2017年12月外固定器使用情况,分别从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段、不同年龄段、不同部位及不同病种外固定器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外固定器总体使用情况及不同外固定器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113例患者手术中应用了骨外固定器,其中双下肢手术同时应用者69例,共应用8 182套外固定器。其中组合式外固定器4 725套(57.74%)、Ilizarov环式外固定器3 388套(41.41%)、单臂外固定器64套(其中包括Orthofix器械)(0.78%)、Taylor空间外固定器5套(0.06%)。男4 487例(55.31%),女3 626例(44.69%)。从不同时间段分析显示,外固定器使用数量逐年增加,2000年后应用数量突破性增多。患者年龄以11~30岁为主,其中21~25岁使用最多,达1 819套(22.23%)。外固定器应用部位几乎涵盖了四肢所有区域,其中踝足趾部位最多,达4 664套(57.00%);上肢最少,共152套(1.86%)。8 113例中治疗的疾病涵盖了十余个学科、超过150个病种,其中使用外固定器治疗最多的前5位疾病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脊柱裂后遗下肢畸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结论 Ilizarov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血管、淋巴、神经、皮肤、内分泌等疾病导致的肢体畸形、残疾以及骨科疑难杂症,其手术适应证远超出了骨科学范围。国产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工具基本能满足各种治疗的要求。骨外固定技术已全面进入了应力控制下的牵拉组织再生,自然修复组织创伤与残缺、重建肢体功能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固定 四肢畸形 大数据 统计
原文传递
35075例手术治疗的肢体畸形残疾患者统计分析(秦泗河矫形外科1978.5.25—2018.12.31) 被引量:19
18
作者 秦泗河 郭保逢 +3 位作者 臧建成 王一岚 焦绍锋 李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总结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手术治疗的35 075例肢体畸形残疾患者特点及矫治策略,为了解中国肢体畸形残疾病因、病种及矫形手术治疗提供大样本依据。方法查阅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1978年5月—2018年12月肢体畸形手术病例数据库中的35 075... 目的总结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手术治疗的35 075例肢体畸形残疾患者特点及矫治策略,为了解中国肢体畸形残疾病因、病种及矫形手术治疗提供大样本依据。方法查阅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1978年5月—2018年12月肢体畸形手术病例数据库中的35 075例患者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畸形特点、病因及病种构成、地区分布、矫治手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 075例患者中,男20 458例(58.33%)、女14 617例(41.67%);男女比例1.4∶1。年龄1~82岁,平均20.5岁;患者主要集中于11~25岁,达19 363例(55.20%)。手术以下肢33 259例(94.82%)为主。患者来自全国33个地区及国外12个国家。病因病种包括神经、遗传、代谢、创伤后遗症、先天性、血管、淋巴、皮肤、内分泌、医源性等202个,几乎涵盖了骨科所有亚学科。患者最多的前6种病种分别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后遗症、创伤后遗症、脊柱裂后遗症、膝内翻及膝外翻、先天性马蹄内翻足。40年间秦泗河矫形外科共使用手术方法280种,包括肌腱/筋膜松解术、肌腱转位动力平衡术、截骨术、骨延长术、关节固定术、骨牵引术、支具辅助牵伸术等。采用矫形手术联合骨外固定技术8 702例,其中Ilizarov环形外固定3 696例、组合式等外固定器5 006例。结论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40年来收集的手术治疗肢体畸形残疾患者资料来源广泛,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肢体残疾资料数据库,反映了能够通过矫形手术治疗的肢体残缺畸形的病因、病种、人群特点、手术方法概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泗河矫形外科 肢体畸形 医学大数据 ILIZAROV技术 外固定
原文传递
无植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保逢 赵巍 +3 位作者 徐执扬 吴鸿飞 陈蕾 秦泗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0-946,共7页
目的探讨无植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例股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4~61岁,平均41.7岁。7例骨不连位于股骨中上段,5例位于股骨远端或髁上... 目的探讨无植骨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例股骨萎缩性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24~61岁,平均41.7岁。7例骨不连位于股骨中上段,5例位于股骨远端或髁上。病程1~9年,平均3.7年。既往手术1~9次,平均2.8次。手术取出原固定物,清理骨不连骨折端,安装Ilizarov环形外固定器,骨缺损长度<4 cm者术中直接加压固定;患侧肢体较健侧短缩>2.5 cm者术中行股骨近端闭合截骨加装骨延长组件,备术后肢体延长;所有患者未植骨。记录患者外固定器佩戴时间、骨不连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Paley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0个月,平均30个月。12例骨不连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6.0~23.5个月,平均11.5个月。外固定器佩戴时间为7~25个月,平均13.5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等的骨不连评价标准,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3.3%。4例股骨成角畸形>7°,伸膝功能无明显影响,未再行截骨手术等特殊处理。2例术后患侧肢体短缩>2.5 cm,通过穿补高鞋替代;4例跨膝关节固定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丢失10~30°;10例发生针道感染,其中4例感染并固定针松动者给予拔针后更换位置重新固定,余6例感染但固定针未松动者通过局部换药、针道护理及口服抗炎药物感染控制。无深部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股骨萎缩性骨不连骨愈合率较高,相对微创、无需植骨,初步临床效果确切,对于多次手术失败的患者同样有效。治疗时需要重视术后外固定器护理及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技术 股骨干骨折 萎缩性骨不连
原文传递
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保逢 赵巍 +4 位作者 吴鸿飞 梁喜斌 徐执扬 任龙喜 秦泗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探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0月,应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9足、11个部位)。其中男3例(4足、5个部位)... 目的探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0月,应用清创后一期Ilizarov跖骨延长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患者8例(9足、11个部位)。其中男3例(4足、5个部位),女5例(5足、6个部位);年龄44~65岁,平均57.5岁。糖尿病足分级:Wagner 3级6例(7足)、4级2例(2足)。左足4例,右足3例;双足1例。慢性骨髓炎病程1~5年,平均3.1年。骨髓炎部位:第1跖骨头3足,第3跖骨头1足,第4跖骨头1足,第5跖骨头6足。其中2例为同一足合并2个部位慢性骨髓炎。记录跖骨延长长度及时间、佩戴外固定架时间,计算外固定架带架指数;观察足部溃疡及骨延长段愈合情况,记录愈合时间,计算骨延长段愈合指数。末次随访时,按照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定足部功能。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9~26个月,平均15.0个月。除骨延长期间发生针道感染外,治疗期间均无皮肤坏死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跖骨延长长度12~35 mm,平均20.5 mm;跖骨延长时间21~84 d,平均57.8 d。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0.4~21.1周,平均14.6周;外固定架带架指数为42.9~59.2 d/cm,平均54.3 d/cm。患者足部溃疡均愈合,愈合时间19~70 d,平均30.5 d;随访期间溃疡均无复发。X线片复查示骨延长段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指数为37~51 d/cm,平均42.5 d/cm。末次随访时,踝关节AOFAS评分为87~95分,平均91.7分;获优5足、良4足,优良率100%。结论清创后按照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行一期跖骨延长,能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重建跖骨长度、保留跖骨负重功能,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并跖骨头慢性骨髓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跖骨头 慢性骨髓炎 跖骨延长 ILIZAROV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