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5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386
1
作者 李井林 阳镇 +1 位作者 陈劲 崔文清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89,共19页
企业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通过企业创新实现对多元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创造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ESG是关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在企业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但是如何基于全新的可持续理念重塑企业的创新过程为企业... 企业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导向通过企业创新实现对多元利益相关方的价值创造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ESG是关于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在企业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理念,但是如何基于全新的可持续理念重塑企业的创新过程为企业绩效带来竞争价值的内在机理依然缺乏研究。以2010—2017年中国沪深交易所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以及企业创新在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企业绩效水平、企业产权性质以及行业环境敏感性对企业ESG表现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2)企业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均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3)内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在企业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存在中介效应。(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绩效水平较低的企业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非国有企业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高环境敏感性行业企业的ESG表现及其3个维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企业ESG表现 企业创新 可持续发展 企业绩效
原文传递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 被引量:251
2
作者 魏守华 吴贵生 吕新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85,共10页
基于Furman等(2002)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本文运用1998-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活动规模等创新基础条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创新效率依赖于区域... 基于Furman等(2002)的国家创新能力分析框架,本文运用1998-200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受R&D活动规模等创新基础条件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区域创新效率影响,创新效率依赖于区域特定的因素,包括产业集群环境、产学研联系的质量、对区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结果还发现: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明显且呈扩大化趋势,这是区域间投入规模与创新效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创新能力显著影响全要素生产率(TFP)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地区经济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内生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差距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识别框架、战略转向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243
3
作者 陈劲 阳镇 朱子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共11页
“卡脖子”技术问题是我国应对全面技术封锁与遏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十四五”时期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卡脖子”技术不同于一般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涉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兼具技术性、公共性、社会性... “卡脖子”技术问题是我国应对全面技术封锁与遏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十四五”时期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卡脖子”技术不同于一般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其涉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兼具技术性、公共性、社会性与安全性等多维特征。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需要基于全新的识别框架、战略视野与突破路径。在构建识别甄选“卡脖子”技术的“金字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以“底线开放思维+全面自主创新内生能力”的平衡战略新视野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战略引领,实现核心自主可控与对外开放的动态平衡。“十四五”时期破解“卡脖子”技术问题,需要在制度层面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整合式创新范式建构,在产业创新生态层面着重深化两个融合重构开放式创新体系,并在微观企业层面着重建设面向“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的“央企+民企”分类主导的创新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脖子”技术 全面自主创新 双循环战略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的社会责任促进效应:内外双重路径的检验 被引量:232
4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刘美玉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69,共18页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深度赋能企业运营管理,增进企业为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创造综合价值与共享价值,是"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数据挖... 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深度赋能企业运营管理,增进企业为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创造综合价值与共享价值,是"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1)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分维度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对股东、员工和社区等责任维度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考虑内生性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企业数字化主要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弱化盈余管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即企业数字化能够强化企业运营与利益相关方互动的信息透明度和弱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对外信息透明度提升和对内治理优化两种机制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能够强化企业创新绩效和改善企业融资约束,具有融资支持与创新赋能两种经济效应。(3)环境丰富性与高管股权激励弱化了企业数字化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正向效应,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负向调节效应。(4)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在非国有产权、有政治关联和市场化程度更低地区的样本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具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本研究为数字化时代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企业深度推动数字技术嵌入利益相关方管理和内部治理提供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企业社会责任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高管激励
原文传递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 被引量:149
5
作者 雷家骕 《中国青年科技》 2007年第2期26-29,共4页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外广泛关注的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被国内大学所关注。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但存在的疑惑也不少。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就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外广泛关注的教育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也逐渐被国内大学所关注。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猛,但存在的疑惑也不少。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同时就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尝试的建议。希望本文对教育界同行能有一些积极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 国内外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模式与企业平台建设——基于海尔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44
6
作者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共13页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主要维度,基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COSMO平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结合技术平台相关理论,... 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实施智能制造,建设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与主要维度,基于海尔集团智能制造COSMO平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结合技术平台相关理论,深度剖析了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实施模式与企业平台建设过程与治理体系。本研究完善了智能制造相关研究,弥补了现有平台研究忽视企业级平台治理的不足,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搭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级平台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对于探索"互联网+"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与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企业平台 互联网+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人工智能与新工科人才培养:重大转向 被引量:121
7
作者 陈劲 吕文晶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3,共6页
人工智能已进入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音图像处理、医疗卫生、金融、教育等相结合,正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类人化等目标转变。人工智能也将深度影响新工科学科建设活动,既将促进... 人工智能已进入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阶段。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自动驾驶、语音图像处理、医疗卫生、金融、教育等相结合,正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向智能化、自动化和类人化等目标转变。人工智能也将深度影响新工科学科建设活动,既将促进新工科学科专业的生成或消失,也将促进新工科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新时期,理论界与实践界应更加密切关注人工智能的后续发展,深入开展人工智能与新工科建设的关系研究,及早谋划、及早行动,借助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促进中国新工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工科 人才培养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新型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落地模式与应用场景 被引量:116
8
作者 陈劲 阳镇 朱子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共17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深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落地实现的重要保障,但学术界尚缺乏对新型举国体制的逻辑解构。新型举国体制可溯源于农业社会下的古代举国体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举... 新型举国体制是深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支撑,也是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目标落地实现的重要保障,但学术界尚缺乏对新型举国体制的逻辑解构。新型举国体制可溯源于农业社会下的古代举国体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构成,其新的内涵可从政治逻辑、资源配置的方法论、国家治理三重视角予以剖析,其理论内核与合法性取决于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重理论的共融空间,并与其落地模式的整合运用密不可分,即面向应急攻关的举国动员模式、基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以央企为主导的整合式创新模式,新型举国体制的合效性取决于能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效率与公平、中央与地方、对外开放与自主内生能力建设的关系。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化应用并不包揽一切场景,其主要面向国家重大民生公共工程科技创新、面向"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面向突发性重大公共社会危机治理三类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理论逻辑 落地模式 应用场景
下载PDF
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增强差异化机制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6
9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3,共11页
运用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没有对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差异化机制的作用有效性进行令人信服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和营销理论,构建了服务差异化实证模型,采用清华大学技... 运用服务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没有对制造企业服务增强的差异化机制的作用有效性进行令人信服的实证检验。本文基于产品差异化理论和和营销理论,构建了服务差异化实证模型,采用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2005年国内制造业的大样本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EFA、CF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检验了服务差异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考察了产品类别和企业规模两个控制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基于组织资源投入的服务质量差异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差异化能有效增强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工业品企业较消费品企业更倾向于进行服务差异化竞争,而大规模企业较中小企业有更强的动机和能力提供顾客服务。本研究结论揭示出国内制造企业服务竞争的现状和基本特点,为制造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 服务增强 差异化 服务质量 绩效
原文传递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111
10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低效或者无效;(2)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技资源 资源配置 配置效率 DEA模型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8
11
作者 周江华 仝允桓 李纪珍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30,共19页
本文聚焦于面向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研究了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机制。论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总结出面向BoP市场的技术和商业... 本文聚焦于面向金字塔底层市场(BoP)的破坏性创新,从技术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研究了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的特征、机制。论文在文献探讨的基础上,基于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总结出面向BoP市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特征和构念维度,建立了从技术和商业模式相匹配的视角研究破坏性创新的理论框架。论文研究发现,破坏性技术通过商业模式这一联结机制实现对传统技术的破坏,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是面向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了破坏性创新在BoP市场发生的条件。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学术界对破坏性创新以及BoP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BoP市场 商业模式创新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研究:演化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106
12
作者 严子淳 李欣 王伟楠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34,共14页
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研究议题已经逐渐融入创新、创业等诸多领域,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该领域缺乏系统性回顾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转型领域经济和管理类文献的系统梳理,聚焦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和应用场景演变... 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研究议题已经逐渐融入创新、创业等诸多领域,并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针对目前该领域缺乏系统性回顾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数字化转型领域经济和管理类文献的系统梳理,聚焦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和应用场景演变的整个过程,围绕数字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究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进过程。研究基于重要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三个阶段解析数字化转型研究的演化过程,系统性归纳了数字化转型研究发展的过程及主要应用场景,探索性地提出了推动数字化转型研究不断演进的三个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技术应用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促使产业层面创新理论和实践的转型,推动学术界持续聚焦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应用情景方向上研究的不断深化;(2)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创造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重构产业的商业模式及战略,推动与数字化转型活动相关的价值获取及创造方式等研究议题的持续展开;(3)数字创新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创业成为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及数字创新价值创造的重要实践,推动学术界对以"数字"为基础研究的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对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解析。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发展和产业实践创新提供了知识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应用场景 数字技术 创新 创业
原文传递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被引量:100
13
作者 陈劲 阳镇 尹西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器与加速器,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与全新的国际关系新形势,系统厘清当前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新经济形势以及新的问题挑战为确...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器与加速器,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与全新的国际关系新形势,系统厘清当前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新时代背景、新经济形势以及新的问题挑战为确立新的科技创新战略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双循环背景下如何系统性扭转与解决传统过度注重外循环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意义凸显。本文立足于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长期战略背景,从创新政策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企业创新模式三重视角探究双循环背景下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突出问题,认为双循环下的创新引领体系需要基于“底线开放思维+全面自主创新”全新创新战略实现创新引领,并基于新型举国体制引领、未来产业引领与世界一流企业引领的整合式创新三重引领路径迈向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创新引领 新发展格局 底线思维 产业政策 未来产业 自主创新
下载PDF
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与实践范式 被引量:93
14
作者 肖红军 阳镇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53,共17页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 本文沿着“认知—行为—评价”的基本思路,基于平台属性与平台情境的异质性,通过推演出四个核心命题厘清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实现平台企业社会责任逻辑起点的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从“目的属性—内容嵌入”和“组织情境—主体选择”两种视角解构了传统社会责任实践范式的内容构面,并基于“情境选择—战略导向—平台基础”三维框架,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范式归结为“平台嵌入式”“平台嫁接式”“平台撬动式”与“平台新创式”四种类型。本文的研究为重新认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一种新的逻辑框架,为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社会责任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选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逻辑起点 实践范式
原文传递
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区域农业创新系统评价及分析 被引量:80
15
作者 涂俊 吴贵生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具有显... 本文基于创新系统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创新系统效率进行了比较,并根据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和自然灾害对区域农业创新系统具有显著影响,而政府科技经费并不是显著影响因素。作者建议通过改善教育条件,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等改善系统效率,促进区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创新系统 DEA TOBIT回归 效率评价
原文传递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视角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突出特征与强化路径 被引量:91
16
作者 尹西明 陈劲 贾宝余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共9页
新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抓手。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 新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抓手。本文立足新发展阶段,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视角出发,结合国家创新系统观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探究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概念内涵、突出特征和分类,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理论基础、战略与三大主要路径,为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科学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突出特征 强化路径
下载PDF
内生创新努力、本土技术溢出与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被引量:84
17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4,共10页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创新努力 本土技术溢出 长三角 高技术产业 创新绩效
原文传递
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 被引量:76
18
作者 李纪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7,55,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失灵的制度供给。论文认为,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考虑到我国产业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以及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论文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已有定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几种分类。最... 本文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失灵的制度供给。论文认为,产业共性技术对于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考虑到我国产业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以及众多产业集群的发展。论文对产业共性技术的已有定义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几种分类。最后,论文讨论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制度供给的几种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共性技术 制度供给 政府作用
下载PDF
服务创新:研究现状、概念界定及特征描述 被引量:71
19
作者 蔺雷 吴贵生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服务业在各国的GDP产出和就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也越来越依赖服务要素实现价值增加并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在内容、特性和过程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服务创新... 服务业在各国的GDP产出和就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也越来越依赖服务要素实现价值增加并获取竞争优势。服务创新是推动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在内容、特性和过程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服务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创新研究的新热点,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都很缺乏。本文首先对服务创新研究难点和研究群进行介绍,随后对"服务创新"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最后对服务创新的特性进行阐述通过以上论述,读者可以初步把握服务创新的研究框架,形成对服务创新概念和特性的清晰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 创新 概念 特性
下载PDF
融通创新视角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6
20
作者 陈劲 阳镇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9,共12页
近年来如何识别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议题。既有的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范式在面对"卡脖子"技术突破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受阻,融通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范式,聚... 近年来如何识别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成为研究的焦点议题。既有的开放式创新与协同创新范式在面对"卡脖子"技术突破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受阻,融通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范式,聚焦于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融通动力机制、各类创新要素的共享机制、创新成果转化与成果共益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等多种机制以实现各类创新主体尤其是大中小企业与"国企+民企"之间的融通创新。融通创新视角下的"卡脖子"技术突破涉及到创新制度与政策、产业链与创新链、大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等四维融通过程,并在载体支撑层面以"央企+民企"创新共同体、产学研融通组织、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等组织模式实现卡脖子技术突破的组织模式支撑,并最终形成面向产业发展(产业链)中的"卡脖子"技术突破(创新链)的"制度—主体—要素—组织"融通创新的整合框架。未来,探索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的攻关突破需进一步在创新政策层面加速实现各类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的融通整合、在创新主体层面形成面向国民共进以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在组织载体层面大力培育面向"卡脖子"技术突破的全新融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通创新 “卡脖子”技术 创新链 产业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