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儋州湾红树林区沉积有机质来源及碳储量 被引量:5
1
作者 褚梦凡 肖晓彤 +1 位作者 丁杨 赵美训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1,共10页
本文测定了海南儋州湾南岸柱状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质参数(TOC、C/N和δ^(13)C)和类脂生物标志物含量,并通过端元混合模型使用红树植物特征标志物蒲公英萜醇含量、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和δ^(13)C值半定量区分了海南儋州湾南岸沉积有机质来... 本文测定了海南儋州湾南岸柱状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质参数(TOC、C/N和δ^(13)C)和类脂生物标志物含量,并通过端元混合模型使用红树植物特征标志物蒲公英萜醇含量、长链正构烷烃含量和δ^(13)C值半定量区分了海南儋州湾南岸沉积有机质来源,尤其是红树林的贡献。另外,通过估算沉积物的有机碳储量来评估儋州湾红树林区域的储碳能力。在沉积有机质中,陆源、水源和红树植物有机质所占平均比例分别为47%,36%和17%。沉积物柱状样中单位厘米深度沉积物的碳储量范围在0.12~2.90 t/ha。本研究表明,儋州湾地区沉积物中来自于红树林的有机质比例较低,且其碳埋藏量可能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修复和保护儋州湾红树林,能够有效提升湿地的碳埋藏效率,从而减缓大气CO_(2)上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本文应用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方法,半定量区分了红树林生态系统各种来源有机碳的贡献,将蒲公英萜醇作为红树林特征生物标志物应用在计算模型中,能够量化红树植物来源有机碳的贡献,加深对红树林系统有机碳埋藏情况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沉积有机质来源 碳储量 红树林 儋州湾
下载PDF
大沽河流域有机质来源、保存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铁汉 刘珂 +1 位作者 李莉 肖晓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19-3930,共12页
于2022年的干季(5月)和湿季(9月)在山东半岛大沽河流域采集表层水体、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进行环境参数、总有机碳氮、稳定碳同位素(δ13C)、生物标志物以及矿物学参数测定.结果显示,大沽河表层湿季与干季悬浮颗粒物有机质来源有较大差异,... 于2022年的干季(5月)和湿季(9月)在山东半岛大沽河流域采集表层水体、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进行环境参数、总有机碳氮、稳定碳同位素(δ13C)、生物标志物以及矿物学参数测定.结果显示,大沽河表层湿季与干季悬浮颗粒物有机质来源有较大差异,湿季悬浮颗粒物有负的δ13C(–29.1‰)和低的颗粒有机碳氮比(POC/PN,6.3),其有机质主要来自河流浮游植物;干季表层悬浮颗粒物有更正的δ13C(–26.8‰)和更高的POC/PN(8.8),其有机质除了来自河流浮游植物,还有河流对土壤的侵蚀带来的C3植物和C4植物;沉积物有机质则来源较为复杂,除河流浮游植物,C3植物、C4植物外,还包括海洋浮游植物、污水源的混合.基于δ13C二端元模型显示沉积物陆源有机质相对贡献自上游到下游从58%下降至0%.主成分分析表明,高含量溶解无机氮(DIN)的存在导致河流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对应了高含量的POC、叶绿素-a和短链烷烃.河口段较细的沉积物粒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导致其吸附了较多有机质,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河流段.从河流上游至下游沉积物有机碳载荷量(TOC/SSA)从1.4mg/m^(2)下降至0.2mg/m^(2),表明有机质在运输途中经历了不断的再悬浮过程,较长的氧暴露时间导致约85%陆源有机质在运输中被微生物分解为CO_(2).研究结果为认识中小河流有机质的来源和保存特征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河 有机质 生物标志物 来源 保存
下载PDF
海底地下水排放对南黄海沿岸海水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胜东 赵世彬 +3 位作者 陈烨 杨迪松 许博超 甄毓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42-4952,共11页
在南黄海沿岸岸滩采集海水样品,将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探讨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对沿岸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黄海沿岸水体微生物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 在南黄海沿岸岸滩采集海水样品,将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探讨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对沿岸海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南黄海沿岸水体微生物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细菌门、疣微菌门、厚壁菌门等.海水中较高浓度的镭同位素活度极有可能是由近岸海底地下水排放过程导致.沿岸海水中的^(224)Ra活度与营养盐浓度、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丰富度具有相对同步的变化规律.溶解氧对海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p<0.05),海底地下水排放输入的高浓度溶解无机氮、溶解硅酸盐可能是影响沿岸海水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表明,海底地下水排放对沿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放 微生物群落 同位素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湿地溶解无机碳横向输送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娜 王继纲 +4 位作者 高敏学 贺万阳 刘真松 张劲 刘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7-752,共16页
红树林作为地球上最富碳的生态系统之一,是重要的蓝色碳汇。孔隙水/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重要过程,是红树林碳横向输送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7年4月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潮... 红树林作为地球上最富碳的生态系统之一,是重要的蓝色碳汇。孔隙水/海底地下水排放(Submarine Groundwater Discharge,SGD)作为陆海交互作用的重要过程,是红树林碳横向输送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于2017年4月在福建省云霄县漳江口红树林潮沟处进行为期24 h的时间序列观测,并采集了河流(漳江)、孔隙水和生活污水样品,进行了镭(Ra)同位素、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总碱度(Total Alkalinity,TA)、pH、流速的测定,量化了红树林溶解碳的横向输送(包括孔隙水输送和地表水输送)通量。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DIC浓度与Ra活度(SGD示踪剂)呈正相关关系,孔隙水是潮沟DIC的重要来源,高于河流输入和污水排放。基于Ra质量平衡模型和潮动力模型估算的孔隙水交换速率为(0.2±0.1)m/d。红树林通过孔隙水交换输送至潮沟的单位红树林面积的DIC、TA、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游离CO_(2)的通量分别为1013、1008、332和52 mmol/(m2·d);潮沟水体在潮汐作用下横向输送至河口的单位河道面积的DIC、TA、DOC和游离CO_(2)的通量分别是1136、1349、131和170 mmol/(m2·d),溶解碳主要以DIC的形式输出(占比82%)。漳江口红树林通过孔隙水向潮沟输送的溶解碳通量(3.9×104 mol/d)贡献了潮沟地表水横向输送DIC通量的89%,占红树林植被固碳量的23%,与漳江口红树林沉积物的碳埋藏量(3.2×104 mol/d)相当,是海岸带蓝碳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地下水排放 镭同位素 红树林 碳通量 漳江口
下载PDF
ZFO/TNA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杰 陆金仁 +1 位作者 包木太 李一鸣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4,共5页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以简便的水热法合成了纳米ZnFe_(2)O_(4)体系(ZFO),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ZFO/TNAs,利用SEM、Zeta-potential、EIS、光电流和粒径分布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以简便的水热法合成了纳米ZnFe_(2)O_(4)体系(ZFO),并通过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ZFO/TNAs,利用SEM、Zeta-potential、EIS、光电流和粒径分布对其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电沉积电压、沉积时间和煅烧温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沉积电压和时间对光催化剂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在120 min对MB的降解率达到98%。5次循环降解实验对MB的降解均在95%以上,并探讨了光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电沉积 光催化 自由基
下载PDF
BiO_(2-x)/Bi_(2)WO_(6)的制备及其超声辅助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兰惠 包木太 +1 位作者 杨玉双 胡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186,192,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和超声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BiO_(2-x)/Bi_(2)WO_(6)。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及光电化学性能表征,并在可见光下用超声波研究了其对四环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m(BiO_(2-x))∶m(Bi_(2)WO_(6))=2∶1时,BiO_(2-x)/Bi... 采用水热合成法和超声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BiO_(2-x)/Bi_(2)WO_(6)。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及光电化学性能表征,并在可见光下用超声波研究了其对四环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当m(BiO_(2-x))∶m(Bi_(2)WO_(6))=2∶1时,BiO_(2-x)/Bi_(2)WO_(6)光催化剂表现出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并且在超声和可见光联合作用下其对四环素降解的时间会大大缩短。经过6次循环试验之后,BiO_(2-x)/Bi_(2)WO_(6)仍然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催化剂活性的增加归因于超声波的机械混合作用,超声波将层状BiO_(2-x)分散在球形Bi_(2)WO_(6)上,加速了电子转移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_(2-x)/Bi_(2)WO_(6) 光催化 超声 四环素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乙烷和丙烷的分布及生物转化
7
作者 袁媛 庄光超 +3 位作者 毛士海 刘佳睿 刘喜停 杨桂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0-381,共12页
海洋沉积物中蕴含着大量以甲烷(CH_(4))、乙烷(C_(2)H_(6))和丙烷(C_(3)H_(8))为主要成分的烷烃化合物,与甲烷类似,乙烷与丙烷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水合物分解和油气渗漏会释放这些烷烃化合物到海水及大气中,对海洋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 海洋沉积物中蕴含着大量以甲烷(CH_(4))、乙烷(C_(2)H_(6))和丙烷(C_(3)H_(8))为主要成分的烷烃化合物,与甲烷类似,乙烷与丙烷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水合物分解和油气渗漏会释放这些烷烃化合物到海水及大气中,对海洋生态环境及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对烷烃的氧化作用有效降低了海洋烷烃气体的排放通量。系统综述了海洋环境中乙烷和丙烷的分布及生物转化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出以下认识:①海水中乙烷与丙烷的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受到水文、化学及生物等环境参数的影响;②海洋环境中乙烷与丙烷的生物来源主要有海水中浮游植物生产释放和沉积物中厌氧微生物生成,产甲烷菌可以利用多种底物生成乙烷与丙烷;③乙烷和丙烷的好氧氧化主要由烷烃氧化菌完成,并且该过程中伴随一定程度的碳氢同位素分馏;④沉积物中乙烷与丙烷的厌氧氧化通常与硫酸盐还原耦合,目前已对参与氧化乙烷与丙烷的硫酸盐还原菌及厌氧氧化机制有了初步认识。总结和回顾了海洋环境中乙烷和丙烷的来源、分布及微生物代谢过程,可为未来深入理解碳氢化合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丙烷 微生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海洋沉积物
原文传递
活体底栖有孔虫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8
作者 张涵 许博超 +2 位作者 郭肖伊 张晓洁 于志刚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47-1257,共11页
活体底栖有孔虫在底栖生态系统的环境指示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都极具应用价值,但如何准确快速有效地识别活体有孔虫具有挑战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用于识别活体底栖有孔虫。在调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 活体底栖有孔虫在底栖生态系统的环境指示研究等诸多研究领域都极具应用价值,但如何准确快速有效地识别活体有孔虫具有挑战性。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用于识别活体底栖有孔虫。在调研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虎红染色法操作快速简便、实验成本低,是最为常用的活体有孔虫鉴别方法。苏丹黑B染色法和MTT染色法比虎红染色法准确性更高,但操作略显复杂,在野外调查研究中应用较少。荧光探针法不影响有孔虫生命活动且准确性更高,但其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常被推荐用于低氧/缺氧条件下的有孔虫研究。三磷酸腺苷分析法和超显微结构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操作复杂、设备要求高,前者被广泛应用于活体有孔虫数量密度的估算和生物量的计算,并被推荐用于低氧/缺氧条件下的有孔虫相关研究,后者主要用于分析评价有孔虫对缺氧、重金属污染等环境压力的适应性。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研究成本等条件选择一种或多种合适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更为可靠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底栖有孔虫 虎红染色法 荧光探针法 三磷酸腺苷分析法 超显微结构法
原文传递
莱州湾沉积有机碳储量及海洋健康评估
9
作者 马海力 肖晓彤 +1 位作者 金贵娥 赵美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1191,共11页
海洋沉积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湾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碳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碳储备能力的响应同样不可忽视,但却鲜有报道。研究区域位于莱州湾(37°~38°N,118.9... 海洋沉积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海湾作为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十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有机碳循环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碳储备能力的响应同样不可忽视,但却鲜有报道。研究区域位于莱州湾(37°~38°N,118.9°~120.3°E),是渤海三大海湾之一。利用39个表层沉积物和其6根沉积箱式柱状样(站位为6154、6174、6184、6194、7211和7214,柱长在17~39 cm之间)对海湾有机碳储量进行评估。同时,通过计算海洋健康指数(OHI)十个目标之一的碳储(carbon storage)来评估海洋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莱州湾表层沉积物1 cm的有机碳储量平均为0.3 t/ha,在研究区域的中部、东部和北部偏高,莱州湾东南部、区域西北部以及黄河口处有机碳储量偏低。莱州湾0~20 cm有机碳储量为20.6 t/ha,低于我国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储量29.7 t/ha以及浙江、云南、海南和重庆等省市。莱州湾碳储(carbon storage)得分为37,远低于中国平均值51以及世界平均水平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储量 海洋健康指数 碳储 海洋沉积物 莱州湾
原文传递
人类活动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子豪 徐鑫溢 +7 位作者 陈庆锋 李昆 颜菲菲 辛宇 纪林卉 李岱珈 冉俊豪 徐小亚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26,共17页
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全球大气CO_(2)和CH_(4)浓度已达80万年来新高。滨海湿地具有极大的碳捕获和埋藏潜力,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蓝色碳汇”,同时,滨海湿地也是大气中CO_(2)和CH_(4)的重要自然来源。... 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全球大气CO_(2)和CH_(4)浓度已达80万年来新高。滨海湿地具有极大的碳捕获和埋藏潜力,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蓝色碳汇”,同时,滨海湿地也是大气中CO_(2)和CH_(4)的重要自然来源。黄河三角洲湿地作为中国受强烈海陆相互作用的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之一,为湿地碳排放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其碳排放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利用CiteSpace软件,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已发表的2013—2023年的相关文章作为数据源,总结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排放过程对不同人类活动(盐渍化、过度施肥、重金属输入和微塑料污染)的响应特征与机制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不同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碳排放均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盐渍化与过量氮输入对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碳排放的影响十分显著,重金属与微塑料污染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忽视。提出了滨海湿地碳排放的未来研究方向,为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减排以及推进中国碳中和事业提供了微生物生态学视角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碳循环 CO_(2) CH_(4) 人类活动 环境问题
原文传递
南海Formosa冷泉区沉积物微生物多样性与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瑜 牛明杨 +2 位作者 刘俏 庄光超 王风平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1-2020,共20页
【目的】当前对全球冷泉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显示,冷泉生态系统中主要微生物类群为参与甲烷代谢的微生物,它们的分布差异与所处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但在冷泉区内也存在环境因子截然不同的生境,尚缺乏比较冷泉区内小... 【目的】当前对全球冷泉生态系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显示,冷泉生态系统中主要微生物类群为参与甲烷代谢的微生物,它们的分布差异与所处冷泉区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密切相关。但在冷泉区内也存在环境因子截然不同的生境,尚缺乏比较冷泉区内小尺度生境间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规律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南海Formosa冷泉区内不同生境间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完善和理解不同环境因子对冷泉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对采集自南海Formosa冷泉区不同生境(黑色菌席区、白色菌席区和碳酸盐岩区)沉积物样本中古菌和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结合环境因子,比较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环境因子对微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Formosa冷泉内的不同生境中,甲烷厌氧氧化古菌(anaerobic methanotrophic archaea,ANME)是主要古菌类群,占古菌总体相对丰度超过70%;在菌席区ANME-1b和ANME-2a/b是主要ANME亚群,碳酸盐岩区则是ANME-1b。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和硫氧化菌(sulfur-oxidizing bacteria,SOB)是冷泉各生境内细菌的最主要类群,二者均占细菌总体相对丰度的20%以上,其中Desulfosarcinaceae占SRB的50%以上,Sulfurovaceae和Sulfurimonadaceae共占SOB的90%以上;其他占细菌类群超过10%的还有Gammaproteobacteria和Chloroflexi。通过对甲烷代谢保守功能基因mcrA(methyl coenzyme-M reductase alpha subunit)、硫酸盐还原保守基因dsrA(dissimilatory sulfite reductase alpha subunit)的定量PCR结果发现mcr A基因拷贝数为109–1010 copies/g(湿重),dsrA基因拷贝数为108–109 copies/g(湿重),均高于非冷泉对照区沉积物1–2个数量级。群落分析结果显示冷泉区不同生境间的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生境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分布与甲烷、硫化氢、硫酸盐以及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浓度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泉 沉积物 生境差异 微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水产养殖活动对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以桑沟湾围隔实验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柴正晴 李瑞环 +3 位作者 宁志铭 董书航 宁晓燕 刘素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102,共11页
为讨论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结构的变化情况,于2013年7月28日—8月7日在桑沟湾进行了现场围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磷匮乏的海域,贝类养殖引起的营养盐累积以无机态含氮营养盐为主,使得实验结束时水体DIN含量相较于初始... 为讨论不同养殖模式下水体营养盐及浮游植物结构的变化情况,于2013年7月28日—8月7日在桑沟湾进行了现场围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磷匮乏的海域,贝类养殖引起的营养盐累积以无机态含氮营养盐为主,使得实验结束时水体DIN含量相较于初始浓度增加了39.5%~71.8%,其中NH^(+)_(4)的含量升高为初始浓度的3.0~3.5倍,是引起DIN升高的主要因素。同时,贝类的滤食作用还会促进浮游植物对DSi的吸收利用。此外,贝藻养殖会对浮游植物粒径结构产生影响,滤食性贝类的滤食作用以及藻类竞争利用营养盐,均会使水体内浮游植物偏小型化,因此nano-级和pico-级浮游植物在养殖活动的影响下更易成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循环 浮游植物 水产养殖 围隔实验 桑沟湾
下载PDF
海洋沉积物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在胶州湾海域的应用
13
作者 岳书香 庄光超 +1 位作者 赵敏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本文优化了一种简便且实用的方法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的VFAs,使用2-硝基苯肼将水样中VFAs衍生化,并利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在400 nm处进行检测分析。对标准曲线的线性和乙酸盐的空白进行了合理优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 本文优化了一种简便且实用的方法测定沉积物孔隙水中的VFAs,使用2-硝基苯肼将水样中VFAs衍生化,并利用配备紫外检测器的液相色谱在400 nm处进行检测分析。对标准曲线的线性和乙酸盐的空白进行了合理优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高于0.999,乙酸盐的检出限由5μmol/L降低至0.5μmol/L。乳酸盐、甲酸盐和丙酸盐的检出限分别为0.2、0.3和0.3μmol/L。该方法检出限较低,精密度较高,已成功应用于胶州湾的孔隙水样品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脂肪酸 乙酸盐 衍生化 液相色谱法 沉积物孔隙水 胶州湾
下载PDF
胶州湾沉积物中一氧化碳的微生物产生及消耗研究
14
作者 孟倪 关宇飞 +2 位作者 陈思阳 李爽 庄光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90,共8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一氧化碳(CO)原位浓度和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实验室培养实验,系统地探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CO的产生及消耗过程。本文首次测定胶州湾沉积物孔隙水中CO的浓度在46.8~189.9 nmol·L^(-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三甲胺及甜菜碱... 本研究通过测定一氧化碳(CO)原位浓度和地球化学参数并结合实验室培养实验,系统地探究了胶州湾沉积物中CO的产生及消耗过程。本文首次测定胶州湾沉积物孔隙水中CO的浓度在46.8~189.9 nmol·L^(-1),培养实验结果表明三甲胺及甜菜碱的添加明显促进了CO的生物产生,2-溴乙烷磺酸钠(Sodium 2-Bromoethanesulfonate,BES)及钼酸钠等抑制剂的添加对CO消耗没有明显影响,表明产甲烷过程和硫酸盐还原过程不是消耗CO的主要微生物过程。硝酸盐浓度的增加对CO消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深化海洋沉积物中CO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介导的碳循环过程认知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海洋沉积物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浓度测定
下载PDF
胶州湾有机碳来源、碳储量的沉积记录及环境响应
15
作者 刘珂 张海龙 +1 位作者 朋鹏 肖晓彤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6-786,共11页
为探究近几十年来胶州湾沉积有机碳来源及埋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评估胶州湾碳储能力,本研究对胶州湾不同区域的3根沉积柱年代、矿物学参数和有机质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有机碳储量估算。基于二端元模型计算获得JZB28、JZB20和JZB14柱陆... 为探究近几十年来胶州湾沉积有机碳来源及埋藏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评估胶州湾碳储能力,本研究对胶州湾不同区域的3根沉积柱年代、矿物学参数和有机质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有机碳储量估算。基于二端元模型计算获得JZB28、JZB20和JZB14柱陆源有机质平均贡献分别为39%±14%、37%±6%和17%±5%,靠近东部河口的JZB28柱陆源有机质贡献较高。20世纪80年代之前,高降水量和输砂量等因素导致较高的陆源有机质输入;到2000年前后,受降水量和输砂量减少以及高营养盐的废水输入增加导致海源有机质贡献增加;2000年以后,有机质组成逐渐趋于平稳。基于有机碳含量和干密度计算JZB28、JZB20和JZB14柱单位厘米平均有机碳储量分别为(0.78±0.09)t/ha、(0.50±0.07)t/ha和(0.45±0.06)t/ha,较高的有机碳储量表明胶州湾是重要的沉积碳库,该研究结果可为胶州湾海域碳储生态服务功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有机碳 来源 碳储量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渤海和北黄海溶解N_(2)O浓度与通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6
作者 王翎羽 简慧敏 +4 位作者 王雲仟 罗畅 宋国栋 刘素美 张桂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89,共10页
本文于2021年4、7和10月对渤海和北黄海海域进行调查与样品采集,测定其溶解N_(2)O浓度,并估算了其海气交换通量,分析了其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21年4、7、10月渤海溶解N_(2)O平均浓度分别为(12.6±0.5)、(9.1±1.0)和(8.9... 本文于2021年4、7和10月对渤海和北黄海海域进行调查与样品采集,测定其溶解N_(2)O浓度,并估算了其海气交换通量,分析了其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21年4、7、10月渤海溶解N_(2)O平均浓度分别为(12.6±0.5)、(9.1±1.0)和(8.9±0.5)nmol/L,北黄海为(12.5±0.6)、(11.5±1.7)和(9.3±0.8)nmol/L,溶解N_(2)O浓度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表现为春季高于夏、秋季。N_(2)O浓度高值主要集中在渤海西部和渤海海峡附近。春季和秋季水体垂直混合均匀,底层N_(2)O略高于表层。夏季水体层化导致N_(2)O浓度自表层向底层逐渐升高。温度及陆源输入是影响渤海和北黄海N_(2)O浓度及通量分布的重要因素。2021年黄河向渤海输入N_(2)O总量约为8.07×10^(5)mol。三个航次渤海、北黄海表层N_(2)O总体呈现过饱和状态,夏季饱和度和通量高于春、秋季,4、7、10月渤海N_(2)O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0.6±1.1)、(2.3±2.1)和(0.3±1.8)μmol·m^(-2)·d^(-1),北黄海为(0.3±0.5)、(0.9±1.2)和(0.1±0.2)μmol·m^(-2)·d^(-1)。结合文献报道结果,估算出渤海N_(2)O年释放量为6.5×10^(-4)Tg,占全球海洋N_(2)O年释放量的0.010%,低于渤海在全球海洋面积的占比(0.021%),这对准确评估近海对大气N_(2)O的区域性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北黄海 黄河 氧化亚氮 海气交换通量
下载PDF
中国近海营养盐结构失衡与磷消耗问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冉祥滨 韦钦胜 于志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89,共15页
近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态势严峻。在机制上,普遍认为富营养化是导致近海环境恶化的主导因子,但实际上,营养盐的结构失衡对近海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营养盐结构失衡的主导因素和机制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 近海的生态环境问题态势严峻。在机制上,普遍认为富营养化是导致近海环境恶化的主导因子,但实际上,营养盐的结构失衡对近海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可能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营养盐结构失衡的主导因素和机制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对已有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整合分析发现,由于存在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中国近海营养盐结构失衡问题较过去更为突出,且可能引发潜在“磷消耗”问题,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较传统意义上的磷限制要强,并进而产生深远的生态环境效应。据此提出,今后相关的研究应该特别关注河流流域-近海环境变化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控制近海营养盐浓度、形态、分布和结构的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量化近海氮与磷的滞留机制与效率,揭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与营养盐结构失衡和磷消耗的耦合关系及其生态效应等,最终制定中国入海河流与近海氮磷协同控制的适应性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环境变化 关键过程 营养盐结构失衡 磷消耗
下载PDF
秋、冬季渤海溶解N_(2)O的分布和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雲仟 罗畅 +2 位作者 宋国栋 刘素美 张桂玲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2,共9页
通过2019年10月和12月对渤海海域进行的调查及样品采集,分析溶解N_(2)O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并估算其海-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秋季表层海水溶解N_(2)O浓度为(8.2±0.5)nmol/L,饱和度为(97.5±4.7)%;冬季浓度为(11.0±0.8)nmol... 通过2019年10月和12月对渤海海域进行的调查及样品采集,分析溶解N_(2)O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并估算其海-气交换通量。结果表明:秋季表层海水溶解N_(2)O浓度为(8.2±0.5)nmol/L,饱和度为(97.5±4.7)%;冬季浓度为(11.0±0.8)nmol/L,饱和度为(93.8±4.5)%。渤海表层海水溶解N_(2)O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冬季浓度高于秋季,且高值区均集中在黄河口以及莱州湾附近。秋季渤海溶解N_(2)O处于接近饱和状态,冬季则处于不饱和状态。温度、陆源淡水输入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对渤海溶解N_(2)O的分布有重要影响。2019年10月和12月黄河向渤海输入N_(2)O的量分别约为4.2×10^(4)mol和1.1×10^(4)mol,是渤海N_(2)O的重要来源,而秋、冬季渤海底层的沉积物既可能是渤海水体N_(2)O的源,也可能是其汇。秋季和冬季渤海N_(2)O海-气交换通量分别为(-0.3±0.7)μmol/(m^(2)·d)和(-1.1±1.6)μmol/(m^(2)·d),与其他已报道海域相比,渤海N_(2)O的海-气交换通量较低。初步估算秋季和冬季两季节渤海从大气吸收N_(2)O的量为4.41×10^(-4)Tg,是大气N_(2)O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氧化亚氮 海-气交换通量 河流输入 沉积物-水界面交换
原文传递
极地峡湾有机碳来源和埋藏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霞 张海龙 肖晓彤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83,共11页
峡湾是开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连接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峡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正发生剧烈的变化。峡湾的特殊地形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有机碳埋藏和储存的重要区域。研究表明,全球峡湾的平均有机碳累积速率高达... 峡湾是开阔海洋与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连接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峡湾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正发生剧烈的变化。峡湾的特殊地形以及生物地球化学特性使其成为有机碳埋藏和储存的重要区域。研究表明,全球峡湾的平均有机碳累积速率高达54 gC·m^(−2)·a^(−1),有机碳埋藏量为18×10^(12) gC·a^(−1),约占全球海洋有机碳埋藏量的11%,有巨大的储碳潜力。极地峡湾由于存在冰川作用,其沉积有机碳的输入、迁移转化和埋藏呈现与温带峡湾不同的特征。极地峡湾湾内以及各峡湾之间的沉积有机碳来源、组成和累积、埋藏速率均存在空间差异,湾内表现为由峡湾前端向湾口方向的梯度变化;各峡湾之间表现为有冰川的峡湾比无冰川的峡湾有更高的碳累积速率;沉积有机碳组成差异受到淡水和海水输入的影响。厘清峡湾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对认识峡湾有机碳埋藏至关重要,通过测定总有机碳及单体化合物放射性碳同位素可实现对不同来源有机碳的定量估算。全球变暖使冰川快速消融,导致极地峡湾表现出不同的有机碳累积或埋藏特征,而在全球碳循环中,极地峡湾捕获和埋藏有机碳的能力是否能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变得愈发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湾 沉积物 14C 有机碳埋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黄、东海秋季群落净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宗奕 秦川 +2 位作者 郑文静 张桂玲 简慧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5-94,共10页
群落净生产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on,NCP)代表了总初级生产力与群落呼吸的差值,是衡量生物活动对上层海洋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指标。O_(2)/Ar比值消除了物理过程对海水中溶解氧(O_(2))饱和度的影响,因此基于生物氧饱和度(ΔO_(2)/Ar)... 群落净生产力(Net Community Production,NCP)代表了总初级生产力与群落呼吸的差值,是衡量生物活动对上层海洋碳循环影响的重要指标。O_(2)/Ar比值消除了物理过程对海水中溶解氧(O_(2))饱和度的影响,因此基于生物氧饱和度(ΔO_(2)/Ar)可以估算海洋混合层群落净生产力。本研究于2015年10月,首次利用膜进样质谱法走航获取了黄东海表层海水中高分辨率O_(2)/Ar数据,并估算了其NCP,探讨了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本航次观测到的Δ(O_(2)/Ar)范围为-30.21%~44.38%,平均值为(0.32±8.29)%,低值主要出现在长江口北侧,而长江口(11.75±13.75)%和浙闽沿岸(5.42±5.21)%的Δ(O_(2)/Ar)明显高于南黄海(-2.62±5.96)%和东海陆架区(-0.79±5.02)%。南黄海和东海陆架区平均NCP为(-9.24±23.15)和(-4.04±18.68)mmol·m^(-2)·d^(-1),总体表现为异养状态,而长江口和浙闽近岸NCP均值分别为(24.49±35.74)和(10.85±12.17)mmol·m^(-2)·d^(-1)。东、黄海NCP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到陆源输入和水团混合的影响,营养盐和光照也是秋季影响NCP分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高度动态的东、黄海碳循环过程及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黄海 群落净生产力 Δ(O 2/Ar) 陆源输入 碳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