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6
1
作者
胡晓艳
吴宇亮
+3 位作者
李科铮
钟宇萍
徐颂周
王存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444-2449,共6页
目的结合多重不对称PCR技术和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方法设计针对9个常见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αWSα、αQSα、αCSα、βIVSⅡ654、βCD-17、β-28、βCD41-42、βCD...
目的结合多重不对称PCR技术和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方法设计针对9个常见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αWSα、αQSα、αCSα、βIVSⅡ654、βCD-17、β-28、βCD41-42、βCD-71-72、βCD-26)的引物对、荧光探针以及对应等位基因的靶序列;使用熔解曲线法验证荧光探针与对应等位基因的靶序列的工作效果,确认不同基因型的熔解温度;使用30份已知基因型别的临床样本,提取全血样本的DNA并PCR扩增其9个等位基因目标片段,利用对应荧光探针的熔解温度变化区分不同位点的基因型;收集疑似地中海贫血病例的血液样本200例,按照双盲对照实验原则,分别用反向斑点杂交法试剂盒和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对这200例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可以同时对9个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对应荧光探针的熔解温度的变化区分不同位点的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反向斑点杂交法相比较有相同的准确度,且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污染风险低等优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的基因分型方法,并成功用于9个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的诊断,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多重不对称PCR
荧光探针
熔解曲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16S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晓艳
徐颂周
+3 位作者
吴宇亮
李科铮
王存艳
周于新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16S 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似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用血培养和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检测,比较两种...
目的探讨新型16S 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似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用血培养和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所需时间和检测所需血量。结果共纳入306例疑似败血症新生儿,其中血培养阳性34例(11.1%),基因芯片法阳性54例(17.6%);98例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其中血培养阳性34例(34.7%),基因芯片法阳性52例(53.1%),基因芯片法阳性率均高于血培养(P〈0.05);基因芯片法对新生儿败血症5种常见病原的检出率高于血培养。血培养报阳时间为(14.6±5.5)h,鉴定病原时间为(72.9±19.0) h,基因芯片法报阳时间和鉴定病原时间均为3 h,基因芯片法检测病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血培养(P〈0.001)。血培养耗血量1~2 ml,基因芯片法耗血量0.5 ml,基因芯片法耗血量少于血培养。结论与传统血培养相比,基因芯片法能快速检测血中病原菌,有较高的阳性率,并可减少采血量,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核糖体
16S
病原
基因芯片
败血症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
6
1
作者
胡晓艳
吴宇亮
李科铮
钟宇萍
徐颂周
王存艳
机构
北京大学
深圳
医院新生儿科
深圳
鼎新
融合
科技
有限公司
研发
中心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444-2449,共6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基础研究项目(编号:JCYJ20170307112202156)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计划(编号:KQCY20170329155926962)
深圳市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编号:2017020)
文摘
目的结合多重不对称PCR技术和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方法设计针对9个常见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αWSα、αQSα、αCSα、βIVSⅡ654、βCD-17、β-28、βCD41-42、βCD-71-72、βCD-26)的引物对、荧光探针以及对应等位基因的靶序列;使用熔解曲线法验证荧光探针与对应等位基因的靶序列的工作效果,确认不同基因型的熔解温度;使用30份已知基因型别的临床样本,提取全血样本的DNA并PCR扩增其9个等位基因目标片段,利用对应荧光探针的熔解温度变化区分不同位点的基因型;收集疑似地中海贫血病例的血液样本200例,按照双盲对照实验原则,分别用反向斑点杂交法试剂盒和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对这200例样本进行基因分型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是否一致,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法可以同时对9个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的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对应荧光探针的熔解温度的变化区分不同位点的基因型,检测结果与反向斑点杂交法相比较有相同的准确度,且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污染风险低等优势。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多重不对称PCR探针熔解曲线的基因分型方法,并成功用于9个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位点的诊断,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多重不对称PCR
荧光探针
熔解曲线
Keywords
thalassemia
multiple asymmetric PCR
fluorescent probe
melting curve
分类号
R556.61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440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16S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胡晓艳
徐颂周
吴宇亮
李科铮
王存艳
周于新
机构
北京大学
深圳
医院新生儿科
深圳
鼎新
融合
科技
有限公司
研发
中心
出处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年第5期325-328,共4页
基金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40415162542983、JCYJ20170307112202156)
文摘
目的探讨新型16S 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疑似败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用血培养和基因芯片法进行病原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检测所需时间和检测所需血量。结果共纳入306例疑似败血症新生儿,其中血培养阳性34例(11.1%),基因芯片法阳性54例(17.6%);98例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其中血培养阳性34例(34.7%),基因芯片法阳性52例(53.1%),基因芯片法阳性率均高于血培养(P〈0.05);基因芯片法对新生儿败血症5种常见病原的检出率高于血培养。血培养报阳时间为(14.6±5.5)h,鉴定病原时间为(72.9±19.0) h,基因芯片法报阳时间和鉴定病原时间均为3 h,基因芯片法检测病原所需时间明显短于血培养(P〈0.001)。血培养耗血量1~2 ml,基因芯片法耗血量0.5 ml,基因芯片法耗血量少于血培养。结论与传统血培养相比,基因芯片法能快速检测血中病原菌,有较高的阳性率,并可减少采血量,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RNA
核糖体
16S
病原
基因芯片
败血症
婴儿
新生
Keywords
RNA
ribosomal
16S
Noxae
Gene chip
Septicemia
Infant
newborn
分类号
R722.131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的非缺失型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胡晓艳
吴宇亮
李科铮
钟宇萍
徐颂周
王存艳
《广东医学》
CAS
201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型16SrRNA基因芯片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检测中的价值研究
胡晓艳
徐颂周
吴宇亮
李科铮
王存艳
周于新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8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