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限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应用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原芳 薛清华 刘伟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5-590,共6页
本文归纳整理了近3年来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脊柱生物力学的主要工作,总结了有限元建模方法在建立微观结构以更细致化、常见椎骨参数权重的个性化研究、采用新标定校准和赋值方法使模型更准确化、自动化分网赋值方法 4个方面的发展,... 本文归纳整理了近3年来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脊柱生物力学的主要工作,总结了有限元建模方法在建立微观结构以更细致化、常见椎骨参数权重的个性化研究、采用新标定校准和赋值方法使模型更准确化、自动化分网赋值方法 4个方面的发展,及其在植入器械设计评估、椎间盘生物力学、异常脊柱结构生物力学、动态仿真4个脊柱生物力学应用方向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最新的研究趋势,对有限元法在创伤机理研究、手术模拟、新药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脊柱 生物力学 动态仿真
下载PDF
丝胶蛋白的结构、性能及生物医学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肖肖 陈昌盛 +1 位作者 刘伟强 张业顺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3-523,共11页
丝胶蛋白来源于天然蚕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性能,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天然生物材料。丝胶蛋白特有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性质赋予了其良好的水溶性、促细胞黏附和增殖活性、原位荧光性、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 丝胶蛋白来源于天然蚕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系列独特的生物学性能,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天然生物材料。丝胶蛋白特有的氨基酸组成和结构性质赋予了其良好的水溶性、促细胞黏附和增殖活性、原位荧光性、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等。在交联剂、化学活性基团和紫外光等作用下,丝胶蛋白能交联形成微纳米结构材料、二维(图案化)膜材料、水凝胶或三维多孔支架,在创伤修复、组织再生、药物传递、生物医药和材料涂层等生物医学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丝胶蛋白近年来重要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丝胶蛋白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重点讨论了丝胶蛋白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最新应用,并对丝胶蛋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生物医学应用 水凝胶 微纳米材料 二维膜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特有生理表现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戴卓伦 廖振华 刘伟强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28-230,234,共4页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却仍有其局限性,需要其他检测方法加以辅助;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也需要定量获取患者身体机能的参数,从而对下一步治疗做出针对性指导。该文回顾了中外文献中腰椎间... 目前,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却仍有其局限性,需要其他检测方法加以辅助;同时,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也需要定量获取患者身体机能的参数,从而对下一步治疗做出针对性指导。该文回顾了中外文献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特有生理表现,并从电生理检查及运动表现两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对这些异于正常人的特征指标的探讨,得出其对疾病诊断及后期康复治疗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肌电描记术 生物力学现象
下载PDF
腰椎疾病的定性和定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15
4
作者 蒯声政 周文钰 +1 位作者 廖振华 刘伟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5-689,共5页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大多数现代人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使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已有研究表明[1]:近年来骨科住院患者逐年增高,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排在骨科疾病的首位.腰... 近年来,由于社会人口老年化加速,以及大多数现代人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方式,使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已有研究表明[1]:近年来骨科住院患者逐年增高,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排在骨科疾病的首位.腰椎疾病的治疗不仅包括临床手术,保守理疗及术后康复治疗训练对腰椎疾病整体恢复质量亦影响重大.而与腰椎疾病治疗相关的康复医学在国内目前仍以基础理疗为主[2],且采用如小燕飞、三点支撑、五点支撑等通用方法训练腰背肌力,针对性不足.这主要源于临床尚缺乏系统、有效、客观的腰椎治疗效果评估方法.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通过web of knowledge、pubmed、google scholar、CNKI等检索平台和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系统地介绍几种常见的主观问卷调查表和一些定量的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疾病 评估方法 术后康复治疗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全文数据库 不良生活方式 骨科住院患者
下载PDF
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振军 李阳 +1 位作者 廖振华 刘伟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96-1202,共7页
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在脊柱生物力学应用中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有限元法在腰椎力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重点归纳整理了有限元法在腰椎本体建模、临床应用研究和职业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有限元法... 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在脊柱生物力学应用中的背景和意义,回顾了有限元法在腰椎力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重点归纳整理了有限元法在腰椎本体建模、临床应用研究和职业损伤防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得出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学应用中的主要研究方向:建模过程的精细化、仿真方法的更优化、适用临床评估的多样化和人工腰椎间盘的临床化。最后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方向,对有限元法在腰椎建模的自动化和个性化、新型术式的评估和分析、损伤机理和动态响应仿真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通过对有限元法在腰椎生物力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为临床腰椎问题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腰椎 生物力学 融合术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
原文传递
医用钛合金热氧化处理工艺及其耐磨损、耐腐蚀性能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松 廖振华 刘伟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66-1473,共8页
热氧化处理可改善医用钛合金耐磨损、耐腐蚀及生物活性等性能,为研发新一代人工关节耐磨涂层提供了希望。结合笔者研究结果探索了热氧化钛合金的薄膜生长机理及工艺参数优化,综述了热氧化处理对医用钛合金耐磨损、耐腐蚀及生物活性改进... 热氧化处理可改善医用钛合金耐磨损、耐腐蚀及生物活性等性能,为研发新一代人工关节耐磨涂层提供了希望。结合笔者研究结果探索了热氧化钛合金的薄膜生长机理及工艺参数优化,综述了热氧化处理对医用钛合金耐磨损、耐腐蚀及生物活性改进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氧化膜失效机理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钛合金 热氧化 耐磨损性能 耐腐蚀性能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聚醚醚酮及其改性的人工关节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宋剑 王松 +2 位作者 廖振华 刘宇宏 刘伟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3010-23015,23019,共7页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优异的耐磨损性能为研发新一代高寿命人工关节提供了新希望。分别综述了采用常规摩擦学方法对纯PEEK、碳纤维增强PEEK、颗粒填充PEEK、等离子改性PEEK等作为人工关节材料,和采用模拟试验机方法对PEE...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优异的耐磨损性能为研发新一代高寿命人工关节提供了新希望。分别综述了采用常规摩擦学方法对纯PEEK、碳纤维增强PEEK、颗粒填充PEEK、等离子改性PEEK等作为人工关节材料,和采用模拟试验机方法对PEEK在人工髋关节、人工膝关节等假体关节面发挥耐磨损性能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PEEK及其改性的人工关节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生物材料 人工关节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设计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祝佳 王松 +1 位作者 廖振华 刘伟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是对传统融合术产品的改进,对新兴人工椎间盘产品的必要补充,应用时能够保留传统融合术的优势,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应用在置换术的禁忌症状下。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临床上普遍认可、广泛应用的零切迹颈椎融合器产... 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是对传统融合术产品的改进,对新兴人工椎间盘产品的必要补充,应用时能够保留传统融合术的优势,又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并能应用在置换术的禁忌症状下。本文汇总了近年来临床上普遍认可、广泛应用的零切迹颈椎融合器产品,综述了零切迹颈椎融合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研究进展,并结合最新研究趋势,展望了零切迹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融合器 颈椎 结构设计 材料研究 面向种群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MRI对交叉韧带松紧度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飞 黄世嘉 +2 位作者 周春奎 李松建 陈昌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究交叉韧带的松紧度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从解剖学上探索半月板损伤的影响因素,为预测和诊断半月板损伤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260例患者单膝关节伸直位的MRI资料。在各膝MRI相同矢状... 目的探究交叉韧带的松紧度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从解剖学上探索半月板损伤的影响因素,为预测和诊断半月板损伤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收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260例患者单膝关节伸直位的MRI资料。在各膝MRI相同矢状面分别测量前、后交叉韧带的长度a和p,及其起止点的距离la和lp。计算出交叉韧带松紧度系数R=(a+p)/(l_a+l_p)。用t检验比较各组患者间的差异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探讨松紧度系数与半月板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t检验:无论是否存在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组和无半月板损伤组的R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无骨关节炎患者中rs=0.620,R值与半月板损伤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有骨关节炎患者中r_s=0.313,R值与半月板损伤存在弱正相关性。结论交叉韧带松紧度与半月板损伤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特别在膝关节无骨关节炎的年轻患者中,韧带越松弛,半月板损伤越容易发生。但在膝关节有关节炎的老年患者中,交叉韧带的松紧程度并非半月板损伤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交叉韧带 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椎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振军 廖振华 +2 位作者 孙艺萄 孙学君 刘伟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470,共6页
针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近年来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主要归纳腰椎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术的最新进展,得出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针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背景和意义,回顾近年来椎间融合器及其在椎间融合术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主要归纳腰椎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椎间融合器和椎间融合术的最新进展,得出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有限元法的建模精细化、传统融合器的几何更优化、新型融合器的临床化和辅助固定方式的多样化。最后对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通过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以期为腰椎疾患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融合器 椎间融合术 生物力学 辅助内固定
下载PDF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复式微球缓释蛋白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明波 冯庆玲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6,共7页
采用两次乳化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种载蛋白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复式微球(Poly(lactide-co-glycolide)/chitosan微球,简称PLGA/chitosan微球)。先以复乳法(W/O/W)制备加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微球,再以壳聚糖(Chitosan... 采用两次乳化包埋技术制备了一种载蛋白的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复式微球(Poly(lactide-co-glycolide)/chitosan微球,简称PLGA/chitosan微球)。先以复乳法(W/O/W)制备加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微球,再以壳聚糖(Chitosan)为基体对PLGA微球进行包埋,用三聚磷酸钠(TPP)进行交联。制备中,改变内部PLGA基体的分子量制备了3种PLGA/chitosan微球以达到不同的释放动力学。采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别对PLGA/chitosan微球的形貌、平均粒径及表面物理化学特征进行了表征。进行了复式微球在体外的蛋白释放实验,同时检测了体外降解过程中环境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PLGA/chitosan微球具有球中包埋球的复式结构。复式微球的载药率为6%~8%,微球平均粒径为40~60μm。该微球早期蛋白的突释较PLGA微球显著减少,释放周期大于75天。此外,PLGA/chitosan微球降解过程中,能维持孵育液的pH值在7~8之间,为人体可接受范围,是一种优异的蛋白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壳聚糖 复式微球 释放曲线 降解
原文传递
多孔钛腰椎融合器在不同入路椎间融合术中的生物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振军 李文钊 +5 位作者 李慧 廖振华 孟庆铸 孙大为 孙学君 刘伟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250,共8页
目的探究采用多孔融合器在不同入路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建立完整腰椎三维有限模型,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多孔材料的力学参数。针对多孔融合器在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目的探究采用多孔融合器在不同入路腰椎融合术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建立完整腰椎三维有限模型,通过实验方法获得多孔材料的力学参数。针对多孔融合器在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ALI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LIF)和直接外侧椎体间融合术(direct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 DLIF)中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施行椎间融合术后,DLIF、ALIF模型预测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和融合器应力明显低于PLIF、TLIF模型,DLIF、ALIF和TLIF模型预测的终板应力明显低于PILF模型。结论采用多孔融合器的DLIF模型显示出较优的生物力学性能,而且在临床过程中操作简单适于微创术式。DLIF手术具有更优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融合器 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直接外侧椎间融合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基于琼脂糖/壳聚糖共混凝胶模型的壳聚糖生物相容性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贺庆 敖强 +4 位作者 韩大庆 王臻 刘伟强 公衍道 张秀芳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5-69,I0001,I0002,共7页
目的以琼脂糖/壳聚糖共混凝胶为模型,研究壳聚糖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可能机理。方法通过共混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壳聚糖含量的琼脂糖,喜聚糖共混凝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共混凝胶的化学基团,利用荧光素-4-异硫氰酸酯... 目的以琼脂糖/壳聚糖共混凝胶为模型,研究壳聚糖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可能机理。方法通过共混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壳聚糖含量的琼脂糖,喜聚糖共混凝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共混凝胶的化学基团,利用荧光素-4-异硫氰酸酯(FITC)标记法观察琼脂糖和壳聚糖之间的可共混性。通过Zeta电势测量共混凝胶的电荷,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法分别测定胎牛血清(FBS)总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共混凝胶上的吸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纤黏连蛋白(FN)在共混凝胶上的吸附。细胞实验以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MEC-1)为模型,通过观测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形态来评价共混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琼脂糖/壳聚糖共混凝胶含有壳聚糖特征性的化学基团。琼脂糖和壳聚糖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可共混性,壳聚糖的氨基基团在共混凝胶中呈均匀分布。在pH酸性条件下(pH3.0)共混凝胶带有较强的正电荷,然而在pH中性条件下(pH7.4)所有共混凝胶的Zeta电势均降低至0mV附近。各组共混凝胶之间对FBS总蛋白以及BSA的吸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共混凝胶对FN的吸附却随着壳聚糖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壳聚糖含量的提高,共混凝胶的细胞相容性有明显改善,HMECs在壳聚糖含量较高的凝胶上表现出良好的黏附、铺展和增殖。结论相对于血清中的其他蛋白,壳聚糖组分对FN存在优先吸附,从而能够促进细胞在共混凝胶表面的黏附铺展。与传统观点不同,本研究发现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与其所携带的正电荷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壳聚糖 正电荷 蛋白吸附 生物相容性
原文传递
腰椎间融合器结构与材料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朝春 廖振华 +1 位作者 祝佳 刘伟强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是腰椎间融合器的2个重要方面。结构设计可细分为足印面设计、矢状面轮廓设计和固定设计。足印面设计决定腰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直接影响融合效果;矢状面轮廓设计影响腰椎间融合器的沉降率、稳定性... 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是腰椎间融合器的2个重要方面。结构设计可细分为足印面设计、矢状面轮廓设计和固定设计。足印面设计决定腰椎间融合器与上下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直接影响融合效果;矢状面轮廓设计影响腰椎间融合器的沉降率、稳定性及手术节段前凸曲率恢复度;固定设计能使腰椎间融合器在置入椎间隙后获得即刻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钛合金、钽、聚醚醚酮(PEEK)和可吸收材料是应用于腰椎间融合器的主要材料。钛合金和钽逐步向3D打印方向发展;PEEK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可吸收材料作为理想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腰椎间融合器在面向种群设计、无损操作的结构开发、优化性能的表面活性涂层研究方面仍有较大提升发展空间。该文就腰椎间融合器的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融合器 结构设计 钛合金 聚醚醚酮
下载PDF
人工椎间盘生物摩擦学研究进展:脊柱模拟试验机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松 廖振华 +2 位作者 刘宇宏 刘伟强 温诗铸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人工椎间盘生物摩擦学性能评估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使用脊柱模拟试验机是评估椎间盘假体中长期磨损性能的主要手段.本文整理了近年来使用脊柱模拟试验机进行椎间盘假体磨损性能评估的研究文献,介绍了现有脊柱模拟试验机种类和研究方法... 人工椎间盘生物摩擦学性能评估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使用脊柱模拟试验机是评估椎间盘假体中长期磨损性能的主要手段.本文整理了近年来使用脊柱模拟试验机进行椎间盘假体磨损性能评估的研究文献,介绍了现有脊柱模拟试验机种类和研究方法以及相关试验标准;分析了近年来针对影响假体磨损性能主要因素(假体结构设计、关节材料、材料表面处理、载荷/运动/频率、润滑液、磨损时间等)所取得的研究进展;综述了主要颈腰椎人工椎间盘假体的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间盘 生物摩擦学 脊柱模拟试验机 综述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剑 王松 +2 位作者 廖振华 刘宇宏 刘伟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7-123,116,共8页
摩擦学系统具有复杂性,但传统研究方法无法精确定量求解摩擦学复杂问题。为了了解摩擦学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开展对摩擦学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阐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决磨损过程的预测、摩擦因数预测与分析和磨屑识别等摩擦学复... 摩擦学系统具有复杂性,但传统研究方法无法精确定量求解摩擦学复杂问题。为了了解摩擦学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好地开展对摩擦学复杂问题的深入研究,阐述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解决磨损过程的预测、摩擦因数预测与分析和磨屑识别等摩擦学复杂问题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如建立新型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集成度高、耦合多种分析方法的平台以及创新研究对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 复杂问题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识别
下载PDF
骨科植入物金属材料生物摩擦腐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松 廖振华 +1 位作者 冯平法 刘伟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8,共9页
骨科植入物的生物摩擦腐蚀耦合行为对人工假体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本文作者概述了生物摩擦腐蚀耦合行为研究的试验方案和主要分类,其中按照摩擦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磨粒磨损腐蚀、微动腐蚀、滑动(摩擦)腐蚀、模拟器仿真(摩擦)腐蚀等类型... 骨科植入物的生物摩擦腐蚀耦合行为对人工假体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本文作者概述了生物摩擦腐蚀耦合行为研究的试验方案和主要分类,其中按照摩擦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磨粒磨损腐蚀、微动腐蚀、滑动(摩擦)腐蚀、模拟器仿真(摩擦)腐蚀等类型,分析了影响该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摩擦、电化学、材料和溶液因素等.通过调研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钛合金、钴铬钼合金和不锈钢三种主要金属材料在微动腐蚀、滑动摩擦腐蚀和模拟器摩擦腐蚀三类损伤模式下的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钝化膜去除、磨屑颗粒产生和金属离子释放过程,以及摩擦腐蚀耦合损伤机理.最后总结未来应在假体真实工作环境模拟和再现、有机物(如白蛋白)等人体体液中特有物质对植入物耦合行为影响和其他假体如人工椎间盘生物摩擦腐蚀等三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金属材料 生物摩擦腐蚀 微动腐蚀 关节模拟器
下载PDF
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8
作者 项顶顶(综述) 祝佳(综述) +2 位作者 王松(综述) 廖振华(综述) 刘伟强(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7-532,540,共7页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缓解腰背痛的有效方式。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是最常用的假体类型。本文回顾了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历史,综述了金属-聚合物、金属-金属和聚合物-聚合物不同组合配副的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缓解腰背痛的有效方式。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是最常用的假体类型。本文回顾了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历史,综述了金属-聚合物、金属-金属和聚合物-聚合物不同组合配副的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产品现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分析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结构设计因素及影响,并对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未来的发展加以展望,以期为设计球窝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腰椎间盘 球窝型 假体 现状
原文传递
基于躯干细化模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明鑫 朱紫薇 +2 位作者 蒯声政 廖振华 刘伟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5-462,共8页
目的建立由不同腰椎节段和集成胸椎、骨盆构成的躯干细化模型,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并与采用全腰节段的躯干简略模型作对比,探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采用躯... 目的建立由不同腰椎节段和集成胸椎、骨盆构成的躯干细化模型,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与健康人群在3种日常活动下的运动学差异,并与采用全腰节段的躯干简略模型作对比,探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采用躯干细化模型的必要性。方法使用NDI运动捕捉系统采集15名健康男性和7名男性LDH患者在水平行走、躯干前屈、对侧拾物中各节段的运动角度,分别通过两种模型比较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运动学差异。结果水平行走过程中,LDH患者胸椎节段和骨盆旋转增加,全腰节段运动角度无明显变化,但L4~5节段旋转角度显著减小;躯干前屈过程中,LDH患者所有腰椎节段屈伸角度都不同程度地减小,L3~4节段屈伸角度与健康人群差异性较大;对侧拾物过程中矢状面上的表现与躯干前屈类似,但LDH患者L3~4节段和L4~5节段侧弯角度显著低于健康人群。结论 LDH患者在日常活动中主要限制了损伤腰椎节段的运动。在某些运动中,只有躯干细化模型才能发现损伤腰椎节段的异常运动。因此,在进行LDH患者运动学分析时,有必要将腰椎细分成5个独立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干细化模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常活动 运动学
下载PDF
双动杯髋关节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飞 周春奎 +3 位作者 黄华健 赖钟鸣 李松建 陈昌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91-795,共5页
双动杯髋关节是由法国Bousquet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款具有双关节面的仿生假体。它结合了低摩擦原则和大头原则的设计理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量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显示,双动杯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率低、关节活动度好、远期生... 双动杯髋关节是由法国Bousquet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的一款具有双关节面的仿生假体。它结合了低摩擦原则和大头原则的设计理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大量的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显示,双动杯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率低、关节活动度好、远期生存率高,对于关节力学失衡、关节翻修或其他关节不稳的患者是一个良好的选择。然而,因双动杯髋关节特殊的结构设计,其存在假体颈/内衬缘撞击、内衬锁定缘磨损、假体内脱位等特异性并发症。新一代双动杯髋关节假体进行了股骨颈的凹陷设计和高抛光处理,使用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减少了假体撞击和内衬缘磨损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杯髋关节 脱位率 假体内脱位 假体磨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