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质分析中的检出限及其确定方法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丽君 张秀忠 陆坤明 《净水技术》 CAS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鉴于目前对分析方法检出限确定方法的不一致性,该文对与检出限有关的一些定义进行了阐述和比较,同时对目前国外水质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检出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 水质检验
下载PDF
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治安 刘通 +3 位作者 尹华升 陈益清 夏黄建 邝璐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3期7-10,共4页
介绍了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讨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粉末活性炭(PAC)+超滤组合工艺,以及膜污染及其防治技术;从处理效果、经济性能上对超滤工艺与常规过滤工艺进行对比。认为超滤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饮用水最重要最有效... 介绍了超滤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研讨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粉末活性炭(PAC)+超滤组合工艺,以及膜污染及其防治技术;从处理效果、经济性能上对超滤工艺与常规过滤工艺进行对比。认为超滤工艺必将成为未来饮用水最重要最有效的处理技术之一;而混凝+超滤工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处理 超滤 膜污染
下载PDF
含溴水源水臭氧处理时溴酸盐的产生与控制 被引量:21
3
作者 裴义山 杨敏 +4 位作者 郭召海 张昱 于建伟 张君枝 张金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67-1770,共4页
针对南方某含溴水库水(溴离子浓度15-38μg·L^-1),利用连续运行实验装置研究了臭氧氧化时溴酸盐的产生条件,同时初步考察了后续生物活性炭(BAC)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预臭氧方式时,在臭氧消耗量控制为2.0mg... 针对南方某含溴水库水(溴离子浓度15-38μg·L^-1),利用连续运行实验装置研究了臭氧氧化时溴酸盐的产生条件,同时初步考察了后续生物活性炭(BAC)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预臭氧方式时,在臭氧消耗量控制为2.0mg·L^-1以内的条件下,溴酸离子浓度低于6μg·L^-1采用预臭氧与后臭氧联合处理时,在总臭氧消耗量为2.0mg·L^-1的条件下,出现了溴酸离子超标(10μg·L^-1况.长期运行结果表明,尽管新炭对溴酸离子没有去除效果,但系统连续运行3个月后,BAC上的微生物对溴酸盐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盐 臭氧 饮用水 BAC
下载PDF
气浮技术控制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都望 詹健 +1 位作者 黄晓东 贾俊松 《江西科学》 2006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分析大量的气浮试验研究,阐述了气浮工艺的各种控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气浮工艺有其适用范围,各地在使用气浮工艺前应该视具体情况,通过试验研究来指导生产,不能盲目使用。
关键词 溶气气浮 停留时间 气泡
下载PDF
配水管网饮用水微生物学水质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赵新华 吴卿 +1 位作者 尤作亮 董丽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5,共5页
配水管网中细菌繁殖是钦用水二次污染的重要方面.为此,对中国南方某市市区配水管网中总余氯、总磷、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细菌总数等饮用水微生物学水质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余氯在配水管网的沿程上有明显的衰减过程,而且与细菌... 配水管网中细菌繁殖是钦用水二次污染的重要方面.为此,对中国南方某市市区配水管网中总余氯、总磷、可同化有机碳(AOC)和细菌总数等饮用水微生物学水质相关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余氯在配水管网的沿程上有明显的衰减过程,而且与细菌总数有很好的相关关系;细菌总数测定时间的研究结果均表现为72h>48h>24h,86.700的水样在培养24h后没有菌落形成,48h后4000的水样没有菌落形成.所有水样在培养48h后未表现超标,但培养72h后有12.500的水样细菌总数超标,即菌落数>100cfu/mL;细菌总数与总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总磷含量较高时细菌总数也较高;AOC在管网中浓度呈上升趋势,并与细菌总数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随管网的延伸AOC浓度的增加有减缓的趋势.总的来说该市饮用水水质较好,基本处于生物稳定性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微生物学水质 配水管网 生物稳定性
下载PDF
超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尹华升 陈治安 +2 位作者 陈益清 尤作亮 张金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12,17,共5页
进行了直接超滤和微絮凝—超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均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要求;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改善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超滤工艺;微絮凝—超滤... 进行了直接超滤和微絮凝—超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超滤工艺的出水水质均符合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要求;微絮凝—超滤工艺在改善出水水质和缓解膜污染方面均优于直接超滤工艺;微絮凝—超滤工艺的最佳混凝时间为120s左右,聚合氯化铝的最佳投量为2mg/L左右(以Al2O3计),在相同的投量(即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以金属离子计)下铁盐比铝盐的混凝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微絮凝 微污染水库水
下载PDF
饮用水三氯乙醛浓度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小 张小璐 +4 位作者 杨宏伟 张金松 刘丽君 刘波 解跃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25-128,共4页
对EPA标准方法(Method 551.1)和我国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 5750.10—2006)测定不同水样中三氯乙醛浓度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方法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实际水样(三氯乙醛小于5μ... 对EPA标准方法(Method 551.1)和我国国家标准方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消毒副产物指标》(GB/T 5750.10—2006)测定不同水样中三氯乙醛浓度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方法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测定实际水样(三氯乙醛小于5μg/L)时,国标方法的测定结果为EPA方法的1.6~2.0倍;在测定氯化腐殖酸溶液水样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别更大。导致国标方法测定结果高于EPA方法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许多消毒副产物(包括1,1,1-三氯丙酮和三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三氯甲烷的程度要大于在中性条件下的程度。以期为三氯乙醛国家标准方法与国际通用方法进行比较、评估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醛 国标方法 消毒副产物 饮用水分析
下载PDF
氯化镉和敌敌畏突发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差异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毅 张金松 +1 位作者 韩小波 黄廷林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1-676,共6页
采用计算机摄像跟踪技术,以正常水体中斑马鱼的行为变化为基础,比较突发性氯化镉和敌敌畏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个体行为(游动速度、深度、转弯次数和加速度)和鱼群行为(平均距离和分散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在两种污染物突... 采用计算机摄像跟踪技术,以正常水体中斑马鱼的行为变化为基础,比较突发性氯化镉和敌敌畏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个体行为(游动速度、深度、转弯次数和加速度)和鱼群行为(平均距离和分散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斑马鱼在两种污染物突发性胁迫下,行为反应快速且敏感,游动行为响应与污染物种类和暴露时间直接相关;两种不同类型的污染胁迫下,斑马鱼的行为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环境压力模型,但其响应方式存在差异。氯化铬突发性胁迫下,斑马鱼有明显的过度活跃行为现象,游动深度显著下降,而敌敌畏突发性胁迫下,行为强度直接降低,鱼群聚集且停留在水面附近。斑马鱼的行为响应敏感、迅速,是实现在线水质监测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监测 回避反应 游动速度 游动深度
下载PDF
微絮凝-超滤和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微污染水库水对比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尹华升 陈益清 +2 位作者 陈治安 尤作亮 张金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1-53,86,共4页
对微污染水库水采用微絮凝-超滤工艺和常规混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对比试验。中试结果表明,微絮凝-超滤工艺出水水质稳定,对浊度、病原体微生物、有机物的去效果,都优于常规工艺。
关键词 微污染水库水 微絮凝 超滤
下载PDF
S市水源水及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力 刘丽君 笪卫 《净水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1-3,共3页
对S市作为饮用水源的三个水库中的微囊藻毒素(MCYSTs)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同时检测了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水中的MCYST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原水、出厂水还是管网水,检出了MCYST,检出的种类都是MCYST-RR.原水的最高检出浓度达0.319μg... 对S市作为饮用水源的三个水库中的微囊藻毒素(MCYSTs)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同时检测了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水中的MCYST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原水、出厂水还是管网水,检出了MCYST,检出的种类都是MCYST-RR.原水的最高检出浓度达0.319μg/L,出厂水为0.324μg/L,管网水为0.276μg/L;藻毒素含量与藻细胞密度之间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对藻毒素没有明显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饮用水 微囊藻毒素 污染 水厂 水处理
下载PDF
基于3D-ILC三点弯脆性固体内裂纹扩展规律及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海军 李汉章 +3 位作者 任然 汤雷 郁舒阳 张志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63-2477,共15页
岩石内裂纹扩展问题是岩土工程学科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3D-ILC技术,选用理想脆性材料,在对试样表面无影响的前提下,生成任意参数的真实内裂纹,进行含内裂纹试样三点弯试验,并与完整试样进行对比。开展试样破坏过程、特征荷载、破坏形... 岩石内裂纹扩展问题是岩土工程学科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3D-ILC技术,选用理想脆性材料,在对试样表面无影响的前提下,生成任意参数的真实内裂纹,进行含内裂纹试样三点弯试验,并与完整试样进行对比。开展试样破坏过程、特征荷载、破坏形态、断口特征、动态分叉、应力云纹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裂纹尖端K分布规律及扩展路径,与试验对比。结果表明:(1)内裂纹的存在极大的降低试样的起裂与破坏荷载;(2)应力双折射技术可与3D-ILC联合应用进行内裂纹应力信息监测,内裂纹尖端呈现"花瓣"状应力云纹;(3)三点弯下空白试样发生动态断裂,断口呈现雾化、羽毛区特征,由动态裂纹分叉引起。含裂纹试样,从内裂纹下尖端到上尖端逐渐起裂,呈现水滴状,为纯I型破坏,断口呈现交汇Wallner线特征;(4)基于M积分的裂纹尖端K分布与试验起裂规律一致;基于MTS的内裂纹扩展路径模拟与试验一致。3D-ILC相对于目前透明类岩石研究中主流方法,在脆性度、裂纹真实性、应力场可视化、断口特征等方面具备一定进步性,试验与数值模拟成果将为岩石等脆性材料的三维断裂、内裂纹扩展等问题的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3D-ILC 三点弯 断裂力学 裂纹扩展 脆性材料 三维内裂纹
原文传递
饮用水中AOC快速检测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路 卢益新 《净水技术》 CAS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AOC检测方法的发展。推荐一种应用发光菌快速检测AOC的方法 ,这种快速检测方法能在 2~ 3h之内完成检测。
关键词 快速检测法 法能 饮用水 快速检测方法 国内外 发光菌 发展 AOC
下载PDF
一种基于智能图像识别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会铭 彭赞 李正国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5年第2期51-53,共3页
设计了一种以网络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智能模式识别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融合,可以通过分析被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资料准确判断出被监控现场的异... 设计了一种以网络硬盘录像机为核心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实现方法。该系统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智能模式识别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进行了融合,可以通过分析被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资料准确判断出被监控现场的异常状况,并根据相应模式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实现智能无人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视频监控 网络硬盘录像机 图像智能识别
下载PDF
化学氧化和砂滤对净水工艺中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聂小保 黄廷林 +4 位作者 张金松 张爽 陈慧 丁立君 刘丽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78,共5页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 为实现对净水工艺中蠕虫污染的高效控制,以颤蚓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化学氧化与砂滤对蠕虫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以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为基础的截留灭活技术对颤蚓具有高效控制效果,当ClO2投量超过0.1mg/L后,9~15m/h的滤速范围内均实现了对颤蚓的100%拦截.截留灭活过程中,化学氧化和砂滤拦截实现了对颤蚓污染的协同控制作用:砂滤可延长化学氧化接触时间,化学氧化则通过降低颤蚓的迁移能力提高了砂滤拦截效果.通过在BAC滤池内增设石英砂垫层对仙女虫进行截留灭活,实现了对仙女虫污染的高效控制,同时避免了对BAC滤池正常吸附和降解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水工艺 颤蚓 化学氧化 砂滤
下载PDF
特定底物技术快速检测水中大肠菌群相关指标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路 卢益新 《净水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30-33,共4页
 大肠菌群(Coliforms)、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s)和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都是判断水体是否存在粪便污染的重要微生物指标。文中介绍了一种特定底物技术可在 24h之内同时检测大肠菌群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数量,如果提高培...  大肠菌群(Coliforms)、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s)和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都是判断水体是否存在粪便污染的重要微生物指标。文中介绍了一种特定底物技术可在 24h之内同时检测大肠菌群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数量,如果提高培养温度至44.5±0.2℃,则可检测耐热大肠菌群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群数 相关指标 快速检测 埃希氏大肠杆菌 底物 同时检测 特定 粪便污染 水体 菌数
下载PDF
铜对颤蚓的快速灭活机制及其在水厂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廷林 聂小保 +2 位作者 张金松 李伟 李晓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1-337,共7页
采用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TA)作为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捕捉剂,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铜暴露30min后颤蚓体内·OH浓度进行测定,并结合灭活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r... 采用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TA)作为羟基自由基(hydroxyl radical,·OH)捕捉剂,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铜暴露30min后颤蚓体内·OH浓度进行测定,并结合灭活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丙二醛(malondialderhyde,MDA)等指标测试,研究了铜对颤蚓的灭活效果及毒性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铜对颤蚓具有高效快速灭活作用,1mg·L^-1暴露条件下灭活率即可达100%;其主要灭活机制之一是诱导颤蚓体内·OH增加,继而·OH对颤蚓产生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0.05mg·L^-1暴露条件下,·OH浓度即可上升69.2%,铜可引起颤蚓CAT活性显著降低,对CAT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氧化胁迫作用明显;0.05~0.25mg·L^-1的暴露条件下MAD相对浓度的增加表明铜对颤蚓产生了脂质过氧化作用.颤蚓灭活率、·OH、CAT和MDA等随铜浓度的变化表明,铜的快速灭活作用并非由·OH本身产生的氧化胁迫和脂质过氧化单独完成.铜灭活用于水厂颤蚓风险控制可行性分析表明,反冲洗前采用1mg·L^-1的铜溶液浸泡滤池30min,引起的残留铜浓度仅为4.3μg·L^-1,远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蚓 灭活 羟基自由基(·OH)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MDA)
原文传递
底泥性质和分布密度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聂小保 黄廷林 +3 位作者 张金松 李伟 李晓钰 王宝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 通过实验室模拟颤蚓的迁移,研究了颤蚓分布密度、底泥性质对颤蚓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布密度增大引起食物短缺,颤蚓迁移率首先增大,之后由于迁移运动的能量消耗导致迁移率减小,当分布密度大于8×104条.m-2后,颤蚓对食物极度竞争使其开始大规模迁移,最大迁移率为36.75%.底泥有机质在丰富颤蚓食物源,增大其迁移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溶解氧浓度,导致迁移率减小,有机质含量由3.93%增加至5.90%时以迁移率增大为主,大于5.90%时则以迁移率减小为主.TN、TP可改变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引起颤蚓食物组分变化,从而影响颤蚓迁移,TN和TP含量分别在3.36~5.65mg.g-1和0.95~1.87mg.g-1范围时,TN含量的增加减小了颤蚓迁移率,TP含量的增加则增大颤蚓迁移率;继续增大含量,颤蚓对TN具有一定耐受性,迁移率稳定在20%左右,对TP则表现出排斥性,含量超过1.87mg.g-1后,迁移率从42%降为0.5%.颗粒粒径对颤蚓迁移的影响主要是由颗粒中有机质含量而非粒径本身决定,粒径小于0.15mm和大于0.55mm的颗粒适宜颤蚓生存,前者有机质含量高,后者则颗粒间空隙大,颤蚓可快速通过并获取更多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蚓 迁移 分布密度 底泥性质
原文传递
智慧水务建设中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简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邰娜 刘辉 《物联网技术》 2018年第8期112-113,共2页
在智慧水务建设过程中,保障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其安全领域可分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和传统网络信息安全两大类。其中,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物理感知数据采集和设备自动控制两部分,直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通过分... 在智慧水务建设过程中,保障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其安全领域可分为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和传统网络信息安全两大类。其中,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主要包括物理感知数据采集和设备自动控制两部分,直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关。通过分析智慧水务建设中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问题,探讨了问题根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途径,为实际智慧水务建设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务 网络空间 工业控制 信息安全
下载PDF
国内龙头水直接生饮面对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9
作者 解跃峰 王全勇 +1 位作者 王小(亻毛) 张金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共5页
前言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实施,我国饮用水水质不断提高,但仍不能确保龙头水水质达到直接生饮水平。目前大多数民众在使用龙头水时仍保留"煮沸"的习惯,少数居民则在终端加装净水器等处理设施或直接选... 前言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实施,我国饮用水水质不断提高,但仍不能确保龙头水水质达到直接生饮水平。目前大多数民众在使用龙头水时仍保留"煮沸"的习惯,少数居民则在终端加装净水器等处理设施或直接选择购买桶装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头水 接生 桶装水 净水器 水质 居民
下载PDF
分步加碱法调节水处理中pH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长平 乔铁军 《净水技术》 CAS 2010年第5期26-29,共4页
南方地区水厂所用地表水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硬度低、碱度低、腐蚀性强。为了改善供水水质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是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但是,单点过量的石灰投加会造成药耗增大、混凝沉淀效果不好、余铝超标等问题。该文通过采用在混凝... 南方地区水厂所用地表水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硬度低、碱度低、腐蚀性强。为了改善供水水质的化学稳定性,一般是向水中投加一定量的石灰。但是,单点过量的石灰投加会造成药耗增大、混凝沉淀效果不好、余铝超标等问题。该文通过采用在混凝阶段投加石灰、在滤后水中投加氢氧化钠的方法,调节水厂出水的pH值,使pH值调节对生产及水质的不利影响大幅降低。同时,对石灰及氢氧化钠的投加进行优化,证实在混凝阶段石灰的最佳投加点为混凝剂后1 min,最佳投加量为2.0 mg/L,最大投加量宜控制在6.0 mg/L以下;在滤后水中投加氢氧化钠可有效提高出厂水的pH值,氢氧化钠投加量约1.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余铝 石灰 氢氧化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