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N-MID、TPINP与β-CTX水平检测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孙耀辉 刘莎莎 +1 位作者 赖晓娟 姚华龙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检测在骨质疏松症(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OP患者为OP组;同期100名体检无OP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N-MID、TPINP、β... 目的:探究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T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检测在骨质疏松症(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OP患者为OP组;同期100名体检无OP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及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BMD);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与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BMD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P发生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对OP的诊断价值。结果:OP组患者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腰椎L_(1~4)及股骨颈BMD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与腰椎L_(1~4)及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MID、TPINP、β-CTX、腰椎L_(1~4)及股骨颈BMD均为O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MID、TPINP、β-CTX诊断OP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6.645、49.940、0.545 ng/mL;三项指标联合诊断O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敏感度为90.80%,均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OP患者血清N-MID、TPINP、β-CTX水平升高,且与患者BMD密切相关;血清N-MID、TPINP、β-CTX联合检查对OP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 总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血脂代谢对骨折康复期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2
作者 姚华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58-61,66,共5页
目的分析血脂代谢对骨折康复期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35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康复期。依据患者的腰椎L_(1)~L_(4)处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异常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223例)... 目的分析血脂代谢对骨折康复期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35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康复期。依据患者的腰椎L_(1)~L_(4)处骨密度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异常组(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223例)及正常组(骨密度正常,1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康复期患者腰椎L_(1)~L_(4)处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异常组的男性、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异常饮食、骨损伤重度、骨折部位数量>2处的患者占比高于正常组,异常组的TC、HDL-C、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均升高,各部位T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18.5 kg/m^(2)、骨损伤重度、骨折部位数量>2处、TC>5.18 mmol/L、HDL-C>1.91 mmol/L、LDL-C>3.40 mmol/L为骨折康复期患者腰椎L_(1)~L_(4)处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TC、HDL-C、LDL-C水平与BMI呈负相关(P<0.05),与其余各项危险因素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为骨折康复期患者腰椎L_(1)~L_(4)处骨密度异常的危险因素,临床对于早期发现血脂代谢紊乱的骨折康复期患者,应积极给予有效措施调控,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康复期 腰椎 骨密度 血脂代谢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在骨质疏松症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华龙 李政 +1 位作者 马雪峰 卢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在骨质疏松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行骨科检查的900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在骨质疏松患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该院行骨科检查的900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骨密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竞争法检测25(OH)D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夹心法检测PTH、β-CTX水平。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骨量正常,648例)、B组(骨量减少,145例)和C组(骨质疏松,107例),观察比较3组骨密度水平与25(OH)D、PTH、β-CTX水平。结果C组骨密度水平低于A、B两组,C组25(OH)D水平低于A、B组,PTH、β-CTX水平则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25(OH)D水平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TH、β-CTX水平则与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OH)D水平降低,而PTH、β-CTX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在骨质疏松筛查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 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 骨质疏松
下载PDF
PTH、CRP、OPG/PYR比值在老年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姚华龙 《检验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骨保护素(OPG)/吡啶啉(PYR)比值在老年骨质疏松症(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OP患者137例,根据是否确诊OP分为OP组(32例)和非OP组(10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腰椎、股骨...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骨保护素(OPG)/吡啶啉(PYR)比值在老年骨质疏松症(O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疑似OP患者137例,根据是否确诊OP分为OP组(32例)和非OP组(10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测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和血清PTH、CRP、OPG水平,以及尿PYR水平,计算OPG/PYR比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与腰椎、股骨颈B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OP的效能。结果OP组糖尿病比例和血清PTH、CRP水平高于非OP组(P<0.05),腰椎BMD、股骨颈BMD、OPG/PYR比值均低于非OP组(P<0.05)。2个组之间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饮酒史比例、吸烟史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冠心病比例、高血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TH、CRP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负相关(P<0.05),OPG/PYR比值与腰椎BMD、股骨颈BMD均呈正相关(P<0.05)。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控制糖尿病因素后,PTH、CRP、OPG/PYR比值仍与腰椎BMD和股骨颈BMD有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H、CRP、OPG/PYR比值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O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0.826、0.861、0.912。结论PTH、CRP、OPG/PYR比值与OP有关,或可用于OP的辅助诊断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C反应蛋白 骨保护素/吡啶啉比值 骨质疏松症 老年人
下载PDF
血清β-CTX、TPINP水平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莎莎 豆志 +2 位作者 孙耀辉 赖晓娟 张利霞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Ⅰ collagen carboxyl-terminalpe ptide β-specialse-quence,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type Ⅰ 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longation peptide,TPINP)水平对胫骨骨折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type Ⅰ collagen carboxyl-terminalpe ptide β-specialse-quence,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type Ⅰ 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rolongation peptide,TPINP)水平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02/2023-0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122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可分为正常愈合组(n=105)和延迟愈合组(n=17)。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术后血清β-CTX、TPIN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清β-CTX、TPINP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延迟愈合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开放式骨折、术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合并局部感染比例均高于正常愈合组(P均<0.05)。延迟愈合组血清β-CTX水平高于正常愈合组,TPINP水平低于正常愈合组(P均<0.05)。血清β-CTX、TPINP预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0.759(0.708~0.810)、0.842(0.791~0.893),截断值分别为0.61ng/ml、52.46ng/ml,特异度分别为56.82%、65.14%,灵敏度分别为92.23%、92.23%,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1(0.850~0.952),特异度为86.71%,敏感度为85.04%。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放式骨折(OR=1.910,95%CI:1.363~2.675)、术后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R=2.237,95%CI:1.538~3.252)、β-CTX≥0.61ng/ml(OR=3.025,95%CI:1.943~4.711)、TPINP≤52.46ng/ml(OR=2.519,95%CI:1.692~3.750)是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β-CTX高表达、TPINP低表达与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有关,二者可作为预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的生物学标记物,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胫骨骨折 骨折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