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外固定与保守方法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骨痂生长及骨折愈合率比较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国雄 肖柳斌 +4 位作者 李鹏飞 马翰斐 连银川 汪清华 吴元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646-5651,共6页
背景: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其中以保守治疗、内固定治疗和外固定治疗3种方法为主。传统的保守治疗常因骨折的不良复位而造成相关并发症。固定治疗对于一般不稳定型骨折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骨盆骨折报道甚少。目的... 背景:对于骨盆骨折的治疗临床上有很多方法,其中以保守治疗、内固定治疗和外固定治疗3种方法为主。传统的保守治疗常因骨折的不良复位而造成相关并发症。固定治疗对于一般不稳定型骨折有着良好的修复效果,但对于骨盆骨折报道甚少。目的:观察内固定治疗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修复效果,并与外固定及保守治疗进行对比。方法:将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修复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2例。治疗后行X射线片检查,以Lindahl影像学标准为依据,对骨折复位的质量进行评估。治疗后定期随访,依据Majeed标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修复效果、骨折愈合优良率及骨痂生长优良率。结果与结论:末次随访时,内固定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保守治疗组为69%,外固定组为71%,内固定组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固定组骨折复位Lindahl优良率及肢体功能恢复Majeed评分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内固定方法修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功能恢复效果以及治疗有效率优于保守治疗和外固定治疗。因此,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方法更加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骨植入物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保守治疗 内固定 外固定 疗效分析 骨痂生长 骨折愈合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Evans-Jensen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肖柳斌 付朝霞 +2 位作者 汪清华 赖俊成 胡广平 《华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2023-2027,共5页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6月对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型为Ⅲ型的32例患者,分别选用髓内固定系统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重建交锁钉(Gamma钉),以及髓外固定系统的髋动力加压钢...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1年6月对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分型为Ⅲ型的32例患者,分别选用髓内固定系统的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重建交锁钉(Gamma钉),以及髓外固定系统的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进行固定治疗,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髓内固定系统的手术方法中的Gamma钉组和PFNA组明显比髓外固定系统的DHS组和LCP组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两种固定系统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mma钉组和PFNA组之间,DHS组和LCP组之间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vans-Jensen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髓内固定系统明显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 髋动力加压钢板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重建交锁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原文传递
局部针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中老年急性钙化性肩袖肌腱炎28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娄楠 王洋 +1 位作者 刘国雄 黄岚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839-3841,共3页
目的探讨粗针头针刺抽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急性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对28例应用粗针头针抽吸结合冲击波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时采用18或16号粗针头对钙化灶进行反复穿刺,冲击波治疗后每2 w随访患者,... 目的探讨粗针头针刺抽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老年急性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疗效。方法对28例应用粗针头针抽吸结合冲击波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患者进行随访。治疗时采用18或16号粗针头对钙化灶进行反复穿刺,冲击波治疗后每2 w随访患者,记录症状缓解情况并进行相同体位的X线片投照,应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加州大学商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以及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结果。结果 28例中25例在粗针头针刺抽吸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后钙化灶消失,平均消失时间为10.6 w(4~22 w)。治疗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101)。结论粗针头针抽吸结合冲击波治疗是治疗急性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治疗 肌腱病
下载PDF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 被引量:5
4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3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王清华 胡广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2955-2957,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行Osteo Set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患者47例,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对人工骨降解、吸收以及骨愈合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BM... 目的: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填充骨肿瘤刮除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方法:临床纳入行Osteo Set硫酸钙人工骨移植治疗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患者47例,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对人工骨降解、吸收以及骨愈合生长情况等进行评估,评估38例含脱钙骨基质(DBM)以及9例未含DBM硫酸钙人工骨的愈合情况,研究植骨量对愈合情况的影响。另外,采用MSTS功能评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7例患者经4~56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6.5个月。所有患者均发生人工骨颗粒与宿主骨间隙变模糊以及颗粒间变模糊,平均用时为3.2(1~6)个月;有37例患者重新塑形,平均用时为7.4(3~18)个月;人工骨愈合良好39例(82.98%),未发生不愈合病例。含DBM硫酸钙与不含DBM硫酸钙人工骨植入患者的愈合率分别为89.47%、77.78%。植骨量≤5ml组愈合率为95.65%,平均用时为6.7(3~12)个月;植骨量〉5ml组愈合率为79.17%,平均用时为5.7(4~18)个月。两组患者愈合率以及愈合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MSTS功能评分平均为29.0分。术后有2例出现伤口不愈合情况。结论:对于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硫酸钙人工骨的临床愈合效果较好,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移植材料,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人工骨填充 骨肿瘤 骨缺损 愈合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唐久阳 胡益雄 吴元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1期2047-2048,共2页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 探讨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住院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78例作为治疗组,正常成年人76例做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对照组不做处理,比较两组血清中瘦素和脂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唑来膦酸治疗后30天,全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髋部骨密度有明显的升高(P<0.001),血清瘦素水平与治疗前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瘦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瘦素 脂联素 唑来膦酸
下载PDF
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的近期疗效对比
6
作者 唐久阳 吴元成 +3 位作者 胡益雄 赖俊成 王清华 胡广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8期2945-2946,共2页
目的比较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使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极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至患肢能负重时间上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高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内固定 老年患者 双极半髋关节置换 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满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R)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F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THR治疗,对照组给予FHR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R)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F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给予THR治疗,对照组给予FHR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术后1年两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年观察组Harris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HR与FHR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均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密切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预期生存时间等多种因素综合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惠煊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对照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侧后方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对照组采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侧后方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情况及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及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植骨融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虽然其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但是其临床疗效及植骨融合率均高于侧后方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植骨融合 内固定 后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0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的疗效。方法 43例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非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的疗效。方法 43例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非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观察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感染例数、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严重软组织创伤的引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四肢 软组织创伤
下载PDF
RNA干扰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惠煊 马翰斐 +2 位作者 陈少初 叶伟 刘尚礼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547-3550,共4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Fas-siRNA转染进入大鼠腰椎间盘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F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与FasL共培养后椎...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将Fas-siRNA转染进入大鼠腰椎间盘细胞,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Fas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与FasL共培养后椎间盘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椎间盘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转染Fas-siRNA2的大鼠腰椎间盘细胞,其Fas mRNA及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均较未转染的大鼠腰椎间盘细胞明显降低(P<0.01)。结论 siRNA能有效抑制大鼠腰椎间盘细胞Fas基因的表达,利用RNA干扰的方法降低Fas的表达可减少FasL导致的椎间盘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RNA干扰 FAS 凋亡
下载PDF
定时镇痛疗法在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圣良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定时镇痛与适时镇痛两种镇痛方案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水平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2-01~2013-12期间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定时镇痛疗法组和适时镇痛疗法组,每组各30例,采用各自不同的镇痛... 目的:比较分析定时镇痛与适时镇痛两种镇痛方案对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水平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2-01~2013-12期间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定时镇痛疗法组和适时镇痛疗法组,每组各30例,采用各自不同的镇痛疗法实施患者的术后疼痛管理。采用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评分或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评估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 , Wong-Baker PRS)评价患者的术后休息与活动时的疼痛水平。采用老年活动状况评估量表( Elderly Mobility Scale , EMS)评价患者的日常活动状况。采用功能自主测量评分(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 FIM)评价患者的功能状况。采用改良功能步行状况分类量表( Modified 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 MFAC)评价患者的步行状态。结果:两组资料在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位置、术式比例以及认知障碍者比例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休息状态,还是活动状况下,两组的疼痛评分水平在术后1、2及3周各个时间点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EMS和FI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时EMS和FI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时镇痛疗法组显著高于适时镇痛疗法组( P<0.05)。根据MFAC标准,相比定时镇痛疗法组,出院时适时镇痛疗法组的II类患者比率显著更高(χ2=9.017,P=0.003)。定时镇痛疗与适时镇痛疗法组的围手术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7,P=0.573)。结论:尽管在术后早期疼痛水平方面两组镇痛疗法的效果无显著差异,但相比适时镇痛疗法,定时镇痛疗法在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镇痛 适时镇痛 髋部骨折 老年 功能康复
下载PDF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清华 赖俊成 +2 位作者 胡益雄 刘国雄 袁杰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00,按照有无骨折分为两组,骨折组与无骨折组,各40例,分别收集所有入组者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 目的探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800,按照有无骨折分为两组,骨折组与无骨折组,各40例,分别收集所有入组者生化指标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骨吸收指标中尿羟脯氨酸、羟赖氨酸及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水平,并测定X线检查骨质丢失率及骨矿密度。计算和对比两组以上检测结果,并与正常参考范围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探讨各种指标因素联合作用下骨折的风险度。对各种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结果骨折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均低于无骨折组(P<0.05),骨钙素水平高于无骨折组(P<0.05),骨折组尿羟脯氨酸水平、羟赖氨酸水平及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骨折组(P<0.05),骨折组X线检查骨质丢失率显著高于无骨折组(P<0.05),骨矿密度显著低于无骨折组(P<0.05)。骨钙素与骨矿密度为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生骨折的保护性因素,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尿羟脯氨酸、羟赖氨酸、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率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尿羟脯氨酸、羟赖氨酸、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率升高,骨钙素和骨矿密度水平降低是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尿羟脯氨酸、羟赖氨酸、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阳性率升高,骨钙素和骨矿密度水平降低是患者发生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症 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彩清 张海清 《右江医学》 2012年第5期672-673,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 目的评价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最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39个月,无并发症,其中有3例外形臃肿,二期做了整形手术;其余外形满意,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最低点作为皮瓣的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创面 血管穿支 腓肠神经营养皮瓣 修复
下载PDF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益雄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822-824,共3页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 目的探讨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优越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两组,治疗组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P<0.05),两组患者复位后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较复位前改善明显(P<0.05),且临床愈合后较复位前也均改善明显(P<0.05),但复位后、临床愈合时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的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骨轴向缩短两组患者复位后及临床愈合后情况较复位前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复位后桡骨轴向缩短长度虽得以恢复,但临床愈合时桡骨轴向缩短长度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治疗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其治疗效果及桡骨轴向缩短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可有效维持桡骨长度,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是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形钢板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下载PDF
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体会
15
作者 汪清华 袁杰 胡广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之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均由于疼痛未进行功能训练造成。采用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锁定钢板 植骨术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联合外支架对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李岩松 兰鹏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3期33-34,共2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行掌侧锁定钢板与外支架联合经由掌背侧入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20例,实施外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联用并经由掌背侧入路方案治疗。外支架于术后28 d调整为中立位,患者前臂...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行掌侧锁定钢板与外支架联合经由掌背侧入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20例,实施外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联用并经由掌背侧入路方案治疗。外支架于术后28 d调整为中立位,患者前臂开始作旋转锻炼;外支架于术后42 d时拆除,腕关节可开始功能锻炼。结果经术后0.8~1.25年随访,患者在此期间并未发生病灶感染和骨髓炎,也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术后1周的尺偏角为(20.7±2.9)°、掌倾角为(10.7±2.5)°、相对高度(13.0±1.2)mm;术后0.5年的尺偏角为(20.2±2.7)°、掌倾角为(10.3±2.2)°、相对高度(13.3±1.4)mm。健腕尺偏角为(21.7±2.2)°、掌倾角为(11.7±2.5)°、相对高度(12.9±2.1)mm;骨伤腕尺偏角为(20.2±2.9)°、掌倾角为(10.3±1.8)°、相对高度(12.2±2.5)mm,与正常腕关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来说,经掌背侧入路实施掌侧锁定钢板与外支架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桡骨骨折 手术入路 外支架固定
下载PDF
实施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创伤骨科规范化管道护理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有红 邓珊 曾丽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4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我院创伤骨科管道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标准实施前后在我科室住院的患者各98例,比较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前后管道护理工作规范情况。结果: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后我院创伤骨科的管道护理工作有了明显... 目的:探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我院创伤骨科管道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选取标准实施前后在我科室住院的患者各98例,比较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前后管道护理工作规范情况。结果: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后我院创伤骨科的管道护理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降低风险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能够规范管道护理工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管道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