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宝莹 卢永田 李建兴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 目的研究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对新鲜尸头5例(共10侧),进行内镜下经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解剖。结果咽上缩肌是进入茎突前间隙的标志,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进入茎突后间隙的标志,茎突后间隙包含重要的血管及后组颅神经。结论内镜下口内径路可充分暴露咽旁间隙的结构,茎突咽肌、茎突舌肌是保护茎突后间隙的重要解剖标志。颈内动脉位于咽上缩肌的外侧,靠近咽上缩肌内侧能够保护颈内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旁间隙 解剖 颈内动脉 内镜下口内径路
原文传递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华磊 李建兴 张伟强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分析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56例,手法复位治疗成功后随访3个月,统计复位成功后1、2、3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56例BPPV患者均配合完... 目的分析导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BPPV患者56例,手法复位治疗成功后随访3个月,统计复位成功后1、2、3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56例BPPV患者均配合完成随访工作,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的复发率为12.5%,2个月后为21.4%,3个月后高达28.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原发性高血压史、复位次数≥10次以及BPPV病程是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BPPV患者手法复位成功后复发的因素很多,加强对BPPV患者的健康教育,如血压控制、尽量避免转颈、抬头等可能诱发眩晕的动作以及重视家庭训练等有利于降低该疾病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腭鞘管后部的浅沟: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庆国 卢永田 +4 位作者 伍小六 李建兴 孙焕吉 张宝莹 谢畅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 目的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位腭鞘管的正确率比较。内镜下解剖颅骨和尸头的腭鞘管及后沟,进一步显示后沟的解剖标记作用。结果颅骨后沟的出现率为100%(40/40),腭鞘管后口附近为半管状,较浅者26侧,较深者14侧;前后外观呈细管状24侧,长椭圆形凹陷状16侧。影像学上腭鞘管与硬腭的夹角为(53.14±5.48)°,后沟与硬腭的夹角为(20.9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沟法对腭鞘管的定位准确率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解剖、颅骨CT图像、CT横断面上两种定位腭鞘管方法对比显示了腭鞘管与后沟的解剖关系,提示后沟在经鼻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帮助定位腭鞘管的优越性和解剖标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鞘管 翼管 犁鞘管 腭鞘管后部浅沟 翼腭窝 鼻内镜检查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以修正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再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党卫 程四华 《现代医学》 2015年第2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39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及术后进行规范性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半年所有患者的治愈率为5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39例患者,所有患者进行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及术后进行规范性综合治疗。结果:术后半年所有患者的治愈率为51.28%(20/39),术后1年所有患者的治愈率为76.92%(30/39)。不同时间点患者的治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并且术后进行规范的综合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 鼻内镜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成人慢性鼻―鼻窦炎伴哮喘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华磊 李建兴 张伟强 《慢性病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整体疗效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CRS伴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24例和非息肉组26例,在鼻内镜术后3个月、12个月进...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后成人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整体疗效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CRS伴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有无息肉分为息肉组24例和非息肉组26例,在鼻内镜术后3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鼻部症状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方面,息肉组在术前明显高于非息肉组(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均较本组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ACT评分及哮喘用药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患者ACT评分及哮喘用药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CRS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鼻部整体情况改善明显,合并息肉的患者在1年后随访改善程度比非息肉组的患者略差,鼻内镜术后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用药量在短期内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 鼻息肉 哮喘
原文传递
纳米银复合物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鼻腔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美娟 李聪强 +1 位作者 王庭阔 肖少军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另给予邦...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另给予邦鼻净纳米抗菌水凝喷剂治疗。观察两组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项症状得分以及体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经纳米银复合物鼻腔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纳米银复合物 鼻腔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