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BP与TCT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柳知浩 陈晨 +1 位作者 郭婧玮 王伟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比较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沉降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s,LBP)与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Thinprepcytologytest,TCT)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医院妇科门诊拟行宫颈液基细胞... 目的比较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沉降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liquid-based preparations,LBP)与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Thinprepcytologytest,TCT)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于医院妇科门诊拟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600例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用LBP与TCT两种检测方式制片,比较两种制片方式获得制片的质量、满意率以及细胞学检出情况。结果 LBP制片法的涂片直径均为1.3 cm,且细胞密度丰富,细胞形态呈较强立体感,细胞分布均匀,细胞相对较小,无褶皱,背景炎细胞较多。TCT的涂片直径均为2.0 cm,且细胞密度丰富或较少,细胞形态呈平铺状,细胞分布较均匀,细胞相对较小,有褶皱,背景炎细胞较少。LBP制片法制片满意率为94.17%,明显高于TCT制片法(89.50%)(P<0.05)。LBP制片法和TCT制片法的无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NILM)、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不排除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非典型腺细胞(AGC)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BP与TCT两种检测方式均可满足诊断以及制片要求,但LBP制片法具有成本低廉以及标本满意率较高的优势,可能更适合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沉降法液基细胞制片技术 膜式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 检测效果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超声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陆艳萍 陈建成 +2 位作者 罗衍波 肖小琴 周仁龙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8期640-642,共3页
探究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胆管细胞癌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细胞癌超声图像提示肿瘤内部血管走形丰富,供血区域上以肝动脉为主;肝实... 探究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超声特征及鉴别诊断。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胆管细胞癌患者各50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细胞癌超声图像提示肿瘤内部血管走形丰富,供血区域上以肝动脉为主;肝实质回声增粗,且附近血管受压,存在绕行现象。胆管细胞癌超声图像提示肿瘤边界不清晰,血管不丰富,门静脉分支不明显,以变窄血管穿行为主要表现。两种肿瘤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组单发、多发比例为38/12,肝细胞癌组单发、多发比例为27/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VD、Qh、Vm(门静脉)、Qs、Q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I、Vm(肠系膜上动脉)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受侵门静脉内血流中的无血流、高速动脉血流、静脉反流条数以及受侵门静脉周边血流中的高速动脉血流、海绵样变条数与胆管细胞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超声影像不同,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可用于对肝癌进行诊断和临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超声特征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与浸润性小叶癌、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冷敏芳 程文德 +1 位作者 肖小琴 刘峰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nfiltrative ductal/lobular mixed carcinoma,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深圳...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infiltrative ductal/lobular mixed carcinoma,IDC-L)与浸润性小叶癌(infiltrative lobular carcinoma,ILC)及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2011年9月至2020年9月收入的25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IDC-L 18例,ILC 20例,IDC 216例,观察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情况。结果IDC-L、ILC及IDC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多中心病灶、脉管浸润、HER2状态、Ki-67表达方面具有明显差异,IDC-L患者发病年龄较小、肿瘤直径>2.0cm较多,而IDC患者多中心病灶及脉管浸润较少,IDC-L与ILC患者的HER2阳性及Ki-67高表达比例均低于IDC,差异有显著性(P<0.05)。年龄、更年期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多中心病变、淋巴血管侵犯、HER2状态、Ki-67表达均是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影响因素。无乳腺癌间期(breast cancer-free interval,BCFi)、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淋巴血管侵犯、Ki-67表达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中,ILC与IDC-L之间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相似,但三者有明显差异,临床可加以区分,以便对患者更好地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小叶混合癌 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亚型及其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小琴 冷敏芳 +1 位作者 陆艳萍 程文德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5期1517-1519,1529,共4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的肿瘤,近年来,由于亚临床病例的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认识...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较为常见的肿瘤,近年来,由于亚临床病例的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不断发展,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认识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随之而来的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带来更多的挑战。精准的诊断及规范化的治疗越来越备受关注。本文将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病理医师或临床医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精准治疗及预后的全面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病理组织学亚型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艳萍 陈建成 +1 位作者 肖小琴 黄海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7期568-571,共4页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选择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66例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病理...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同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之间的联系。选择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进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66例患者,均实施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联系。66例患者病理结果均为三阴性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52例(78.79%)、浸润性小叶癌3例(4.55%)、导管内癌6例(9.09%)及小叶原位癌5例(7.58%)。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无毛刺征及后方回声无衰减的比例更高,小叶原位癌有毛刺征的比例更高,导管内癌后方回声有衰减的比例更高(P<0.05)。66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表现:肿瘤纵横比>1、形状不规则、边缘无毛刺状、恶性晕环、后方回声无衰减、无微钙化等。其中,肿瘤纵横比>1、边缘无毛刺状、恶性晕环及无微钙化特征性较高。ER阴性患者癌肿纵横比≤1、边缘存在毛刺状、恶性晕环及微钙化例数较少(P<0.05);PR阴性患者边缘存在毛刺状及恶性晕环例数较少(P<0.05);HER-2阴性患者癌肿纵横比≤1及微钙化例数较少(P<0.05)。三阴性乳腺癌超声图像显示其与周围边界清晰,且主要经腋窝淋巴结转移,但由于缺少恶性肿瘤的典型图像特征,通过观察其超声检查结果可提升临床医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临床特征 超声影像组学定量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胸水涂片褪色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梅英 李伟 王伟源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10-412,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科就诊96例肺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后对其胸水... 目的研究并探讨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肿瘤科就诊96例肺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查后对其胸水TCT涂片进行褪色并行免疫组化染色,将两种检查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染色与胸水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发现,二者的肿瘤细胞抗原CK5/6、p40、TTF-1以及Napsin A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腺癌胸水TCT涂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理学检查手段具有快速、准确的优势,能够作为临床上细胞学诊断的辅助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胸水涂片 免疫组化染色 病理学诊断
下载PDF
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血清学和超声影像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陆艳萍 肖小琴 黄海雁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4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究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血清学和超声影像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46例单灶性PTC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0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3.33岁。收集患者... 目的探究单灶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临床、血清学和超声影像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246例单灶性PTC患者,其中男性146例,女性100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63.33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超声影像特征,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判断有无CLNM,分析与临床、血清及超声因素间关系。确定影响颈部CLN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病理诊断证实,246例患者中有86例(34.96%)发生CLNM,160例(65.04%)未发生CLNM,术前超声诊断CLNM真阳性79例,真阴性143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17例,灵敏度为91.86%,特异度为89.38%,准确率为90.24%。发生CLNM与未发生CLNM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甲状腺球蛋白(Tg)、术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节位置、肿瘤最大直径、紧贴被膜、回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年龄、性别、Tg、TPOAb、TGAb、结节位置、肿瘤最大直径、紧贴被膜、回声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上述因素比值比(OR)均>1,均是引起单灶性PTC患者发生CLNM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灶性PTC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性别、Tg、TPOAb、TGAb、结节位置、肿瘤最大直径、紧贴被膜、回声,临床一旦发现,应考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诊断 影像特征 血清学指标 淋巴结转移 中央区淋巴结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S6K1、BCL-2、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赖广华 杨晓婷 +2 位作者 赖名溪 卓李圆 罗衍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手术切除的HCC标本(90份)、胆管癌标本(40份)及正常肝组织(10份)为研究对象,采用...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核糖体蛋白S6激酶1(S6K1)、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和抑癌基因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选取我院2018年1~12月手术切除的HCC标本(90份)、胆管癌标本(40份)及正常肝组织(10份)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所有标本中S6K1、BCL-2、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S6K1、BCL-2、P53蛋白表达情况与HCC患者临床特点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HCC组织中S6K1、BCL-2、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5.6%、78.9%和84.4%,显著高于胆管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6K1、BCL-2、P53蛋白的表达与HCC肿瘤包膜是否完整及是否发生血管侵袭有关。包膜完整组的HCC组织BCL-2及P53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包膜不完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侵袭组的HCC组织S6K1及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血管侵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6K1、BCL-2、P53蛋白的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定和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S6K1 BCL-2 P53
下载PDF
P16^(INK4A)和Ki-67在宫颈腺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伟源 肖小琴 +1 位作者 程文德 林梅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3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检测P16^(INK4A)和Ki-67在宫颈腺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判断腺上皮病变发展趋势及宫颈腺癌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该院病理科正常宫颈腺体40例(正常组),宫颈良性腺体病变20例(对照组),宫颈腺癌20... 目的检测P16^(INK4A)和Ki-67在宫颈腺上皮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判断腺上皮病变发展趋势及宫颈腺癌的诊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该院病理科正常宫颈腺体40例(正常组),宫颈良性腺体病变20例(对照组),宫颈腺癌20例(观察组),检测P16^(INK4A)和Ki-67。评估各组及不同宫颈腺癌患者P16^(INK4A)和Ki-67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P16^(INK4A)和Ki-67阳性评分分别为(6.60±0.32)、(3.69±0.35)分,和阳性率分别为75.00%(15/20)、90.00%(16/20),均高于对照组和正常组,对照组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中低分化及病灶转移患者组织P16^(INK4A)阳性评分分别为(7.26±0.31)、(7.41±0.33)、(7.32±0.26),Ki-67阳性评分分别为(7.49±0.29)、(7.26±0.31)和(7.58±0.32)分,均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及未出现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中低分化及病灶转移患者组织P16^(INK4A)阳性率分别为91.67%(11/12)、91.67%(11/12)、100.00%(11/11),Ki-67阳性率分别为100.00%(11/11)、100.00%(7/7)和100.00%(7/7),均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及未出现转移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INK4A)和Ki-67在宫颈腺上皮病变中呈现较强表达,随着肿瘤恶化程度上升,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和Ki-67的水平,可评估肿瘤的分化程度、分期及转移,在临床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宫颈腺上皮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间质细胞凋亡联合滋养叶细胞增殖基因检测对水泡状胎块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冷敏芳 程文德 肖小琴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0年第4期423-425,517,共4页
目的分析联合间质细胞凋亡及滋养叶细胞增殖有关基因检测在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H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01-2020.04本院收治的HM患者共98例进行研究,将其中60例完全性HM设为完全性HM组,余下38例部分性H... 目的分析联合间质细胞凋亡及滋养叶细胞增殖有关基因检测在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H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01-2020.04本院收治的HM患者共98例进行研究,将其中60例完全性HM设为完全性HM组,余下38例部分性HM设为部分性HM组,另选取同时间段被本院收治的50例绒毛水肿患者设为绒毛水肿组,统计并比较三组胎块Ki67、Bcl-2以及Livin表达、间质细胞凋亡情况与Ki67、Bcl-2以及Livin和凋亡指数(AI)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胎块在Bcl-2以及Livin表达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部分性HM组、完全性HM的Ki67表达较绒毛水肿组明显升高(P<0.05),且完全性HM组Ki67表达比部分性HM组更高(P<0.05);绒毛水肿组的绒毛间质中基本未观察到凋亡细胞,而部分性及完全性HM组可观察到凋亡细胞,呈现散在分布。部分性及完全性HM组的AI较绒毛水肿组有明显升高(P<0.05),但部分性及完全性HM组AI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Ki67、Bcl-2以及Livin和AI之间均为正相关关系(r=0.530、0.328、0.280,P<0.05)。结论联合间质细胞凋亡及滋养叶细胞增殖有关基因检测不仅能应用到HM诊断和分型中,也能应用到HM和绒毛水肿的鉴别诊断中,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泡状胎块 滋养叶细胞 基因检测 间质细胞 凋亡 诊断 分型
原文传递
100例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回顾性分析
11
作者 冷敏芳 程文德 肖小琴 《黑龙江医学》 2017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特点。方法择取2014-01—2016-01间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共100例,对所选患者的病理活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病理组织学对患者进行分类,结果显示...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理特点。方法择取2014-01—2016-01间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共100例,对所选患者的病理活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病理组织学对患者进行分类,结果显示,甲状腺腺瘤患者共计14例,86例患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经过再次诊断,甲状腺腺瘤患者数量复诊前:复诊后=5.6∶1,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数量复诊前:复诊后=1∶4.3。在病理诊断过程中,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概率较低,而存在较为完整包膜的甲状腺肿误诊概率较高。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临床症状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给诊断造成一定困难,但只要全面分析和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病理情况就可以保证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 病理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梅英 程文德 王伟源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9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水平。结果 HER-2阳性率为41.0%(8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ER-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HER-2水平。结果 HER-2阳性率为41.0%(8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HER-2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PR阳性率为41.9%(88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R阳性率显著低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ER阳性率为39.5%(83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阳性率显著低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HER-2表达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HER-2阳性患者的不良预后率显著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5)。结论 ER、PR、HER-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疾病预后,指导临床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指标 ER PR HER-2 乳腺癌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检测CD73和转录因子叉头框C2对上皮性卵巢肿瘤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赖广华 杨晓婷 +1 位作者 赖名溪 卓李圆 《中国医学工程》 2020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D73和转录因子叉头框C2(FOXC2)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130例,其中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5例,恶性... 目的分析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D73和转录因子叉头框C2(FOXC2)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手术切除的卵巢组织标本130例,其中良性上皮性肿瘤3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35例,恶性上皮性肿瘤45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比较不同卵巢组织中CD73、FOXC2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年龄、组织学分型等临床特征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CD73和FOXC2在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呈高强度表达,在良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为低强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3和FOXC2的表达与年龄及组织学分型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组织学级别高、临床中晚期、淋巴结有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D73与FOXC2表达强度高。上皮性卵巢肿瘤CD73与FOXC2表达呈线性正相关关系(r=0.833, P=0.004)。结论 CD73、FOXC2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细胞中呈现高强度表达,并与肿瘤的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可作为上皮性卵巢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免疫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上皮性卵巢肿瘤 生物学行为 CD73 转录因子叉头框C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