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9
1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怠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 层级全责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模式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李沈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4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观...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4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疾病知识掌握、情绪稳定、遵医行为、二级预防能力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基层医院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指导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正英 岑俊莹 +2 位作者 周煜玲 陈惠琼 陈运莲 《现代护理》 2006年第28期2724-2725,共2页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1年,强化指导,观察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对反复住院次数的影响。结...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2004年3月~2005年3月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1年,强化指导,观察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及对反复住院次数的影响。结果进行指导后,患者生活方式得到改善,反复住院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能有效改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生活方式 血压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正英 刘艳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近5年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了注射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及时正确地进行。... 目的探讨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近5年注射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解决了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保证了注射泵作用的正常发挥,保证了患者的治疗及时正确地进行。结论正确使用注射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泵 存在问题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张维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3期185-186,共2页
目的讨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率、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有3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8.9%。34例好转出院,2例猝死,2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准... 目的讨论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率、观察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有32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8.9%。34例好转出院,2例猝死,2例死于严重心力衰竭。结论准确的观察及护理能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如华 阎晓英 卢星文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本地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Hcy等指标,对脑梗死患者行NIH评分(NIH Stroke Scale)。结果 (1)脑梗死合并高血... 目的研究本地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收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Hcy等指标,对脑梗死患者行NIH评分(NIH Stroke Scale)。结果 (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血Hcy浓度分别为(27.16±10.46)μmol/L、(20.11±3.17)μmol/L、(13.35±1.82)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Hcy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压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血Hcy水平与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0.05)。(3)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中高Hcy血症组的NIH评分明显高于非高Hcy血症组[(6.97±3.76)分vs(2.82±1.01)分,P<0.01],而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对于合并高血压等传统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筛查高Hcy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高血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宝林 马如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9期62-63,共2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在内科病房住院的顽固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其余34例为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心力衰竭疗效比较差异...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在内科病房住院的顽固性心衰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其余34例为对照组,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心力衰竭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对改善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疗效
下载PDF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群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经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即右腹部注射后局部压迫3-5min,左腹部注射后局部不压迫。观察皮下注射后1、3、7d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性质...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经局部按压与否对皮下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47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LMWH的患者,用自身对照法,即右腹部注射后局部压迫3-5min,左腹部注射后局部不压迫。观察皮下注射后1、3、7d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性质及面积。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皮下出血例、性质、面积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局部不按压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皮下出血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皮下注射 局部压迫 局部出血
下载PDF
沟通理论模式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正英 江秀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有效的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将心内科80例危重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运用沟通理论模式实施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3,5,10d内由抢救室转入普通... 目的:探讨有效的沟通模式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将心内科80例危重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实验组运用沟通理论模式实施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3,5,10d内由抢救室转入普通病房的转出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转出率和转出抢救室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病情变化,可以促进危重患者的康复,增强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依赖感,进一步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理论模式 抢救 满意度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乔雁翔 陈巍 +1 位作者 卢星文 谢昌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2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上消化道出血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12周比较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12月,观察组无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对照组发生率为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1.83%),对照组1例(0.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可预防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并未影响抗血小板活性,也未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芳 王正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1668-1670,共3页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调整各班上班时间,交接班次数由过去的每天5次改为3次,中午班、上夜、下夜3个时间段由1人增加为2人,每班设立护理组长。试行6个月后调查护士满意度,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缺...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调整各班上班时间,交接班次数由过去的每天5次改为3次,中午班、上夜、下夜3个时间段由1人增加为2人,每班设立护理组长。试行6个月后调查护士满意度,并对比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次数。结果实施APN连续排班后,护士对拖班现象、团队合作精神、交接班的清晰度、熬夜次数、交接班次数、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等6个方面有较高的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次数较实施前减少72.73%。结论连续排班有利于患者安全、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和快乐工作、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和谐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排班 层级护理 护理管理 护士满意度
原文传递
连续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影响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星文 谢昌明 +1 位作者 郭招生 陈志朋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衰(RHF)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影响。方法近期住院的28例RHF患者接受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流量2.6~4.2L/h,透析液流量4.0~6.0 L/h,血流量200~250 ml/min,治疗时间6~8 h/次,1次/d或1次/隔日,10~15次... 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衰(RHF)患者左心功能指标影响。方法近期住院的28例RHF患者接受了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置换液流量2.6~4.2L/h,透析液流量4.0~6.0 L/h,血流量200~250 ml/min,治疗时间6~8 h/次,1次/d或1次/隔日,10~15次为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28例RHF患者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LVEDs和LVEDd测量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SV、VCF和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0.01)。结论连续血液净化可显著改善RHF患者左心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衰 连续血液净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 左心功能
下载PDF
早期辛伐他汀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翁建新 靳立军 +2 位作者 罗建方 张敏洲 岑俊莹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1期25-26,3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UAP患者68例,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36例);常规治疗组(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各组在入院时即刻检测血清中PAPP-A和IL-6水平。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等),辛伐他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连续治疗4周。SAP组采用与辛伐他汀组同样的治疗方法。结果入院时两组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明显高于SAP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经治疗4周后,辛伐他汀组血清中PAPP-A、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SAP治疗前后PAPP-A、IL-6无明显差异性。结论PAPP-A、IL-6作为炎症反应的新标志物,在UAP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检测意义,早期应用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UAP患者血清中PAPP-A、IL-6的浓度,提高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妊娠相关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辛伐他汀
下载PDF
妊娠相关蛋白A、高敏C反应蛋白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4
作者 翁建新 刘东 +3 位作者 方伟 王正瑛 罗建方 张敏洲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6期641-642,共2页
目的检测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清表达水平。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UAP组(n=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8例),正常对照组(n=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 目的检测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血清表达水平。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UAP组(n=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8例),正常对照组(n=2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PAPP-A和超敏免疫透射比浊法测血浆hs-CRP的浓度。结果UAP患者,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及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PAPP-A及hs-CRP在血清中的水平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均可作为预测UAP预后的新的敏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妊娠相关蛋白A(PAPP—A) 高敏CRP(hs—CRP)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治疗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对比分析
15
作者 翁建新 张敏州 +1 位作者 罗建方 陈奕翩 《右江医学》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在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比较。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选择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斯匹林首量300毫克,以后每日100毫克;治疗组加用氯吡...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斯匹林在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比较。方法按入院顺序随机选择7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阿斯匹林首量300毫克,以后每日100毫克;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首量300毫克,以后每日75毫克。住院治疗10天,分别观察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出现心绞痛次数及持续时间、心电图ST-T的变化。结果两组均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等作用,但氯吡格雷的上述作用比阿斯匹林效果更好(P<0.05),而且治疗组能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绞痛发作时持续时间(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的疗效优于阿斯匹林,且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斯匹林 血液流变学 非S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浆粘度
下载PDF
增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分析
16
作者 卢星文 赵喜娟 林小凤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165-165,共1页
目的分析增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影响。方法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9例,入选对象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仪24h血压监测。结果 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老年高血压组(58例... 目的分析增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影响。方法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9例,入选对象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仪24h血压监测。结果 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老年高血压组(58例)的收缩压(SBP)夜间下降率、舒张压(DBP)夜间下降率、SBP杓型例数和DBP杓型例数均明显少于中、青年组(51例),而SBP非杓型例数和DBP非杓型例数则明显多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增龄可明确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增龄 24H动态血压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