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环咽肌功能的临床及影像学评定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爱东 刘洪涛 +3 位作者 黄宗青 张志 周国强 张娟 《中国康复》 2011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环咽肌功能障碍(CPD)的临床及影像学评定,旨在找到有效治疗CPD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均在入院24h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定,入院7d内完成吞咽造影录像检查(VFSS),以确定患者...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患者环咽肌功能障碍(CPD)的临床及影像学评定,旨在找到有效治疗CPD的依据和方法。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均在入院24h进行临床吞咽功能评定,入院7d内完成吞咽造影录像检查(VFSS),以确定患者的吞咽异常模式及客观判断环咽肌功能。结果:100例患者中存在吞咽障碍40例,能完成VFSS 30例,其中环咽肌功能正常24例;存在CPD 6例,其病变部位在脑干及小脑,临床上表现为中重度吞咽障碍,其中口咽期均受损2例,咽期障碍4例。6例中环咽肌打开不能1例,打开不全5例,同一患者可以存在多种吞咽异常模式,包括喉上抬不足、梨状窝较多钡剂残留、喉渗透及误吸。结论:脑卒中后CPD主要发生在脑干的损伤部位,表现为环咽肌打开困难,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为环咽肌的皮质延髓通道发生退行性变,使之呈现去抑制的后果。CPD对患者生活影响很大,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康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环咽肌功能 吞咽造影录像检查
下载PDF
早期吞咽障碍管理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爱东 张志 +3 位作者 周国强 黄宗青 刘洪涛 张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42-15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能否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吞咽功能评估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用吞咽言语诊治仪评定吞咽肌群损伤程度;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9...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障碍管理能否预防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吞咽功能评估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用吞咽言语诊治仪评定吞咽肌群损伤程度;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康复指导组27例、针灸组31例和管理组32例,3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组仅进行康复指导,针灸组在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管理组是给予早期吞咽障碍的管理;治疗4周后,记录3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情况及进行吞咽功能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指导组、针灸组和管理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48.1%、77.4%和87.6%,针灸组、管理组与康复指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康复指导组、针灸组和管理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3.3%、19.4%和9.4%,管理组与针灸组、康复指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生急性脑卒中后,应关注和及早进行吞咽障碍的管理,通过干预,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吸入性肺炎 预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吸入性肺炎 预防
原文传递
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影像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爱东 周国强 +3 位作者 张志 黄宗青 刘洪涛 张娟 《中国康复》 201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分析脑卒中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类型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分为单侧大脑半球组、双侧大脑半球组、脑干与小脑组及多发性卒中组。入院后3d...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表现,分析脑卒中部位与吞咽障碍发生类型的关系。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2例,根据不同病变部位分为单侧大脑半球组、双侧大脑半球组、脑干与小脑组及多发性卒中组。入院后3d内完成临床吞咽功能评估;入院7d进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记录分析吞咽障碍的类型和脑卒中的病变部位。结果:入院3d内临床吞咽评定4组患者中有29例(46.8%)存在吞咽困难,其中脑干及小脑组发生吞咽困难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于7d时VFSS检测11例能完成,其中单侧大脑半球组3例、双侧大脑半球组2例,多出现口腔期困难;脑干及小脑组2例,多出现咽期困难;多发卒中组4例,口腔期和咽期均受影响。吞咽异常表现类型为唇闭合无力、舌运动减弱、误吸及环咽肌功能不全、吞咽反射延迟、喉上抬差、会厌谷和/或梨状窝滞留、喉渗透等。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定可明确吞咽口阶段的生理状态,VFSS可明确咽阶段及有无误吸。为避免吞咽困难所致的并发症及预防或治疗吞咽困难,需尽早完成吞咽评定,且可以节省患者总体费用及加快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评估 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秋霞 李浩 张细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6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使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zung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同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效果。结果焦虑发生率62.3%;抑郁发生率49.2...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124例神经内科患者,使用zung焦虑量表(SAS)和zung抑郁量表(SDS),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状态,同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评估效果。结果焦虑发生率62.3%;抑郁发生率49.2%。性别和年龄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经护理干预,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较高,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个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焦虑 抑郁 护理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术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美兰 张志 +1 位作者 曲辉 黄宗清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术(CAS)治疗急性脑梗死(CI)的疗效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8例行CAS治疗(CAS组)及25例予药物治疗的CI患者(药物组)的NSE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随病程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术(CAS)治疗急性脑梗死(CI)的疗效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8例行CAS治疗(CAS组)及25例予药物治疗的CI患者(药物组)的NSE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并随病程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来评定其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第2天起NSE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但CAS组下降更明显,第7、14天CAS组与药物组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功能的变化趋势与NSE的表现相似。结论CAS是一种治疗CI的有效措施,NSE可作为检测CAS疗效、预后的定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颈动脉支架术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营养评估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爱东 张志 +3 位作者 刘洪涛 黄宗青 邓英太 史少凤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营养评估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检测营养学的指标来评定其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和营养支持,在住院14d...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进行营养评估,并分析营养评估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检测营养学的指标来评定其营养状况,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均进行常规脑卒中治疗和营养支持,在住院14d、28d后再进行营养风险评分和相应指标的检测,分析营养风险评分与营养评价指标的检测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结果60例卒中患者,入院时评定有营养风险者15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3%;营养不良患者年龄明显高于营养正常者(P<0.01);14d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8.3%;28d后经营养支持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降至6.7%,各项营养学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营养状况恶化,早期及定期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均有必要。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能简单反映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预测营养不良的风险,但对于昏迷、瘫痪及难以准确测量体重指数(BMI)的患者,使用受到限制。在临床仍常采用人体测量和生化指标确定患者是否营养不良。本文认为卒中患者均需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不良的确定,作为进行合理营养支持的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营养评价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物与抗癫痫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美兰 李涛 +1 位作者 黄映华 陈雪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物与患者血药浓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49例,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IE组)26例和耐药组(IE组)23例,测定其血药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位点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物与患者血药浓度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服用卡马西平的癫痫患者49例,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IE组)26例和耐药组(IE组)23例,测定其血药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MDR1C3435T位点的基因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DR1的表达物P-糖蛋白(Pgp)的表达。比较NIE组、IE组的CBZ血药浓度、Pgp的表达、MDR1 C3435T基因型。另纳入健康查体者28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IE组血清Pgp(3.6%±0.3%)明显高于NIE组(2.6%±0.5%)和健康对照组(2.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E组及NIE组基因型及CBZ血药浓度的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抗癫痫药CBZ的血药浓度及疗效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MDR1 C3435T 基因多态性 P-糖蛋白 卡马西平
下载PDF
癫痫患者外周血P-糖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美兰 陈晓燕 +3 位作者 张允奇 何莉 黄宗清 李爱东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P-糖蛋白水平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性的关系。方法32例癫痫患者分为难治性癫痫组(IE组)16例及非难治性癫痫组(NIE组)16例,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血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IE组血清Pgp(... 目的探讨外周血P-糖蛋白水平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性的关系。方法32例癫痫患者分为难治性癫痫组(IE组)16例及非难治性癫痫组(NIE组)16例,同时纳入健康体检者16例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血中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IE组血清Pgp(3.3%±0.6%)明显高于NIE组(2.6%±0.5%)和对照组(2.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在癫痫耐药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在外周血的高表达可作为癫痫患者耐药的一个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难治性 P-糖蛋白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2 位作者 黄宗青 张志 周国强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为(1.89±0.31)mm和(1.88±0.42)mm,治疗后分别为(1.18±0.56)mm和(1.45±0.34)mm,治疗后治疗组的颈动脉IMT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负荷和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均有减少(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P-选择素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斑块性质均呈现硬化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斑块性质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能有效发挥改善凝血与纤溶功能的作用,防止易损斑块的形成,降低斑块负荷、斑块面积和颈动脉IMT,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进展性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原文传递
P糖蛋白与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美兰 黄宗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1%-2%^[1],国内有600万-700万的患者,其中约30%的患者因对抗癫痫药物耐药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癫痫发作难以控制的现象,导致病程迁延并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或...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约1%-2%^[1],国内有600万-700万的患者,其中约30%的患者因对抗癫痫药物耐药或其他原因而出现癫痫发作难以控制的现象,导致病程迁延并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Intractable Epilepsy,IE)或顽固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2]。现公认的难治性癫痫定义是:无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疾病或占位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癫痫
原文传递
恶性综合征3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洪涛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年第3期245-246,共2页
恶性综合征(Malignant syndrome,MS)又称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恶性综合征,神经阻滞剂致恶性综合征、植物神经综合征等,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在10%~20%[1],故早期诊断与治疗便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就最近收治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恶性综合征(Malignant syndrome,MS)又称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恶性综合征,神经阻滞剂致恶性综合征、植物神经综合征等,因其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在10%~20%[1],故早期诊断与治疗便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就最近收治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资料分析 神经阻滞剂 神经综合征 药物诱发 抗精神病 早期诊断 病死率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243表达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张允奇 邝碧娟 +1 位作者 罗国辉 杨美兰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病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多耐药基因CD24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检测探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243表达量,参数IgG2a-PE对照物。结果难治性癫痫组CD243表达量明显高于癫痫治疗有效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病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多耐药基因CD243表达的相关关系及检测探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243表达量,参数IgG2a-PE对照物。结果难治性癫痫组CD243表达量明显高于癫痫治疗有效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有效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243在癫痫的发病和耐药机制中有重要意义。淋巴细胞膜CD243表达量可以作为难治性癫痫患者药物治疗的一个重要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难治性癫痫 CD243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2 位作者 黄宗青 张志 周国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9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5月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ankin评分及肱动脉超声检查指标〔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和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D和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FMD和NM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增强型体外反搏 治疗结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误诊9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美兰 李涛 +1 位作者 刘云 孙慧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误诊为多发性硬化(MS)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误诊为MS的pSS患者的资料。结果:误诊与pSS的症状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不平行及医师对pSS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识局限。结论:应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误诊为多发性硬化(MS)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误诊为MS的pSS患者的资料。结果:误诊与pSS的症状缺乏特异性、血清学检查不平行及医师对pSS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认识局限。结论:应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诊断 误诊
原文传递
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急诊血管内治疗20例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志 朱凤水 +4 位作者 李慎茂 缪中荣 焦力群 吉训明 凌锋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内重建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20例,全脑造影后进行动脉溶栓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等血管内重建治疗,比较手术前后NIHSS评分、TIMI血流等级及临床表现。结果:完全开通9例(45%),部... 目的:评价血管内重建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20例,全脑造影后进行动脉溶栓和支架血管成形术等血管内重建治疗,比较手术前后NIHSS评分、TIMI血流等级及临床表现。结果:完全开通9例(45%),部分开通9例(45%),未开通2例(10%),总开通率为(90%);继发脑出血1例(5%),死亡2例(10%)。术前、术后NIHSS评分分别为18.05±6.72、13.24±5.36(P〈0.01),术后TIMI靶血流可达2~3级,术后18例(90%)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血管内重建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椎基底动脉阻塞 血管再通 溶栓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并神经系统损害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美兰 刘云 +1 位作者 张志 黄宗青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119-119,113,共2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syndrome,pSS)于1933年由瑞典Sjogren医师首先报道的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除有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受损外.尚可累及神经系统等多部位。pSS并神经系统病变...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syndrome,pSS)于1933年由瑞典Sjogren医师首先报道的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除有口干。眼干等外分泌腺受损外.尚可累及神经系统等多部位。pSS并神经系统病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漏诊及误诊。现对22例具有神经系统损害的干燥综合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损害 临床分析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病变 外分泌腺 临床医师 干燥综合症
下载PDF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剑伟 蔡旭 +2 位作者 黄宗青 张志 周国强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影响。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增强... 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影响。方法2010年8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后的CRP与内皮素1(ET-1)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CRP[(2.09±2.11)mg/L与(8.12±2.46)mg/L,t=15.309]与ET-1值[(13.98±6.30)mg/L与(46.09±11.02)mg/L,t=14.9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FMD)[(11.93±2.13)%与(8.10±1.43)%]、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NMD)[(22.98±8.34)%与(16.09±5.12)%]较治疗前[(5.26±1.34)%与(5.27±1.33)%,(13.20±5.33)%与(13.67±4.10)%]明显上升(t值分别为16.934、21.787,8.443、12.345,P均〈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FMD与N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7.982、9.113,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踝血管指数与臂踝脉搏波速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81、8.456,P均〈0.05)。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进展性卒中能有效抑制内皮素与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内皮依赖性血管的舒张功能,改善动脉弹性,从而发挥更加有效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体外反搏 进展性卒中 动脉血管 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