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霍敏俐
林日扬
+1 位作者
何慕清
赵云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辖区全科诊疗及儿童保健工作时诊治的2~6岁厌食症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排列区组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患儿按1:1比例随机纳入脾胃气虚组与脾...
目的探讨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辖区全科诊疗及儿童保健工作时诊治的2~6岁厌食症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排列区组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患儿按1:1比例随机纳入脾胃气虚组与脾胃阴虚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捏脊治疗,在此基础上气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肝俞、肾俞。结果①疾病与症候疗效比较:气虚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88.0%(2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0.05);气虚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76.0%(1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气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32±2.42)分、(4.12±0.17)分],兼症积分分别[(16.80±3.77)分、(5.30±0.41)分];阴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18±2.10)分、(4.45±0.30)分],兼症积分分别为[(19.66±3.62)分、(6.01±1.02)分],两组治疗后主症与兼症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配合点穴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捏脊
点穴
小儿厌食症
脾胃虚弱型
原文传递
加味益胃汤用于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霍敏俐
骆仲达
李秀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9期773-776,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门诊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依据患儿年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加味益胃汤煎液(治疗组)和儿宝颗粒(对照组),3次/d,连续治疗4周。...
目的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门诊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依据患儿年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加味益胃汤煎液(治疗组)和儿宝颗粒(对照组),3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症状积分: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呕吐(0.061±0.024)分、出汗(0.140±0.004)分、大便(0.024±0.011)分、小便(0.026±0.010)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O.05)。③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66.7%。两组证候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O.05)。结论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疗效优于儿宝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益胃汤
脾胃阴虚型厌食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题名
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霍敏俐
林日扬
何慕清
赵云鹏
机构
深圳市
福田区
慢性病
防治
医院
上
沙
社
康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第6期497-50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辖区全科诊疗及儿童保健工作时诊治的2~6岁厌食症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排列区组法分组,将符合条件的患儿按1:1比例随机纳入脾胃气虚组与脾胃阴虚组,各25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捏脊治疗,在此基础上气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脾俞,足三里;阴虚组穴位点揉胃俞、肝俞、肾俞。结果①疾病与症候疗效比较:气虚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88.0%(2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0.05);气虚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76.0%(1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0.05)。②症状积分比较:气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32±2.42)分、(4.12±0.17)分],兼症积分分别[(16.80±3.77)分、(5.30±0.41)分];阴虚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分别为[(18.18±2.10)分、(4.45±0.30)分],兼症积分分别为[(19.66±3.62)分、(6.01±1.02)分],两组治疗后主症与兼症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配合点穴可有效治疗脾胃虚弱型厌食症患儿。
关键词
捏脊
点穴
小儿厌食症
脾胃虚弱型
Keywords
Chiropractic
Point massage
Anorexia
Weakness of spleen and stomach
分类号
R246.4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加味益胃汤用于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霍敏俐
骆仲达
李秀萍
机构
深圳市
福田区
慢性病
防治
医院
金碧
社
康
出处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9期773-776,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脾胃阴虚型厌食症门诊患儿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依据患儿年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加味益胃汤煎液(治疗组)和儿宝颗粒(对照组),3次/d,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症状积分: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呕吐(0.061±0.024)分、出汗(0.140±0.004)分、大便(0.024±0.011)分、小便(0.026±0.010)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O.05)。③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66.7%。两组证候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625,P〈O.05)。结论加味益胃汤治疗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疗效优于儿宝颗粒。
关键词
加味益胃汤
脾胃阴虚型厌食症
疗效观察
Keywords
Modified Yiweitang
Arenoxia of spleen and stomach Yin deficiency: Curative effect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捏脊配点穴疗法对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影响
霍敏俐
林日扬
何慕清
赵云鹏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
8
原文传递
2
加味益胃汤用于小儿脾胃阴虚型厌食症的临床研究
霍敏俐
骆仲达
李秀萍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