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度对共代谢降解底泥多环芳烃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锋 姚欣泽 +5 位作者 杨跃 赵玥 董文艺 王宏杰 于晓红 赵子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0,共10页
微生物共代谢可有效降解河道污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沿海城市内河与外海交界处的感潮河段由于受潮汐影响,上覆水盐度波动大,但盐度波动对共代谢降解底泥PAHs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仍不清楚。... 微生物共代谢可有效降解河道污染底泥中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沿海城市内河与外海交界处的感潮河段由于受潮汐影响,上覆水盐度波动大,但盐度波动对共代谢降解底泥PAHs的影响及微生物群落的响应仍不清楚。为此,采用乙酸钠耦合邻苯二甲酸为共代谢外加碳源,考察上覆水0~50‰盐度波动范围对底泥PAHs降解的影响,监测底泥理化性质和硫化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解析盐度波动条件下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低盐环境(0~20‰)更利于共代谢反应进行,PAHs降解率是高盐环境(>20‰~50‰)的1.5~3.3倍;高盐环境产生的高渗透压会影响微生物活性,导致底泥pH和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下降减缓,SO_(4)^(2-)的还原速率下降。高通量测序表明:盐度波动可显著改变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低盐环境下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占主导地位,其中,Marinobacterium菌属和Marinobacter菌属为参与共代谢降解PAHs的优势属;高盐环境的胁迫效应抑制了多数微生物的活性,但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持续增加,SBR1031和Sulfurovum成为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多环芳烃 盐度 共代谢 微生物
下载PDF
Fe@AM3吸附耦合VUV-SO_(3)^(2-)光还原降解水中全氟己烷磺酸效能研究
2
作者 宋洪星 于佳欣 +4 位作者 杜天行 祝淑婷 蒋承均 王宏杰 董文艺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3期10-14,共5页
本研究采用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Fe@AM3)吸附耦合紫外光还原降解技术去除水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对其不同处理阶段去除效能和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pH=3时,Fe@AM3对PFHxS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残留率低至8.5%;PFHxS在pH=10.5时可以... 本研究采用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Fe@AM3)吸附耦合紫外光还原降解技术去除水中全氟己烷磺酸(PFHxS),对其不同处理阶段去除效能和机理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pH=3时,Fe@AM3对PFHxS的吸附效果最佳,其残留率低至8.5%;PFHxS在pH=10.5时可以很好地从PFHxS上实现脱附,其脱附率高达95.2%;同时,表现出良好的可重复利用性,重复利用4次后对PFHxS的吸附率仍可达到75%。对比不同光还原降解体系,VUV-SO_(3)^(2-)具有最优的PFHxS降解(78.2%)和脱氟(54.9%)效果;进一步优化该降解体系,发现选用N2氛围,提高pH值(10.5)或亚硫酸盐浓度(20 mmol/L)均有利于降解效果提升;光还原降解过程中eaq-是主要活性物种,增大eaq-含量可提高脱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烷磺酸 吸附 氨基化磁性介孔微球 光还原 紫外光-亚硫酸盐法
下载PDF
锰离子催化臭氧氧化气相丁醛 被引量:2
3
作者 朱荣淑 刘贤博 +2 位作者 何永兵 曹罡 欧阳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0,共5页
为研究餐厨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方法,以丁醛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锰离子催化臭氧氧化对丁醛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p H、催化剂浓度、[O3]/[丁醛]浓度比、温度、丁醛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Mn2+催化臭氧氧化丁醛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餐厨油烟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方法,以丁醛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锰离子催化臭氧氧化对丁醛的降解效果,并考察了p H、催化剂浓度、[O3]/[丁醛]浓度比、温度、丁醛的初始浓度等因素对Mn2+催化臭氧氧化丁醛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n2+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丁醛的降解率,降解效率随[O3]/[丁醛]浓度比升高和丁醛浓度的降低而增大,随Mn2浓度和温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浓度为1 mmol/L和温度为30℃时降解效果最好;存在最优p H,即p H=5时降解效果最好;在催化剂浓度为1 mmol/L、p H=5、丁醛初始浓度为50 m L/m3、[O3]/[丁醛]=0.2、温度为室温的条件下,丁醛的降解率可达94.67%,矿化率为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Mn2+ 催化氧化 餐厨油烟挥发性有机物 丁醛
下载PDF
高铁酸盐氧化法降解四溴双酚A及生物毒性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琦 董文艺 +2 位作者 王宏杰 宋欣 田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55,共5页
为考察高铁酸盐氧化法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规律、毒性控制效能和降解机理,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溶液p H对四溴双酚A降解的影响,利用发光细菌考察急、慢性生物毒性的变化及控制效果,并提出可能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可... 为考察高铁酸盐氧化法对四溴双酚A的降解规律、毒性控制效能和降解机理,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氧化剂投加量、溶液p H对四溴双酚A降解的影响,利用发光细菌考察急、慢性生物毒性的变化及控制效果,并提出可能性降解机理.结果表明,高铁酸盐可高效地降解四溴双酚A,当两者质量浓度均为0.15 mg/L时,在不同p H条件下(6.0~9.0)四溴双酚A均能被完全降解.更高毒性有机中间产物的积累导致反应初期水样的急、慢性毒性有所增强,但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高铁酸盐氧化法对急、慢性毒性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最佳反应p H为8.0,此时急、慢性毒性当量分别降低至0.02和10.5 TU.机理分析表明,四溴双酚A的降解途径主要包括加成反应、β位断裂反应、去质子化反应和脱溴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盐 四溴双酚A 生物毒性 降解产物 降解机理
下载PDF
生物质黏结基石墨电极生坯焙烧过程中的膨化行为
5
作者 赵子龙 王宏杰 董文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如木质素、胶原蛋白具有替代煤沥青黏结剂制备碳素制品的潜力,高温热解过程中其膨化行为的控制是影响碳素制品理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以松木木质素/胶原蛋白共混体系为黏结剂,采用热压技术制备石墨电极生坯,重点考察... 生物质固体废弃物如木质素、胶原蛋白具有替代煤沥青黏结剂制备碳素制品的潜力,高温热解过程中其膨化行为的控制是影响碳素制品理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此,以松木木质素/胶原蛋白共混体系为黏结剂,采用热压技术制备石墨电极生坯,重点考察焙烧工艺及膨化抑制剂对其焙烧过程中膨化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元素分析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低加热速率(低于500℃范围内0.04℃/min,500~800℃范围内0.07℃/min),并适当提高冷却速率(1.08℃/min)有利于抑制焙烧过程中膨化行为的产生;椰壳炭、褐煤、硼酸、三氧化二铁和氯化铁等膨化抑制剂难以适用于生物质黏结体系的膨化抑制,随着膨化抑制作用的加强,碳化电极的表观密度呈逐渐衰减趋势;在含有三氧化二铁的石墨电极生坯体系中,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元素不断富集,N、O、S元素质量分数不断减少,Fe元素质量分数则呈波动性变化,松木木质素/胶原蛋白黏结焦逐渐以表面黏附、内部填充或桥接等形式固结,并最终形成"类石墨结构"焦炭,石墨化阶段Fe元素以颗粒状单质铁形式沉积在焦炭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胶原蛋白 石墨电极生坯 膨化 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