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波力机设计原则的思考(一)
1
作者 邵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4-20,共7页
按波力机干线功能、支线功能和辅助功能的不同需求正确制定或选用设计原则,可确保所设计的波力机科学合理、高效低耗和安全稳定地运行,可确保实现波力机的预期功能和性能——遵守拾能量最大化原则而采用聚浪罩,可低成本地大幅提高其灵... 按波力机干线功能、支线功能和辅助功能的不同需求正确制定或选用设计原则,可确保所设计的波力机科学合理、高效低耗和安全稳定地运行,可确保实现波力机的预期功能和性能——遵守拾能量最大化原则而采用聚浪罩,可低成本地大幅提高其灵敏度和拾能量;遵守拾能效率最大化原则和自行避灾原则而采用机架移动于轨道刚性固定方式和配置自动跟踪浪向与潮位的系统,可兼顾岸基式和漂浮式拾能方式的长处而弥补其缺陷;遵守配平原则和有功功率最大化原则而配置配重体,可确保因提高强度而被迫增加自重的拾-换能器效率高居不降;遵守三全原则和换能效率最大化原则而采用"水缸"技术,可确保扭矩和换能效率始终以最大值运行;遵守所用原理之间无冲突原则,可确保波力机运行流畅等。制定和遵守设计原则是理论指导开发利用波浪能实践的理性行为。种种关联的设计原则构成了波力机设计之科学合理与否的事前保证体系、事后检验或评判标准,及其商品化进程中的第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中提炼理论 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设计 波力机 设计原则
下载PDF
关于《教育学作为科学之应该与可能》的商榷
2
作者 邵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教育学应该作为科学,还是可能作为科学?教育学不能无条件作为科学,只能努力令支撑教育学的主流理论体系所揭示和描述教育之言,不断逼近教育客观真实或按哲学和科学学规定的"科学事物"的认定标准,才可能作为科学。文中指出遵... 教育学应该作为科学,还是可能作为科学?教育学不能无条件作为科学,只能努力令支撑教育学的主流理论体系所揭示和描述教育之言,不断逼近教育客观真实或按哲学和科学学规定的"科学事物"的认定标准,才可能作为科学。文中指出遵循自然法则的教育客观真实是判定教育学是否"科学事物"的比对标样和唯一终极认定标准。被考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所言逼近比对标样,一致,教育学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的。若充斥叵测内容,则是伪科学,和陈述了"教育是一门科学"的理由。提出将"科学性"作为"教育学"的固有属性来讨论,语义笼统而不妥、人类的教育活动并非"仍依赖于经验"、"教育学核心概念体系"之概念不成立和"经验事实"不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等商榷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学 学科 科学 科学性 科学化 认定标准 终极认定标准
下载PDF
教育学研究对象须不断逼近教育被研究对象——本征教育学理论简介六
3
作者 邵波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教育与教育学不同。前者是上位概念,含后者中的客观部分;后者是下位概念,其客观部分是前者的一部分。作为哲学范畴的教育是不为人意所能否定的科学,它包含了教育的所有矛盾:现象、性质、原理和规律而无一遗漏,它的被研究对象为自然法则... 教育与教育学不同。前者是上位概念,含后者中的客观部分;后者是下位概念,其客观部分是前者的一部分。作为哲学范畴的教育是不为人意所能否定的科学,它包含了教育的所有矛盾:现象、性质、原理和规律而无一遗漏,它的被研究对象为自然法则所界定的教育范畴涉及的所有内容;教育学研究对象为其建立者所描述,其表述必受不同建立者认识教育角度与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教育学主流理论体系是否科学将影响教育学是否科学,故必受以教育客观真实为认定标样的检验。描述之言与教育客观真实一致的理论体系就是科学的,否则是非科学;部分一致的,部分是科学的。教育学研究对象不断逼近教育被研究对象就是教育学科学化的必经过程之一。欲逼近教育被研究对象,则在教育学研究对象中,首先必须去掉人意成分;其次必须同时体现自然法则所赋予的客观性、同一性、普遍成立性、普遍存在性、固有性和唯一性等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对象 教育矛盾 客观性 同一性 科学性 普遍成立性 普遍存在性 唯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