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物探的岩溶区基础设计及地基处理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龙梁 任振洋 +3 位作者 舒国志 顾兴海 刘启安 彭检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06-2410,共5页
常规的钻探方法较难探清岩溶空间发育规律,给岩溶区工程建设带来了大量风险。针对某覆盖型岩溶区工程项目,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动探测法和弹性波CT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准确探测了场地岩溶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岩溶发育情况,提出了... 常规的钻探方法较难探清岩溶空间发育规律,给岩溶区工程建设带来了大量风险。针对某覆盖型岩溶区工程项目,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微动探测法和弹性波CT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准确探测了场地岩溶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岩溶发育情况,提出了基础选型和基础精细化设计建议,针对性的制定了地基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综合物探的精细化基础设计和地基处理,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岩溶 覆盖型 基础选型 地基处理
下载PDF
混凝土灌注桩钻芯检测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威 胡彩侠 《广州建筑》 2024年第7期39-43,共5页
对于普通抽芯,借助孔内摄像技术辅助分析了灌注桩钻芯检测中检测桩桩长的确定、桩身混凝土芯样严重蜂窝、连续沟槽、破碎及松散的区分辨别及判定、桩身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缺陷位置和范围的确定、桩底沉渣厚度综合判定以及持力层溶洞位... 对于普通抽芯,借助孔内摄像技术辅助分析了灌注桩钻芯检测中检测桩桩长的确定、桩身混凝土芯样严重蜂窝、连续沟槽、破碎及松散的区分辨别及判定、桩身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缺陷位置和范围的确定、桩底沉渣厚度综合判定以及持力层溶洞位置及溶洞深度的确定等常见问题,进而对缺陷桩给出合理且精确的判定。本文对钻芯检测缺陷桩的判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芯检测 孔内摄像技术 裂缝 桩底沉渣 溶洞
下载PDF
绿色建筑建筑构件隔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静 黄波 《绿色建筑》 CAS 2023年第2期61-63,75,共4页
以某住宅建筑为例,利用现场条件尽量节约成本,验证了若干种毛坯状态下建筑隔声的现场检测方法,为项目毛坯交付提供验收服务,根据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可对毛坯交付的商业住宅类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基本级评价。受建... 以某住宅建筑为例,利用现场条件尽量节约成本,验证了若干种毛坯状态下建筑隔声的现场检测方法,为项目毛坯交付提供验收服务,根据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可对毛坯交付的商业住宅类项目进行绿色建筑基本级评价。受建设单位委托,对简装样板间的普通水泥砂浆楼板和隔声保温砂浆楼板进行楼板撞击声隔声的对比检测,可为今后类似隔声技术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空气声隔声 撞击声隔声 现场检测方法
下载PDF
利用支撑宏观变形计算支撑轴力的方法研究
4
作者 高祥祥 杨威 +2 位作者 丘柏盛 孙杏华 彭俊潘 《广东建材》 2024年第8期114-118,共5页
混凝土支撑由于其高强度和强稳定性的优点,经常被用做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撑结构,支撑轴力监测是判断支撑支护结构安全的重要监测指标。本文通过对利用钢筋应力计、监测支撑梁两端宏观变形两种计算支撑轴力方法的研究,提出根据支撑梁两端... 混凝土支撑由于其高强度和强稳定性的优点,经常被用做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撑结构,支撑轴力监测是判断支撑支护结构安全的重要监测指标。本文通过对利用钢筋应力计、监测支撑梁两端宏观变形两种计算支撑轴力方法的研究,提出根据支撑梁两端宏观变形监测点计算支撑轴力的简化公式。当现场出现利用预埋钢筋应力计测量支撑轴力时,监测点被破坏且无法恢复后,可以用宏观变形监测点间接反映支撑梁的受力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轴力 宏观变形 钢筋应力计
下载PDF
超声波透射检测技术在建筑桩基检测中的应用——以深圳某项目为例
5
作者 郑熙泽 《广东建材》 2024年第8期62-66,共5页
建筑的桩基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超声波透射检测技术对深圳某项目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桩基缺陷检检测,获取受检桩剖面的透射波波列曲线和波速-深度曲线,研究表明:桩基不存在缺陷,桩身完整性良好,桩基质量合... 建筑的桩基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超声波透射检测技术对深圳某项目工程的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桩基缺陷检检测,获取受检桩剖面的透射波波列曲线和波速-深度曲线,研究表明:桩基不存在缺陷,桩身完整性良好,桩基质量合格。同时,详细阐述超声波透射法在桩基检测工程的应用,以期为类似桩基检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超声波透射检测 完整性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及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谢贤军 《江西建材》 2024年第7期43-45,共3页
为探究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文中选取不同纤维掺量和粉煤灰、陶粒量,制备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并开展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调整粉煤灰陶粒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及长度均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 为探究轻骨料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文中选取不同纤维掺量和粉煤灰、陶粒量,制备聚丙烯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试件并开展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调整粉煤灰陶粒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及长度均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影响。掺加0.7%聚丙烯纤维时,混凝土抗压强度增长效果最好,所用纤维长度为9 mm时,抗压强度增长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骨料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抗压强度 性能试验
下载PDF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程品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0期25-27,共3页
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工业和建筑玻璃幕墙的粘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支撑幕墙的重量和应对各种形变。通过深入分析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基础性能,开展热老化实验,以评估其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和老化速度。结果表明:硅酮结构密封胶具有良好的... 硅酮结构密封胶在工业和建筑玻璃幕墙的粘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能够有效支撑幕墙的重量和应对各种形变。通过深入分析硅酮结构密封胶的基础性能,开展热老化实验,以评估其老化后的粘接性能和老化速度。结果表明:硅酮结构密封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酮结构 密封胶 粘结 老化 性能
下载PDF
高层建筑裙房差异沉降加固方法研究
8
作者 张广泉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6期106-108,共3页
本研究针对九龙湖北岸高层建筑裙房差异沉降问题,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和加固方案设计,对沉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通过对加固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得出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评价,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了重... 本研究针对九龙湖北岸高层建筑裙房差异沉降问题,通过实测数据分析和加固方案设计,对沉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通过对加固效果的评估和分析,得出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评价,为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裙房差异 沉降加固
下载PDF
不同种类减水剂对流态固化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9
作者 苏怀锋 马孟超 佘媛 《广东建材》 2024年第9期110-113,共4页
流态固化土具有高流动性,可以有效消纳建筑固废和工业固废,是一种性价比高、环境友好型低碳建筑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土质的特殊性,流态固化土往往需要很高的水料比才能保证其高流动性,较高的水料比给流态固化土的性... 流态固化土具有高流动性,可以有效消纳建筑固废和工业固废,是一种性价比高、环境友好型低碳建筑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土质的特殊性,流态固化土往往需要很高的水料比才能保证其高流动性,较高的水料比给流态固化土的性能带来不良影响,本文研究了聚羧酸减水剂(PCE)、萘系减水剂(FDN)、氨基磺酸盐减水剂(ASP)、木质素磺酸钠(LS)对流态固化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固化土 减水剂 低碳建筑材料
下载PDF
超限高层商业综合体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
10
作者 王超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为分析超限高层商业综合体的抗震性能,解决其抗震设计薄弱问题,本文结合某大型复杂超限高层商业综合体,首先,详细阐述结构体系、工程特点和设计参数,进行超限判定,设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然后,进行多遇地震弹性计算及时程分析、设防... 为分析超限高层商业综合体的抗震性能,解决其抗震设计薄弱问题,本文结合某大型复杂超限高层商业综合体,首先,详细阐述结构体系、工程特点和设计参数,进行超限判定,设定合理的抗震性能目标。然后,进行多遇地震弹性计算及时程分析、设防烈度地震性能设计以及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接着,对超长楼板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应力、穿层柱稳定性、大跨度大悬挑楼盖舒适度和斜撑节点等进行了专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抗震薄弱部位采取针对性地加强措施,可以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抗震性能化 整体分析 专项分析
下载PDF
海水海砂混凝土研究现状
11
作者 程品 《广东建材》 2024年第9期174-177,共4页
利用海水和海砂替代淡水河砂,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自然资源匮乏等问题,还对海洋工程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海水海砂的材料特性以及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针对海砂对混凝土结构耐久... 利用海水和海砂替代淡水河砂,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自然资源匮乏等问题,还对海洋工程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海水海砂的材料特性以及海水海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最后针对海砂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危害提出若干防治措施,以期减少海砂对钢筋混凝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海砂混凝土 水泥水化 力学性能 钢筋锈蚀
下载PDF
平板载荷试验数值分析及承载力判定标准研究
12
作者 杨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23-730,共8页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 对于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建筑地基检测技术规范》(JGJ340-2015)推荐的载荷板尺寸、现场检测惯用尺寸和基础实际尺寸之间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导致地基承载力判定存在分歧。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分析了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和双层土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尺寸效应以及现场试验用反力支墩的影响。针对按相对变形判定地基承载力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载荷板宽度限值对承载力判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载荷板宽下,均质土地基的承载力变化缓慢而沉降变化明显;上软下硬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随载荷板宽增加而提高,沉降量减小;支墩影响会使判定的承载力增大。现行检测规范按相对变形标准判定承载力时,限定板宽会使尺寸效应显著增加,板宽上限由2.0 m调整为3.0 m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载荷试验 尺寸效应 数值模拟 地基承载力 宽度修正
下载PDF
深圳市岩溶地区某工程桩检测案例分析
13
作者 冼丁浩 李正东 叶俊廷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0期75-78,共4页
以深圳市龙岗区岩溶地区某医院项目检测的工程实践为例,分析灌注桩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瑕瑜互见。通过超声法、钻芯法、界面钻芯法、单桩静载试验等方法,优势互补,相互验证,有效掌握工程桩施工质量情况,探明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分析... 以深圳市龙岗区岩溶地区某医院项目检测的工程实践为例,分析灌注桩的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瑕瑜互见。通过超声法、钻芯法、界面钻芯法、单桩静载试验等方法,优势互补,相互验证,有效掌握工程桩施工质量情况,探明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分析桩底溶洞对桩身承载力的影响。通过这一案例,为同类型工程的桩基础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工程桩检测 界面钻芯 溶洞
下载PDF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声学现场检测探讨——以深圳市某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为例
14
作者 刘静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探讨建筑声学的现场检测方法,以及在绿色建筑标准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以深圳市某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为例,对该项目建筑声学的环境噪声、室内噪声、建筑构件隔声进行验收检测和评价,在满足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为探讨建筑声学的现场检测方法,以及在绿色建筑标准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以深圳市某医院住院综合大楼为例,对该项目建筑声学的环境噪声、室内噪声、建筑构件隔声进行验收检测和评价,在满足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建筑声学条文控制项的前提下,给出相对应的建筑声学条文得分项分数,作为该项目绿色建筑星级评价的支撑和出具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报告的依据,为建筑声学的现场检测和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建筑声学 现场检测 符合性评估
下载PDF
深圳地区旋挖灌注桩钻芯检测偏出桩外情况的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强 王小威 《工程质量》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旋挖灌注桩钻芯检测为出发点,探讨了深圳地区钻芯检测常出现偏出桩外的问题(遇竖向钢筋、界面管及声测管无法钻进或者侧面含泥偏出桩外),提出了极限状态考虑施工垂直度以及检测钻芯孔垂直度偏出桩外的桩长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以及... 以旋挖灌注桩钻芯检测为出发点,探讨了深圳地区钻芯检测常出现偏出桩外的问题(遇竖向钢筋、界面管及声测管无法钻进或者侧面含泥偏出桩外),提出了极限状态考虑施工垂直度以及检测钻芯孔垂直度偏出桩外的桩长预测模型,通过预测模型以及结合实际钻芯结果提出偏出桩外工作量的认定准则,同时根据模型提出了减少钻芯检测偏出桩外的解决方案,为今后桩基础工程钻芯检测、桩基础设计提供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芯检测 竖向钢筋 侧面含泥 偏出桩外 垂直度 解决方案
下载PDF
新旧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亮亮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106-2019)、旧《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检测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全面分析了新...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新《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 7106-2019)、旧《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中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检测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全面分析了新标准相比旧标准的合理性,以期为建筑行业外门窗安全检测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门窗 气密性 水密性 抗压性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实测曲线拟合法的基桩高应变检测技术研究
17
作者 黄建辉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18期39-41,共3页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高应变动测法在检测过程中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实测曲线拟合法的基桩高应变检测方法,改进了桩侧软化模型、桩端阻力模型、土塞模型及材料阻尼模型参数。经敏感性分析和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对土... 为进一步提升传统高应变动测法在检测过程中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实测曲线拟合法的基桩高应变检测方法,改进了桩侧软化模型、桩端阻力模型、土塞模型及材料阻尼模型参数。经敏感性分析和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对土体承载性状的模拟,在基桩高应变检测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检测 高应变动测法 实测曲线拟合法 承载力分析
下载PDF
短管桩抗拔静载试验中支墩压力影响数值分析
18
作者 邓涌 杨立 《工程勘察》 2023年第4期18-24,共7页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采用地基反力法时,试验桩的受力工况和抗浮结构中工程桩的实际受力工况有明显差异。静载试验时的附加应力效应、软土中还有的挤压隆起效应,两种效应共同作用会使桩承载力发生改变。基于实际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手段...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采用地基反力法时,试验桩的受力工况和抗浮结构中工程桩的实际受力工况有明显差异。静载试验时的附加应力效应、软土中还有的挤压隆起效应,两种效应共同作用会使桩承载力发生改变。基于实际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手段研究了桩长较短的PHC管桩,在两种桩周土层分布、不同支墩压力、不同桩—支墩净距下的抗拔承载力。结果显示:支墩压力会使抗拔承载力增大;桩头区域有软土层时,土体受挤压产生明显隆起会引起桩承载力波动;在满足规范规定的净距时,附加应力效应和挤压隆起效应均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和规范规定的桩墩净距2.0m、有支墩压力相比,净距1.5m和1.0m、无支墩压力时承载力降低4%~6%;试验场地地表是混凝土筏板时,试验测得的承载力略高、桩顶上拔位移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抗拔静载 数值分析 附加应力
下载PDF
注浆黏结锚杆荷载试验判稳方法的综合研究
19
作者 付文光 杨立 冯栋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4-704,共11页
对注浆黏结锚杆各种荷载试验的位移稳定判定方法研究表明:(1)锚固体与地层界面蠕变遵循蠕变机理,判断锚头位移稳定本质上就是判定界面蠕变是否稳定;(2)荷载较小时界面发生稳定蠕变,超过临界荷载后发生蠕变破坏,完整破坏过程可分为初始... 对注浆黏结锚杆各种荷载试验的位移稳定判定方法研究表明:(1)锚固体与地层界面蠕变遵循蠕变机理,判断锚头位移稳定本质上就是判定界面蠕变是否稳定;(2)荷载较小时界面发生稳定蠕变,超过临界荷载后发生蠕变破坏,完整破坏过程可分为初始、持续及加速3个阶段,判稳不能采用初始阶段数据、应主要依据持续阶段的蠕变特性;(3)蠕变破坏形式约2/3锚杆为突变型,1/3为缓变型,对应着3类蠕变曲线形态;(4)用于判稳的位移阈值不应小于0.1 mm,单元时长不应短于10min,位移增量不能直接用于判稳;(5)判稳应定性判断蠕变速率总体上在减速,应确定定量指标使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位移收敛;(6)主要应依据具有位移与时间双重属性的参数判稳,单元时长位移增量的判稳准确度较高,而蠕变率2.0 mm任何情况下都适用;(7)以蠕变率2.0 mm为内在原则的推荐判稳方法,适用于各种应用场合及各种类型的注浆黏结锚杆,适用于各种荷载试验及快速法等试验加卸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稳 蠕变率 位移增量 位移阈值 稳定蠕变 蠕变破坏 蠕变机理 快速法
下载PDF
中风化碎裂岩大直径嵌岩桩承载力分析与试验研究
20
作者 华洪勋 谢运鹏 《广州建筑》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依托深圳沿海地区超高工程项目,通过对3根大直径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和采用滑动测微法进行内力测试,对中风化碎裂岩嵌岩桩承载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桩荷载沉降曲线(Q~s)为缓变型,卸荷回弹率在67%~80%之间,桩的最大沉降量均... 本文依托深圳沿海地区超高工程项目,通过对3根大直径嵌岩桩进行了静载试验和采用滑动测微法进行内力测试,对中风化碎裂岩嵌岩桩承载力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试验桩荷载沉降曲线(Q~s)为缓变型,卸荷回弹率在67%~80%之间,桩的最大沉降量均未超过规范限值要求;桩身压缩量实测值为18 mm~19 mm,最大试验荷载下桩身压缩占比45%~72%,桩土受力还在弹塑阶段,桩顶实际还可以承受更大的荷载,本场地以碎裂岩为持力层是可靠的。(2)嵌岩桩在加荷过程中单位摩阻力随荷载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各地层的摩阻力自上而下逐渐发挥,最大单位摩阻力部位逐渐下移,最大单位摩阻力位于桩端中风化碎裂岩层。当桩顶荷载为20000 kN时,端阻力占比12.1%~22.3%,桩侧岩土阻力承担了上部传递的较大荷载,桩端阻力尚未充分发挥,设计承载力有一定富余。(3)桩的实测值约为设计承载力计算值的1.2倍,设计承载力安全系数较高。嵌岩段桩端阻力实测值大于承载力计算值约50%,计算值偏保守,端阻力系数可取大值。在类似工程设计中,可结合试验桩实测结果调整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系数,优化设计计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 嵌岩桩 承载力性状 静载试验 滑动测微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