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沉淀法合成正极材料LiMnPO_4/C 被引量:2
1
作者 尚伟丽 黄永侃 +1 位作者 陈玲震 赖玉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7-228,共2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碳源,用共沉淀法制备碳包覆磷酸锰锂(LiMnPO。/C)。用XRD、SEM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样品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物相较纯,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一次颗粒直径约为200nm。以0.05C倍率在2.0—...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碳源,用共沉淀法制备碳包覆磷酸锰锂(LiMnPO。/C)。用XRD、SEM及恒流充放电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研究。样品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物相较纯,粒径细小且分布均匀,一次颗粒直径约为200nm。以0.05C倍率在2.0—4.5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30mAh/g,库仑效率为80%,循环2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磷酸锰锂(LiMnPO4 C) 羧甲基纤维素(CMC) 共沉淀
下载PDF
一种新的测定多壁碳纳米管中无定形碳含量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孔令涌 黄蓉 +5 位作者 杨新安 何艳艳 王允实 吉学文 刘军 尚伟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前,碳纳米管(CNTs)中无定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但由于测试样品方法不完善和样品预处理的方式不同,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别,实验的可重现性也不好。本文对一种新的测定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中无定形碳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 目前,碳纳米管(CNTs)中无定形碳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但由于测试样品方法不完善和样品预处理的方式不同,导致测量结果有较大差别,实验的可重现性也不好。本文对一种新的测定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中无定形碳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基于不同形态碳与CO2反应活性的差异,利用CO2柔性氧化法氧化CNTs,采用热重法(TG)测定CNTs中无定形碳含量。并且,结合拍摄CNTs高分辨电子显微(HRTEM)像,证实通过该方法可使粗品中CNTs相和无定形碳相得以区分,达到了对CNTs中无定形碳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本文也讨论了TG测试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无定形碳 二氧化碳氧化法 热重(TG)
下载PDF
316L不锈钢表面Co2O4/MoS2纳米复合涂层的组织和析氢性能
3
作者 李邵洋 何夏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19,141,共5页
为获得廉价高效的电解水催化材料,通过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Co2O4/MoS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试样进行测试,并采用极化曲线对其析氢效果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MoS2纳米材... 为获得廉价高效的电解水催化材料,通过水热法在316L不锈钢上制备Co2O4/MoS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透射电镜(TEM)对制备的试样进行测试,并采用极化曲线对其析氢效果进行了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MoS2纳米材料在不锈钢表面分布均匀,具有花瓣状堆叠结构;Co2O4纳米材料呈垂直制备形态,表现出明显取向性排列趋势;Co2O4/316L纳米材料的XRD谱中除存在不锈钢对应的3个特征衍射峰之外,还形成了Co2O4对应的衍射峰,MoS2(002)晶面的特征峰表现为往低角度偏移的情况;Co2O4/MoS2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析氢性能,且随着过电位增大电流密度明显上升,析氢反应速度更快;Co2O4与MoS2之间可通过协同作用提高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水热法 Co2O4纳米材料 MoS2纳米材料 Co2O4/MoS2纳米复合材料 析氢反应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MnO2/NiCo2O4纳米膜的水热制备及其组织和析氢性能分析
4
作者 吴长有 刘俊超 何文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7-50,共4页
通过水热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MnO2、NiCo2O4及MnO2/NiCo2O4纳米膜,进行SEM、XRD、TEM等测试分析,并对其析氢效果进行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MnO2纳米材料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形态,具有花瓣状堆叠的结构;NiCo2O4纳米材料呈垂直... 通过水热方法在不锈钢基底上制备MnO2、NiCo2O4及MnO2/NiCo2O4纳米膜,进行SEM、XRD、TEM等测试分析,并对其析氢效果进行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MnO2纳米材料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了均匀分布形态,具有花瓣状堆叠的结构;NiCo2O4纳米材料呈垂直形态,表现出明显取向性排列趋势。MnO2/NiCo2O4/316L的XRD图谱上除存在不锈钢对应的3个特征衍射峰之外,还形成了NiCo2O4对应的衍射峰,MnO2(220)晶面的特征峰表现为往低角度偏移的现象。经极化曲线测试发现,MnO2/NiCo2O4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析氢性能,并且随着过电位增大,电流密度也明显上升,具有更快的析氢反应速度,表明NiCo2O4与MnO2之间可以通过协同作用提高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水热法 NiCo2O4 MNO2 析氢反应
原文传递
石墨烯复合导电剂SP/CNTs/G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何湘柱 胡燚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77-82,共6页
用气相沉积法(CVD)和转移法制备了石墨烯,用超声分散及搅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碳黑(SP)导电浆料,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复合导电浆料(SP/CNTs)及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复合导电浆料(SP/CNTs/G),通过扫描电镜... 用气相沉积法(CVD)和转移法制备了石墨烯,用超声分散及搅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碳黑(SP)导电浆料,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复合导电浆料(SP/CNTs)及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复合导电浆料(SP/CNTs/G),通过扫描电镜(SEM)、四探针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CV)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等方法研究了导电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表面形貌、电阻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2%复合导电剂SP/CNTs/G的样品电阻率较小,0.2 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1.93 m Ah·g^(–1)和180.29 m 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9.28%。3.0C循环5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61.45 m Ah·g^(–1),容量保持率仍有89.69%,1.0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66.97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96.65%,倍率和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散 碳纳米管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Li Ni0.5Co0.2Mn0.3O2 复合导电剂
下载PDF
铕掺杂改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电化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薛山 刘璐 +3 位作者 戴建升 李晴 冯泽 李意能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73,共7页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_(4)正极材料因其多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但其较差的电导率和缓慢的锂离子扩散速率限制了其低温和倍率等性能。元素掺杂被认为是一种改善正极材料倍率、低温等性能的有效策略。采用固相法合成了...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_(4)正极材料因其多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但其较差的电导率和缓慢的锂离子扩散速率限制了其低温和倍率等性能。元素掺杂被认为是一种改善正极材料倍率、低温等性能的有效策略。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稀土金属铕掺杂的Li Fe_(1-x)Eu_(x)PO_(4)/C正极材料,并研究了铕掺杂量对Li Fe PO_(4)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铕掺杂能够改善Li Fe PO_(4)/C的电化学性能,其中Li Fe_(0.97)Eu_(0.03)PO_(4)/C表现出最佳的倍率、低温和循环性能,其组成的纽扣电池在20C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95.1 m A·h/g(较Li Fe PO_(4)/C提升57.7%),在低温(-20℃、0.1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81.5 m A·h/g(较Li Fe PO_(4)/C提升73.8%),1C下经2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96.43%(较Li Fe PO_(4)/C高出2.46%)。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铕的掺入能增大Li Fe PO_(4)的晶胞体积,降低Li和O原子之间的结合能,从而提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表明,Li Fe_(0.97)Eu_(0.03)PO_(4)/C表现出最低的电荷转移电阻和最高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其锂离子扩散系数比未掺杂的Li Fe PO_(4)/C高出2个数量级,这解释了其出色的倍率、低温和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_(4) 锂离子电池 铕掺杂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下载PDF
纳米磷酸铁锂/石墨烯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孔令涌 尚伟丽 +1 位作者 任诚 黄少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Fe(NO_3)_3·9H_2O、LiNO_3、NH_4H_2PO_4和石墨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酸铁锂(LiFePO_4)材料和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XRD、拉曼光谱、SEM、透射电镜(TEM)及充放电测试,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 以Fe(NO_3)_3·9H_2O、LiNO_3、NH_4H_2PO_4和石墨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磷酸铁锂(LiFePO_4)材料和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用XRD、拉曼光谱、SEM、透射电镜(TEM)及充放电测试,研究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样品具有典型的橄榄石结构,复合的石墨烯能减小LiFePO4的颗粒尺寸,石墨烯与LiFePO_4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2.0~3.8V循环,0.2C和1.0C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4mAh/g和153mAh/g,较LiFePO_4提高了7mAh/g。1.0C第10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52mAh/g,容量保持率为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4)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片导电剂对LiMn_2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湘柱 邓忠德 +2 位作者 胡燚 孔令涌 刘雄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1-954,共4页
研究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二元混合导电剂对锰酸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二元混合导电剂的极片的极限压实密度,与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极片相比提高了9%左右,且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其电... 研究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二元混合导电剂对锰酸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二元混合导电剂的极片的极限压实密度,与未添加石墨烯纳米片的极片相比提高了9%左右,且形成了良好的导电网络,其电池内阻较SP降低60%左右,电池放电比容量达到106.9 m Ah/g;在高温60℃存储后,电池的1 C容量恢复率最高为87.58%;在大倍率下,其8 C的放电容量是0.2 C容量的74.51%,在相同倍率下较纯碳纳米管导电剂的保持率好。这可能是由于至柔的石墨烯纳米片与LiMn_2O_4具有良好的接触界面和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纳米片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片 二元导电剂 柔韧性 倍率性能
下载PDF
超导电碳基涂层铝箔制备及对高能量磷酸铁锂电池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钟泽钦 孔令涌 +3 位作者 黄少真 尚伟丽 张瑞芳 陈玲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9-192,共4页
动力电池用超导电碳基涂层铝箔首先被制备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电性能优异、能量密度达到138Wh/kg的高能量磷酸铁锂18650电池。研究表明,碳基涂层铝箔在磷酸铁锂和铝箔集流体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子导电层区域,使得充放电过程中电子... 动力电池用超导电碳基涂层铝箔首先被制备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制备出电性能优异、能量密度达到138Wh/kg的高能量磷酸铁锂18650电池。研究表明,碳基涂层铝箔在磷酸铁锂和铝箔集流体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电子导电层区域,使得充放电过程中电子转移更为便利,改善了放电平台,倍率性能和低温性均得到明显提升。碳基涂层良好的热导性可及时带出热量,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涂层铝箔相对普通铝箔,电阻从9.4mΩ降至8.5mΩ,0.2C发挥克容量提升0.9mAh/g,1C/1C充放循环2000周后,循环性能提升从82.2%提升至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碳基涂层铝箔 高能量密度 电性能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LiMn_(0.6)Fe_(0.4)PO_4/C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伟丽 孔令涌 +3 位作者 陈玲震 黄少真 唐远 任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5-492,共8页
以Mn(NO_3)_2、Fe(NO_3)_3·9H_2O、NH_4H_2PO_4、LiOH·H_2O为原材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Li Mn_(0.6)Fe_(0.4)PO_4/C材料。该方法通过金属和多种配体配位构筑的框架,把得到的一次纳米颗粒构筑为类球... 以Mn(NO_3)_2、Fe(NO_3)_3·9H_2O、NH_4H_2PO_4、LiOH·H_2O为原材料,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Li Mn_(0.6)Fe_(0.4)PO_4/C材料。该方法通过金属和多种配体配位构筑的框架,把得到的一次纳米颗粒构筑为类球形的二次颗粒,即发挥了纳米材料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又提高了材料的压实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可提升约30%。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交流阻抗谱(EIS)、振实密度、粒度以及电化学测试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LiMn_(0.6)Fe_(0.4)PO_4/C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和电压平台,还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振实密度为1.3 g·cm^(-3),且在1C倍率下,放电中值电压为3.85 V,10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有142.3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能量密度 LiMn0.6Fe0.4PO4/C
下载PDF
酸化处理对碳纳米管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孔令涌 余永龙 +1 位作者 尚伟丽 黄少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对碳纳米管(CNT)进行酸化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前后的CNT与石墨烯(G)组成复合导电浆料,分析浆料对磷酸钦锂(LiFePO4)正极材料导电性、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NT的酸化改性对极片电阻率的影响不大,但改性后的CNT与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能提高LiFe... 对碳纳米管(CNT)进行酸化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前后的CNT与石墨烯(G)组成复合导电浆料,分析浆料对磷酸钦锂(LiFePO4)正极材料导电性、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NT的酸化改性对极片电阻率的影响不大,但改性后的CNT与石墨烯复合导电浆料能提高LiFePO4的放电比容量。以1.0C倍率在2.0~3.8V充放电,CNT经过混酸处理后制备的导电剂含量为5%的正极片,比容量为157.1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 石墨烯 磷酸铁锂(LiFePO4) 电化学性能 恒压比
下载PDF
LiFePO_4/膨胀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孔令涌 黄少真 +2 位作者 尚伟丽 方东升 陈玲震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采用机械球磨法合成LiFePO_4/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讨论了膨胀石墨不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四探针测试和恒流充放电等对材料的表面形貌、电阻率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的添加量为质量分... 采用机械球磨法合成LiFePO_4/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讨论了膨胀石墨不同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运用扫描电镜、四探针测试和恒流充放电等对材料的表面形貌、电阻率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膨胀石墨的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0%时,其电化学性能最优异,0.2C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64.2mAh/g,1.0C循环60次后,其放电比容量仍有151.6mAh/g,3.0C充放电后,其容量保持率仍有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膨胀石墨 机械球磨法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放电比容量
下载PDF
碳纳米管及导电炭黑Super-P对LiFePO_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东升 孔令涌 +1 位作者 尚伟丽 黄少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1-213,共3页
分别用碳纳米管(CNT)及导电炭黑Super-P(SP)作为磷酸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极片制备过程中的导电剂,对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等进行分析。添加CNT的材料,电阻率低于添加SP的材料,且电化学性能改善明显,其中0.2 C、0.5 C和1.0 C放... 分别用碳纳米管(CNT)及导电炭黑Super-P(SP)作为磷酸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极片制备过程中的导电剂,对导电性能、电化学性能等进行分析。添加CNT的材料,电阻率低于添加SP的材料,且电化学性能改善明显,其中0.2 C、0.5 C和1.0 C放电(3.8~2.0 V)比容量较添加SP的材料提高约7 mAh/g。这主要是由于CNT为管束状结构,容易在LiFePO_4表面形成导电网络,提高充放电过程中的Li+嵌脱能力,且表面缺陷较SP多,增加了储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 导电炭黑Super-P(SP) 磷酸铁锂(LiFePO4) 电化学性能 电阻率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和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容量衰减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燚 何湘柱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5-683,共9页
采用湿法球磨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NMC532/LFP).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等方法研究对比了LiNi_(0.5)Co_(0.2)Mn_(0.3)O_2(NMC5... 采用湿法球磨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NMC532/LFP).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等方法研究对比了LiNi_(0.5)Co_(0.2)Mn_(0.3)O_2(NMC532)和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NMC532/LFP)的容量衰减机理.结果表明,循环50次和60 o C高温存储后,NMC532/LFP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7.80%、86.48%,其循环和高温存储性能较好.循环和高温存储后NMC532和NMC532/LFP的电荷传递阻抗Rct明显增大,但NMC532/LFP的Rct较小.NMC532和NMC532/LFP的I(003)/I(104)值都有所减小,但NMC532/LFP的I(003)/I(104)值比NMC532的大,即NMC532/LFP材料的阳离子混排现象有所改善.循环后NMC532、NMC532/LFP颗粒没有出现明显的表面开裂和链接断裂现象,但NMC532颗粒有部分发生粉化.高温储存后NMC532颗粒表面出现裂纹,且颗粒之间的链接断裂,NMC532/LFP颗粒表面出现轻微粉化.材料结构规整度下降,阳离子混排程度加剧,电荷传递阻抗增大是NMC532和NMC532/LFP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法 锂离子电池 混合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LiFePO4 容量衰减机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湘柱 胡燚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1-37,共7页
采用湿法球磨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CV)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方法研究了混合正极材... 采用湿法球磨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用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CV)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方法研究了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的晶体结构完好,碳包覆的纳米LiFePO_4颗粒较好地包覆在LiNi_(0.5)Co_(0.2)Mn_(0.3)O_2表面。含质量分数15%LiFePO_4的混合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LiFePO_4电化学性能优良,0.2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为181.40m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0.79%;1.0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69.89mAh·g^(–1),容量保持率为97.80%;3.0C循环5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62.22mAh·g^(–1),容量保持率仍有89.43%;60℃高温存储7d后,容量保持率和容量恢复率分别为86.48%和97.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法 锂离子电池 混合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LiFePO4 电化学性能 高温存储
下载PDF
铝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湘柱 胡燚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3-805,858,共4页
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微孔铝集流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剥离强度测试、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铝箔表面形貌及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化学蚀刻法制备了微孔铝集流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剥离强度测试、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铝箔表面形貌及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蚀刻后铝集流体表面为蜂窝状结构,孔径在5~20 mm,其作为正极集流体制备的样品剥离强度显著提高,0.2 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98.70和176.80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8.98%。8.0 C循环5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34.04m Ah/g,容量保持率仍有75.81%,1.0 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61.1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5.62%,倍率和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蚀刻法 微孔铝集流体 锂离子电池 LiNi0.5Co0.2Mn0.3O2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忆师昌绪先生推动纳米材料产业化的几件往事
17
作者 吉学文 孔令涌 王允实 《新材料产业》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方纳米公司”)是致力于纳米粉体材料制造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的一家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以电极材料——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关键词 纳米材料 产业化 师昌绪 纳米粉体材料 高新技术企业 制造技术 纳米科技 正极材料
下载PDF
碱活化石墨烯对磷酸铁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何湘柱 邓忠德 +2 位作者 胡燚 孔令涌 尚伟丽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采用KOH活化石墨烯,通过固相法制备了磷酸铁锂/碱活化石墨烯(LFP/CA-G)复合材料,通过SEM、Raman、XRD和电化学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固相法制备的LFP/CA-G复合材料稳定性较好,在1C倍率下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 采用KOH活化石墨烯,通过固相法制备了磷酸铁锂/碱活化石墨烯(LFP/CA-G)复合材料,通过SEM、Raman、XRD和电化学测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固相法制备的LFP/CA-G复合材料稳定性较好,在1C倍率下循环5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100%;LFP/CA-G复合材料的0.2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8.8m Ah/g,较磷酸铁锂/石墨烯(LFP/G)提高了3.1 m Ah/g;其3C倍率的放电比容量为139 m Ah/g,较LFP/G提高了7 m Ah/g。LFP/CA-G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可逆性,其阻抗更小。这是因为碱活化的石墨烯具有丰富的微孔,有利于缩短锂离子的迁移路径,减小了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固相法 碱活化石墨烯 复合材料 倍率性能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碳管导电浆料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前景分析
19
作者 王蓓 赵起超 +1 位作者 刘跃平 赵志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7期55-58,共4页
本文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碳纳米管导电浆具有导电性好、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化学、机械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在应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可靠性研究,主要包括浆料总固含... 本文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的可靠性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碳纳米管导电浆具有导电性好、力学性能高、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可以应用于电子、化学、机械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在应用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可靠性研究,主要包括浆料总固含量测定、导电剂含量测试、碳纳米管参数的测试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碳纳米管导电浆的应用性能,提高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 可靠性研究 应用前景
下载PDF
纳米银抗菌医用敷料创面外用后纳米银在体内的分布 被引量:28
20
作者 耿健 柳大烈 +6 位作者 张阳 奚廷斐 张志雄 蹇明丽 黄建林 朱小玲 曾孔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15-2919,共5页
背景:纳米银以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优势,较传统银制品抗菌效果更为突出,但有关其进入体内后产生的负面生物效应或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纳米银在兔体内的分布变化。方法:将新西兰白兔以抽... 背景:纳米银以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优势,较传统银制品抗菌效果更为突出,但有关其进入体内后产生的负面生物效应或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纳米银在兔体内的分布变化。方法:将新西兰白兔以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单次敷料组(又分为6小组)、多次敷料组(分为6小组)。均于兔双耳腹侧制作创面,单次敷料组单次使用纳米银敷料外敷,不更换敷料;多次敷料组多次使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其6小组分别于0d,2d,2d和4d,2d和4d,2d和4d,2d和4d更换敷料。于创面制作后2,4,7,14,30,60d检测兔血、肝、肾、脾中银浓度。结果与结论:应用纳米银敷料2d后,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血液、肝、肾、脾中银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用第4天,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随时间呈进行性上升趋势,而单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呈进行性下降,这种变化在第7天时更为明显,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显著高于单次敷料组(P<0.01)。移除纳米银敷料后,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含量均较前一时间点银浓度显著降低,尤以多次敷料组更为明显(P<0.01)。制作创面后第30,60天,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已无差异(P>0.05)。说明纳米银敷料用于创伤创面时能迅速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于肝、肾、脾等脏器;移除敷料后,血、肝、肾、脾中纳米银含量迅速下降至正常值,不会产生累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纳米颗粒 敷料 分布 生物材料与纳米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