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8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76
1
作者 吴波 刘伟 +1 位作者 刘琼祥 许喆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揭示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性能,通过17根试件的轴压试验,考察钢管再生混合短柱与钢管混凝土短柱的7d和28d轴向受力行为,比较二者的刚度、强度和延性。根据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对试件的抗压承载力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与... 为揭示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性能,通过17根试件的轴压试验,考察钢管再生混合短柱与钢管混凝土短柱的7d和28d轴向受力行为,比较二者的刚度、强度和延性。根据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对试件的抗压承载力进行计算,基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建议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①虽然钢管再生混合短柱采用了32%~35%的废弃混凝土,但其轴向受力性能却与全现浇钢管混凝土短柱相当。②根据我国标准JCJ01—89给出的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抗压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再生混合短柱 钢管混凝土短柱 受力性能 抗压承载力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5
2
作者 赵玉祥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22,共11页
本文结合一些工程实例和对比计算结果等,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规范的一些规定进行探讨,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结构 结构设计 技术问题 钢筋混凝土
原文传递
薄壁钢管再生混合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5
3
作者 吴波 刘伟 +1 位作者 刘琼祥 许喆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2-28,共7页
通过20个薄壁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试验,分析了废弃混凝土类型、废弃混凝土混合比、新旧混凝土强度差等因素对试件荷载-变形曲线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公式预测试件轴压承载力的有效性;在横截面积和用钢量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了... 通过20个薄壁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试验,分析了废弃混凝土类型、废弃混凝土混合比、新旧混凝土强度差等因素对试件荷载-变形曲线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公式预测试件轴压承载力的有效性;在横截面积和用钢量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了钢筋混凝土短柱与试件的轴压承载力。研究表明:混合比相近时,节段型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轴压承载力大于块体型钢管再生混合短柱;块体型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混合比在25%~35%之间变化时,其轴压承载力变化不大;节段型钢管再生混合短柱的混合比在35%~50%之间变化时,其轴压承载力变化不大;强度差小于15MPa时,块体型和节段型钢管再生混合短柱在上述各自混合比范围内,具有与全现浇钢管混凝土短柱相近的轴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钢管再生混合短柱 静力试验 轴压承载力
原文传递
钢管再生混合构件初探 被引量:51
4
作者 吴波 刘琼祥 +1 位作者 刘伟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8年第4期120-124,共5页
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等角度出发,针对废弃混凝土构件的再利用问题,提出了钢管再生混合构件的概念。即将废弃混凝土构件去除保护层、纵筋、箍筋之后的核心部分整体或分段放入钢管内部,然后在二者之间浇筑新混凝土... 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等角度出发,针对废弃混凝土构件的再利用问题,提出了钢管再生混合构件的概念。即将废弃混凝土构件去除保护层、纵筋、箍筋之后的核心部分整体或分段放入钢管内部,然后在二者之间浇筑新混凝土形成再生混合构件。初步比较了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钢管再生混合构件的力学性能及截面尺寸,并对后者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简要说明。研究结果表明:(1)在用钢量和截面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钢管再生混合构件的截面抗压和抗弯承载力分别比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约15%~17%和27%~39%。(2)在用钢量和截面抗压承载力相同的情况下,钢管再生混合构件的截面面积大约比钢筋混凝土构件减小15%~1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节能 减排 再生混凝土节段 钢管 构件
下载PDF
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赵起升 朱静孙 王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80-83,共4页
对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理作了阐述,着重说明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能源管理与控制设计以及楼宇自动化空调系统节能控制设计.并依据此设计原则,以武汉某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和节能功能.通过分析认为:... 对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原理作了阐述,着重说明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能源管理与控制设计以及楼宇自动化空调系统节能控制设计.并依据此设计原则,以武汉某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设计为例,详细论述了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和节能功能.通过分析认为:从技术角度看,将BAS系统划分为防火和保安子系统,具有硬件设备资源共享好,便于整体管理与维护,可以统筹在正常与异常情况下的设备控制方案,从而得到全面的集中监控;从工程应用角度看,应该从规划设计开始,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强调系统联网中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 自控系统 智能建筑 能源管理 节能 空调系统
下载PDF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燕飞 《四川建筑》 2000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的基本概念和利用该结构进行实际设计工作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比如计算方法、剪力墙布置方式、配筋方式以及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置和计算等 ,希望能为大家在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短肢剪力墙 异形柱 薄壁杆件 住宅建筑
下载PDF
变刚度复合地基处理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龙珠 梁发云 丁屹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4,共4页
在评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基底反力的分布特征 ,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变刚度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对基础最大沉降、差异沉降、筏板弯矩等主要工程特性的影响。从经济性和尽量减小基础差异沉降的角度出发 ,提出地基变刚度调平... 在评述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针对基底反力的分布特征 ,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分析变刚度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对基础最大沉降、差异沉降、筏板弯矩等主要工程特性的影响。从经济性和尽量减小基础差异沉降的角度出发 ,提出地基变刚度调平处理的优化设计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变刚度 优化设计 差异沉降 有限元 弹塑性
下载PDF
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抗剪性能试验 被引量:33
8
作者 吴波 许喆 +1 位作者 刘琼祥 刘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21,共10页
通过27根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剪切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类型、废弃混凝土混合比、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对试件荷载-变形曲线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趋势。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考察现有相关公式预测试件受剪承载力的有效性。基于试验结果... 通过27根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剪切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类型、废弃混凝土混合比、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对试件荷载-变形曲线和极限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趋势。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考察现有相关公式预测试件受剪承载力的有效性。基于试验结果,提出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随着混合比增大,钢管再生混合柱的极限抗剪承载力总体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节段型钢管再生混合柱相比于块体型钢管再生混合柱具有更高的极限抗剪承载力;利用厚壁钢管混凝土柱公式计算得到的薄壁钢管再生混合柱的受剪承载力,总体上小于试验实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 钢管再生混合柱 钢管混凝土柱 受剪承载力
下载PDF
一种新型基础滑移隔震框架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熊仲明 霍晓鹏 苏妮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4-129,143,共7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钢板为滑移支承元件,利用软钢U型带片为限位消能元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框架结构的新型的滑移隔震体系,克服了传统滑移隔震限位装置一滑就限增加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缺陷。运用有限元SAP2000分析软件对新型的滑移隔震结... 采用聚四氟乙烯-钢板为滑移支承元件,利用软钢U型带片为限位消能元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框架结构的新型的滑移隔震体系,克服了传统滑移隔震限位装置一滑就限增加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的缺陷。运用有限元SAP2000分析软件对新型的滑移隔震结构的自振特性进行分析,与相应四种不同形式的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在加速度和滑移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滑移隔震体系在结构隔震性能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同时,通过将输入的地震波进行调整后,得到了结构在基本烈度和罕遇烈度下,碰撞前后不同阶段、不同场地土、不同刚度的限位消能元件的隔震性能,为滑移隔震技术应用到框架结构的实际工程中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滑移隔震框架结构 有限元分析 装置设计 隔震性能
下载PDF
本原设计观 被引量:27
10
作者 孟建民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3,共5页
针对建筑创作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阐述分析建筑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建筑创作应倡导以"健康、高效、人文"为三要素的"本原设计"思想,强调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观念,最终实... 针对建筑创作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通过阐述分析建筑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建筑创作应倡导以"健康、高效、人文"为三要素的"本原设计"思想,强调以"全方位人文关怀"为核心观念,最终实现"建筑服务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原设计 健康 高效 人文 建筑服务于人 全方位人文关怀
原文传递
岩溶地区桩基选型浅谈 被引量:26
11
作者 郑伟国 谢毓才 薛绪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04-407,共4页
针对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到成熟有效的、适应岩溶地基的桩基类型及施工方法的情况,概括了岩溶地区桩基应用现状,通过深圳龙岗爱地花园二期和盛龙花园二期桩基设计的工程实践,探讨岩溶地区桩... 针对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且长期以来一直未能找到成熟有效的、适应岩溶地基的桩基类型及施工方法的情况,概括了岩溶地区桩基应用现状,通过深圳龙岗爱地花园二期和盛龙花园二期桩基设计的工程实践,探讨岩溶地区桩基选型,提出若干建议。爱地花园二期针对溶岩埋藏较深的情况,利用黏土对预制桩承载力的时效性,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摩擦桩,不触及基岩,从而避开不良地质的影响;盛龙花园二期针对溶岩埋藏较浅的情况,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端承群桩形成桩筏,从而分散了不良地质带来的工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岩地区 基础设计 预应力管桩 桩筏基础
下载PDF
某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问题绿色技术处理方法 被引量:25
12
作者 汪四新 屈娜 《建筑技术》 2012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结合工程事故案例,体现了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坡地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性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与水专业紧密结合做到"泄水减浮",巧妙处理了地下室抗浮设计不足的问题。在不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情况下,做到... 结合工程事故案例,体现了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坡地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性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与水专业紧密结合做到"泄水减浮",巧妙处理了地下室抗浮设计不足的问题。在不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情况下,做到了节材、节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的绿色处理方法;体现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系统性;有助于提高结构专业人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地建筑地下室 泄水减浮 绿色技术 系统性
下载PDF
群论:当代城市・新型人居・建筑设计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建国 庄惟敏 +22 位作者 孟建民 陈薇 韩冬青 汪原 王辉 杨俊宴 闵凡祥 张悦 谭刚毅 刘东卫 万谦 张斌 徐磊青 陈飞 王硕 袁烽 黄锡璆 赵辰 孙一民 宋晔皓 朱竞翔 庄慎 王子耕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7,共26页
总论王建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几点专业反思古往今来的城市建设中,规划和建筑设计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对城市破坏的思考和应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发展进步中,防灾能力和水准提升一直都是最主要动因之一。每一次... 总论王建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几点专业反思古往今来的城市建设中,规划和建筑设计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对城市破坏的思考和应对。城市建筑的历史发展进步中,防灾能力和水准提升一直都是最主要动因之一。每一次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都给建筑学和规划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是理念方法进步和规范标准更新完善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规划设计 建筑学 防灾能力 规范标准 理念方法 自然灾害 当代城市
原文传递
地下结构抗浮设计的思路和建议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郑伟国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91,共4页
从建筑使用期内环境变化的角度指出,难以确定合理、准确的抗浮设计水位是现行抗浮设计不可靠的症结。提出"常年水位不裂、设防水位不坏、极限水位不浮"的抗浮设计思路,提出把地下室入口的地面标高作为极限水位对结构进行极限... 从建筑使用期内环境变化的角度指出,难以确定合理、准确的抗浮设计水位是现行抗浮设计不可靠的症结。提出"常年水位不裂、设防水位不坏、极限水位不浮"的抗浮设计思路,提出把地下室入口的地面标高作为极限水位对结构进行极限分析,并提出有效解决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的方法。探讨桩侧阻力的形成机理,指出桩侧表面粗糙度形成与桩周土的咬合摩擦是提高桩侧阻力的关键。探讨抗拔桩的试验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差异对承载力的影响。通过一个岩石地基的实例,对岩石地基的抗浮设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抗浮设计 桩侧阻力 咬合摩擦 抗拔桩 岩石地基
原文传递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2
15
作者 蒋亚军 《江西建材》 2016年第12期28-28,32,共2页
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一施工中的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要求也有着提升,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发展优势,就要能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得以优化,对于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就能将整... 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在这一施工中的给排水设计施工的要求也有着提升,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发展优势,就要能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得以优化,对于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就能将整体的施工效率水平得以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应用问题和应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建筑给排水的优化设计目标实现有所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给排水 节水节能 应用
下载PDF
岩溶地区基础选型的思路和建议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郑伟国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118,共4页
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在这种地区建设时较难顺利地解决好基础选型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基础工程常常进展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应对复杂、有危害的地质条件的基本思路。从方法论入手,寻求解决岩溶地质难题的策略,按... 岩溶地区不良地质作用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在这种地区建设时较难顺利地解决好基础选型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基础工程常常进展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应对复杂、有危害的地质条件的基本思路。从方法论入手,寻求解决岩溶地质难题的策略,按照岩溶埋藏较深时考虑回避、中埋时分散地质风险、岩溶浅埋时消除危害的对策,探讨岩溶地区基础选型,提出若干建议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基础设计 桩基
原文传递
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的抗震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波 赵新宇 +1 位作者 杨勇 刘琼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9,共11页
提出一种连接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强环筋节点,开展了6个加强环筋节点和2个内加强环节点的抗震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和近节点域构造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程序建立加强环筋节点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提出一种连接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加强环筋节点,开展了6个加强环筋节点和2个内加强环节点的抗震试验,考察废弃混凝土取代率和近节点域构造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程序建立加强环筋节点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试件进行单调荷载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①废弃混凝土取代率为33.3%时,试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形状等与全现浇试件差别很小,但前者的初始刚度比后者略低;②废弃混凝土在钢管内的填筑区域改变对加强环筋节点的力学性能影响有限;③实际工程中厚壁钢管出节点域长度可取为钢管外径的一半;④在设置4根加强环筋的情况下,加强环筋节点具有不低于内加强环节点的初始刚度;⑤加强环筋节点为半刚性节点,厚壁钢管厚度和加强环筋直径对节点刚度影响较大。研究发现,钢管局部加厚的加强环筋节点是一种有效的节点形式,有利于促进薄壁圆钢管再生混合柱在中低层建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薄壁钢管 废弃混凝土 抗震试验 刚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圳大运会体育中心体育场整体模型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彦林 窦超 +6 位作者 王永海 曹平周 刘琼祥 倪绍文 郭满良 叶虔 李兴武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共9页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体育场屋盖钢结构采用"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体系。本文通过建立"预堆载的自平衡加载体系",采用"手动葫芦分级分组张拉"、"位移初控-内力微调"的加载方案完成了... 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育中心体育场屋盖钢结构采用"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体系。本文通过建立"预堆载的自平衡加载体系",采用"手动葫芦分级分组张拉"、"位移初控-内力微调"的加载方案完成了体育场大比例整体模型承载力试验,研究了模型刚度变化过程及最终承载力,观察其薄弱部位及对应破环模式,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与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安全储备,但由于结构自身特点,其承载力往往受个别高拉应力构件强度所控制;承受较大拉弯作用的构件与肩峰节点的连接部位易发生局部破坏,成为整体结构的薄弱环节,这些部位在设计中要留有足够的富裕度,施工中严格控制焊接缺陷,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 整体模型试验 自平衡加载体系 分级分组张拉 极限承载力
原文传递
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被引量:17
19
作者 段俊城 《建筑电气》 2008年第8期10-13,共4页
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就不同用电负荷来说,其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新修订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用电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负荷。本文简述了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 对于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就不同用电负荷来说,其要求是不同的。根据新修订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用电负荷应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负荷。本文简述了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对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要求,并结合常见供配电系统主接线形式,作一些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配电系统 可靠性 连续性
下载PDF
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波 刘春晖 +1 位作者 赵新宇 刘琼祥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通过7片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废弃混凝土混合比、钢板厚度、轴压比、横隔板间距、高宽比等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新、旧混凝土的组合强度,对试件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近似计算分析,并在总用钢量基本一致... 通过7片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的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废弃混凝土混合比、钢板厚度、轴压比、横隔板间距、高宽比等参数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新、旧混凝土的组合强度,对试件的水平承载力进行了近似计算分析,并在总用钢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与钢筋混凝土墙的水平承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混合比在0~33%之间变化对试件的初始刚度、水平承载力、破坏位移角、耗能能力、滞回曲线形状等影响有限;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的设计轴压比不宜超过0.35;在混合墙厚度与钢板厚度之比高达120的情况下,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具有较稳定的滞回性能和变形能力,其破坏位移角满足现行抗震规范要求;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具有与钢筋混凝土墙相当甚至略高的耗能能力;在总用钢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外置薄钢板再生混合墙具有与钢筋混凝土墙基本相当的水平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钢板 废弃混凝土 再生混合墙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