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娟 梁燕 +1 位作者 佘秋民 王兆春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选取2018年1—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进行孕前乙型肝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的6000例女性体检者,在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下分别采用ECLIA及酶联免疫吸...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的作用。选取2018年1—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进行孕前乙型肝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的6000例女性体检者,在征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下分别采用ECLIA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及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进行检测和比较。ECLIA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均略优于ELIS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前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筛查中ECLIA取得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作为优选筛查手段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甲状腺功能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下载PDF
健脾扶正方对接受新辅助化疗胃癌患者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文政伟 万春霞 +1 位作者 何均辉 陶红发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方应用于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中药组在新辅助化疗期间应用中药健脾扶正方,对照组仅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方应用于胃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方法:将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个组,每组45例。2组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和胃癌根治术,中药组在新辅助化疗期间应用中药健脾扶正方,对照组仅接受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结果:化疗后中药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R0切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术后第7天中药组CD3^+、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中药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724、基质金属蛋白酶-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脱发、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扶正方可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提高近期疗效,下调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化疗 健脾扶正方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江菊芬 赵坤 +1 位作者 文喜陵 钱学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早期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术前、术后24 h和72 h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变化,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血清CRP、IL-6、SAA、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时血清CRP、IL-6、SAA、IR均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助于减轻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腹股沟疝 应激反应 康复 老年
原文传递
内镜与腹腔镜联合一期与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军 刘云宏 +3 位作者 何均辉 马文贵 鲍俊初 晏洁影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6年第5期530-534,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联合内镜的不同治疗方法对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一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LC组,n=55)和二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 目的探讨一期与二期腹腔镜联合内镜的不同治疗方法对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4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为2组:一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BDE+LC组,n=55)和二期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Oddi括约肌切开序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S+LC组,n=49)。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病例特点方面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LCBDE+LC组和ERCP/S+LC组的患者手术成功率相近(分别为90.0%和95.9%,P=0.309),但ERCP/S+LC组的患者结石清除率更高(分别为93.6%和80.0%,P=0.046),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此外,两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体住院费用方面亦相近。在术后随访期间,LCBDE+LC组和ERCP/S+LC组分别有5.9%(3/51)和6.3%(3/48)的患者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期和二期双镜联合治疗方法具有相近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若,远期复发无明显差异,但二期双镜联合治疗的手术结石清除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同时合并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ERCP 胆道镜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江菊芬 赵坤 +3 位作者 叶元礼 任鹏真 王娜 钱学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跌倒预防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2例,对患者的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状况进行评估,...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并制定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跌倒预防综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患者122例,对患者的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状况进行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对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状况评估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22例老年住院患者整体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为(131.62±21.38)分。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非独居、有家属陪护、有1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住院患者,其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陪护情况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研究对象干预后的各项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结果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不佳,年龄、文化程度、陪护情况是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相关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提升跌倒预防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跌倒预防 自我管理行为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原文传递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坤 叶元礼 +2 位作者 任鹏真 陶红发 肖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54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 54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对照组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与对照组的18.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均适用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术后恢复时间更短,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 复发性腹股沟疝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与乳腺癌鉴别
7
作者 张燕辉 刘云宏 +2 位作者 赖梅平 梁美权 米骏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23期64-65,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和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鉴别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以及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治疗的病患90例为研究样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乳腺癌病患50例(50个病灶),乳腺导管扩... 目的:分析乳腺癌和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采用超声弹性成像的鉴别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以及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治疗的病患90例为研究样本,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其中乳腺癌病患50例(50个病灶),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病患有40例(40个病灶),分别在手术治疗前对每组病患实施超声弹性成像及剪切波技术检查,对比每组病患超声图像特征以及弹性应变率比值。结果:两组病患的病灶边界清晰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病患病灶形态规则占比、边缘完整率、后方回声无改变或增强率、血流分级0~1级占比均显著高于乳腺癌组,强回声点率、四周高回声率均显著低于乳腺癌组(P<0.05);乳腺导管扩张症组病患的E_(max)和E_(min)及E_(mean)均高于乳腺癌组,而弹性应变率比值低于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及剪切波技术检查能够较好地鉴别乳腺癌和乳腺导管扩张症肿块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块型 乳腺导管扩张症 超声弹性成像 乳头溢液
下载PDF
快速康复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文喜陵 江菊芬 赵坤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以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方法,观察组则加用快速康复... 目的:探究分析快速康复在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以双色球随机模式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干预方法,观察组则加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2组手术、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所用时间和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 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后1天、3天的疼痛程度( NRS)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P<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 67% ,比对照组13. 33%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 05).结论:快速康复应用与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腹腔镜疝修补术 胃肠功能恢复 疼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腹根治术与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直肠癌
9
作者 文喜陵 江菊芬 赵坤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比较经腹根治术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直肠癌患者100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经肛门局部... 目的比较经腹根治术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0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直肠癌患者100例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一年期生存率均为100.00%,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根治术与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早期直肠癌近期疗效相似,但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经腹根治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文喜陵 江菊芬 赵坤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CD3^+、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予以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PCT、CRP、IL-6及CD3^+、CD4^+、CD8^+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CRP、IL-6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相比对照组较高,而CD8^+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效果明显,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不会造成严重炎症反应,且对机体免疫力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腹腔镜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炎症反应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
11
作者 杨培基 刘云宏 +1 位作者 肖勇 王兆春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7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进行直肠系膜全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对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探讨其转移规律。结果低...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进行直肠系膜全切除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组织切片方法对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探讨其转移规律。结果低位直肠癌系膜转移率为72.58%。分析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类型发现肿瘤直径>3cm的转移率明显高于直径<3cm的病例。高分化腺癌病例转移率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病例。随着肿瘤TMN分期的增加,其转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环周切缘阳性病例的转移率明显高于阴性病例。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侵袭肠壁周径、浸润程度及大体类型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肿瘤分期与低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的转移有密切关系,其中环周切缘呈现阳性的患者,会大大增加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所以低位直肠癌应尽可能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肿瘤 淋巴转移 规律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指导下巨块型脾脏毛细血管瘤手术1例
12
作者 陶红发 曾宁 +5 位作者 肖勇 杨剑 项楠 齐硕 文赛 方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96-1696,共1页
患者女,40岁,因偶然发现左上腹肿物1周于2019年11月7日收我院普通外科.既往无乙肝、血吸虫病史,无外伤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中度贫血貌.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右肋下未及,重度脾肿大,质硬,表面光滑,活... 患者女,40岁,因偶然发现左上腹肿物1周于2019年11月7日收我院普通外科.既往无乙肝、血吸虫病史,无外伤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良好,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中度贫血貌.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脏右肋下未及,重度脾肿大,质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生化肝肾功正常,血常规:白细胞4.64×10^9/L,血红蛋白79 g/L,红细胞3.43×10^12/L,血小板148×10^9/L;CEA、AFP、Ca19-9、Ca-125均正常.腹部增强CT提示:脾脏巨大占位性肿瘤,恶性可能性大.收集患者薄层CT数据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立体逼真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及脏器的关系,进行360度旋转、透明化进行观察(图1~3).肿瘤包膜完整,脾门血管迂曲,与胰尾、肾脏、胃等周围脏器未见黏连.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下设计最佳手术路径,提前预判术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瘤 腹壁静脉曲张 周围血管 肿瘤包膜 中度贫血貌 巨块型 三维可视化模型 肿瘤 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