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粘液瘤引起多次脑栓塞1例报道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黎明 黄旭明 王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2709-2712,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有15%~20%为心源性脑栓塞[1],心房粘液瘤的并发症主要是粘液瘤脱落导致器官栓塞,以脑栓塞多见,是青年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心房粘液瘤引起的栓塞较卵圆孔未闭、阵发性房颤等更容易发现,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取的较好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有15%~20%为心源性脑栓塞[1],心房粘液瘤的并发症主要是粘液瘤脱落导致器官栓塞,以脑栓塞多见,是青年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心房粘液瘤引起的栓塞较卵圆孔未闭、阵发性房颤等更容易发现,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取的较好效果,但需急诊手术治疗。有时被误以为普通脑梗死,未发现真正原因,延误病人诊治。现介绍1例反复脑栓塞的心房粘液瘤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粘液瘤 脑栓塞 卒中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珍 赖银胜 李剑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年第3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二人民医院园美社康中心收治的108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 目的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二人民医院园美社康中心收治的108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社区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骨密度、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密度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骨密度值明显比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社区护理干预,能够使并发症减少,骨密度增加,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骨质疏松症 老年妇女 骨密度
原文传递
中医适宜技术对产后缺乳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丽珍 邓祥红 詹少卿 《光明中医》 2017年第10期1471-147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对产后缺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后实施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耳穴贴压、走罐等中... 目的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对产后缺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产妇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后实施穴位按摩、乳房按摩、耳穴贴压、走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催乳,对两组产妇产后泌乳情况及产后缺乳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缺乳率为3.92%,对照组为19.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初始泌乳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乳房充盈评分、泌乳量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推拿、耳穴贴压、走罐等中医适宜技术可有效降低产后缺乳率,促进产后泌乳,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泌乳 中医适宜技术 护理
下载PDF
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伟锋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2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以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TST联合外剥内...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以及对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采用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肛管高压区长度、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0.56%(P<0.05)。结论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肛肠动力学,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TST) 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肛肠动力学
下载PDF
风险管理机制运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廖玉琼 张小林 马丽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5期142-144,共3页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100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100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组)。...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机制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100位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100位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风险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选择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风险事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对患者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普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丽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护理 高血压 社区 血压控制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诊断良性和恶性脊柱骨折临床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贺富文 净惠明 杜秋珊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诊断良恶性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良性脊柱骨折患者和恶性脊柱骨折患者各46例的临床资料,对CT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诊断良恶性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良性脊柱骨折患者和恶性脊柱骨折患者各46例的临床资料,对CT和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93.48%,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65%、91.30%,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的82.61%、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的阳性预测值为91.67%,高于普通CT扫描的77.5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的阴性预测值为95.45%,明显高于普通CT扫描的7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脊柱骨折患者T 2WI高信号、椎体形态倒楔形、椎体后缘膨隆、椎旁软组织结节肿块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良性脊柱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及薄层扫描诊断良恶性脊柱骨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软组织肿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群 汪琼 李浩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16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完成鼓室成形术后再次发生鼓膜中小穿孔患者,其中小穿孔患者30例,采用耳垂脂肪压片修补;中穿孔患者24例,采用耳屏软骨膜修补。观察1次修补后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 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完成鼓室成形术后再次发生鼓膜中小穿孔患者,其中小穿孔患者30例,采用耳垂脂肪压片修补;中穿孔患者24例,采用耳屏软骨膜修补。观察1次修补后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54例患者,1次鼓膜修补术后愈合43例(79.63%),其中小穿孔患者1次修补术后愈合26例(48.15%);中穿孔患者1次修补术后愈合17例(31.48%)。所有患者的平均气导听阈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骨气导差值显著缩小(P<0.05);术后小穿孔患者平均气导听阈值、骨气导差值明显低于中穿孔患者(P<0.05)。术后鼓室内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5%。患者总满意46例,满意率为85.19%。结论耳内镜下行鼓室成形术后鼓膜穿孔再修补愈合率高,听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鼓膜穿孔 愈合率 听力恢复
下载PDF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盛强 蓝丽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348-350,共3页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展开救治)和常规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下载PDF
粘连性肠梗阻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国浪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生存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生存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肠瘘、尿路感染、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SRSS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2%,复发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8%,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所处环境状态[(78.4±5.6)分],社交能力[(71.3±5.8)分],生理功能[(67.5±5.7)分],心理能力[(78.4±5.4)分],均较对照组高[(65.1±5.4)、(61.8±5.6)、(57.2±4.3)、(66.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RSS评分中各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睡眠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疗效 生存质量 睡眠状况
下载PDF
微波理疗加机械辅助排痰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晓清 何鞍生 邓云森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期81-82,共2页
小儿肺炎属于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征,且发病期间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身体影响,危害患儿的生存质量[1]。为了促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避免和缩短疾病对患儿危害的影响时间,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利用微波理... 小儿肺炎属于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死率高的特征,且发病期间会给患儿带来严重的身体影响,危害患儿的生存质量[1]。为了促使患儿早日恢复健康,避免和缩短疾病对患儿危害的影响时间,需要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利用微波理疗联合机械辅助排痰治疗效果显著[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 排痰治疗 微波理疗 临床效果 机械 儿科疾病 身体影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改进后护理临床路径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玉琼 易丹 米雪中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改进后护理临床路径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接受改进前护理临床路径的18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 目的研究改进后护理临床路径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接受改进前护理临床路径的18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6年12月间接受改进后护理临床路径的14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术后疼痛、伤口渗血、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0%显著低于对照组1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渗血和尿潴留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临床路径后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护理工作流程也更加规范,并且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临床路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日间手术
下载PDF
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国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4期133-13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8例,按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8例,按就诊ID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为(41.6±9.5)min,长于对照组的(31.2±6.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肿、瘀斑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3.9%,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晕边缘切口手术治疗离乳晕较远乳腺纤维瘤效果确切,安全可行,有助于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边缘切口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晓清 何鞍生 +1 位作者 邓云森 涂惠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4期2588-2589,共2页
观察比较病毒唑与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2例小儿病毒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毒唑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 观察比较病毒唑与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42例小儿病毒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病毒唑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泻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 双歧杆菌 小儿 病毒腹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义云 刘云 梁小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SAS、S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病房环境、护理方式、护理内容、护理态度等方面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急诊科 满意度
下载PDF
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切除乳腺隐匿性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翔 王继文 +2 位作者 夏志生 宋国浪 郭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9期29-31,共3页
目的 探讨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切除乳腺隐匿性肿块(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经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发现有乳腺肿块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7例)... 目的 探讨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切除乳腺隐匿性肿块(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诊的经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发现有乳腺肿块的1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9例)和对照组(97例)。观察组采用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NRS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恢复时间、瘢痕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复发率为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肿、皮肤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麦默通旋切活检术切除NPBL较传统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旋切活检术 乳腺隐匿性肿块 乳腺癌
下载PDF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国浪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8期1135-1136,共2页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 目的比较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应用无张力腹股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与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 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麻醉期血压及心率波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杰 刘炳兰 雷员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4期545-546,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开颅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麻醉期血压及心率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开颅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麻醉期血压及心率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的患者9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期的血压及心律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苏醒期躁动7例,对照组为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0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T_1、T_2、T_3、T_4时间点,两组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减轻开颅手术局部浸润麻醉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波动,有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手术 局部浸润麻醉 术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麻醉安全
下载PDF
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丽妮 莫琴 胡翔 《全科护理》 2017年第10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接受产检的GDM高危孕妇(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超重、肥胖)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管... [目的]探讨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减少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接受产检的GDM高危孕妇(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超重、肥胖)8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管理,观察组接受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比较两组孕妇GDM发生率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50g葡萄糖筛查试验(GCT)值与GCT异常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DM高危孕妇接受孕期饮食与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GDM发生率,控制孕期血脂与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运动 饮食 预防 血脂 血糖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云森 李盛强 +1 位作者 徐晓清 涂惠英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期82-83,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于胎龄为28周至32周的早产儿,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因素[1]。目前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方法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由于一些患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用高频振荡通气,且治疗效...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发生于胎龄为28周至32周的早产儿,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因素[1]。目前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方法为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由于一些患儿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治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用高频振荡通气,且治疗效果明显[2]。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频振荡通气 通气治疗 常频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死亡 疾病因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