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芳 简兆权 左辉华 《护理学报》 2013年第12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将9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双胶布牙垫固定方法。观察两种方法的气管插... 目的探讨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将91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根据入院时间的单双日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实施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双胶布牙垫固定方法。观察两种方法的气管插管牢固度、咬管、镇静剂丙泊酚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固定牢固度、患者咬管方面与对照组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静剂丙泊酚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去除牙垫寸带直接固定气管插管的方法安全可靠,并能减少患者镇静剂用量,便于护士执行口腔护理,避免胶布潮湿失去粘性及胶布印痕难以清除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去除牙垫 固定 镇静剂
下载PDF
心血管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田芳 陈海君 陈粲 《护理学报》 2013年第3期40-42,共3页
探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方法。对35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对转运流程进行改进,对转运人员进行培训并明确转运人员职责,医护人员转运前共同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各部门沟通,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准确评估和稳定患者,... 探讨提高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方法。对35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对转运流程进行改进,对转运人员进行培训并明确转运人员职责,医护人员转运前共同做好风险评估,加强各部门沟通,保证绿色通道畅通,准确评估和稳定患者,配备合适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并应用转运盒和表格式转运记录单,做好充分的监护与正确记录。352例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无患者在转运中发生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心血管 院内转运 安全护理
下载PDF
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PCI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中期预后及血管通畅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松坚 翁建新 +2 位作者 刘强 谭宁 李华龙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03-811,共9页
目的探讨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12年1月到2016年6月,入选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冠状动脉杂交术组(HCR组),前降支病变行微创小切口下冠状... 目的探讨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对比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的中期临床预后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从2012年1月到2016年6月,入选冠心病患者106例,作为冠状动脉杂交术组(HCR组),前降支病变行微创小切口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处理,其余冠状动脉分支病变于术后7天行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处理;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匹配临床基线特征,入选106例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作为PCI组,冠状动脉病变单纯行PCI处理。术后1、3、6、9、12月及2年各进行一次随访,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及次要终点事件。使用SYNTAX评分、Euro SCORE评估术后2年冠状动脉病变复杂及风险程度;评估2年靶血管通畅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及靶血管通畅生存时间;术后2年评估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脏超声参数、B型脑利钠肽、6 min步行距离。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3年,平均18.2±8.3个月。HCR组和PCI组MACCE发生率分别为9.5%和25.9%(P=0.035);HCR组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PCI组(4.8%比11.5%,P=0.038),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主要出血事件、死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CR组全因死亡率为0.9%,PCI组全因死亡率为4.8%(P=0.104);HCR组2年生存率为99.1%,PCI组为95.2%(P=0.532)。HCR组急性心衰、复发心绞痛发生率低于PCI组(P=0.048和P=0.011);术后2年HCR组MACCE的发生率低于PCI组(P=0.003);2年随访结束,两组总造影复查率为90.1%;HCR组术后2年随访中期靶血管通畅率为94.6%,高于PCI组的84.5%(P=0.037)。术后2年HCR组靶血管通畅率高于PCI组(P=0.042),HCR组SYNTAX评分低于PCI组(12.2±3.1比19.6±4.8,P〈0.001),HCR组Euro SCORE低于PCI组(2.2±1.1比2.7±1.3,P=0.031),HCR组LVEF高于PCI组(63.3%±9.4%比60.1%±8.5%,P=0.029),HCR组LVEDD、LVESD均低于PCI组(P=0.043和P=0.037),HCR组6 min步行距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分站式冠状动脉杂交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五常法在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海君 蔡桂姗 +1 位作者 田芳 黄轶群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3年第3期162-163,共2页
总结了五常法在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经验,主要实施方法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方面。认为通过五常法的管理实施,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五常法 心血管内科 监护病房 管理
下载PDF
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在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田芳 黄素凤 +1 位作者 杨碧芳 左辉华 《护理学报》 2012年第24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中低流量吸氧患者59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湿化吸氧,在自然室温和湿度中吸氧;对照组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持续吸氧时间<24 h、24~48 h、... 目的探讨持续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在心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中低流量吸氧患者59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湿化吸氧,在自然室温和湿度中吸氧;对照组给予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持续吸氧时间<24 h、24~48 h、≥48~72 h、≥72 h的呼吸道症状,比较护士执行2种吸氧操作的时间差异。结果持续吸氧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执行无湿化吸氧的操作时间比湿化吸氧明显缩短(P<0.01)。结论持续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护士执行氧疗的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在心血管病患者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 无湿化 心血管病 护理操作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致肝损伤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颖 徐验 舒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1-1093,共3页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无负性肌力、改善冠状动脉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损伤、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现报道1例急性ST段抬... 胺碘酮是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无负性肌力、改善冠状动脉舒张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心力衰竭或心肌缺血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损伤、QT间期延长、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现报道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过程中发生肝损伤,提示临床药师应提升对伴缺血性肝损伤高危因素的心力衰竭患者使用胺碘酮发生肝损伤时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意识,注意结合患者肝缺血情况和药物特点,充分评估风险与受益,勿盲目停用胺碘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药物性肝损伤 心力衰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两种静脉置管在C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罗瑾梅 刘单纯 陈彩莲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年第1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C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法将对象分为股静脉置管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 目的探讨股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C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法将对象分为股静脉置管组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每组100例,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股静脉置管成功率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静脉置管组患者误入动脉率、感染发生率均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位移、堵塞及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各具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针对性选择穿刺入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监护病房 股静脉置管 锁骨下静脉置管 置管成功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年人心梗临床诊疗分析
8
作者 刘强 王丽丽 +5 位作者 翁建新 左辉华 陈绮映 罗新林 魏熠 曹茜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6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特点。方法对50例60岁以下中年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42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心梗的误诊率和治愈率。结果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高,但死亡率较60岁... 目的探讨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疗特点。方法对50例60岁以下中年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42例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病人心梗的误诊率和治愈率。结果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误诊率高,但死亡率较60岁以上老年人低。结论提高60岁以下中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年人
下载PDF
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莉莉 潘楚梅 +3 位作者 刘英 田芳 郭望英 左辉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7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15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干预组7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共153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按便利抽样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干预组7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后1周完成电话随访,干预组分别于出院后1周、1,3,6个月、1年予电话随访、病房回访、集体授课、个别讲解等护理干预,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抗凝治疗效果。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抗凝认知程度分别为完全认知89.04%,部分认知9.59,完全不认知1.37%,优于对照组的70.27%,20.27%,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47,P=0.012);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分别为完全依从97.26%,部分依从1.37%,完全不依从1.37%,优于对照组的86.49%,10.81%,2.70%,按时复诊为97.26%,高于对照组的8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134,4.713;P 〈0.05);干预组患者 INR 值达标率87.67%,高于对照组的70.27%,抗凝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出血发生率为6.85%,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86,4.757;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认知程度与依从性,提高INR达标率,降低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延续护理 抗凝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内超声斑块显像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妊娠相关蛋白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翁建新 刘强 +4 位作者 左辉华 孙红梅 王丽丽 李忠红 魏熠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选择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ACS组(6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显像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浓度的相关性。方法:按照1979年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选择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和ACS组(60例),所有患者均行IVUS、冠脉造影检查,术前至少1h分别检测患者血清SAA、血浆PAPP-A的浓度,并与IVUS检查所得出的斑块纤维帽厚度、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SAP组患者相比,ACS组患者纤维帽厚度明显变薄[(1.0±0.2)mm∶(0.7±0.1)mm],偏心指数[(0.4±0.1)∶(0.9±0.2)]、重构指数明显提高[(0.8±0.1)∶(1.3±0.2)],SAA[(13.75±9.65)MIU/L∶(36.4±12.32)MIU/L]、PAPP-A[(10.36±8.25)mg/L∶(32.68±12.5)mg/L]浓度明显升高(P均<0.001)。SAA、PAPP-A水平与纤维帽厚度均呈负相关(r=-0.68,-0.68,P均<0.05),与偏心指数(r=0.75,0.81)、重构指数(r=0.71,0.78)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的纤维帽厚度、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斑块稳定性)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妊娠相关蛋白A存在相关关系,血清淀粉样蛋白A、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预测易损斑块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下载PDF
CCU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及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员凤英 陈璨 +1 位作者 陈海君 潘楚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10年第9期670-671,共2页
目的探讨对CCU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0例CCU住院患者入院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包括加强CCU病区环境管理、医患和护患沟通、合理用药、睡眠认知及放松治疗等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 目的探讨对CCU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0例CCU住院患者入院后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包括加强CCU病区环境管理、医患和护患沟通、合理用药、睡眠认知及放松治疗等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估。结果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总分下降,尤其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CCU患者睡眠质量可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冠心病监护病房
下载PDF
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长病变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强 李忠红 +6 位作者 王丽丽 翁建新 魏熠 左辉华 陈琦映 罗新林 曹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041-2042,共2页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Xience V)在冠心病冠状动脉长病变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均使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支架释放后靶病变局部残余狭窄<5%,无任何并发症的出现... 目的探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Xience V)在冠心病冠状动脉长病变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0例,均使用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达100%,支架释放后靶病变局部残余狭窄<5%,无任何并发症的出现;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在靶病变处均未出现显著新生内膜增殖现象,仅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迹象,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12±0.03)mm。结论初步证明了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长病变的功效显著,而且具安全性,但因在国内上市不久,其在国人中长期疗效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维莫司 支架 冠状动脉长病变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翁建新 刘强 +3 位作者 王丽丽 魏熠 左辉华 陈绮映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4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中相关血管(IRA)再通率的疗效,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PCI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共85例在医院行急诊冠状...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术中相关血管(IRA)再通率的疗效,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PCI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共85例在医院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CAG+PCI)的患者,其中男性52例,女性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替罗非班组:共45例,于行PCI术前至少40 min使用替罗非班;B组为常规治疗组:共40例,术前未使用替罗非班,常规内科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于冠脉造影术中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前向血流、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术后出血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PCI术,两组患者行急诊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相关血管(IRA)远端血流TIMI 2~3级出现率,A组患者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现象和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出血及近期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于行急诊PCI术前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能有效促进闭塞血管术前血流的再通,改善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有助于提高急诊PCI的判断及成功率,而出血等并发症及近期心血管事件并没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强 王丽丽 +5 位作者 翁建新 左辉华 陈绮映 罗新林 魏熠 曹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4期2135-213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有效率(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方法本研究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有效率(7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h、2h后的HR、RR、PaCO2、PaO2/FiO2、pH值变化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h、2h后的HR、RR、PaCO2、PaO2/FiO2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采用机械通气联合常规治疗,获得了较佳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左心衰 急性 临床分析
下载PDF
2例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志玲 李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8期157-158,共2页
目的:总结2例患儿在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儿特殊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访视技巧,灵活应用各种沟通方式,全面收集患儿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术前访视、心理安抚和暗示、患儿之间的成功交流及面对面的示... 目的:总结2例患儿在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儿特殊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访视技巧,灵活应用各种沟通方式,全面收集患儿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术前访视、心理安抚和暗示、患儿之间的成功交流及面对面的示范。结果:本组2例患儿进入介入治疗室时均表现平静,主动配合护士平卧于手术床上,无哭闹,成功在非全身麻醉下完成了手术。结论:对于学龄期患儿可以大胆尝试采用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法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身麻醉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志玲 陈贤娣 陈琴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1011-1012,共2页
夹层动脉瘤是动脉硬化并发症之一。此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主要症状为搏动性,膨胀性腹块伴腹痛,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当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痛。患者常感到腹部搏动感和下肢急慢性缺血症状。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全身检查或行... 夹层动脉瘤是动脉硬化并发症之一。此病多见于60岁以上男性。主要症状为搏动性,膨胀性腹块伴腹痛,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当侵犯腰椎时可有腰骶部痛。患者常感到腹部搏动感和下肢急慢性缺血症状。多数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全身检查或行X线摄片以及剖腹探查时偶然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覆膜支架 介入治疗 护理配合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分离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7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淑英 齐杰 +1 位作者 张静 李荣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4年第6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分离 急性心肌梗死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冠脉介入术并发腹膜后血肿的抢救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淑英 杨丽娟 +1 位作者 杨碧芳 陈灿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7-538,共2页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腹膜后血肿的抢救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3月-2003年11月3366例行冠脉介入术后发生3例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 3366例患者并发腹膜后血肿3例,发生率0.89%,均因观察及处理及时而获抢救成功...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术并发腹膜后血肿的抢救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3月-2003年11月3366例行冠脉介入术后发生3例腹膜后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结果 3366例患者并发腹膜后血肿3例,发生率0.89%,均因观察及处理及时而获抢救成功。结论 从护理角度提出了应对冠脉介入术后并发腹膜后血肿保持高度警惕性,充分认识腹膜后血肿的临床特点,重视冠脉介入术后早期出现的腰痛、腹痛,血压脉搏变化,观察甲床、眼结膜的颜色有无变苍白。进行性腹胀,腹膜刺激症状,休克症状加重是血肿发展的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术 腹膜后血肿 护理
下载PDF
NF-κB和TGF-β1与左心室舒张功能衰竭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博 朱平先 +5 位作者 刘强 刘宇 彭立军 刘光金 江秋兰 罗清芬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9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衰竭(DHF)患者外周血NF-κB、血清TGF-β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DHF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NF-κB和血清TGF-β1的表达水... 目的探讨左心室舒张功能衰竭(DHF)患者外周血NF-κB、血清TGF-β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DHF患者(实验组)和3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NF-κB和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利用心脏超声检测结果计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结果 DHF患者NF-κB、TGF-β1水平和LVMI、MW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0.01);DHF患者NF-κB、TGF-β1水平与反应心室重构的指标LVMI、MWS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F-κB、TGF-β1水平与LVMI均呈独立正相关(P<0.01)。结论 DHF患者NF-κB、TGF-β1水平增加,与DHF患者心室重构严重程度呈独立、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舒张功能衰竭 心室重构 核因子-KB 转化生长因子Β1
原文传递
16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志玲 邓慧仪 陈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514-1514,共1页
目的总结16例急性心梗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诊救护的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急性心梗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故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急救的护理对策。结果 13例患者抢救成功,病... 目的总结16例急性心梗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诊救护的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例急性心梗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故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急救的护理对策。结果 13例患者抢救成功,病情好转后出院,死亡3例。未发生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结论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提高因急性心梗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跳呼吸骤停 心肺复苏 急救 除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