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马多和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罗振中 彭永明 +1 位作者 周志东 卢忆梅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矫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马多组(A组)和氯诺昔康组(B组),每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及镇痛药... 目的探讨曲马多和氯诺昔康对血浆胃动素的影响。方法60例ASAI~II级择期矫形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曲马多组(A组)和氯诺昔康组(B组),每组各3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后镇痛效果。观察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及镇痛药物用量,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胃动素的水平。结果A组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A组胃动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B组胃动素水平上升不明显(P>0.05)。结论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不失为一种减少手术后恶性呕吐发生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曲马多 手术后恶心呕吐 胃动素 镇痛 术后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彭永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记录2组术前,术后1、3、6、12、24、36和48 h的MB...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自控镇痛(PC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n=30)和芬太尼组(F组,n=30)。记录2组术前,术后1、3、6、12、24、36和48 h的MBP、HR、RR、SpO2;观察并记录术后1、3、6、12、24、36和48 h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评分、按压PCA键次数以及镇痛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MBP、RR、SpO2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F组患者HR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HR各时间点较基础值及F组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按压PCA键次数及镇静过度、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F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自控镇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镇静评分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气腹压对呼吸力学与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唐伟 彭永明 毛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64-65,95,共3页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期间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呼吸动力学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管内全身麻醉容量控制通气后:在CO2气腹前(T0)、气腹压6mmHg(0.798kPa)(T1)、气腹压9mmHg(1.197kPa)(T2)、气腹... 目的观察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期间不同CO2气腹压力对呼吸动力学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气管内全身麻醉容量控制通气后:在CO2气腹前(T0)、气腹压6mmHg(0.798kPa)(T1)、气腹压9mmHg(1.197kPa)(T2)、气腹压12mmHg(1.596kPa)(T3)、气腹压15mmHg(1.955kPa)(T4)并维持气腹压力3min时记录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吸气峰压(Ppeak)、吸气平台压(Pplat)、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T0、T1、T2、T3时患者的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HR明显增快(P<0.05);T3、T4时SBP较T0—T2时明显升高(P<0.05);T2—T4时DBP、MAPT较T0、T1时明显增高(P<0.05)。T1—T4时PetCO2、Ppeak、Pplat均较T0时明显增加(均P<0.05或P<0.01)。结论不同的CO2气腹压力对呼吸动力学的监测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在12mmHg(1.596kPa)以下时循环功能监测较为稳定,对机体的呼吸循环影响明显要弱于气腹压为15mmHg(1.955kPa)时。连续呼吸力学监测可及时反映CO2气腹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变化,在腹腔镜手术麻醉监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气腹压 呼吸力学 循环功能
下载PDF
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镇痛 被引量:5
4
作者 崔颖 彭永明 +1 位作者 魏荧 戚思华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3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t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ta)的效果,探讨其对神经外科术后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开颅手术的患者,年龄28~63岁,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I组,n=15):术后镇痛给予芬太尼12.0μg/kg+昂丹司琼0.15mg/kg;高乌甲素组(Ⅱ组,舻15):术后镇痛给予高乌甲素0.4mg/kg+芬太尼6.0gg/kg+昂丹司琼0.15mg/kg。手术结束前30min,负荷镇痛I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0μg/kg+昂丹司琼0.08mg/kg,H组静脉给予高乌甲素0.08mg/kg+昂丹司琼0.08mg/kg,手术结束后即刻连接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h、24h和48h各时间点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术后6h和24h外周静脉血血浆内皮素-1(ET-1)和白细胞介素-2(IL-2)表达水平。结果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24h和48h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恶心呕吐评分显著降低(P〈0.05);I组有呼吸抑制发生CP〈0.05)。与术前相比,I组和Ⅱ组术后6h和24h血浆ET-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变化。与术前相比,I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I组相比,Ⅱ组术后6h和24h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乌甲素联合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与单纯使用芬太尼相似,并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发生;同时能够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术后镇痛 高乌甲素 应激 免疫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在乳腺肿块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彭永明 薛广燕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52-54,5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30例),传统神经阻滞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神经阻滞前(T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60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按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2组。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组(A组,30例),传统神经阻滞组(B组,30例)。观察2组患者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T1)、5(T2)、10(T3)min,手术结束时(T4)的RR、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VAS评分等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神经阻滞所用时间及肋间血管刺中率(回抽时有血)和并发症(气胸、局部麻醉药中毒)发生率、阻滞失败后麻醉方式改变的例数等。结果 A组患者在T1、T2、T3、T4时RR、HR、SBP、DBP、MAP、SpO2值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T1时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A组在神经阻滞麻醉过程中无一例(0.0%)肋间血管刺中,B组有6例(20.0%)肋间血管刺中,B组较A组明显增多(P<0.05);B组因神经阻滞效果不佳导致麻醉方式改变较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乳腺肿块切除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切除术 肋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右旋美托咪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永明 薛广燕 连芳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9-51,57,共4页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D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右旋美托咪啶自... 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与效能。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D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右旋美托咪啶自控镇痛治疗,F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镇痛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术后1、3、6、12、24、36、48 h)SBP、DBP、心率(H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期间PCIA按键次数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对术后各时间点的2组患者进行镇痛(VAS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SBP、DBP、R、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HR值较术前及F组明显降低(P<0.05),F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镇静评分值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组术后镇痛期间心动过缓发生率较F组高(P<0.01)。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PC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美托咪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 镇痛 镇静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临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唐伟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临床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8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62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S),瑞芬太尼组(RR),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SR)。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插...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在胸腔镜手术全凭静脉麻醉中临床应用。方法将收治的186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62例,分别为:舒芬太尼组(SS),瑞芬太尼组(RR),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SR)。观察诱导前(T0)、诱导后3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min(T4)、拔管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的变化;记录麻醉苏醒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术后躁动发生例数。结果 RR组麻醉诱导的MAP和HR下降较SS组与SR组更显著(P<0.05);SS组患者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较RR组与SR组显著延长(P<0.05)、SS组在麻醉维持期间MAP和HR较RR组及SR组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R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SS组与SR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对胸腔镜手术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麻醉苏醒快速平稳,术后躁动发生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 胸腔镜 全凭静脉麻醉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静脉和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永明 李铭 魏荧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比较静脉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静脉组用曲马多600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7mL,硬膜外组用曲马多500mg+氟哌利多2.5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6... 目的:比较静脉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各40例。静脉组用曲马多600mg+氟哌利多2.5mg+生理盐水87mL,硬膜外组用曲马多500mg+氟哌利多2.5mg+布比卡因150mg+生理盐水69mL,PCA设定为持续量2mL/h,PCA量0.5mL,锁定时间10min。分别记录开启泵6,12,24,48hVAS评分,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硬膜外组肠蠕动恢复优于静脉组(P<0.01),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组、硬膜外组均有极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病人控制 手术后期间 镇痛 静脉内 镇痛 硬膜外
下载PDF
可穿戴设备在手术麻醉监护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9
作者 朱宏骞 彭永明 +2 位作者 王丽静 李慧慧 颜延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3期530-531,共2页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麻醉监护,观察组患者采用可穿戴设备进行麻醉监护。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的8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麻醉监护,观察组患者采用可穿戴设备进行麻醉监护。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参与人员对麻醉监护过程的整体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出现了胆心反射、胆心综合征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的总出现率9.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36%;观察组(可穿戴设备监护组)的准确性评分、实用性评分、整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常规监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简易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穿戴设备在围术期监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监测指标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穿戴设备 麻醉监护 应用
下载PDF
模型人在研究声门周围PET CO_2变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彭永明 张继良 唐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应用模型人研究人体气道呼出气体后在声门不同部位CO2波形及PETCO2值的变化。方法:利用人呼出的标准气体从心肺复苏模型人的气管导出至声门,并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在模型人的声门周围采集气道呼出的气体,分别用两台CO2监测仪观察人... 目的:应用模型人研究人体气道呼出气体后在声门不同部位CO2波形及PETCO2值的变化。方法:利用人呼出的标准气体从心肺复苏模型人的气管导出至声门,并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在模型人的声门周围采集气道呼出的气体,分别用两台CO2监测仪观察人呼出的、及纤支镜在声门附近采集的CO2波形和PETCO2值的变化;另模拟纤支镜误入食道的过程,并观察其CO2波形的变化。结果:在模型人声门附近各点采集的气体和真人呼出的气体的CO2波形、PETCO2值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纤支镜进入食道后,CO2波形波幅降低,直至成为一低平的直线。结论:气道声门附近CO2波形、PETCO2值不因位置改变而变化,故不能用声门附近呼出CO2波形及PETCO2值的变化来引导气管导管向声门接近,但根据呼出CO2波形及PETCO2值的变化可以判断气管导管是否进入了气管或是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 气体 二氧化碳 插管法 气管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