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艺术与技术的“间距”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建平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3,共7页
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一种"间距"。艺术曾经经历了一个依赖技术的时代,后来又经历了一个受到技术挑战的时代。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文学也在不断地受到"技术"的"污染",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一种"间距"。艺术曾经经历了一个依赖技术的时代,后来又经历了一个受到技术挑战的时代。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文学也在不断地受到"技术"的"污染",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现象,引起了人文学者们的焦虑。理解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间距"是一个很好的概念。"间距"不是"距离",也不完全是"保持距离",而更可能是"利用距离"。"距离"是客观存在的,艺术不能离技术过于近,也不能过于远。艺术家的注意力,也不应该是放在如何保持距离之上。相反,艺术家要利用这种"距离",以保持艺术的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技术 间距
下载PDF
论美学研究从“文艺美学”到“艺术美学”的发展之路 被引量:7
2
作者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2期4-14,I0002,共12页
美学原本就与艺术学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在很长时期里都是艺术研究的核心。由于这个学科名称在东亚的汉字翻译,以及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使得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在中国美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 美学原本就与艺术学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它在很长时期里都是艺术研究的核心。由于这个学科名称在东亚的汉字翻译,以及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美学大讨论”,使得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在中国美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20世纪80年代“文艺美学”的提出,对于这种研究状况构成了重要的补充和调整,在美学研究的发展和文艺学的美学转向这两个方面实现了双赢的效果。当前,艺术研究一方面有着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与美学脱钩的倾向。加强美学与艺术学的结合,倡导艺术美学,对当前发展艺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一般艺术学 文艺美学 艺术美学
下载PDF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建平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72,共8页
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学这个学科曾经几起几落,在当下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发展美学,要汲取传统美学的精华,批判地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适应文艺要出精品的要求,处理好美学学术研究和美学知识普及的关系,在... 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美学这个学科曾经几起几落,在当下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发展美学,要汲取传统美学的精华,批判地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适应文艺要出精品的要求,处理好美学学术研究和美学知识普及的关系,在当下文化和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出既具当代性又具中国特点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美学研究 美学普及 半美学 自主创新
原文传递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5-204,共10页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是天人合一的化育,它的理论的生长也应归因于天人合一的涵养。感应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意涵。天人合一观念中的天地万物一气贯通、相互感应的理论,成为感物美学的理论基石。感物兴情是物在... 感物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它的产生是天人合一的化育,它的理论的生长也应归因于天人合一的涵养。感应是天人合一的核心意涵。天人合一观念中的天地万物一气贯通、相互感应的理论,成为感物美学的理论基石。感物兴情是物在先,情在后,物引发了情的发生。托物寓情是情在先,物在后,情寻物去寄托。它们都离不开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基础。离开古老的天人合一,我们无法认识感物美学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感物 感应 感物兴情 托物寓情
下载PDF
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感物兴情”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健 王德胜(主持人)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90,共10页
“感物兴情”作为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一种类型,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感发传统。这一传统的典范意义与理论价值十分重大。自然物色对作家、艺术家的感发,自然物色的特征与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及思想情感的契合,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 “感物兴情”作为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的一种类型,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的感发传统。这一传统的典范意义与理论价值十分重大。自然物色对作家、艺术家的感发,自然物色的特征与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及思想情感的契合,产生了奇特的审美效应,不仅完成了具有原创性的文学艺术创造,展示了作家、艺术家的独特性,而且,还彰显了自然物色的价值,完成了自然物色本身由死寂到生动、由本色到华丽的伟大转变。社会现实是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人、物、事,由于他(它)们与作家、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而然地成为感发之源,能够自觉、主动地引发作家、艺术家的情感,使之产生创作的行为。社会现实生活之能够引发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还因为作家、艺术家本身就处于社会生活的情境之中,能够深深体验并理解其中的悲与欢、忧和乐,切实与之产生感应。在感物兴情的过程中,物、情的律动都是物所主导的。物在审美创造和审美体验中的作用值得深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物美学 感物兴情 自然物色 社会现实 感发传统
下载PDF
从多重侧面看当代中国文论的发展历程
6
作者 高建平 《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4,共10页
当代中国文论至今已经走过了75年的历程,其间经历了“新开端”“新变化”“新时期”“新世纪”和“新时代”五个阶段。当代中国文论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多方资源,以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艺思想为主体,在与古代和外国的文艺思想的对话中不... 当代中国文论至今已经走过了75年的历程,其间经历了“新开端”“新变化”“新时期”“新世纪”和“新时代”五个阶段。当代中国文论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多方资源,以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文艺思想为主体,在与古代和外国的文艺思想的对话中不断发展。中国文论体系的建构,在各个时期的文论教材中有着清晰的体现。贯穿这75年的文论发展历程的,始终是“人民观”这条红线。在不同的时期,“人民观”不断发展,获得了新的、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文论教材与学科体系 人民观
原文传递
走向社会实践的艺术:参与式艺术的批评话语与理论启示
7
作者 李丹舟 《艺术传播研究》 2024年第3期79-90,共12页
随着我国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建设,艺术介入城乡发展新格局的一系列具体实践也催生了对关于“艺术之社会参与”的理论的需求。以参与式艺术作为分析对象,立足前卫美学的三股理论思潮和两派批评论争,可以通过审美的自律与他律... 随着我国城镇化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建设,艺术介入城乡发展新格局的一系列具体实践也催生了对关于“艺术之社会参与”的理论的需求。以参与式艺术作为分析对象,立足前卫美学的三股理论思潮和两派批评论争,可以通过审美的自律与他律之辩来反思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参与式艺术在艺术美学上的最大突破体现为对间性关系的开启,它使艺术成为在作者、作品、观众与世界之间进行沟通的关系媒介。参与式艺术的理论研究有助于促进艺术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的学科跨界融合,而当前国内涌现的许多创作案例也说明当代艺术在继承文艺“为人民”传统的基础上,正在深度融入城乡空间重构和日常生活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艺术 前卫美学 间性关系 学科融合 文艺“为人民”
下载PDF
黄药眠美学思想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以《论食利者的美学》为中心
8
作者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2期58-69,I0002,共13页
黄药眠在“美学大讨论”发动初期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提出了美在“社会存在”的重要观点,并与朱光潜争论,对此后的美学的论争和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黄药眠的其他一些美学论文也引发了一些讨论。他对“价值论”的重... 黄药眠在“美学大讨论”发动初期发表了《论食利者的美学》一文,提出了美在“社会存在”的重要观点,并与朱光潜争论,对此后的美学的论争和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黄药眠的其他一些美学论文也引发了一些讨论。他对“价值论”的重视,给美学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与阶层对立 社会存在 美是评价
下载PDF
认知与情感:“表现论”美学的二元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9
作者 李永胜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106,共11页
以克罗齐、科林伍德、鲍桑葵等人为代表的表现论者普遍将“情感表现”作为界定艺术的标准,而忽视认知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康德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下,倾向于在人的心灵结构中去寻找情感及艺术的依据,没有能发现情感和... 以克罗齐、科林伍德、鲍桑葵等人为代表的表现论者普遍将“情感表现”作为界定艺术的标准,而忽视认知性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在康德二元论思维的影响下,倾向于在人的心灵结构中去寻找情感及艺术的依据,没有能发现情感和认知的原生关联处,也没有能明了情感的性质及其在表现中的作用与体现。杜威认为艺术要表现的既不是情感,也非认知,乃是整体性的经验及其意义。情感并不是一种实体性存在,而是人在从事某种经验活动时的伴随状态,因此不能单独成为表现的对象,但在表现活动中却有着组织经验材料并使其成为整体的作用。人的认知也在经验活动中发生,虽可单独表达,但却不是艺术焦点之所在。在对整体性经验及其意义的表现中,情感和认知都可以得到呈现。而且,就认知而言,其成熟度及思想性价值不亚于哲学等其他类型的作品。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也可为此提供侧证。这为表现论美学中情感与认知的二元冲突提供了解决之道,也为文学艺术表现认知提供了一条不同于“形象思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 情感 认知 经验 杜威
原文传递
唐代美学的“思”与“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健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0-98,共9页
“思”与“境”是唐代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贡献。王昌龄较早提出并阐释“三格”(三思)与“三境”,赋予“思”与“境”以诗学、美学的意蕴。后来,唐代关于“思”与“境”的认识大都以此为基准,不断地充实着“思”与“境”的美学内... “思”与“境”是唐代美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贡献。王昌龄较早提出并阐释“三格”(三思)与“三境”,赋予“思”与“境”以诗学、美学的意蕴。后来,唐代关于“思”与“境”的认识大都以此为基准,不断地充实着“思”与“境”的美学内涵。刘禹锡阐发了“境生于象外”,皎然提出“取境”,司空图倡导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思与境偕,这些都是“思”与“境”问题的理论延伸。“思”是神思,也是构思;“境”是境象,也是意境。然而,其意涵又并非如此单纯,“思”与“境”关涉到景、象、味。唐代美学家以自己的审美卓见深化了对景、象、味的认识,不仅丰富了唐代的美学思想,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艺术的审美创造是一个由感生“思”、感物得“境”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思与境偕”。把“思”与“境”联系在一起,主张“思与境偕”,是唐代美学的杰出贡献,对中国美学意境论的影响极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美学 象外之象 味外之旨
下载PDF
杜威中国之行及其艺术经验论的理论创新
11
作者 高建平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百年前,杜威携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开启了为期两年的中国之旅,引起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此次中国之行也为杜威哲学思想的成熟及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杜威的美学思想鲜少被中国学界谈及,但其美学主... 百年前,杜威携其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理论,开启了为期两年的中国之旅,引起我国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此次中国之行也为杜威哲学思想的成熟及其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基础。杜威的美学思想鲜少被中国学界谈及,但其美学主要代表作《艺术即经验》多次被译介,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之深远。其中,“活的生物”概念、经验论、表现论、形式说等观点凝结为“艺术即经验”学说,成为杜威美学体系的基本构架,而由此发展出的艺术的三个连续性的观点,在今天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与中国 实用主义 艺术即经验 艺术的连续性
下载PDF
方法论还是本体论——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阐释学之争的学理重省
12
作者 朱海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方法论与本体论是西方现代阐释学互相对立的两种理论形态。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在学理层面揭开了它们之间的深刻矛盾。首先,在意义旨归上,方法论阐释学主张意义的先在性,追求理解的同一性;本体论阐释学强调意义的生产性,肯定理解的... 方法论与本体论是西方现代阐释学互相对立的两种理论形态。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在学理层面揭开了它们之间的深刻矛盾。首先,在意义旨归上,方法论阐释学主张意义的先在性,追求理解的同一性;本体论阐释学强调意义的生产性,肯定理解的差异性。其次,在本体论上,方法论阐释学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自然本体论为基础,而哲学阐释学以海德格尔的本体论变革为前提,主张理解即存在。再次,在价值论上,方法论阐释学秉持价值优先原则,而伽达默尔坚守事实理性,面临价值相对主义的问题。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为中国阐释学建构的路径选择和学理奠基提供了必要参考。中国阐释学应当以方法论为主,强化价值论维度,从民族文化传统中确立其学理根据,化解方法论与本体论的冲突,避免因激进历史主义而造成价值虚无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特劳斯与伽达默尔之争 方法论阐释学 本体论阐释学 中国阐释学
下载PDF
从“间距”的角度思考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建平 《艺术学研究》 2023年第3期26-33,共8页
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间距”。“间距”不是“距离”,而是一种形成和保持“距离”的力量。“间距”可大可小,但只有依托它,艺术才具有存在的基础。这种“间距”,既体现在艺术与经验性工艺的区分处,也体现在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区分处... 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存在着“间距”。“间距”不是“距离”,而是一种形成和保持“距离”的力量。“间距”可大可小,但只有依托它,艺术才具有存在的基础。这种“间距”,既体现在艺术与经验性工艺的区分处,也体现在艺术与现代科技的区分处。文学的发展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关系的发展,都体现着“间距”无所不在。在信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来临之际,艺术与技术的“间距”又以新的方式更明显地展现出来,启示我们应对这些新科技之道,而这又与艺术的未来有着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技术 “间距”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进入当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历程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建平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2年第4期4-18,共15页
中国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美学和艺术思想的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接受态度,在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的态度。随着革命的发展,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展现了... 中国古人留下了丰富的美学和艺术思想的遗产,对这些遗产的接受态度,在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成长起来,对传统文化持批判的态度。随着革命的发展,对待传统的态度也发生着变化,展现了从经由辨识而有选择地继承,形成“古为今用”的方针,再到当下形成对传统全面研究的态度这一发展过程。把握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是当今美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古为今用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拓衢路,置关键:蒋述卓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
15
作者 朱海坤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蒋述卓基于文化诗学的理论立场,从多重维度深思明辨,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起到了“拓衢路,置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内容方面,文化诗学突破了以范畴为核心的话语形态研究的局限,拓展到了古代文论的学理层面,注重... 蒋述卓基于文化诗学的理论立场,从多重维度深思明辨,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论,起到了“拓衢路,置关键”的作用。在研究内容方面,文化诗学突破了以范畴为核心的话语形态研究的局限,拓展到了古代文论的学理层面,注重中国古代文论的人文精神、民族性格、思维方式、批评形态研究。在研究路径方面,在文化诗学视域中,蒋述卓开辟了历史价值还原、中西比较融通及当代批评实践三个相互关联的研究方向,体现了中西古今交汇贯通的文化格局。在研究意义方面,文化诗学在文化、文学与文论的复合关系中审视并发掘出古代文论研究在文化建设、人格塑造、审美超越与话语创构方面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述卓 文化诗学 古代文论研究 方法论
下载PDF
解构的行动属性和行动效应——以英语世界鲁迅批评为中心
16
作者 李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6,共12页
解构作为“行动”,本质上是一种有力的阅读书写行为,同时表现出对文本阐释的绝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作者意图的反叛冲动。解构的行动效应,在20世纪80、90年代英语世界鲁迅批评的“解构范式”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一,在理论立场上,通过质疑鲁... 解构作为“行动”,本质上是一种有力的阅读书写行为,同时表现出对文本阐释的绝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作者意图的反叛冲动。解构的行动效应,在20世纪80、90年代英语世界鲁迅批评的“解构范式”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一,在理论立场上,通过质疑鲁迅的写作意图以挑战或消解文学的革命与启蒙意义;其二,在文本阐释上,对“鲁迅/叙述者”的阶级位置进行严厉的审视,甚至有意“制造”鲁迅与民众之间的阶级距离,从而揭示鲁迅笔下启蒙者的自我怀疑、否定以及行动上的“无能”。我们需要反思英语世界鲁迅批评的伦理失范问题,避免一种预设的、二元对立的批评立场,而应以切合中国语境的、对话的、整体性的立场重审鲁迅的写作,在肯定启蒙价值的基础上为鲁迅阐释重新安置一个稳定可靠的批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 英语世界鲁迅批评 行动诗学 国民性批判
下载PDF
虚静、移情与心理距离——中西审美心理的超越性追求
17
作者 李健 《中国文学批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3,190,共13页
虚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的审美心理观念,其最高境界是“心斋”“坐忘”或“虚壹而静”。“心斋”“坐忘”通过斋戒般的心理修炼实现完全、彻底的“忘”,“虚壹而静”则强调兼知与专一,目的都是实现审美的超越。西方的移情说强调... 虚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重视的审美心理观念,其最高境界是“心斋”“坐忘”或“虚壹而静”。“心斋”“坐忘”通过斋戒般的心理修炼实现完全、彻底的“忘”,“虚壹而静”则强调兼知与专一,目的都是实现审美的超越。西方的移情说强调主体将情感移到客体身上,不管是通过想象、象征还是内模仿达成目的,情感的移植最为核心,成为审美超越的手段。心理距离的超越性表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实现了有限度的一体,要求与审美对象的利害保持距离。中西审美心理都追求对功利或利害的超越,虽然手段存在差异,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摆脱功利或利害对审美的阻碍,以期进入纯粹的审美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静 争移情 心理距离 审美心理 超越性
原文传递
论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纲纪 高建平 +5 位作者 张法 薛富兴 刘成纪 刘悦笛 彭修银 吴海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5,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时代课题,这对中华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编辑部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以"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为题撰文与学界共享,以期推动新时代中华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时代课题,这对中华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编辑部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以"中华美学的传承与创新"为题撰文与学界共享,以期推动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性发展 中华美学 传承 创造性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 时代课题 专家学者 美学研究
下载PDF
关于公共阐释若干问题的再讨论(之一)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江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4,181,共5页
基于对百年西方文论之强制阐释特征的反思和批判,我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公共阐释论'。(1)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在于,期待学界同仁在吸收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优长的同时,能够从西方理论传统中走出来,认真梳理和挖掘中国文化资源特... 基于对百年西方文论之强制阐释特征的反思和批判,我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公共阐释论'。(1)提出这一理论的目的在于,期待学界同仁在吸收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优长的同时,能够从西方理论传统中走出来,认真梳理和挖掘中国文化资源特别是中国阐释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赫耳墨斯 阐释者 公共性 理性行为
下载PDF
“表现”的馈赠:从杜威经验主义表现论看表现对于艺术家的内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永胜 《人文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99,共10页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直觉,科林伍德和苏珊·朗格等人则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周延,这导致他们在解释表现的内在意义时,进入了某种逻辑悖论之中。杜威在批判性地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者、克罗齐、托尔斯泰等人表现论... 克罗齐认为表现即直觉,科林伍德和苏珊·朗格等人则将情感作为表现对象。这两种观点在理论上并不周延,这导致他们在解释表现的内在意义时,进入了某种逻辑悖论之中。杜威在批判性地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者、克罗齐、托尔斯泰等人表现论的基础上,对表现论进行了改造。他认为表现乃是对一个完整经验及其意义在媒介中的重构。通过深入解读可以发现,这个经过重构的完整经验和原发经验相比,有着三重改变,具有三层内容:原发经验活动中的情感与思考;重构过程中的反思与情感;由于媒介的参与而生发的媒介性的思考与情感。如此,表现便既是对原发经验及其思考与情感的保存、整理和澄清,同时也是对原发经验的完善和提升,并且还会产生新的思考与情感。此即表现对于艺术家的内在意义。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当下的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 经验 情感 思考 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