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3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晓碧 王芳 陈扬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治疗和...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408例行PCI的患者(ACS-PCI)进行登记。患者平均年龄71岁,记录患者体检和生化指标基线特征、合并症、治疗和干预方法;随访30d,记录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研究终点:全因死亡。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向后逐步删除法:似然比统计量(backward:likelihood Ratio)分析进行纳入研究的参数作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ACS-PC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PCI患者,高龄(平均年龄75岁)、高的泵功能分级、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OR:1.1、2.9、10.4;P值:0.001、〈0.01、〈0.01)是其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NSTEACS-PCI患者,高龄(80岁以上)、合并糖尿病、高的泵功能分级(3级以上)及入院时存在肾功能不全(OR:6.6、4.3、3.4,5.6;P值:0.002、0.019、〈0.01、0.003)是其短期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ACS-PCI患者,3级以上泵功能、使用IABP、合并糖尿病、入院时肾功能不全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这些患者应仔细评估PCI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慎重选择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9
2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8年第6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 目的探讨护理组织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全院16个病区随机选择6个病区,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个病区。对照组实施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组构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即每个病区护士按每组分管12~15例患者分为2~3组,每组3名护士(全责护士、辅助护士、助理护士各1名),辅助护士和助理护士在全责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小组患者的各项护理。实施3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病房环境、三短、六洁、五送、管道护理、压疮防护、健康教育、病情掌握及怠者满意度9项除管道护理、压疮防护2项外,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模式能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 层级全责护理 基础护理 护理模式 护理管理 整体护理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朱红秋 朱平安 +2 位作者 沈双宏 汪润 赵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h-FAB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心绞痛患者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74例,... 目的探讨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protein,h-FABP)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心脏意外事件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心绞痛患者分成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74例,男45例,女29例;UAP 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分别检测其血清 hs-CRP、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MB(CK-MB)的含量,并于2周内观察各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情况。并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UAP 组的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6.8%,高于 SAP 组的10.53%(P<0.05);对照组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SAP 和 UAP 组患者血清 hs-CRP 的含量分别为(1.78±0.62)mg/L 和(7.64±2.18)mg/L,高于对照组的(0.59±0.27)mg/L(P<0.05,P<0.01);SAP 和 UAP 组血清h-FABP 的含量分别为(3.15±2.61)μg/L 和(16.46±5.28)μg/L,高于对照组的(1.83±0.75)μg/L(P<0.05,P<0.01);SAP 患者血清 cTn-I 的含量为(0.67±0.09)μg/L,与对照组(0.47±0.12)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AP 组和 UAP 组中的Ⅲ级患者的血清 cTn-I 含量分别为(1.28±0.43)μg/L 和(2.14±1.49)μg/L,高于对照组的(0.47±0.12)μg/L(P<0.01)。而 UAP 组Ⅰ级和Ⅱ级患者其 cTn-1的含量为(0.53±0.13)μg/L 和(0.74±0.37)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MB 值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AP 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患者其血清 hs-CRP 和 h-FABP 的含量分别为(6.32±2.06)μg/L 和(8.76±3.83)μg/L,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中,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患者其血清 hs-CRP、h-FABP 和 cTn-Ⅰ的含量分别为(9.82±3.15)μg/L、(22.21±8.87)μg/L和(2.68±0.48)μg/L,高于对照组(P<0.叭);另外,各组发生与未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 CK-MB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h-FABP 的联合检测较传统的心肌损伤检测指标 cTn-I 和 CK-MB 对 UAP 患者近期发生心脏意外事件的可能性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质
原文传递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明亮 沈玉华 +5 位作者 张立敏 李大鹏 殷实 李玥 徐金铭 王伟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67-3669,共3页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PCI...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口服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率及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明确诊断为STEMI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观察两组在急诊PCI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和QTd的变化。结果急诊PCI治疗前有22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急诊PCI后,无室性心律失常出现,QTd在室性心律失常组较非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P<0.05);氯吡格雷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术后2、24 h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更明显(P<0.05);氯吡格雷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替格瑞洛组QTd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下降更明显(P<0.05);住院期间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前及术后应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可更快、更强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缩短QTd,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QT离散度 血小板聚集率
下载PDF
比索洛尔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邵峰 辜裕光 吴华雄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 目的探讨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 mg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电图改善和血清细胞因子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95%、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3.33%、97.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 I)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比索洛尔片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改善率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京兰 苏又苏 +4 位作者 付剑云 王晓艳 方红城 罗国庆 盛国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 (CES D)评分 ,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12 1例分为无抑郁组 (A组 ,64例 ) ,轻中度抑郁组(B组 ...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 (CES D)评分 ,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12 1例分为无抑郁组 (A组 ,64例 ) ,轻中度抑郁组(B组 ,3 4例 )和严重抑郁组 (C组 ,2 3例 ) ,观察不同组别之间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发生状况。结果无抑郁组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 ,轻中度抑郁组单支、双支和 3支病变比例相近 ;严重抑郁组以 3支病变为主。日常生活中 ,轻中度抑郁组ST段下降 (4 2± 1 3 )次 ,ST段下降持续时间 (3 5 8± 9 2 )min ,ST段下降指数 (3 2 8± 0 9)min/h ,均高于无抑郁组的 (1 8±0 3 )次、(16 6± 4 2 )min、(1 76± 0 4)min/h和严重抑郁组的 (2 1± 0 7)次、(17 8± 5 8)min、(1 69± 0 5 )min/h(P <0 0 5 ) ;运动试验中 ,轻中度抑郁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与严重抑郁组相近 ,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日常生活中缺血症状与无抑郁组相似 ,但活动后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结论抑郁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心肌缺血的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下载PDF
PCI对冠心病患者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丽芳 宋晓华 黄于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10期1714-17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蛇口人民医院127例CHD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及其预后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蛇口人民医院127例CHD患者,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等分为SAP(稳定型心绞痛,n=43)、UAP(不稳定型心绞痛,n=43)、AMI(急性心肌梗死,n=41)三组,均行PCI治疗,分别于手术前5min及术后48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并进行对比。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MACE组(n=22)与非MACE组(n=105),对比两组手术前5min及术后48h时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PCI前5min及术后48h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48h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均较术前5min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与非MACE组手术前5min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MACE组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后可导致CHD患者血清MMP-9、hs-CRP、HMGB1水平上升,加重机体炎症反应,致使短期内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瘦素与原发性高血压和体脂及血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政祥 李红辉 +4 位作者 陈家林 向阳 洪锐东 刘延柏 李晟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性别、肥胖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4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检测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 目的 探讨血清瘦素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性别、肥胖和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 40例健康自愿者的血清瘦素浓度 ,同时检测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LDL C)和体重指数 (BMI)等指标 ,分析血清瘦素浓度与不同血压水平和靶器官受累程度不同的原发性高血压以及性别、BMI、血脂的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血清瘦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 5) ,且 3级高血压血清瘦素显著高于 2级高血压 (P <0 0 5) ,2级高血压血清瘦素显著高于 1级高血压 (P <0 0 5) ,血清瘦素与SBP、DBP均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1 ,P <0 0 5) ;血清瘦素浓度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病程度无关 ;女性瘦素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1 ) ;肥胖者血清瘦素显著高于非肥胖者 (P <0 0 5) ;血清瘦素与TG呈直线正相关 (P<0 0 5) ,而与TC、HDL C和HDL C无关。结论 血清瘦素与血压水平相关 ,与高血压靶器官受损无相关性 ,与性别和TG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高血压 肥胖 性别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立军 王晓军 崔连群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 87例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 4组 ,即女性绝经前 ( <45岁 )、围绝经期 ( 4 5~ 5 4岁 )、绝经后 ( 5 5~ 6 4岁 )和老年期 (≥ 6 5岁 ) ;将同期确...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冠心病患者 87例 ,根据年龄将其分为 4组 ,即女性绝经前 ( <45岁 )、围绝经期 ( 4 5~ 5 4岁 )、绝经后 ( 5 5~ 6 4岁 )和老年期 (≥ 6 5岁 ) ;将同期确诊的男性患者 2 0 6例亦按此方法分组进行对照。结果女性冠心病患者在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多支病变者显著少于同年龄男性组 (分别为 0与 5 3.0 6 % ,9.0 9%与6 0 .34% ,P均 <0 .0 1)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显著低于男性组 (分别为 7.5± 3.5与 12 .5± 5 .5 ,8.5± 6 .5与 14 .0± 5 .5 ,P<0 .0 1~0 .0 0 1) ,但自绝经后期开始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显著增加 ,与同年龄男性组无差异 ( P>0 .0 5 )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无差异 (分别为14 .5± 5 .7与 16 .0± 4.5 ,19.5± 4.5与 19.0± 7.5 ,P均 >0 .0 5 )。与围绝经期以前患者比较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显著增多 (分别为 5 .7%与 5 9.6 1% ,P<0 .0 1)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亦显著增加 (平均 17.0± 5 .1与 8.0± 3.5 ,P<0 .0 1)。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差异 ,以左前降支受累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动脉硬化 女性 诊断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继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路 方红城 +1 位作者 吴京 吴红玲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79-1080,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律失常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对冠心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曹源 舒晓春 +1 位作者 吴贻全 刘铭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了解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SAP 患者被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4周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以了解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60例SAP 患者被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MMP-9和TNF-α水平。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MMP-9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 均<0. 01) 。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炎症因子MMP- 9和TNF-α水平,有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复方丹参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正英 刘晓芳 李沈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4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观...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满意度。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入住本院心内科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24例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疾病知识掌握、情绪稳定、遵医行为、二级预防能力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均较高(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基层医院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心电监护仪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志红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2313-231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方法通过成立心电监护技术培训考核基地,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培训,观察护士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帮助护士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结果培训前后相比,护...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仪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方法通过成立心电监护技术培训考核基地,对我院150名护士进行培训,观察护士在使用心电监护仪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帮助护士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结果培训前后相比,护士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64,12.74;X^2分别为19.16,25.28;P〈0.05)。结论临床科室应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在实际使用心电监护仪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问题解决 心电监护仪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心钠素浓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夏小杰 昝沁 +4 位作者 杨俊芬 黄元涛 曹克将 杜同信 王自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病人血浆心钠素 (ANF)的浓度变化 ,探讨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 (Prethrom boticstate,PTS)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2 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者 (IPAF)分别于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 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心钠素... 目的 :研究心房颤动 (房颤 )病人血浆心钠素 (ANF)的浓度变化 ,探讨房颤引起血栓前状态 (Prethrom boticstate,PTS)的机制。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对 2 1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者 (IPAF)分别于房颤发作时及终止后 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浆心钠素 (ANF)浓度 ,并与 2 8例孤立性持续性房颤 (ISAF)、2 7例二尖瓣狭窄伴持续性房颤 (RHD)、3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及 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IPAF病人房颤发作时 ,ISAF和RHD组病人 ,红细胞压积 (HCT % )、血浆ANF浓度比IPAF房颤终止后 1周、PSVT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上升 ,而PSV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 ;IPAF病人房颤发作时血浆ANF浓度和HCT %与房颤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ANF浓度与年龄、性别、二尖瓣口面积、EF值及左心房内径等临床参数无关。结论 :房颤病人存在血液浓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浆 心钠素 放射免疫分析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分析、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小杰 曹克将 +2 位作者 陈绍良 单其俊 叶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性治疗过程中发生心脏压塞诊断和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结果18例与心脏介入性诊治操作有关的心脏压塞患者,17例为急性心脏压塞,1例在术后72小时延迟出现。18例中9例与射频消融术有关;5例与PTCA有关;3例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有关;1例与临时起搏器安装术有关。共有3例死亡。结论心脏介入性治疗可引起即刻和迟缓性两类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及时诊断与处理非常重要,心包穿刺引流是首选方法,必要时应及时切开心包减压或开胸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压塞 心包穿刺 心脏介入治疗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焰 赵洁 郑晓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整个治疗进行管理,在治疗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有效降低急性梗死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的概率,对患者的病情恢复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梗死 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尿蛋白早期肾损害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池晓霞 陈剑雄 屠洪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04-306,30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尿蛋白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尿蛋白指标的变化及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肌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二项检测RBP、mALB、β2-MG、NAG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三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四项检测阳性率可达91.67%,RBP与β2-MG、NAG呈显著正相关(P<0.05)。mALB与RBP、β2-MG、NAG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三至四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肾性 视黄A醇结合蛋白类 Β2微球蛋白
原文传递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评价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怡粤 余小平 陈胜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2-2344,共3页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 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超声指数(HFEI)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 E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HFmr EF患者184例作为心力衰竭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患者分为Ⅱ级73例,Ⅲ级86例,Ⅳ级25例。另选取180例年龄匹配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检查并同时进行HFEI评分。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 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并且其水平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且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心力衰竭组HFEI评分分值与血浆NT-pro B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9,P<0.05)。结论 HFEI评分在HFmr EF患者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心力衰竭程度,且适合于进行长期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超声指数 N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丽芳 宋晓华 黄于朗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10期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尿酸盐转运蛋白(UAT)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为LEASO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LE...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酸(UA)、尿酸盐转运蛋白(UAT)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为LEASO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蛇口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LEAS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UA、UAT、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Ridit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7例,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UA、UAT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UA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UA水平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70%,4/46)与对照组(6.52%,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LEASO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中hs-CRP、UA、UAT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栓通 前列地尔 超敏C反应蛋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P2Y1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文斌 张新霞 +2 位作者 陈晓燕 莫怡浩 伍贵富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亚基12(P2Y12)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方法入选9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或CT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给予充分的氯吡格雷治疗后,运用富血小板血浆光学法来测定患者服药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根据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成氯吡格雷抵抗组(CR)30例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NCR)61例。应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对患者P2Y1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798347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两组患者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之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异。结果 91例患者rs6798347成功分型90例,其中CR组(29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14例(48.28%)、5例(17.24%)、10例(34.48%);NCR组(61例)的GG、AA、AG基因型分别有33例(54.10%)、5例(8.20%)、23例(37.70%)。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携带突变型等位基因A的患者服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有升高趋势(45.21%±16.67%比51.63%±16.18%,P=0.068);部分CR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后最大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其未服药时的基线值(68.70%±13.59%比58.90%±4.93%,P=0.046);各基因型之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R组与NCR组之间总胆固醇[(4.11±1.12)mmol/L比(4.81±1.34)mmol/L,P=0.01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18±0.81)mmol/L比(2.57±0.89)mmol/L,P=0.049]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其余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1)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与冠心病患者CR的发生无明显关系;(2)血小板膜P2Y12受体基因多态性位点rs6798347的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影响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嘌呤能P2Y12 动脉粥样硬化 氯吡格雷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