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CT灌注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钟井松 沈海林 +4 位作者 丁乙 陆敬民 沈雪峰 杨益龙 王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64层CT灌注(64-SCTP)成像对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64-SCTP检查及头颈部64层CT血管造影(64-SCTA)检查,其中,前循环TIA11例,后循环TIA9例,测定兴趣区及... 目的:探讨64层CT灌注(64-SCTP)成像对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64-SCTP检查及头颈部64层CT血管造影(64-SCTA)检查,其中,前循环TIA11例,后循环TIA9例,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评价TIA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20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CTP有13例CT脑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其中10例前循环TIA患者发现灌注异常区,TTP、rCBF、MTT值与健侧对照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CBV与健侧对照区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例后循环TIA患者发现枕叶有灌注异常;CTA发现10例前循环血管狭窄,6例后循环血管狭窄;结论:脑64-SCTP成像可以用于评价TIA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脑64-SCTP结合头颈部CTA对TIA病因诊断及病情评估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液动力学 现象
下载PDF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朱文阳 杨益龙 +1 位作者 李建东 陈明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0年第9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 spasm,CV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aSAH后CVS患者,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 spasm,CVS)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aSAH后CV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2周。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法、Barthel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对患者治疗前、后意识障碍程度、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V)、双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ies,ACA)和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血流速度;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一氧化氮和内皮素(endothelin,ET)-1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V、ACA和MCA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L-6、hs-CRP、TNF-α和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一氧化氮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未见肝、肾功能损伤及粒性白细胞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依达拉奉疗治疗aSAH后CVS患者效果确切,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微循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血管痉挛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64层CT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间歇期脑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钟井松 沈海林 +2 位作者 沈雪峰 王红 丁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2期17-20,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脑64层CT灌注(64-SCTP)成像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间歇期局部脑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26例,于间歇期行64-SCTP检查,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 目的探讨脑64层CT灌注(64-SCTP)成像评价椎-基底动脉系统TIA间歇期局部脑血流灌注状态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26例,于间歇期行64-SCTP检查,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对这些灌注参数进行半定量分析,所有患者同期进行CTA检查,CTA检查结果均经DSA证实。结果所有2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中有18例CTP脑灌注异常,其患侧及对侧的平均rTTP、rMTT、rCBF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rCB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TA发现26例患者中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20例。结论以桥脑层面为基础灌注层面的64层CT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评估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间歇期血流灌注状态,帮助了解患者病情,结合CTA检查可以发现相关责任血管,对指导临床早期干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灌注 短暂性缺血发作
下载PDF
脑CTA与CT灌注成像在TIA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钟井松 沈海林 +4 位作者 丁乙 陆敬民 沈雪峰 杨益龙 王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774-778,共5页
目的:探讨脑CT血管造影与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64-SCTP检查及头颈部64层CT血管造影(64-SCTA)检查,前循环TIA11例,后循环TIA9例,测定兴趣区... 目的:探讨脑CT血管造影与CT灌注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64-SCTP检查及头颈部64层CT血管造影(64-SCTA)检查,前循环TIA11例,后循环TIA9例,测定兴趣区及对侧相应区域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结果:20例患者头颅CT平扫均未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病灶,但有13例CT脑灌注成像发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异常灌注区,其中10例前循环TIA患者发现灌注异常区,TTP、rCBF、MTT值与健侧对照区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rCBV与健侧对照区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3例后循环TIA患者发现枕叶有灌注异常;CTA发现10例前循环血管狭窄,6例后循环血管狭窄。结论:脑64-SCTP成像可以多参数评估TIA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以TTP及MTT最敏感,CBF次之;脑64-SCTP结合头颈部CTA,对TIA病因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灌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文广 第荣祥 +2 位作者 韩辉 左建东 管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年来经CT证实的基底节脑出血,且双瞳孔未散大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岛叶切开显微镜下清除基底节脑出血。结果本组中1例死亡,占4.8...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近年来经CT证实的基底节脑出血,且双瞳孔未散大的患者.行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岛叶切开显微镜下清除基底节脑出血。结果本组中1例死亡,占4.8%;再出血4例.占19.0%;经随访6个月,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进行评价,恢复良好率(ADLⅠ~Ⅲ级)达90.5%。结论小骨窗经侧裂入路岛叶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易清除血肿、止血彻底、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是基底节区脑出血首选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神经节出血 外侧裂入路 显微外科
下载PDF
64层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钟井松 沈海林 +2 位作者 沈雪峰 王红 丁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1期43-4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CTA)在冠状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状动脉瘤患者的64层CT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64层CT血管造影均可见冠状动脉瘤,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1例位于LAD与... 目的探讨64层CT血管造影(CTA)在冠状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冠状动脉瘤患者的64层CT血管造影及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64层CT血管造影均可见冠状动脉瘤,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1例位于LAD与LAD2分叉部,1例位于LAD与LCX分叉部,3例位于LAD近段,1例位于RCA远段;4例并有钙化斑块,2例并有混合斑块,相应冠状动脉均可见狭窄改变。结论 64层CT血管造影是一种无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可部分取代冠状动脉造影而成为诊断冠状动脉瘤的主要方法,对冠状动脉瘤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 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依达拉奉合并东灵迪芙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赵连东 杨光 +2 位作者 赵颖 曹向阳 赵志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单药及合并东灵迪芙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发病48h以内的ACI患者101例,分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组(即治疗组32例)及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即对照1组52例),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组(即对照2组17例)... 目的:比较依达拉奉单药及合并东灵迪芙对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发病48h以内的ACI患者101例,分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组(即治疗组32例)及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即对照1组52例),依达拉奉单药治疗组(即对照2组17例)。治疗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合并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1组:以东灵迪芙注射液按隔天10IU,5IU,5IU方案治疗;对照2组: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NS)250mL静脉滴注,2次/d,共7d。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 ESS增分率和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21d后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ESS增分率分别为(58.9±27.8、36.8±23.4、34.1±24.1),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ADL增分率分别为(63.4±33.6、30.4±31.8、31.2±31.7),治疗组与两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合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依达拉奉与东灵迪芙单药治疗组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东灵迪芙 急性脑梗死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相关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永 陈锐 +2 位作者 支中文 章文斌 赵连东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相关疼痛的疗效,以及疼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对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存在疼痛症状的43例中晚期PD患...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STN-DBS)治疗帕金森病(PD)相关疼痛的疗效,以及疼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对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双侧STN-DBS治疗的存在疼痛症状的43例中晚期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开机并随访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疼痛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焦虑抑郁症状。总结STN-DBS治疗PD相关疼痛的疗效,分析疼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中,28例患者(65.1%)存在疼痛微毁损效应。开机后6个月时,41例患者(95.3%)的疼痛症状减轻,VAS评分为(1.19±1.47)分,显著低于术前的(3.51±1.84)分(P<0.05),平均改善为66.1%。患者术后HAMA、HAMD评分分别为(13.16±4.52)分和(15.35±4.19)分,显著低于术前的(17.21±5.47)分和(21.60±4.82)分(均P<0.05)。VAS评分与HAMA、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r=0.664,r=0.505,均P<0.001)。结论中晚期PD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焦虑抑郁有显著关系;STN-DBS治疗可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并且多数患者存在疼痛微毁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疼痛 焦虑 抑郁 丘脑底核 脑深部刺激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