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红蛋白水平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玺丞 葛洪峰 +6 位作者 王玲 史玉叶 张颢 朱俊峰 单慧蓉 沈子园 桑威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GB)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2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总计84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确定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GB)水平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2022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总计84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确定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将2组患者进行1∶1最邻近匹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用于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15~91岁),男性患者占比50.8%,5年生存率为64.8%。血红蛋白的最佳截断值为110 g/L,据此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HGB<110 g/L组和HGB≥110 g/L组)。经PSM分析后,2组间除了白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变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中枢受累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此外,在BCL-2+组、BCL-6-组、CD5+组、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Non-GCB)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 PS)评分<2组和国际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中高危组中,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低血红蛋白水平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红蛋白 预后 多中心研究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EASIX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评估: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大珊 邓玲 +7 位作者 葛洪峰 朱俊峰 王玲 史玉叶 张颢 沈子园 桑威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22年3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6家医疗中心诊断为DLBCL的580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MaxStat统计量确定EASIX的最佳截断值。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DLBCL患者生存结局的变量。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580例患者中男性294例(50.7%),中位年龄(60.32±13.36)岁,总体5年OS率为56.4%。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EASIX的最佳截断值为1.17。多因素分析显示EASIX、年龄、血红蛋白、中枢累及、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EASIX可以对BCL-2-和BCL-2+组、BCL-6-和BCL-6+组、GCB和非GCB组、ECOG PS评分<2分和≥2分组、Ann ArborⅠ/Ⅱ期和Ⅲ/Ⅳ期、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以及NCCN-IPI评分LR/LIR和HIR/HR组的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结论高EASIX(>1.17)与初诊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且EASIX能对不同亚组的患者进行准确的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EASIX 预后 初诊 多中心 回顾性
下载PDF
营养控制状态评分对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单慧蓉 陈玺丞 +8 位作者 张颢 苗雨青 王飞 史玉叶 王玲 叶静静 沈子园 桑威 葛洪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对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09年10月至2022年1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7家医疗中心确诊的654例初诊晚期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营养控制状态(CONUT)评分对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09年10月至2022年1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7家医疗中心确诊的654例初诊晚期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免疫化疗方案治疗。按照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为训练集(458例)和验证集(196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清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总胆固醇计算CONUT评分。根据MaxStat统计量确定CONUT评分的最佳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总生存(OS)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ONUT评分分别联合国际预后指数(IPI)、改良国际预后指数(NCCN-IPI)预测OS的效能。结果65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1个月(95%CI:35.3~40.9个月),5年OS率为49.2%。根据MaxStat统计量确定CONUT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6分,将患者分为营养状况正常组(CONUT评分≤6分)(489例)和营养状况不良组(CONUT评分>6分)(165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NUT评分>6分、男性、乳酸脱氢酶>240 U/L、高白细胞计数、低血红蛋白水平、年龄>60岁是晚期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整体晚期DLBCL营养状况不良组患者(CONUT评分>6分)OS较营养状况正常组(CONUT评分≤6分)差(P<0.001);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ECOG PS评分<2分、IPI低中危险、IPI中高危、NCCN-IPI低中危、NCCN-IPI中高危的患者中,营养状况不良组(CONUT评分>6分)患者OS较营养状况正常组(CONUT评分≤6分)差(均P<0.05)。结论CONUT评分评估晚期DLBCL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且CONUT评分联合IPI、NCCN-IPI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营养评价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晨露 沈子园 +16 位作者 王颖 张颢 王飞 顾伟英 史玉叶 王春玲 朱太岗 王英杰 苗雨青 王玲 叶静静 纪春岩 桑威 徐开林 夏瑞祥 刘沁华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2-477,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临床特征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505例老年DLBCL(≥60岁)患者。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GNRI的最佳截断值,应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匹...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及临床特征对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505例老年DLBCL(≥60岁)患者。基于MaxStat算法获取GNRI的最佳截断值,应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均衡组间协变量,比较匹配前后两组基线特征、总生存期(OS)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273例(54.1%),中位生存时间为62.9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NRI、年龄、乳酸脱氢酶(LDH)、Ann Arbor分期是DLBC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基于Maxstat统计量计算出GNRI的最佳截断值为99,经PSM后,成功匹配GNRI<99与GNRI≥99组各102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GNRI可以对BCL-2^(-)组、BCL-6^(+)组和CD5^(+/-)组、Ann Arbor分期中Ⅲ~Ⅳ期和IPI评分处于中高危和高危组的患者进行精准分层。结论GNRI、年龄、LDH和Ann Arbor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GNRI在评估老年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且提示GNRI≥99的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倾向性评分匹配 预后分析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评估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子园 贺晨露 +17 位作者 王颖 孙倩 刘沁华 夏瑞祥 张颢 苗雨青 徐浩 顾伟英 王春玲 史玉叶 叶静静 纪春岩 朱太岗 闫冬梅 桑威 徐开林 黄水平 王祥民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8家医院确诊的172例成人HP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7例(50.6%,87/172),女性85例(49.4%,85/172),生存68例,死亡10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目的探究淋巴细胞亚群在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中的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8家医院确诊的172例成人HP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7例(50.6%,87/172),女性85例(49.4%,85/172),生存68例,死亡10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回顾性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特征、纤维蛋白原等变量,并分析以上变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通过最大选择秩统计量(MaxStat)计算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HPS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HPS患者中位年龄56(42,66)岁。存活组年龄、血小板计数和白蛋白水平分别为48(27,63)岁,84×10^(9)/L和32.3 g/L;在死亡组分别为59岁,45.5×10^(9)/L和27.3 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68,P=0.001;Z=-3.156,P=0.002;Z=-3.431,P=0.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5年累积生存率为37.4%(37.4/100),分化簇8+(CD8+)<11.1%、CD3+<64.9%、CD4+>51%、CD4/CD8比值>2.18的患者预后较差(χ^(2)=7.498,P=0.023;χ^(2)=4.169,P=0.041;χ^(2)=4.316,P=0.038;χ^(2)=9.372,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HR=2.435,P=0.027;HR=5.790,P<0.001;HR=0.432,P=0.018;HR=0.427,P=0.018)。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可用于评估HPS患者预后,CD4/CD8比、年龄、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是HP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噬血细胞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沈子园 陈玺丞 +17 位作者 单慧蓉 贾韬 顾伟英 王飞 滕清良 王玲 王春玲 史玉叶 张颢 苗雨青 朱太岗 纪春岩 叶静静 张明智 张旭东 王亮 徐开林 桑威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42-648,共7页
目的探索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1所医疗中心确诊的656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60例)和验证集(... 目的探索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3月至2021年4月在淮海淋巴瘤协作组11所医疗中心确诊的656例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460例)和验证集(196例)两个队列,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6(34,57)岁,男456例(69.5%),鼻部受累561例(85.5%)。203例(30.9%)患者采用了以左旋门冬酰胺酶联合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接受P-GEMOX(培门冬酶+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优于接受SMILE(甲氨蝶呤+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左旋门冬酰胺酶+依托泊苷)方案的患者(85.9%对63.8%,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CA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 PS)评分、HGB、EB病毒DNA是ENKTL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基于本研究筛选出的预后因素的预测性能优于国际预后指数、韩国预后指数和自然杀伤淋巴瘤预后指数。结论性别、CA分期、ECOG PS评分、HGB和EB病毒DNA是接受培门冬酶/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的ENKT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 预后 培门冬酶 天冬酰胺酶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患者的远期疗效和中期PET/CT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刘红 张丽娟 +4 位作者 朱雪梅 何正梅 徐瑞容 王春玲 于亮 《江苏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远期疗效及中期PET/CT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191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利妥昔单抗治疗108例(A组),非利妥昔单抗治疗83例(B组)。回顾性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远期疗效及中期PET/CT评估的意义。方法收集191例淋巴瘤患者资料;其中,利妥昔单抗治疗108例(A组),非利妥昔单抗治疗83例(B组)。回顾性分析利妥昔单抗治疗淋巴瘤的远期临床效果及其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B组比较,A组完全缓解(CR)率较高(94.4%vs.83.1%)(P<0.05),复发率较低(6.4%vs.22.9%)(P<0.01),5年生存率较高(65.7%vs.44.6%)(P<0.05)。利妥昔单抗诱导治疗CR后且维持其治疗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中断其治疗组(85.5%vs.50.0%)(P<0.05)。侵袭性淋巴瘤患者采用含利妥昔单抗治疗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非利妥昔单抗治疗者(61.7%vs.38.6%)(P<0.05)。行中期PET/CT检查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未行者(66.7%vs.53.7%)(P<0.05)。HBsAg阳性、年龄>65岁、β2微球蛋白升高、免疫分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有颅内侵犯是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可提高淋巴瘤患者CR率,减少复发。首选利妥昔单抗达CR后维持其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实施中期PET/CT检查有利于评估化疗疗效,选择更为合理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124例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预后分析:一项淮海淋巴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沈子园 贺晨露 +20 位作者 孙倩 张硕 胡灵灵 刘沁华 张颢 刘鑫 苗雨青 顾伟英 王飞 王春玲 史玉叶 王玲 焦俊 叶静静 徐林艳 闫冬梅 李振宇 金英良 黄水平 徐开林 桑威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0-806,共7页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8个医疗中心确诊的124例成人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axstat算法、X-Tile软件和限制立方样条获取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分析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HLH)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20年7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8个医疗中心确诊的124例成人HLH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Maxstat算法、X-Tile软件和限制立方样条获取连续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构建成人HLH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列线图实现模型的可视化,采用Bootstrap重抽样的方法进行验证,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验证列线图,检查预测精度。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结果12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18~84)岁,男性61例(49.19%)。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血清铁蛋白增高者110例(88.71%),肝脾肿大者57例(45.97%)。124例患者中77例(62.10%)死亡,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7.0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成人HLH的预后受性别、年龄、纤维蛋白原、血肌酐、ALT和白蛋白的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PLT、白蛋白、ALT和治疗方案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以上5个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C-index为0.739,校准图显示HLH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成人HLH的预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性别、PLT、白蛋白、ALT和治疗方案是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为临床医师评估成人HLH预后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噬血细胞综合征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207例原发性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一项淮海淋巴瘤工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子园 闫冬梅 +15 位作者 李炳宗 顾伟英 王飞 朱俊峰 朱太岗 贾韬 苗雨青 张颢 于亮 王春玲 夏瑞祥 刘沁华 徐开林 桑威 张翠娟 叶静静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656-662,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1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11家医疗中心确诊的207例CD5^(+)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特... 目的:探讨原发性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5^(+)DLB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21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11家医疗中心确诊的207例CD5^(+)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患者的病理特征,基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CD5^(+)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207例患者中男102例,女105例,中位年龄61(24~90)岁,5年总体生存率为47.5%,Ann Arbor分期Ⅲ/Ⅳ期119例(57.5%),44例(21.3%)出现中枢神经受累,MYC/BCL-2双表达95例(45.9%)。采用R-CHOP/R-CHOP-like治疗方案、强化疗治疗方案和CHOP/CHOP-like治疗方案的患者间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治疗方案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优于未使用BTK抑制剂的患者(P=0.038)。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评分和细胞起源影响患者的生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白蛋白和ECOG评分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CD5^(+)DLBCL患者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白蛋白和ECOG评分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CD5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分析
原文传递
住院患者缺铁性贫血425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蒋晶晶 陈侃侃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22期1983-1984,共2页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IDA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亦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或称继发性IDA。临床上诊治并不困难,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危险因素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
11
作者 唐旭东 胡灵灵 +10 位作者 沈子园 张颢 苗雨青 王春玲 王玲 叶静静 顾伟英 朱太岗 方拥军 桑威 赵世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7-1702,1709,共7页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回顾性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9个医疗中心的132... 目的:基于多中心数据回顾性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8月淮海淋巴瘤协作组中9个医疗中心的132例EBV-HLH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使用限制立方样条计算EBV-DNA拷贝数的最佳截断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绘制患者的Kaplan-Meier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132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5岁,其中儿童(<14岁)61例(46.21%),老年患者(≥60岁)25例(18.94%),发热患者124例(93.94%),血清铁蛋白增高116例(87.88%)。儿童患者的预后情况优于成人(P<0.001),两组患者的半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2%和38.0%。儿童组患者白蛋白、血清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成人组患者,而血肌酐低于成人组。存活组的年龄、血肌酐低于死亡组,而血清甘油三酯高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EBV-DNA拷贝数是影响EBV-HLH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BV-HLH早期病死率高,预后差,初诊EBV-DNA拷贝数和年龄是影响EBV-HLH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 预后
下载PDF
8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正平 丁家华 +9 位作者 陈宝安 吴芬 高冲 孙耘玉 程坚 赵刚 王骏 李玉峰 丁邦和 钱军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286,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8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血型异同、供者类型、疾病状态、HT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总结82例接受allo—HSCT治疗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供受者年龄、供受者性别、供受者血型异同、供者类型、疾病状态、HTA配型、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有无、回输CD34+细胞数量、有无巨细胞病毒感染等与移植后复发的关系。结果16例患者在移植后2~28个月复发。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P=0.013)、疾病诊断到移植的时间(P=0.042)、预处理方案(P=0.046)、急性GVHD(P=0.022)、慢性GVHD(P=0.002)与allO—HSCT后复发有关。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状态(OR=2.58,95%CI为1.26~5.01)、疾病诊断到移植的时间(OR:1.98,95%CI为1.11~3.63)和慢性GVHD(OR=3.74,95%CI为1.96~7.97)是allo—HSCT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复发仍是allo-HSCT失败的首要原因,疾病状态、疾病诊断到移植的时间以及无慢性GVHD是移植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复发 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白 血病
原文传递
细胞自噬对高三尖杉酯碱作用K562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雪莹 叶丽霖 +2 位作者 史玉叶 丁亦含 李玉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单用或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联用对K562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在HHT(10 ng/ml)作用下1-8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自... 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HHT)单用或与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联用对K562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K562细胞在HHT(10 ng/ml)作用下1-8 d,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细胞自噬。结果:在HHT作用前期K562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而在后期则下降。HHT作用后,K562细胞的Beclin1表达及LC3Ⅱ/Ⅰ蛋白比值先下降后升高。HHT单用时,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前期逐渐上升,而在后期下降。与自噬抑制剂3-MA联用组的K562细胞的Beclin1表达和LC3Ⅱ/Ⅰ的比值持续下降,而激活型caspase-3蛋白表达则逐渐升高。结论:HHT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但HHT持续作用可诱导K562细胞发生自噬,与3-MA联用则增强HHT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自噬 高三尖杉酯碱 耐药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lncRNA H19和HMGB1表达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欣 于亮 +2 位作者 邓媛 马晶晶 陶善东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158-160,共3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化疗治疗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其中有...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19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量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化疗治疗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其中有效组50例,无效组30例,另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体内lncRNA H19、HMGB1水平,分析相关性,并进一步比较各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与HMG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与HMGB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病例组、有效组以及无效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与HMGB1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P<0.05);病例组OS中位生存期为24 mo,高lncRNA H19表达组与高HMGB1表达组OS显著低于低lncRNA H19表达组与低HMGB1表达组(P<0.05)。结论MM患者表现为lncRNA H19与HMGB1表达水平均的升高,二者具有相关性,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治疗效果及OS有关,可作为化疗治疗效果及预后测评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lncRNA H19 HMGB1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对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交叉提呈诱导产生的抗白血病效应
15
作者 刘军民 张连生 李玉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恶性肿瘤凋亡细胞溶解抗原交叉提呈的可能性及由此诱导产生的抗瘤效应.方法:用As2O3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凋亡.取患者完全缓解期(C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导DC,体外进行APL凋亡...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在体外对恶性肿瘤凋亡细胞溶解抗原交叉提呈的可能性及由此诱导产生的抗瘤效应.方法:用As2O3体外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细胞凋亡.取患者完全缓解期(C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体外诱导DC,体外进行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ALA)负载,并设APL细胞溶解抗原(CLA)负载对照,ALADC激自体T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DC,T细胞免疫表型.51Cr释放法测定T细胞对APL细胞杀伤活性.结果:APL细胞经2μmol/LAs2O3体外诱导5d,凋亡率为(86±4)%;自体T细胞被DC激化前,CD2+,CD3+,CD8+T细胞百分率为(27±5)%;被ALADC激活后,CD2+,CD3+,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至(50±12)%,对照组下降至(22±4)%.细胞毒性实验示ALADC激活的自体T细胞对APL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APL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能被DC交叉提呈,激活CD8+CTL细胞,其诱导的抗白血病效应强于非凋亡细胞溶解抗原致敏的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抗原呈递 细胞凋亡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下载PDF
1例异体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极重度贫血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建梅 张静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5期131-132,共2页
1 病历摘要 患者,张兵,男,48岁,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年余,移植前血常规示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下,主诉乏力、心悸,使用环孢素抑制免疫治疗,患者与其兄弟配型成功,HLA位点配型:患者A02,03、B38,41、DRB08,13、供者A02,03、B3... 1 病历摘要 患者,张兵,男,48岁,确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一年余,移植前血常规示白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下,主诉乏力、心悸,使用环孢素抑制免疫治疗,患者与其兄弟配型成功,HLA位点配型:患者A02,03、B38,41、DRB08,13、供者A02,03、B38,41、DRB08,13,血型均为A型RH(+),完善相关检查及准备工作于2011年10ff06日入住层流病房,准备行异体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具体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宾50mg,qd,-6d,-5d,-4d,-3d,-2d,ATG200mg,qd,-4d,-3d,-2d,CTX4.0-3d,一2d,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为环孢素(CSA):生理盐水500mL+CSA5mL,维持30d,-1天开始,骁悉0.5BID,于2011年10月13日回输异基因干细胞136mL,回输过程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在预处理期间患者出现严重贫血,血红蛋白(Hb)20~30g/L之间,心率安静状态下在110~120次/min之间,夜间不能平卧,经输注悬浮红细胞,强心利尿,吸氧等治疗,症状缓解,于2011年12月20日出院,血常规示:白细胞5.87×10^9/L,HB110g/L,血小板PLT200×10^9/L,患者无GVHD,感染等移植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重度贫血 心功能不全 造血干细胞移植 护理
下载PDF
整体护理用于血小板减少患者输血治疗中输血质量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刘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28-129,共2页
探究整体护理对血小板减少行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血小板减少行输血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并通过上述指标对输血质量及护理... 探究整体护理对血小板减少行输血治疗患者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血小板减少行输血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并通过上述指标对输血质量及护理质量进行总结。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30%,护理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差异均为P<0.05,说明,研究组输血质量及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小板减少行输血治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促进其输血质量及护理质量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血小板减少 输血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安宁疗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18
作者 罗文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157-157,159,共2页
研究恶性血液病病患接受安宁疗护干预的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入2018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护理的30例恶性血液病病患,通过双盲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方案组及安宁分析组,每组均15例。常例方案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案干预;安宁分析组采用... 研究恶性血液病病患接受安宁疗护干预的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入2018年2月-2021年2月我院诊治护理的30例恶性血液病病患,通过双盲掷骰子法将其分为常例方案组及安宁分析组,每组均15例。常例方案组病患采用常规方案干预;安宁分析组采用安宁疗护措施。比较常例方案、安宁分析两组病患干预后的相关因子测评值。结果:安宁分析组病患的相关因子测评值均显著优于常例方案组病患的相关因子测评值,数据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安宁疗护可以有效配合治疗,降低护理过程中病患的情绪波动影响,提升其预后生活质量,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恶性血液病 相关因子测评值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sIL-2R,TNF-α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23
19
作者 郑绍同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IL-2 SIL-2R TNF-Α
下载PDF
短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玉峰 刘定胜 +2 位作者 丁帮和 朱家斌 陈宝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34-736,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对45例成人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并比较常规和选择性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每2周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HD-DXM...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对45例成人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疗效,并比较常规和选择性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地塞米松40mg/d,分2次口服,连用4d,每2周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HD-DXM使用间歇期间,22例患者常规采用地塞米松0.035mg·kg-1·d^-1维持治疗(HD—DXM+RM组),23例患者仅在血小板≤20×10^9/L时采用地塞米松0.035mg·kg-1·d^-1维持治疗(HD—DXM+SM组),采用常规剂量泼尼松治疗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1)HD—DXM+RM组3个疗程结束时的有效率为81.8%(18/22),高于HD—DXM+SM组的65.2%(15/23)和对照组的63.6%(14/22),P值均〈0.05;(2)HD.DXM+RM组第3个疗程结束时的有效率高于第1和第2个疗程结束时;(3)HD—DXM+RM组患者每个疗程结束后的有效率均高于HD—DXM+SM组;(4)疗程结束后第1、2、3、4个月HD—DXM+RM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16.7%、16.7%、27.8%和33.3%,均低于HD—DXM+SM组和对照组的同期复发率。结论短周期3个疗程HD—DXM方案是治疗成人初诊ITP的有效方法,HD-DXM使用间歇期小剂量地塞米松维持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地塞米松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