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意无意之间--浅谈书法创作与临摹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3期26-27,共2页
书法的创作因为受到目的和规则的制约,因此懂得如何辩证地理解和把控"有意"与"无意"的关系尤为重要。在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应对形质的"有意"追求与神采的"无意"升华进行思考与感悟。... 书法的创作因为受到目的和规则的制约,因此懂得如何辩证地理解和把控"有意"与"无意"的关系尤为重要。在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应对形质的"有意"追求与神采的"无意"升华进行思考与感悟。深谙"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笔墨之道,才能臻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佳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创作与临摹 有意无意之间
下载PDF
《吴让之篆书吴均帖》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69期33-36,共4页
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吴让之,是一位勤于思考、锐意突破的书家。既师承包世臣,且上溯完白翁,积极谦逊地汲取师之滋养,又另辟蹊径进行篆书创新探索。在邓石如对清代篆书另立体制的基础上变其手法,成就了自己也启迪了后人,至今影响极为深远... 清末著名书画篆刻家吴让之,是一位勤于思考、锐意突破的书家。既师承包世臣,且上溯完白翁,积极谦逊地汲取师之滋养,又另辟蹊径进行篆书创新探索。在邓石如对清代篆书另立体制的基础上变其手法,成就了自己也启迪了后人,至今影响极为深远,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书法家。《吴让之篆书吴均帖》是吴让之篆书的代表作,临习时既要做到“形神兼备”,也要“意会古人”,知此理“泥古能化”,可事半功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让之 《吴让之篆书吴均帖》赏析 导临
下载PDF
微信平台在高校书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8年第85期27-30,共4页
随着现代通信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APP在各行各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教学领域,微信也得到了大力地应用与推广。微信公众平台在书法教学中有着积极作用。基于微信的书法课程教学管理平台,是公众号在书法教学中的具体... 随着现代通信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APP在各行各业得到迅猛发展,在教学领域,微信也得到了大力地应用与推广。微信公众平台在书法教学中有着积极作用。基于微信的书法课程教学管理平台,是公众号在书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它将微信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书法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 书法 教学管理
下载PDF
《散氏盘》铭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29期35-38,46,共5页
《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豪爽朴拙,线条醇厚精严,笔姿恣肆稳健,意态古雅生动;字内空间布白疏密开合,张弛有度;字形结体横向取势,扁圆右沉,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平中寓奇,意蕴博... 《散氏盘》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豪爽朴拙,线条醇厚精严,笔姿恣肆稳健,意态古雅生动;字内空间布白疏密开合,张弛有度;字形结体横向取势,扁圆右沉,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平中寓奇,意蕴博大宽厚。《散氏盘》铭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高古沉着的气格里萦绕着一股跌宕回旋之势,意境高远,素有“草篆”论评,此在金文书法中特立独行,立异标新,彰显着内力弥漫的低调奢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氏盘》铭文 金文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峄山刻石》
5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45期39-43,共5页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中国后,实行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统一的重大改革,其中“书同文”,即以《史籀篇》为基础再加省简改易而制定出的秦小篆,影响至今。在“书同文”之后官方通行的文字是“小篆”。《峄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是公...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中国后,实行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统一的重大改革,其中“书同文”,即以《史籀篇》为基础再加省简改易而制定出的秦小篆,影响至今。在“书同文”之后官方通行的文字是“小篆”。《峄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山东济宁邹城峄山立下的碑刻,后世亦称《峄山碑》,原石已失。其书体和艺术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峄山刻石》入门学习小篆,被后世推崇为小篆学习的正本溯源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峄山刻石》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
6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85期32-36,共5页
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艺术成就于一身的一代宗师。虽然生于乱世,遭遇苦难离乱,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但他始终意志如铁,砥砺前行,成为清代篆书书坛一座绮丽巍峨的高峰,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晚年精心之作,... 吴昌硕是集诗、书、画、印艺术成就于一身的一代宗师。虽然生于乱世,遭遇苦难离乱,仕途不顺,报国无门,但他始终意志如铁,砥砺前行,成为清代篆书书坛一座绮丽巍峨的高峰,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西泠印社记》是吴昌硕晚年精心之作,用笔浑朴厚重,行笔圆润盈实,结构奇正相生,气格高古旷达,章法疏密有度。达到了人书俱老,返璞归真的境界,是篆书学习的经典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昌硕 《西泠社记》赏析 导临
下载PDF
《曹全碑》
7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93期26-29,共4页
《曹全碑》风格外秀内敛,俊逸典雅;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迈;运笔中锋正行,秀丽遒劲。此碑是汉代最具隶书代表性特征的经典范本。运用范本、工具、材料及用心去观察、体会、理解其特征,辩证地把握其外秀内敛,体现出书写性、节奏韵律之美,... 《曹全碑》风格外秀内敛,俊逸典雅;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迈;运笔中锋正行,秀丽遒劲。此碑是汉代最具隶书代表性特征的经典范本。运用范本、工具、材料及用心去观察、体会、理解其特征,辩证地把握其外秀内敛,体现出书写性、节奏韵律之美,是临习此碑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全碑》 隶书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甲骨文
8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5期36-40,共5页
甲骨文是最初的书写系统,迄今为止仍在被继续使用。它同时具备了线条、结构、章法的书法三要素,不同时期的甲骨文还具有稚拙朴实、古穆雄浑、工稳规则、雅致秀丽等明显的艺术审美取向,无疑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经典范本。甲骨文的临习须从... 甲骨文是最初的书写系统,迄今为止仍在被继续使用。它同时具备了线条、结构、章法的书法三要素,不同时期的甲骨文还具有稚拙朴实、古穆雄浑、工稳规则、雅致秀丽等明显的艺术审美取向,无疑是书法艺术学习的经典范本。甲骨文的临习须从字法、笔法、结构、章法、意境几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北碑 师法
下载PDF
《石鼓文》
9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37期33-36,共4页
《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秦人遗留下的石刻类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中锋内敛,裹锋涩行;笔姿虚和简朴,苍茫稳健;意态古雅生动,绚烂无邪;字内空间匀和简净,平中寓奇;字形结体势纵意方,端庄凝重;字法稳定,籀文正宗。全文章法布局工稳严正,... 《石鼓文》是春秋战国时期秦人遗留下的石刻类书法经典范本。其用笔中锋内敛,裹锋涩行;笔姿虚和简朴,苍茫稳健;意态古雅生动,绚烂无邪;字内空间匀和简净,平中寓奇;字形结体势纵意方,端庄凝重;字法稳定,籀文正宗。全文章法布局工稳严正,行列整齐,列兵布阵肃穆泰如,通篇一派博大宽厚意蕴。《石鼓文》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书法艺术价值,作为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介乎大篆与小篆之间的特殊历史地位亦值得研究与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鼓文》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铙歌册》
10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77期31-34,共4页
赵之谦是清代中晚期集诗、书、画、印成就于一身的艺术大家。虽然悲庵之悲,悲得让人扼腕怜痛,但其融碑入帖、匠心独运的赵体篆书时领一代风尚,影响至今。《铙歌册》作为其个性风格的形成与代表,在清代篆书史上是继邓石如、吴让之后的又... 赵之谦是清代中晚期集诗、书、画、印成就于一身的艺术大家。虽然悲庵之悲,悲得让人扼腕怜痛,但其融碑入帖、匠心独运的赵体篆书时领一代风尚,影响至今。《铙歌册》作为其个性风格的形成与代表,在清代篆书史上是继邓石如、吴让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书家的精心力作,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之谦 篆书《铙歌册》赏析
下载PDF
《虢季子白盘》铭文
11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13期31-34,共4页
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铭文是金文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书风较早中期的金文风格更为洗练高古,精严俊健。较之前期的甲骨文字,它在象形写意方面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规则性。铭文字法成熟、字形自然、笔法丰富、章法空灵、意境深邃... 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铭文是金文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书风较早中期的金文风格更为洗练高古,精严俊健。较之前期的甲骨文字,它在象形写意方面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规则性。铭文字法成熟、字形自然、笔法丰富、章法空灵、意境深邃。此盘属诸侯作器,文字虽宗周效法而造型意态更加散逸逍遥,空间布白聚散求趣,书写的意味很浓,格调审美已达返璞归真之境。开拓了金文新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季子白盘》铭文 金文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毛公鼎》铭文
12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21期34-37,共4页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线条瘦劲爽朗,笔姿优美流畅,古朴凝重,姿态生动活泼,在金文特有的凝重感中增加了灵动的秀气;字内空间布白,开合有度,匠心独运;字形体势纵长,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 《毛公鼎》铭文是西周晚期大篆范畴的书法经典范本。其线条瘦劲爽朗,笔姿优美流畅,古朴凝重,姿态生动活泼,在金文特有的凝重感中增加了灵动的秀气;字内空间布白,开合有度,匠心独运;字形体势纵长,萧散自然;字法循规蹈矩,气格古雅;全文章法布局,气象温和,宁静纯真。尤其双向弧形排布的纵行显现出独特的分行布白之美。较早期的金文有不同,线条的运动节奏更加明显,中国书法线条的写意特征由此渐趋明朗,下开石鼓,后启秦篆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公鼎》铭文 金文 赏析 导临
下载PDF
《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
13
作者 吴健 《江苏教育》 2019年第53期33-36,共4页
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邓石如的出现,接继了小篆的香火。布衣书家邓石如于篆、隶、楷、行、草书及篆刻无所不工,尤其以隶法融篆,开创性地树立了清人流派篆书的典范而为世人称道。《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是完白山人晚年篆... 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邓石如的出现,接继了小篆的香火。布衣书家邓石如于篆、隶、楷、行、草书及篆刻无所不工,尤其以隶法融篆,开创性地树立了清人流派篆书的典范而为世人称道。《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是完白山人晚年篆书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此作是小篆学习的经典碑帖,其“融隶入篆”“行笔节奏”“化圆为方”是研习关注的重点,“纵横比较”是研习时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石如 《邓石如篆书庐山草堂记》 赏析与导临
下载PDF
墨道心迹
14
作者 庄辉 《金融博览》 2015年第15期92-95,共4页
在我的人生中,经历过许多事,但大多随时间淡淡忘却。唯独书法,这许多年来,我却偏偏不能忘却。回想走过的历程,在滴水成冰用玉米秆隔成的防震棚里,哈着笔尖上的冰碴,忍着被冻裂流着血珠子的手指一笔笔地临着柳公权;在那电风扇还没普及的... 在我的人生中,经历过许多事,但大多随时间淡淡忘却。唯独书法,这许多年来,我却偏偏不能忘却。回想走过的历程,在滴水成冰用玉米秆隔成的防震棚里,哈着笔尖上的冰碴,忍着被冻裂流着血珠子的手指一笔笔地临着柳公权;在那电风扇还没普及的炎热夏季,为防蚊子叮咬,穿着长袖衫,把腿放在水桶里,挥着汗水仿着颜鲁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鲁公 玉米秆 气格 对我说 农忙时节 爬起来 书艺 波涛汹涌 文力 生达
原文传递
庄辉作品欣赏
15
作者 庄辉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5年第11期6-10,160,共5页
庄辉,1959年7月生,籍江苏淮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研究室主任,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作品及论文十余次入展、入选全国展。多篇论文刊于《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报刊?... 庄辉,1959年7月生,籍江苏淮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淮安市美术馆(书画院)研究室主任,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作品及论文十余次入展、入选全国展。多篇论文刊于《中国书法》、《书法》等专业报刊?出版专著有《繁难字体楷书法》(江苏古籍出版社)、《庄辉书法作品集》(江苏美术出版社)、《墨道心迹·庄辉书画文论集》(荣宝斋出版社)等。2010年在江苏省美术馆成功举办《墨道心迹一庄辉书法作品展》,2011年被《中国书法》列入“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中青年书家提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欣赏 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书法》 1959年 研究室主任 美术出版社 2010年 江苏省
下载PDF
学书自叙
16
作者 郁建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6年第1期6-10,160,共5页
我的学书之路并不平坦!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远的小乡村,闭塞、贫穷,谈不上任何文化、艺术氛围。小学四年级我转到城里读书,"六一"儿童节照着老师写的书法模仿一番,竟获得了三等奖,这大概是第一次激发我对书法朦胧的兴趣。上了县中的初... 我的学书之路并不平坦!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远的小乡村,闭塞、贫穷,谈不上任何文化、艺术氛围。小学四年级我转到城里读书,"六一"儿童节照着老师写的书法模仿一番,竟获得了三等奖,这大概是第一次激发我对书法朦胧的兴趣。上了县中的初中,每年总有一两次学生活动包含书法项目,又露过几次脸,兴趣又大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出农门 艺术氛围 行草书 小学老师 临习 书论 专业展览 米芾 张老师 临写
下载PDF
敬畏·磨砺·启心智——浅谈“中小学书法教育与学生文化启蒙”
17
作者 李文灵 《江苏教育》 2017年第85期9-10,共2页
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基本书写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就学生的文化启蒙教育提出了书法教学应有的目标与要求。中小学书法教学应将书写训练与文化启蒙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磨砺学生持之... 2013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在基本书写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就学生的文化启蒙教育提出了书法教学应有的目标与要求。中小学书法教学应将书写训练与文化启蒙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敬畏之心;磨砺学生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优秀品质;助益学生开启心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敬畏 磨砺 启心智
下载PDF
如见挥运开心智——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实施背景下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的思考
18
作者 李文灵 《江苏教育》 2017年第77期19-20,68,共3页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中小学书法教学要突出书写能力、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爱国情怀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临摹是书法教与学的基本方式,承载着养成课程核心能力的任务。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应围绕提升学... 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中小学书法教学要突出书写能力、审美情趣、文化自信、爱国情怀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临摹是书法教与学的基本方式,承载着养成课程核心能力的任务。中小学书法临摹教学应围绕提升学生观察、分析、体验以及对运笔动作的掌控能力之主旨展开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由形及理,明理而自运,突破现行教学中存在着的'描摹画形'现象而导致的学生临摹练习与日常书写脱节的瓶颈,方可开启学生心智,进而提升书写能力,深化对书法知识的理解,提高欣赏水平,落实《纲要》提出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摹 观察习惯 笔法分析 创新课程
下载PDF
变,变则生 不变则死——甲骨文印用字创作谈
19
作者 吴自标 《书画艺术》 2014年第6期39-42,共4页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伦。‘‘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用刀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契文""卜辞""殷虚文字"等。是殷商王朝占卜吉凶的内容的古汉字。最早研究和发现是清末王懿荣,而最早的以甲骨文入印的是简经伦。‘‘简氏以甲骨文入古玺,以章草治侧款,实是民国印坛开先河……"(孙洵《民国篆刻史》)。后有王雪民、易大厂。杨仲子等人。甲骨文可认识的字很少,姚孝遂等编制的《甲骨文字形总表》,收入的总字数只有3691字(包括部分合文),其中公认可识字有1000字左右。所以,在书法篆刻创作中有很大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篆刻创作 甲骨文 用字 殷商王朝 古汉字 王懿荣 篆刻史 文字
下载PDF
书法展厅——庄辉书法作品
20
作者 庄辉 《书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