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五个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特点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学奇
杨森
+9 位作者
郭勇
林达
林国书
杨春俊
李明
李诚让
李卉
王中影
葛宏松
张学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9-552,共4页
目的 调查5个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而分析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当5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诊断明确后(主要诊断依据是特征性皮损和组织病理),现场调查家系资料,对每个家系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
目的 调查5个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而分析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当5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诊断明确后(主要诊断依据是特征性皮损和组织病理),现场调查家系资料,对每个家系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和遗传调查。这5个家系包括3个播散性浅表光线性汗孔角化病(DSAP,共266人,其中患者100例)家系,1个散发性跖汗孔角化病及播散性汗孔角化病(PPPD,共90人,其中患者26例)家系和1个经典斑块型(PM,共34人,其中患者17例)家系。结果 5个家系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都具有以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萎缩的典型皮损,有角化不全细胞柱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种亚型,每一类型各有自身特色。DSAP型是汗孔角化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疾病初发年龄较其他类型早(一般8-20岁),初发皮损在颜面部。PPPD型初发年龄为14-20岁,初发皮损为掌跖部或面部,初发皮损为掌跖部者病情较重,初发皮损为面部者病情较轻。PM型的初发年龄较迟,为20-30岁,初发皮损为前臂、手背、耳际和前额等非特定部位。PPPD型家系和PM型家系都有汗孔角化病不同类型的共存现象。结论 汗孔角化病是一种具有不同表现度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多种临床类型和不同的遗传基础,不同临床类型间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家系
临床症状
遗传特点
皮肤遗传病
原文传递
皮肤鳞状细胞癌2例报告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4-,57,共2页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5岁。主因右颞部皮肤肿块1年余,渐增大5个月,于2007年5月初就诊我科。1年前右颞部出现一绿豆大小丘疹,近5个月增大明显并破溃,当地给予局部抗炎处理,疗效欠佳。
关键词
癌
鳞状细胞
皮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白癜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肤性病60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析
4
作者
吕奇
张莉莉
冯婷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2064-2066,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皮肤性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利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的检测,...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皮肤性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利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的检测,并对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的型别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本研究60例标本中HPV-DNA检测阳性例数为71.67%(43/60);其中HPV单一型的31例,占比72.09%(31/43);HPV2种或以上者共12例,占比27.91%(12/43)。43例HPV检测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检出例数最高,为24例,占比55.81%;低危型13例,占比30.23%;混合型6例,占比13.95%。本研究不同病变类型皮肤性病中,以尖锐湿疣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76.47%(26/30);鲍温样丘疹病次之阳性率为66.67%(10/15);其次为冠状沟珍珠疹和假性湿疣,阳性率分别为50%(4/8)和42.86%(3/7)。在HPV感染型别上,以尖锐湿疣类别最多,包括了6、11、16、18、31、33、35、43和66,而鲍温样丘疹病主要为16,男性冠状沟珍珠疹主要为低危型的6、42、43和81,女性假性湿疣也为低危型的6、42、83。结论皮肤性病病人HPV感染存在不同的类别,因此临床上在诊断时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预后结果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性传播疾病
皮肤性病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型别
临床检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侧带状疱疹2例
被引量:
4
5
作者
郭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双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一大家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森
张学奇
+4 位作者
郭勇
李明
林达
杨春俊
张学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家系
调查
诊断
原文传递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莉莉
吕奇
冯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6期701-703,708,共4页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PHN患者60例,按照双色球随机抽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PHN患者60例,按照双色球随机抽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擦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予以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期间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DL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和8周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7%(8/30)vs.16.67%(5/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和8周后的PSQI总评分、DL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普瑞巴林不仅能够明显降低PHN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
8
作者
郭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61,共1页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郭勇患儿,女性,11岁。因两下肢红斑、水疱、瘙痒、灼热2天入院。起皮疹前局部涂搽了正红花油(新加坡产)。皮肤科情况:皮疹分布于两下肢、股臀部,为红斑、水疱及...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郭勇患儿,女性,11岁。因两下肢红斑、水疱、瘙痒、灼热2天入院。起皮疹前局部涂搽了正红花油(新加坡产)。皮肤科情况:皮疹分布于两下肢、股臀部,为红斑、水疱及大疱,界清。经过积极抗过敏、预防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正红花油
安徽淮南
斑贴试验
皮肤性病
预防感染
皮疹分布
人民医院
对症治疗
下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五个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特点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学奇
杨森
郭勇
林达
林国书
杨春俊
李明
李诚让
李卉
王中影
葛宏松
张学军
机构
安徽医
科
大学
皮肤
病研究所
温州医学院
第一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49-552,共4页
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2001AA227031)
文摘
目的 调查5个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而分析3种类型汗孔角化病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方法 当5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诊断明确后(主要诊断依据是特征性皮损和组织病理),现场调查家系资料,对每个家系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和遗传调查。这5个家系包括3个播散性浅表光线性汗孔角化病(DSAP,共266人,其中患者100例)家系,1个散发性跖汗孔角化病及播散性汗孔角化病(PPPD,共90人,其中患者26例)家系和1个经典斑块型(PM,共34人,其中患者17例)家系。结果 5个家系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都具有以边缘呈堤状隆起、中央萎缩的典型皮损,有角化不全细胞柱的病理变化。可分为3种亚型,每一类型各有自身特色。DSAP型是汗孔角化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疾病初发年龄较其他类型早(一般8-20岁),初发皮损在颜面部。PPPD型初发年龄为14-20岁,初发皮损为掌跖部或面部,初发皮损为掌跖部者病情较重,初发皮损为面部者病情较轻。PM型的初发年龄较迟,为20-30岁,初发皮损为前臂、手背、耳际和前额等非特定部位。PPPD型家系和PM型家系都有汗孔角化病不同类型的共存现象。结论 汗孔角化病是一种具有不同表现度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具有多种临床类型和不同的遗传基础,不同临床类型间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家系
临床症状
遗传特点
皮肤遗传病
Keywords
Porokeratosis
Pedigree
分类号
R758.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皮肤鳞状细胞癌2例报告
被引量:
3
2
作者
郭勇
机构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4-,57,共2页
文摘
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65岁。主因右颞部皮肤肿块1年余,渐增大5个月,于2007年5月初就诊我科。1年前右颞部出现一绿豆大小丘疹,近5个月增大明显并破溃,当地给予局部抗炎处理,疗效欠佳。
关键词
癌
鳞状细胞
皮肤
分类号
R739.5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勇
机构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疾病控制杂志》
2006年第2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白癜风
分类号
R758.4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肤性病60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析
4
作者
吕奇
张莉莉
冯婷
机构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2064-206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型别的检测和分析结果。方法选取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皮肤性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人均利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HPV-DNA分型的检测,并对皮肤性病病人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的型别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本研究60例标本中HPV-DNA检测阳性例数为71.67%(43/60);其中HPV单一型的31例,占比72.09%(31/43);HPV2种或以上者共12例,占比27.91%(12/43)。43例HPV检测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检出例数最高,为24例,占比55.81%;低危型13例,占比30.23%;混合型6例,占比13.95%。本研究不同病变类型皮肤性病中,以尖锐湿疣的HPV感染阳性率最高,为76.47%(26/30);鲍温样丘疹病次之阳性率为66.67%(10/15);其次为冠状沟珍珠疹和假性湿疣,阳性率分别为50%(4/8)和42.86%(3/7)。在HPV感染型别上,以尖锐湿疣类别最多,包括了6、11、16、18、31、33、35、43和66,而鲍温样丘疹病主要为16,男性冠状沟珍珠疹主要为低危型的6、42、43和81,女性假性湿疣也为低危型的6、42、83。结论皮肤性病病人HPV感染存在不同的类别,因此临床上在诊断时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检测工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预后结果的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性传播疾病
皮肤性病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型别
临床检测
Keywords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Dermato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types
Clinical detection
分类号
R751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446.5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侧带状疱疹2例
被引量:
4
5
作者
郭勇
机构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0-620,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双侧
分类号
R752.1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一大家系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森
张学奇
郭勇
李明
林达
杨春俊
张学军
机构
安徽医
科
大学
皮肤
病学研究所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基金
国家 8 63计划课题 (2 0 0 1 AA2 2 70 31 )
关键词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
家系
调查
诊断
分类号
R758.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张莉莉
吕奇
冯婷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6期701-703,708,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PHN患者60例,按照双色球随机抽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瑞巴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擦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予以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期间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表(DL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和8周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37%(8/30)vs.16.67%(5/3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和8周后的PSQI总评分、DLQI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普瑞巴林不仅能够明显降低PHN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还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普瑞巴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临床疗效
Keywords
Compound lidocaine cream
Pregabalin
Postherpetic neuralgia
Clinical efficacy
分类号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
8
作者
郭勇
机构
安徽
淮南市
第一
人民
医院
皮肤性病
科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61,共1页
文摘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安徽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郭勇患儿,女性,11岁。因两下肢红斑、水疱、瘙痒、灼热2天入院。起皮疹前局部涂搽了正红花油(新加坡产)。皮肤科情况:皮疹分布于两下肢、股臀部,为红斑、水疱及大疱,界清。经过积极抗过敏、预防感...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正红花油
安徽淮南
斑贴试验
皮肤性病
预防感染
皮疹分布
人民医院
对症治疗
下肢
分类号
R75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五个汗孔角化病家系的临床和遗传特点
张学奇
杨森
郭勇
林达
林国书
杨春俊
李明
李诚让
李卉
王中影
葛宏松
张学军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
原文传递
2
皮肤鳞状细胞癌2例报告
郭勇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观察
郭勇
《疾病控制杂志》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皮肤性病60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分析
吕奇
张莉莉
冯婷
《安徽医药》
CAS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侧带状疱疹2例
郭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播散性表浅性光化性汗孔角化症一大家系
杨森
张学奇
郭勇
李明
林达
杨春俊
张学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2
1
原文传递
7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张莉莉
吕奇
冯婷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正红花油致接触性皮炎1例报告
郭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