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环境正义困局:以济宁市的煤炭开采问题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德营 司开玲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9,共11页
当前国内关于能源问题的研究忽略了能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正义问题。文章通过对重要产煤区济宁市的分析,发现不公正现象具体体现在,当地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沉陷区的地理-社会分布中——乡村成为采煤沉陷问题的主要安置地,村民也因此承担... 当前国内关于能源问题的研究忽略了能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正义问题。文章通过对重要产煤区济宁市的分析,发现不公正现象具体体现在,当地因煤炭开采而形成的沉陷区的地理-社会分布中——乡村成为采煤沉陷问题的主要安置地,村民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代价。审视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这种不公正现象形成的原因与公共权力相关,是公共权力有意安排的结果。然而令乡村居民所遭遇的环境不公正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的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被牺牲乡村"的居民所设置的救济制度不仅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用,反而制造了更为激烈的社会矛盾,乡村居民也因此遭受了更为严重的不公正对待,而这种状况的产生则与制度安排相关。就此而言,本个案丰富了国内关于能源和环境正义问题的认知,展现了环境正义问题形成和应对中存在的"中国式"困局。通过分析该个案,本文认为针对环境正义问题的分析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传统环境正义理论,而应当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以"中国式"框架分析"中国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采煤沉陷 “中国式” 环境正义 公共权力
下载PDF
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研究中的认知与反思
2
作者 司开玲 《鄱阳湖学刊》 2015年第4期27-31,共5页
对农民环境抗争的研究,应该离农民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近。为了实现这种"近距离",研究者既需要对农民环境抗争所嵌入的环境与社会系统有整体性认知,也需要对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认真反思:农民在生活世界中的主体性、农民反抗传统的... 对农民环境抗争的研究,应该离农民的生活世界越来越近。为了实现这种"近距离",研究者既需要对农民环境抗争所嵌入的环境与社会系统有整体性认知,也需要对以下四个维度进行认真反思:农民在生活世界中的主体性、农民反抗传统的延续与断裂、环境议题的复杂性、研究者的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冲突 农民环境抗争 环境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