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有种和常见种对鳌江口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贡献
1
作者 方学河 陈威 +4 位作者 胡成业 章凯 周泽宇 张丽源 水柏年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7-148,共12页
为了探究群落中稀有种和常见种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本实验以鳌江口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指数(gri)、生境特异性指数(hsi)和种群规模指数(psi)识别群落稀有种;根据稀有度大小对物种进行排序,形成稀有种-常见种和常... 为了探究群落中稀有种和常见种对物种多样性的贡献,本实验以鳌江口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理范围指数(gri)、生境特异性指数(hsi)和种群规模指数(psi)识别群落稀有种;根据稀有度大小对物种进行排序,形成稀有种-常见种和常见种-稀有种2个物种序列。在此基础上,通过逐一添加物种,比较物种多样性(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的变化,确定稀有种和常见种对物种多样性的相对贡献。结果显示,α多样性在稀有种-常见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加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均匀度指数仅在2020年先上升后下降,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在常见种-稀有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的加入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呈上升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呈下降趋势。β多样性在稀有种-常见种物种序列中,随着物种的加入群落异质性(βSOR)和嵌套组分(βNES)呈上升趋势,周转组分(βSIM)呈下降趋势;在常见种-稀有种物种序列,随着物种的加入βSOR、βSIM和βNES均呈上升趋势。综上,稀有种对群落α多样性贡献更大,并影响群落β多样性的周转组分,而常见种对嵌套组分影响更大。因此,对不同类型物种应采取不同的生态保护策略,研究结果为鳌江口红树林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支持,以期更好地保护该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稀有度指数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温度和冻融对生物炭增强退化土壤吸附镉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夏焜 李云桂 +1 位作者 龚梦莎 武彩霞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7期53-60,共8页
以Cd为重金属代表,川西北地区退化土壤为受试土壤,研究温度和冻融2个重要环境条件对生物炭强化退化土壤吸附Cd的影响,以期为高寒地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的增强吸附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受冻融的影响... 以Cd为重金属代表,川西北地区退化土壤为受试土壤,研究温度和冻融2个重要环境条件对生物炭强化退化土壤吸附Cd的影响,以期为高寒地区生物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生物炭对退化土壤的增强吸附作用受温度影响较小,而受冻融的影响不可忽略,且该影响与土壤退化程度和Cd初始浓度有关。低Cd浓度时,冻融后生物炭对轻度和中度退化土壤吸附Cd的增强作用显著下降,但对重度退化土壤吸附Cd的增强作用反而略有提升。影响生物炭对退化土壤增强Cd吸附作用的关键是土壤的退化程度,土壤退化越严重吸附增强越显著。因此,在高寒地区采用生物炭作为土壤调理剂,可有效增强重金属在退化土壤中的吸附截留,降低其环境迁移能力,减少植物吸收带来的环境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冻融 退化土壤 生物炭 吸附
下载PDF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主要鱼类的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35
3
作者 董静瑞 水柏年 +3 位作者 胡成业 水玉跃 杜肖 田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99-1706,共8页
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 国内对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鸟类和游泳动物群落等方面而针对鱼类生态位和种间关联性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基于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与渔获物分析,运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VR)、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和点相关系数(Φ)等方法对主要鱼类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其中优势种4种,重要种9种,共占17%.通过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按生态位宽度将主要鱼类划分为2类:第1类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棘头梅童鱼、日本鳀、镰鲳、白姑鱼、六指马鲅、蓝圆鲹和带鱼;第2类狭生态位种包括海鳗、六丝矛尾鰕虎鱼、宽体舌鳎、小黄鱼和鳓.主要鱼类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为0~0.90,表明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存在差异.生态位宽度较窄的宽体舌鳎和海鳗,其重叠值相对较高,说明两个物种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利用VR分析得出主要鱼类间的关联性呈显著正相关.鉴于Φ值能降低χ~2检验、联结系数(AC)、种对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联结性分析的影响,故采用Φ值测定,得出63个种对为正联结,种间联结性和生态位两者分别与群落结构稳定和群落更替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生态位分化 种间联结 鱼类
原文传递
浙江苍南南部沿岸海域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30
4
作者 胡成业 水玉跃 +1 位作者 杜肖 水柏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95-3201,共7页
根据2014年苍南南部沿岸海域春季(5月)和秋季(11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等方法分析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按生态位宽度值可划分为... 根据2014年苍南南部沿岸海域春季(5月)和秋季(11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采用生态位测度、方差比率法、基于2×2列联表的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等方法分析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海域主要游泳动物按生态位宽度值可划分为广生态位种、中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3大类,其中广生态位种包括龙头鱼、三疣梭子蟹、口虾蛄等5种,中生态位种包括棘头梅童鱼、哈氏仿对虾和细巧仿对虾等8种,窄生态位种包括日本蟳、六丝钝尾鰕虎鱼和葛氏长臂虾等10种;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93和0,部分游泳动物间可能存在资源利用性竞争.方差比率法分析表明,主要游泳动物总体呈显著正关联,其中有78个种对间的联结性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联结系数(AC)中正显著联结的种对多于负显著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游泳动物
原文传递
温州湾春季主要游泳动物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超男 水玉跃 +4 位作者 田阔 杜肖 孙鹏 董静瑞 水柏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522-5530,共9页
根据2013年春季(5月)与2014年春季(5月)在温州湾海域两次渔业资源调查的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及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相结合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 根据2013年春季(5月)与2014年春季(5月)在温州湾海域两次渔业资源调查的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聚类分析、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联结系数及功能群划分和营养级构成等方法相结合对主要游泳动物群落物种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游泳动物共18种,优势种为六丝钝尾鰕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及银鲳(Pampus argenteus),其他15种是重要种;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88和0.01,总体差异性较大,部分种对间对生态利用可能存在一定竞争性;由VR值为9.90大于1,W值为366.39远超出置信区间(8.67,27.59),得知游泳动物群落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共同出现百分率显示强正联结的种对仅3对,不存在无关联种对,但联结系数值显示110对种对趋向独立,说明种对间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按食性类型可把主要游泳动物划分成5个功能群,依次是肉食者(C)、杂食者(O)、植食者(Ph)、浮游生物食者(Pl)和碎屑食者(D),各功能群所含物种种类数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C>O=Pl>D>Ph,依据功能群间的关系得出主要游泳动物占据二、三、四级营养级,集中分布于三、四营养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 种间联结 功能群
下载PDF
温州南部沿岸海域鱼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静瑞 胡成业 +3 位作者 水玉跃 田阔 杜肖 水柏年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 根据2015年春季(5月)和秋季(9月)温州南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多元分析及其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和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南部沿岸海域共鉴定鱼类47种,隶属于9目27科41属,主要以暖水性和暖温性为主,鲈形目(Perciformes)种类最多,共26种;其次为鲱形目(Clupeiformes),共6种;再次为形目(Tetraodontiformes),共4种。春季,优势种依次为日本鳀(Engraulis japonicas)、镰鲳(Pampus echinogaster)、六丝矛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其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9.3%;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棘头梅童鱼和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占总渔获量的50.8%。日本鳀、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刺鲳(Psenopsis anomala)、龙头鱼、鳓(Ilisha elongata)和六指马鲅等是各季节各站位组的典型种及造成不同站位组间群落差异的主要分歧种。此外,组内的典型种一定程度上是组间的分歧种和群落的优势种。经Pearson分析,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与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盐度和温度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得出,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为酸碱度p H、水深和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浙江6个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胡成业 杜肖 +1 位作者 水玉跃 水柏年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8-468,共11页
为揭示浙江6个重要列岛(嵊泗列岛、中街山列岛、渔山列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和更好地养护大型底栖动物资源。根据调查文献,按中国海洋生物名录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名录,对大型底栖动物物种... 为揭示浙江6个重要列岛(嵊泗列岛、中街山列岛、渔山列岛、台州列岛、洞头列岛、南麂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和更好地养护大型底栖动物资源。根据调查文献,按中国海洋生物名录构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名录,对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分类多样性指数、G-F多样性测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6个重要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差异较大。其中,南麂列岛最高(330种),台州列岛最低(133种)。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嵊泗列岛最高,达84.76,台州列岛最低,仅70.89,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值洞头列岛的最高,达846.94,嵊泗列岛最低,仅630.25。南麂列岛的G-F多样性测度指数最高,达0.87,这表明在科级分类阶元多样性(F指数)一定的前提下,属级分类阶元多样性(G指数)将会变高。科级和目级相似性结果显示,科级相似性最高的是洞头列岛与台州列岛,达0.651,渔山列岛与嵊泗列岛最低,仅0.480;目级相似性最高的仍是洞头列岛与台州列岛,达0.781,台州列岛与渔山列岛最低,仅0.623。本研究分析了浙江6个重要列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类多样性,以期为浙江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资源的养护、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分类多样性指数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潮间带 嵊泗列岛 中街山列岛 渔山列岛 台州列岛 洞头列岛 南麂列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