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乔纲 郑丽丽 +2 位作者 任茜 陈庆 穆向魁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质子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6月15日至2018年9月12日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4例,给予质子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5 Gy,总剂量25~75 Gy。随访12~120个月... 目的研究质子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6月15日至2018年9月12日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44例,给予质子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5 Gy,总剂量25~75 Gy。随访12~120个月,观察患者的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生存影响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1年的总生存率为79.5%、2年为68.2%、3年为50.0%、5年为45.5%;总局部控制率为95.5%。超过50岁患者具有更长的总体生存期(Log Rank Chi-Square=4.787,P=0.029);分期的高低,对生存无影响;Child-Pugh A分级相比B分级总体生存更优(Log Rank Chi-Square=4.077,P=0.043)。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和胃肠道反应,23例患者出现皮肤反应,9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质子放射治疗对HCC患者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年龄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质子放射治疗后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细胞癌 生存率 局部控制率
原文传递
医用质子加速器扩展束流与笔形束流的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婷婷 汪洋 +2 位作者 盛晓芳 陈庆 李家敏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医用质子加速器两种不同束流引出方式的X/γ射线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差异,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治疗室的环境辐射水平,减少医用质子加速器工作人员的累积辐射剂量。方法:模拟患者治疗的肿瘤辐射野,分别在质子加速器扩展束... 目的:通过比较医用质子加速器两种不同束流引出方式的X/γ射线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差异,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治疗室的环境辐射水平,减少医用质子加速器工作人员的累积辐射剂量。方法:模拟患者治疗的肿瘤辐射野,分别在质子加速器扩展束流治疗室和笔形束流治疗室进行15 CGE的质子射线照射,射线停止60 s后,进入治疗室利用两台Neutron RAE II检测仪同时对射线输出窗口和治疗床等中心这两个位置进行X/γ射线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测量,并记录数据。按以上出束条件和测量步骤,重复测量3次,每次间隔30 min。结果:扩展束流射线输出窗的3次测量值依次为32.3、63.2、70.1μSv/h,在治疗床等中心的3次测量值依次为4.5、5.6、7.7μSv/h,两个测量点的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率均随着测量次序依次增加。笔形束流射线输出窗的3次测量值依次为3.2、2.3、2.1μSv/h,在治疗床等中心的3次测量值依次为0.21、0.18、0.18μSv/h,两个测量点的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率均与测量次序无关。在输出窗位置,扩展束流的测量平均值是笔形束流测量平均值的21.8倍;在治疗床等中心位置,扩展束流的测量平均值是笔形束流测量平均值的31.2倍。结论:在出束剂量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笔形束流的感生辐射剂量较小,其机房环境辐射水平远远低于扩展束流机房,对工作人员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质子加速器 辐射防护 感生放射性辐射剂量 扩展束流 笔形束流
下载PDF
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31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陈继锁 杨玉霞 +2 位作者 胡祥华 赵俊 陈庆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质子加速器行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患者31例,照射野参考CT及MR影像学检查所见,包括肿瘤瘤床边缘外3~5 mm,行常规分割2 Gy/次/d,总剂量为边缘50.4~80 Gy(平均70.3 CGy)。随... 目的探讨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质子加速器行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患者31例,照射野参考CT及MR影像学检查所见,包括肿瘤瘤床边缘外3~5 mm,行常规分割2 Gy/次/d,总剂量为边缘50.4~80 Gy(平均70.3 CGy)。随访12~48个月(平均27.6个月),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复发情况;每3个月复查一次MR,记录肿瘤体积变化、复发情况及3年控制率、存活率。结果①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新的颅神经受损症状,治疗后6个月29例头痛、头晕、眼球活动障碍、视力下降、声音嘶哑、吞咽呛咳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后12个月另2例上述临床症状亦得到改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②治疗后6个月,复查MR示23例肿瘤明显缩小(>50%),5例轻度缩小(25%~50%);治疗12个月后全部患者的肿瘤均明显缩小,治疗后3 a有5例肿瘤复发;肿瘤3年控制率为87.1%,存活率为92.2%。结论质子照射治疗颅底脊索瘤疗效好、安全性高,尤适用于手术后残留及经放射治疗的脊索瘤;治疗后应密切随访,注意防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照射 颅底脊索瘤
下载PDF
质子束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家敏 刘素文 +7 位作者 黄术林 张建光 陈庆 穆向魁 赵美红 孙永文 郎丰平 吴福勇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8,共2页
肝细胞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亦高。由于常规放疗的肝组织耐受量较低,很难给予肿瘤根治量且常会引起放射性肝功能损害甚至放射性肝病。随着放疗技术发展,X线三维适形放疗使放射性肝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正常肝脏受照剂... 肝细胞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亦高。由于常规放疗的肝组织耐受量较低,很难给予肿瘤根治量且常会引起放射性肝功能损害甚至放射性肝病。随着放疗技术发展,X线三维适形放疗使放射性肝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正常肝脏受照剂量仍较高。质子束有较好的物理学特性,可使高剂量区精准地置于肿瘤病灶处,以使肿瘤受到最大剂量照射而较少伤害正常组织,因而可进一步提高治疗增益比。^[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束治疗 肝细胞癌 预后因素分析 临床价值 放射性肝病 恶性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肝功能损害
原文传递
质子束在肝细胞肝癌治疗中的剂量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家敏 于金明 +5 位作者 刘素文 陈庆 穆向魁 江启安 赵美红 张建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5期3201-3206,共6页
目的对质子束治疗(PBT)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时的剂量分布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PBT的潜在优势。方法选用Ⅰ期肝癌患者10例(肿瘤直径≤5.0om),总剂量为66Gy和86Gy,ⅡA期... 目的对质子束治疗(PBT)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及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时的剂量分布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PBT的潜在优势。方法选用Ⅰ期肝癌患者10例(肿瘤直径≤5.0om),总剂量为66Gy和86Gy,ⅡA期肝癌患者12例(肿瘤直径5.1~10.0cm),总剂量为60Gy和72Gy,分别设计3D—CRT、IMRT和PBT治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其正常肝脏和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分布差异。结果Ⅰ期肝癌患者3D—CRT的总剂量为66Gy时,其肝脏平均剂量(Dmean)为13.01Gy,其V10、V20和V30分别为51.89%、36.13%和21.24%,而PBT总剂量为66Gy时,其Dmean、V10、V20和V30则分别为6.34Gy、30.23%、17.86%和10,66%(P〈0.002)。当总剂量提高至86Gy时,3D—CRT的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16.91Gy、67.51%、46.84%和27.61%;而PBT的Dmean、V10、V20和V30则分别为8.26Gy、39.31%、23.22%和13.86%(P〈0.002)。与3D-CRT总剂量为66Gy时相比,PBT在总剂量提升至86Gy时,其Dmean、V10、V20和V30仍明显低于3D—CRT(P〈0.042)。ⅡA期患者3D—CRT总剂量为60Gy时,其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29.18Gy、72.25%、58.17%和44.01%;IMRT的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24.92Gy、73.32%、56.15%和37.75%,而PBT则分别为16.28Gy、43.93%、33.54%和22.78%(P〈0.002)。当总剂量提高至72Gy时,3D-CRT的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35.02Gy、86.70%、69.80%和52.8l%;IMRT的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29.90Gy,87.98%,67.74%and45.30%,而PBT的Dmean、V10、V20和V30分别为19.54Gy、52.72%、40.25%和27.34%(P〈0.002)。与3D—CRT总剂量为60Gy时相比,PBT在总剂量提升至72Gy时,其Dmean、V10、V20和V30仍明显低于3D—CRT和IMRT(P〈0.05)。22例患者采用PBT可使肝外OARs(脊髓、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适形 放射治疗计划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3.0T高场强MRI在伽玛刀定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永文 孙雪武 谭永利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3.0T MRI在伽玛刀中的应用。方法 50例病人安装配有绝缘立柱的头架后,使用4通道头线圈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先调节适配器位置及调整框架的水平,再根据颅内不同类型的病变及临床要求进行不同的序列扫描,最后行MRI定位图像验证、... 目的探讨3.0T MRI在伽玛刀中的应用。方法 50例病人安装配有绝缘立柱的头架后,使用4通道头线圈行MRI常规序列扫描。先调节适配器位置及调整框架的水平,再根据颅内不同类型的病变及临床要求进行不同的序列扫描,最后行MRI定位图像验证、图像变形验证及剂量计划设计时Z值验证。结果 50例均获得清晰的定位图像资料。定位图像验证测量的每边基准点间的距离相等;MRI图像变形验证测得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接近于1;伽玛刀计划系统定位坐标中的Z值大小与本组数值一致。结论 3.0T MRI成为伽玛刀治疗技术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手段和质量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伽玛刀 颅内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质子射束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比较
7
作者 陈庆 宋婷婷 +3 位作者 李家敏 毕斌 魏清龙 刘素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9期115-116,共2页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质子射束治疗(PBT)计划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式,分析质子射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物理优势和设野...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质子射束治疗(PBT)计划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式,分析质子射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物理优势和设野数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12例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等中心归一方法,中心剂量为66 Gy,质子治疗分别选用单野、两野和三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选用3~6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比较其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D-CRT等中心剂量为66 Gy时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18.78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70.01%、53.71%、36.58%和22.95%。相同等中心剂量下,单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7.21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17.30%、15.60%、13.32%和11.52%,两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8.2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23.95%、21.40%、17.59%和11.16%,三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9.8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35.03%、30.99%、16.31%和11.46%。12例患者无论是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脊髓、右侧肾脏、胃和胰腺的受照剂量均明显低于3D-CRT(P<0.002)。结论无论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均较3D-CRT明显降低了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以及胰腺的照射剂量。随着质子射束数量的增加,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及胰腺的照射剂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但递增速度缓慢。质子治疗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两个射束足以满足治疗肿瘤和保护正常肝脏组织的需要,继续增加设野数,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性肝病 质子束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治疗计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