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斑天牛危害桑树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开明 张建强 +4 位作者 代方银 许恩远 唐万成 邵春明 鞠先奎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3-54,共2页
云斑天牛危害桑树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吴开明,张建强,代方银,许恩远,唐万成,邵春明,鞠先奎(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涪陵地区丝绸公司)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eldiHope又名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 云斑天牛危害桑树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吴开明,张建强,代方银,许恩远,唐万成,邵春明,鞠先奎(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涪陵地区丝绸公司)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eldiHope又名白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该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四川以川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害虫 云斑天牛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桑花叶型病毒病的田间调查及抗病品种鉴定试验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开明 许恩远 +3 位作者 唐万成 邵春明 张振川 曾凡能 《蚕学通讯》 1991年第4期1-3,共3页
桑花叶型(Mymv)病毒病,亦称花叶型萎缩病,过去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发病严重,四川局部地方亦有发生。近年来在涪陵市发病严重,蔓延迅速。据调查1988年仅在李渡镇石马村三、四社零星发生,到1990年,迅速蔓延到三个区(李渡、珍溪、清溪)... 桑花叶型(Mymv)病毒病,亦称花叶型萎缩病,过去在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发病严重,四川局部地方亦有发生。近年来在涪陵市发病严重,蔓延迅速。据调查1988年仅在李渡镇石马村三、四社零星发生,到1990年,迅速蔓延到三个区(李渡、珍溪、清溪)八个乡(金银、镇安、石象、石龙、李渡镇、中丰、大胜、清溪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叶型 鉴定试验 李渡 社零星 田间调查 抗病品种 萎缩病 石马村 西农 桐乡青
下载PDF
越年蚕种两段冷藏法的实用性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大洋 李江陵 +4 位作者 敖明军 杨永春 赵少伟 郭承德 钟兴权 《四川蚕业》 1993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试验对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研究,探索出了越年种有效保存时间和两段不同的低温冷藏法。即:第一段用抑制发育的1℃低温,保存滞育期的滞育卵;第二段在用种前的一段时间,用促进解除滞育的5℃低温冷藏,促进蚕卵解除滞育后即可出库使用。199... 本试验对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研究,探索出了越年种有效保存时间和两段不同的低温冷藏法。即:第一段用抑制发育的1℃低温,保存滞育期的滞育卵;第二段在用种前的一段时间,用促进解除滞育的5℃低温冷藏,促进蚕卵解除滞育后即可出库使用。1992年涪陵地区蚕种冷库用这种两段冷藏新法保存越年毛种23,868张,到1993年秋季,实用于农村大面积生产的散卵15,217盒,结果表明与当年春季生产的冷藏浸酸秋用种无明显差异,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卵 长期保存
下载PDF
四川涪陵地区桑树病虫名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建强 吴开明 +2 位作者 许恩远 唐万成 邵春明 《蚕学通讯》 1995年第3期16-22,共7页
经普查发现,四川涪陵地区的桑树病虫有一百多种,本文报道了桑树害虫73种,分属10目39科,桑树病害15种,分属于细菌、真菌、病毒及线虫病害,其中有害虫23种,病害4种为害桑树较严重.
关键词 四川 涪陵 桑树病虫 名录
下载PDF
不同桑树品种叶片气孔数目与抗旱性相关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余茂德 艾均文 +3 位作者 唐万成 罗涛 张振川 孙波 《四川蚕业》 1993年第2期10-12,共3页
著者等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桑品种叶片气孔分布状况。同时调查这些品种在长期伏旱下的黄落叶率。并对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桑品种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黄落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4。与... 著者等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桑品种叶片气孔分布状况。同时调查这些品种在长期伏旱下的黄落叶率。并对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桑品种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黄落叶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4。与抗旱性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可提供桑树抗旱育种(选择亲本)和桑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作为间接选择依据和间接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品种 叶片气孔 抗旱 相关
下载PDF
蚕卵长期保存技术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大洋 杨永春 +2 位作者 赵少伟 郭承德 钟兴权 《蚕学通讯》 1995年第3期2-6,13,共6页
蚕种两段冷藏长期保存技术,是以蚕卵滞育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特殊生理代谢为依据,以滞育卵中山梨醇含量的变化为生化指标,监测和确定蚕卵的滞育状态,并根据不同滞育状态蚕卵对温度的特殊反应.用25℃加深蚕卵滞育,再分别用1℃和5℃两... 蚕种两段冷藏长期保存技术,是以蚕卵滞育期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特殊生理代谢为依据,以滞育卵中山梨醇含量的变化为生化指标,监测和确定蚕卵的滞育状态,并根据不同滞育状态蚕卵对温度的特殊反应.用25℃加深蚕卵滞育,再分别用1℃和5℃两段低温冷藏,达到长期保存,按期孵化,周年供种的目的.由于这种保存方法接触高温的时间短,在保存期中蚕卵一直处于滞育状态,到用种前才使蚕卵滞育解除,卵内营养物质消耗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浸酸种 保存技术 蚕种生产 实用孵化率 蚕卵 复式冷藏 滞育状态 丝绸公司 生命率 营养物质消耗
下载PDF
防治桑天牛新型药剂“杀蛀膏SⅢ型”研究(初报)(桑病虫综合治理课题组) 被引量:1
7
作者 桑病虫综合治理课题组 许恩远 +3 位作者 吴开明 唐万成 邵春明 张振川 《四川蚕业》 1991年第2期11-12,共2页
为害桑树的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又称褐天牛,展鞘翅目,天牛科,也是川东蚕区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据近期调查危害率,老树在80%左右,壮树44.5%、幼树20%,连当年嫁接和扦插成活苗木也受其害。桑天牛主要为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造... 为害桑树的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又称褐天牛,展鞘翅目,天牛科,也是川东蚕区普遍发生的重要害虫。据近期调查危害率,老树在80%左右,壮树44.5%、幼树20%,连当年嫁接和扦插成活苗木也受其害。桑天牛主要为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造成桑树空心,致使树势衰竭,生长不良,甚至枯死。同时,成虫也咬食新梢皮层,摄取补充营养。若咬食后成环状,则造成枯枝,其产卵痕,遇大风引起枝条折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天牛 褐天牛 扦插成活 天牛科 危害率 补充营养 涂药膏 杀卵 校正死亡率 蚕区
下载PDF
涪陵市桑蓟马为害成灾状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开明 许恩远 +3 位作者 张建强 唐万成 邵春明 曾凡能 《蚕学通讯》 1993年第1期20-22,共3页
桑蓟马属于多日照少雨型昆虫。一般在四川为害不严重,但地处川东的涪陵市,在1991年5月下旬第3代暴发成灾,其成灾乡占29.15%,枯焦锈叶率高达37.39%。究其成因,一是上一代(第2代)虫口密度较高。达58.8%头/叶,二是在其后又遇连晴高温(30... 桑蓟马属于多日照少雨型昆虫。一般在四川为害不严重,但地处川东的涪陵市,在1991年5月下旬第3代暴发成灾,其成灾乡占29.15%,枯焦锈叶率高达37.39%。究其成因,一是上一代(第2代)虫口密度较高。达58.8%头/叶,二是在其后又遇连晴高温(30℃)干燥气候的影响,使繁殖加快,虫口密度突增,到6月上旬第3代虫口密度高达225.4头/叶,形成了全年虫口密度高峰期。在此期间,由于大量虫口锉吸为害,桑叶迅速失水枯焦呈锈色。因此我省预测桑蓟马发生为害要注意田间调查第2代虫口密度并结合未来的天气预报进行。若虫虫口密度超过50头/叶,其后又是持续高温干燥天气,应及时作好药剂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蓟马 发生 为害 防治指标
下载PDF
试论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甫德 《四川蚕业》 1990年第4期9-12,共4页
蚕茧,是由茧层和蛹体组成。经干燥处理后,易受大气影响,发生吸湿霉变,丝胶变性,降低茧质,解舒不良,直接影响蚕茧使用经济价值。为了搞好干茧贮藏和缫出优质生丝,特将干茧运输与贮藏技术浅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贮藏技术 干茧 茧质 蛹体 排湿 茧层 干燥程度 茧站 干燥处理 大气影响
下载PDF
养蚕技术上的五个环节
10
作者 陈甫德 《蚕学通讯》 1990年第4期50-52,共3页
蚕是有益于人类的变温动物。自我们祖先发明蚕丝以来,相传已有五千年历史。迄今还流传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佳话. 清代卫杰在他的《蚕桑萃编》中就有“天子亲耕,皇后亲蚕”的记载.前人对整个蚕丝生产技术颇有研... 蚕是有益于人类的变温动物。自我们祖先发明蚕丝以来,相传已有五千年历史。迄今还流传着“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佳话. 清代卫杰在他的《蚕桑萃编》中就有“天子亲耕,皇后亲蚕”的记载.前人对整个蚕丝生产技术颇有研究,在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蚕技术 蚕桑萃编 衣帛 添食 亲耕 小蚕 蚕病 五亩 大蚕 病毒性软化病
下载PDF
桑树早春害虫的发生及防治试验
11
作者 吴开明 许思远 +3 位作者 张建强 唐万成 邵春明 曾凡能 《蚕学通讯》 1992年第4期5-8,共4页
四川的早春桑虫,在桑树脱苞期,以桑象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象虫>桑尺蠖>小蠹虫>桑毛虫;在桑树燕口期,以桑瘿蚊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瘿蚊>野蚕>桑始叶螨>桑灰蜗牛。经测定,每头... 四川的早春桑虫,在桑树脱苞期,以桑象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象虫>桑尺蠖>小蠹虫>桑毛虫;在桑树燕口期,以桑瘿蚊第一代幼虫为害最重,各害虫的为害率顺次为:桑瘿蚊>野蚕>桑始叶螨>桑灰蜗牛。经测定,每头桑尺蠖越冬幼虫1日食芽数为1.71个,从出蛰至化蛹为害10日左右,定芽被害后,桑株推迟发芽期11天,虫株条长减少33.77%,着叶数减少31片,降低着叶率22.1%,冬季彻底修除枯枝枯桩,降低桑象虫为害率85%,填补桑株孔穴,清除残落叶,可明显减少来年桑尺蠖,桑毛虫发生率,早春3月下旬选用50%杀螟松1000倍液喷药保芽,其桑象虫虫口减退率可达95%,并可兼治桑尺蠖,桑毛虫等其它早春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早春害虫 发生为害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新型竹板回转横格簇简介
12
作者 陈甫德 《四川蚕业》 1992年第4期38-39,共2页
提高蚕茧质量,除蚕品种、桑叶质量和饲养管理外,主要取决于簇具的结构和簇中温、湿度光线、气流的调节与管理。笔者,在吸取各种簇具优点的基础上和取材、制作、推广易,造价低的前提下,特设计本簇。现简介于下: 一、制作原理:根据当前最... 提高蚕茧质量,除蚕品种、桑叶质量和饲养管理外,主要取决于簇具的结构和簇中温、湿度光线、气流的调节与管理。笔者,在吸取各种簇具优点的基础上和取材、制作、推广易,造价低的前提下,特设计本簇。现简介于下: 一、制作原理:根据当前最先进的马粪纸板方格回转簇的工艺原理,以茧长茧幅(一般茧长3厘米,茧幅2.5厘米左右)为依据,以竹为原料加工而成。1991年涪陵市蚕桑局刘兴诗、吴文伯同志在龙坛的青羊乡进行试验取得成功。售茧时经抽样调查:上车茧率达95%以上,具有与纸板方格回转簇同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品种 桑叶质量 上车茧 蚕茧质量 上簇 横格 饲养管理 原料加工 刘兴诗 制作原理
下载PDF
涪陵地区桑树病虫为害现状调查及成灾病虫发生规律研究
13
作者 吴开明 张建强 +2 位作者 许恩远 唐万成 邵春明 《蚕学通讯》 1994年第4期18-23,26,共7页
涪陵地区地处下川东,东邻万县、西靠重庆、南彼黔江,北接达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夏秋少雨,伏旱严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五县(市)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随着栽桑密度的增加,地理起幅变化的复杂性,不同栽桑形式... 涪陵地区地处下川东,东邻万县、西靠重庆、南彼黔江,北接达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夏秋少雨,伏旱严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五县(市)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随着栽桑密度的增加,地理起幅变化的复杂性,不同栽桑形式构成的生态多样性以及其它经济林木品种繁多,致使桑病虫种类增多,为害加重,造成桑树产叶量降低,桑叶质量差,严重阻碍了“三高”蚕业的发展.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害率 涪陵地区 为害现状 病虫发生规律 云斑天牛 桑树病虫 桑天牛 暗翅筒天牛 虫口密度 食叶性害虫
下载PDF
试论提高蚕茧质量与蚕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4
作者 陈甫德 《四川蚕业》 1992年第2期19-20,共2页
我国自发明蚕丝以来,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程。而今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蚕丝之光,普照全球。这是我们祖先对人类一大贡献。1991年全国产茧达1000万担。
关键词 蚕业 蚕茧质量 蚕丝业 现代科学 毛脚茧 蚕区 鲜茧 栽桑 烘折 茧质
下载PDF
3个新桑品种的性状简介
15
作者 李存礼 余茂德 +2 位作者 唐万成 罗涛 张振川 《四川蚕业》 1992年第1期22-23,共2页
桑树优良品种是蚕业生产的资料,是发展蚕桑生产,提高桑树产量和叶质,夺取蚕茧丰收,提高茧丝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从收集保存的资源中,在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育成3个高产优质的新桑品种... 桑树优良品种是蚕业生产的资料,是发展蚕桑生产,提高桑树产量和叶质,夺取蚕茧丰收,提高茧丝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西南农业大学蚕学系从收集保存的资源中,在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育成3个高产优质的新桑品种—嘉陵16号、嘉陵新9号和嘉陵9号。1991年夏季邀请四川省丝绸公司、四川省蚕种公司、四川省蚕研所,浙江省蚕研所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公司 蚕桑生产 丝绸公司 蚕业生产 西南农业大学 间作桑园 产叶量 叶质 蛋白质含量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新型竹板回转横格蔟介简
16
作者 陈甫德 《四川丝绸》 1994年第1期14-17,共4页
蔟本具以竹为材料加工制成,具有取材、制作、推广易,使用、消毒、保管方便和造价低、结构好、耐用等特点。所营之茧,按国标测查,外观、内在质量好,横营茧多,好茧率达96%左右,对提高出丝率及原蚕种和制种量均有利。
关键词 竹板 回转横格蔟 营茧 茧质
下载PDF
兰尾叶甲(Mimastra cynura Hope)药剂防治试验和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
17
作者 许恩远 吴开明 +1 位作者 唐万成 邵春明 《四川蚕业》 1989年第4期1-4,共4页
化蛹地用喹硫磷、敌百虫药杀出土成虫,虫口减退率77.3—93%,成虫期用辛硫磷乐果在桑树上防治和用杀螟松、敌百虫在杂树上防治,均可取得93—100%的防治效果。生长幼虫壮龄苔藓取食期防治,以喹硫磷、辛硫磷效果最佳,室内防效100%,室外... 化蛹地用喹硫磷、敌百虫药杀出土成虫,虫口减退率77.3—93%,成虫期用辛硫磷乐果在桑树上防治和用杀螟松、敌百虫在杂树上防治,均可取得93—100%的防治效果。生长幼虫壮龄苔藓取食期防治,以喹硫磷、辛硫磷效果最佳,室内防效100%,室外防效90%以上,而越冬幼虫的防治,则以辛硫磷、杀螟松较好。各种药剂浓度,除喹硫磷用200倍混沙药撒外,其余药剂均用1000倍液喷雾。综合治理措施是:采用异时(非蚕期)、异地(非桑地)、超前(产卵、为害前)防治策略和以成虫杂树为害期,壮龄幼虫苔藓取食期为重点、结合进行桑树为害期和越冬化蛹地的防治。在涪陵地区验正结果,使虫口密度由1986年123头/株,下降到1988年的73.3头/株,虫株桑叶损失率由1986年的34.78%下降到1988年的26.6%,两年取得经济效益530.01万元和社会效益147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兰尾叶甲 药剂试验 综合治理措施
下载PDF
桑树10品种比较试验(2)春叶产量分析
18
作者 李存礼 余茂德 +3 位作者 唐万成 罗涛 张振川 李国胜 《蚕学通讯》 1990年第3期2-4,8,共4页
1989年秋季,我们曾对桑树10品种:嘉陵4号、嘉陵8号、嘉陵9号、嘉陵新9号、嘉陵10号、嘉陵15号、嘉陵16号、荷叶白、新一之濑、小官桑(对照),进行了秋叶产量调查。初步结果是:嘉陵新9号、嘉陵9号、嘉陵8号和嘉陵16号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 1989年秋季,我们曾对桑树10品种:嘉陵4号、嘉陵8号、嘉陵9号、嘉陵新9号、嘉陵10号、嘉陵15号、嘉陵16号、荷叶白、新一之濑、小官桑(对照),进行了秋叶产量调查。初步结果是:嘉陵新9号、嘉陵9号、嘉陵8号和嘉陵16号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今年春蚕期,我们又对这10个桑品种进行了春叶产量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于后。一、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叶 品种比较试验 产量分析 春蚕期 新一之濑 调查日期 产量调查 叶白 产叶量 桑高
下载PDF
不同桑树品种叶片单位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
19
作者 余茂德 艾均文 +3 位作者 唐万成 罗涛 张振川 孙波 《蚕学通讯》 1991年第4期8-10,共3页
著者等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桑品种叶片气孔分布状况。同时调查这些品种在长期伏旱下的黄落叶率。并对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桑品种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黄落叶率呈显著负相关:r=-0.884^(**)。... 著者等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桑品种叶片气孔分布状况。同时调查这些品种在长期伏旱下的黄落叶率。并对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桑品种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黄落叶率呈显著负相关:r=-0.884^(**)。与抗旱性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可提供桑树抗旱育种(选择亲本)和桑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作为间接选择依据和间接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品种 叶片气孔 抗旱 相关
下载PDF
桑树冬修质量与桑象虫危害的关系
20
作者 唐万成 邵春明 +2 位作者 张振川 许恩远 吴开明 《四川蚕业》 1990年第3期22-23,共2页
桑象虫是我区食芽性主要桑虫,我省各重点蚕区均有公布,尤以川东蚕区今春为害猖獗,造成大面积桑树发芽率及成梢率降低,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春蚕生产。导致桑象虫严重成灾的原因很多,笔者通过调查认为主要与冬季修枝除虫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桑虫 重点蚕区 桑芽 杂交桑 长效农药 产叶量 被害率 栽桑 养蚕技术 丰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