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柳学周 庄志猛 +6 位作者 马爱军 陈四清 孙中之 梁友 刘寿堂 翟介明 曲建忠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4,共8页
总结了2003~2004年作者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结果,论述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改进亲鱼培育条件和强化培育、受精卵孵化条件的综合调控、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和投... 总结了2003~2004年作者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 Günther)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开发研究结果,论述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通过改进亲鱼培育条件和强化培育、受精卵孵化条件的综合调控、加强饵料的合理搭配和投喂、水环境调控等技术措施,提高了苗种成活率,完善了半滑舌鳎苗种生产技术工艺,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两年间在莱州、海阳、胶南3个试验基地分别培育出全长30~40mm的半滑舌鳎苗种84.8万尾、131万尾和61.5万尾,单位面积平均出苗量分别为1696尾/m2、1985尾/m2和2050尾/m2,苗种成活率分别达到20.2%、25.5%和30.9%。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生产连续成功并突破百万尾大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苗种培育 技术开发 工厂化育苗
下载PDF
温度、盐度对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鑫磊 陈四清 +3 位作者 刘寿堂 李学文 张岩 薛致勇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2-348,共7页
温度及盐度是鱼类苗种生产当中2个重要的因子。研究了在不同水温、盐度条件下,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情况。通过对孵化时间、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活力的比较,发现温度对受精卵的孵化影响显著。受精卵在18℃以下及28℃以上均不能孵... 温度及盐度是鱼类苗种生产当中2个重要的因子。研究了在不同水温、盐度条件下,半滑舌鳎胚胎发育的情况。通过对孵化时间、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活力的比较,发现温度对受精卵的孵化影响显著。受精卵在18℃以下及28℃以上均不能孵化出仔鱼,在18~28℃水温条件下,受精卵可以孵化,其适宜的孵化水温为22~23℃,且随着温度升高受精卵孵化时间逐渐缩短。在水温23℃下,受精卵在盐度16以下及48以上均不能孵化出仔鱼,在盐度18~46的范围内,受精卵均可以孵化出仔鱼,盐度38以上均为畸形,且孵化时间不受盐度的影响,其适宜孵化盐度为2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受精卵 胚胎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文龙 梁兴明 +2 位作者 梁萌青 张天时 孙德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6,共6页
将体质量(31.13±1.67)g的大菱鲆幼鱼饲养在容积100L的水桶中,每个水桶40尾,采用OKE-6710HF微电脑温控仪控制温度为15、18、21、24℃和27℃,在第0、15、30、45、60d进行采样分析血清中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幼鱼全长、体质量及存活率。... 将体质量(31.13±1.67)g的大菱鲆幼鱼饲养在容积100L的水桶中,每个水桶40尾,采用OKE-6710HF微电脑温控仪控制温度为15、18、21、24℃和27℃,在第0、15、30、45、60d进行采样分析血清中免疫相关酶活性及幼鱼全长、体质量及存活率。结果显示,在15~27℃条件下,大菱鲆幼鱼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先升后降;水温为18℃时,幼鱼存活率为100%,生长速度最快,为最佳生长水温。大菱鲆幼鱼血清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随温度及饲养时间的变化而呈波动性,但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规律性;大菱鲆幼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刚达到设定温度(即第0d)时,各温度组之间溶菌酶活力并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养时间的加长及温度的升高,溶菌酶活力不断升高,表明温度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及存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幼鱼 温度 生长 酶活性
下载PDF
人工湿地净化海水养殖外排水效果与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加鹏 崔正国 +3 位作者 周强 马绍赛 曲克明 毛成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来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探讨了人工湿地对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并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了人工湿地内部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结果显示,人工... 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来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探讨了人工湿地对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并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了人工湿地内部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的氨氮、磷酸盐和COD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2±3.27)%、(72.53±2.31)%、(66.04±8.23)%;人工湿地系统内微生物组成较为丰富,且不同位置存在着种属相同、数量不同的生态幅广泛的优势种;人工湿地下行流池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比上行流池高,且沿水流方向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系统中距离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海水养殖外排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微生物种群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主要的优势菌群属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微生物 海水养殖外排水 净化效果 PCR-DGGE技术
下载PDF
半滑舌鳎快速生长及高雌性家系的筛选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松林 李仰真 +8 位作者 张静 刘寿堂 孙德强 杜民 梁卓 刘峰 胡乔木 邵长伟 刘珊珊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1-488,共8页
为查明半滑舌鳎不同家系雌、雄鱼遗传和生理性别比例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并试图筛选出生理雌鱼比例高且生长快的家系,实验首先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并进行同池养殖以比较生长性能,再选取5个正常雄鱼家系和5个伪雄鱼家系进行遗传性... 为查明半滑舌鳎不同家系雌、雄鱼遗传和生理性别比例及其与生长速率的关系,并试图筛选出生理雌鱼比例高且生长快的家系,实验首先建立了22个半滑舌鳎家系,并进行同池养殖以比较生长性能,再选取5个正常雄鱼家系和5个伪雄鱼家系进行遗传性别和生理性别测定。结果发现,不同家系鱼苗不仅生长速度差异显著,而且雌雄比例差异也很显著。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2个(家系16号和61号),其相对增重率分别为0.81和0.56 g/d;筛选出生长较快的家系4个(家系21、28、57和63号),其相对增重率为0.48~0.53 g/d;筛选出生长速度一般的家系12个,生长慢速家系4个。所检测的5个正常雄鱼(ZZ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51.87%,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2.94%,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14.08%。相反,检测的5个伪雄鱼(ZW类型)家系的遗传雌鱼比例平均为49.34%,生理雌鱼比例平均为4.45%,遗传雌鱼转化为生理雄鱼的比例平均为91.41%。实验发现半滑舌鳎不同家系在雌、雄生理性别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伪雄鱼后代中的遗传雌鱼更容易转化为伪雄鱼,增加养殖群体中生理雄鱼的数量。研究表明,通过家系选育可以筛选出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快的半滑舌鳎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家系 生长性状 性别 选育
下载PDF
“鲆优1号”牙鲆生长和育种性能分析及亲本选留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4 位作者 王磊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1-527,共7页
对"鲆优1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育种性能分析,并研究育种值选择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测量了2 425尾450日龄左右"鲆优1号"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表型参数分析,运用DMU软件,采用REML法进... 对"鲆优1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育种性能分析,并研究育种值选择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测量了2 425尾450日龄左右"鲆优1号"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表型参数分析,运用DMU软件,采用REML法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并通过BLUP方法预测个体估计育种值(EBV)。根据表型值和育种值的比较结果进行亲本选留。结果显示,运用DMU软件包估计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遗传力分别为0.266、0.302。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表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677,都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经家系间比较,"鲆优1号"牙鲆的表型值均值和育种值均值都高于其他家系,表现出了明显的生长优势和很好的育种性能。按照30%的选择强度分别根据育种值、表型值选留优良家系,两种方式选留家系的相同率为71.43%。将育种值选择与表型值选择进行比较发现,全长和体质量的育种值选择效率分别比表型选择高35.38%、32.29%,说明育种值选择优于表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遗传力 育种值 “鲆优1号”.
下载PDF
营养强化和控光控温对大菱鲆亲鱼性腺发育及卵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庆华 孙建 +5 位作者 李仰真 刘峰 李海鹏 孙德强 崔恒全 刘寿堂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0-1035,共6页
【目的】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大菱鲆亲鱼培育技术,为大菱鲆育苗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控光控温,并投喂冰鲜杂鱼和强化饵料,研究大菱鲆亲鱼培育期间的控光控温和营养强化效果及其对亲鱼性腺发育、卵子质量的影响。【结果】经... 【目的】总结出一套有效的大菱鲆亲鱼培育技术,为大菱鲆育苗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人工控光控温,并投喂冰鲜杂鱼和强化饵料,研究大菱鲆亲鱼培育期间的控光控温和营养强化效果及其对亲鱼性腺发育、卵子质量的影响。【结果】经控光控温和营养强化后,大菱鲆亲鱼性腺开始发育提前67d,性腺发育时间缩短9d,产卵持续时间缩短18d,亲鱼平均产卵量867mL,受精卵活率高达80.1%,受精率67.3%,孵化率61.9%。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控光控温能够使性腺发育时间提前60d,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性腺发育时间和产卵期;经营养强化后亲鱼产卵量、上浮卵量、上浮率及受精卵活率、孵化率均有显著提高。亲鱼产卵量与体重呈正相关,受精卵活率与孵化率也呈正相关。【结论】大菱鲆亲鱼经营养强化和控光控温后,卵子质量显著提高,性腺发育时间显著提前,实现了反季节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亲鱼 营养强化 控光控温 产卵量 受精卵活率 受精率 孵化率
下载PDF
牙鲆连续三代抗鳗弧菌病家系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磊 陈松林 +8 位作者 张英平 范彩霞 刘洋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谢明树 李文龙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0-996,共7页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 为了培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病的品系或品种,2009和2012年利用中国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和韩国引进的牙鲆群体以及2007年和2009年从大量牙鲆家系中选留的优良家系为亲本,通过巢式杂交、三元杂交及雌核发育等方法,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建成牙鲆家系43个和65个,选取2009年的33个家系和2012年的43个家系进行鳗弧菌感染实验,共筛选出13个抗病家系,其中3个家系的存活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另外10个家系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13个家系包含F3家系、雌核发育一代和二代家系各1个,F2家系3个,在以上6个家系中,除了1个F2家系,其他家系的亲本均来自于抗病家系且鳗弧菌感染存活率的变异系数都低于10%。对连续三代抗病家系进行分析,发现在上述13个抗病家系和2007年筛选出的3个抗病家系共16个抗病家系中有13个家系来自于中国牙鲆抗病群体相关,结果表明,部分F1、F2、F3和雌核发育家系较好地遗传了其亲本的抗病性能,抗病性能稳定,为培育抗鳗弧菌病的牙鲆品系或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家系 F2 F3 雌核发育 鳗弧菌 抗病力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影响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志强 朱建新 +3 位作者 刘慧 程海华 曲克明 刘寿堂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7,27,共5页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核心单元,生物膜对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生物膜的功能,环境因子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生...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养殖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作为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核心单元,生物膜对于养殖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生物膜的功能,环境因子的突然变化会引起生物膜脱落、影响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运行效果。控制好水温、盐度、p H和溶氧,生物膜净化效率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就会更好。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环境因子变量条件下的养殖废水去除动力学特征,以期为循环水养殖系统优化设计与运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温度 盐度 溶氧
下载PDF
不同牙鲆群体遗传力和育种值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4 位作者 王磊 田永胜 刘寿堂 孙德强 邓寒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1-697,共7页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其表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和0.827,且呈极显著相关(P<0.01),表明个体育种值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父母本分别进行育种值比较可知,父本中KS的育种值最高,母本中RJ的育种值最高,因此选用KS(♂)和RJ(♀)杂交可培育出生长迅速的牙鲆新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4个资源群体牙鲆生长性状的育种性能,并以此作为筛选优良亲本群体的重要依据,旨在为牙鲆新品种的成功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为牙鲆的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遗传力 育种值 约束极大似然法(BLUP)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REM)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水平维生素A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及后代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登元 梁萌青 +3 位作者 王新星 郑珂珂 赵敏 李庆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59,共10页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20、100 IU/g的维生素A(视黄醇乙酸酯形式)配制成Ac、Al和Ah 3种试验饲料饲喂3龄半滑舌鳎亲鱼[雌性(1.58±0.18)kg/尾、雄性(0.20±0.05)kg/尾]70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VA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20、100 IU/g的维生素A(视黄醇乙酸酯形式)配制成Ac、Al和Ah 3种试验饲料饲喂3龄半滑舌鳎亲鱼[雌性(1.58±0.18)kg/尾、雄性(0.20±0.05)kg/尾]70 d,探讨饲料中不同水平的VA对半滑舌鳎亲鱼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l组和Ah组雌鱼性腺成熟率均要高于Ac组;相对产卵量Al组最高,Ac组最低;Al和Ah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显著高于Ac组(P<0.05);Al组的卵上浮率、初孵仔鱼长度、仔鱼的成活率和仔鱼生存活力指数(SAI)均显著高于Ac组和Ah组(P<0.05);随饲料中VA的增加仔鱼畸形率虽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卵巢、肝脏和卵子中VA的含量和血清中SOD的活性均随饲料中VA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此外,Al组和Ah组卵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以及卵子脂肪酸中n-3HUFA、n-6PUFA和PUFA的含量均要高于Ac组。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适量VA可促进半滑舌鳎亲鱼性腺的发育,提高产卵量,改进卵子和仔鱼的质量;本研究中Al组(20 IU/g)亲鱼的繁殖性能要优于Ac组(0 IU/g)和Ah组(100 I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亲鱼 维生素A 繁殖性能 卵子质量
下载PDF
投喂频率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星康吉鳗生长、生理指标及其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新宇 史宝 +2 位作者 王成刚 程汉良 马晓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4,共12页
本研究采用生理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探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投喂频率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生长、生理指标以及水质因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50.64±5.43)g的星康吉鳗为研究对象,实验共设2组,分别为1次/天(T1... 本研究采用生理学和实验生态学方法探究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不同投喂频率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生长、生理指标以及水质因子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50.64±5.43)g的星康吉鳗为研究对象,实验共设2组,分别为1次/天(T1组)、2次/天(T2组),每组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70d。实验每14d检测各养殖池实验鱼平均体重和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实验结束时,采集星康吉鳗血液、组织相关样品,用于生长、生理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T2组终末体重(FBW)、终末体长(FBL)、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T1组(P<0.05),T1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T2组(P<0.05)。T1组血清丙二醛(MDA)显著高于T2组(P<0.05),T2组肝脏谷草转氨酶(AST)、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肠道胰蛋白酶(TPS)显著高于T1组(P<0.05)。T1组、T2组出口水NH_(4)^(+)-N、NO_(2)^(-)-N 24 h变化中分别有1处(24:00)和2处峰值(20:00、次日8:00);2个实验组出口水24 h内NH_(4)^(+)-N与生物滤池出口水差异显著(P<0.05);生物滤池出口水NO_(2)^(-)-N在04:00、08:00显著低于其他2个实验组出口水(P<0.05);T2组2种指标的24 h变化幅度均小于T1组。整个实验周期内各水质指标均维持在安全养殖范围内,其中,在第70天时,T2组总氮(TN)、总磷(TP)显著高于T1组(P<0.05);生物滤池对各项水质指标处理效果各不相同,其中,对NH_(4)^(+)-N的处理效果最佳,最高可达54.23%。基于上述结果,星康吉鳗幼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2次/天的投喂效果优于1次/天。相关结果为星康吉鳗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中适宜的投喂策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康吉鳗 投喂频率 循环水养殖 生长 生理 水质
下载PDF
几种环境因子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膜净化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志强 朱建新 +3 位作者 刘慧 程海华 曲克明 刘寿堂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2,共6页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生物膜水质净化效果,对爆炸棉为滤料的生物滤器进行了试验。采用优势菌种挂膜后,在不同水温、溶氧(DO)、盐度、p H条件下,研究生物滤器对人工加富的海水养殖废水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水温28℃时,化学需氧量(CODMn... 为研究环境因子对生物膜水质净化效果,对爆炸棉为滤料的生物滤器进行了试验。采用优势菌种挂膜后,在不同水温、溶氧(DO)、盐度、p H条件下,研究生物滤器对人工加富的海水养殖废水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水温28℃时,化学需氧量(CODMn)、氨氮(NH4+-N)、亚硝酸盐氮(NO2--N)、磷酸盐(PO43--P)去除率分别为69.3%、93.7%、93.7%、19.4%;DO 6.00 mg/L时,CODMn、NH4+-N、NO2--N、PO43--P去除率分别为72.8%、91.7%、97%、15.6%;盐度25时,CODMn、NH4+-N、NO2--N、硝酸盐氮(NO3--N)、PO43--P去除率分别为57.1%、98.4%、99.9%、100%、42%;p H 7.5时,CODMn、NH4+-N去除率分别为72.8%、93.3%。研究表明,水温28℃、DO 6.00mg/L、盐度25和p H 7.5为该生物滤器最适水质净化条件,此时生物膜净化效率较高,出水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器 水温 DO 盐度 pH
下载PDF
牙鲆选育F3代家系的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永胜 陈红林 +7 位作者 齐文山 姜静 张英平 刘万军 李宝玉 刘寿堂 孙德强 陈松林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51,共12页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 牙鲆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养殖、捕捞和自然增殖的主要鱼类,但是人工养殖病害多、生长慢,针对这一问题,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牙鲆选择育种。本文利用筛选和培育的F1、F2代牙鲆家系核心群体,构建了F3代家系52个,在生长到196d时,对家系1 560尾鱼苗全长、体宽、体质量、全长日增量和体重日增量5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得7 800个数据。采用"加性-显性"线性模型、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计法(MINQUE)对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加性方差分量、显性方差分量、随机方差分量、狭义遗传力、广义遗传力、亲本加性效应、杂交随机效应等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1202、1206、1226和1211家系以上生长性状的边际平均值同时显著高于其他家系。以上5个生长性状的加性方差分量比率为(0.099±0.01)^(0.24±0.02),显性方差分量比率(0.30±0.02)^(0.31±0.02),随机方差分量比率(0.48±0.02)^(0.61±0.01),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0.099~0.24,广义遗传力0.38~0.54,以上遗传参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综合比较18个亲本5个性状的加性效应预测值,发现F0917、F0908、F0905、F0915、F09125和KS(韩国牙鲆)亲本在5个性状上都具有极显著的正向效应(P<0.01),其他亲本5个性状都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负向加性效应。对42个杂交组合显性随机效应进行预测,D(2×6)、D(2×18)、D(3×4)、D(7×12)、D(7×14)和D(8×13)6个杂交组合在5个性状上都表现为极显著(P<0.05)正效应,利用这些杂交组合建立家系将促进牙鲆以上5个性状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为牙鲆优良家系的建立及新品种的培育初步筛选出了性状优良的亲本、杂交组合和家系,同时为牙鲆进一步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F3代家系 遗传力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滤池的水质变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响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奇 宋协法 +1 位作者 周广军 薛致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6-66,共11页
为了解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滤池内部的水质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各级生物滤池的水质参数、水处理效果和不同时期的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四级曝气式生物滤池可以有效地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经过生物滤... 为了解鲟鱼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物滤池内部的水质变化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本研究分析了各级生物滤池的水质参数、水处理效果和不同时期的细菌群落结构。研究表明:四级曝气式生物滤池可以有效地维持系统稳定运行,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质完全符合鲟鱼的养殖要求。生物滤池中化学需氧量、总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3.77%、60.23%、15.56%,生物滤池的总氨氮去除率相差显著,相较于前3级生物滤池,4级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其可能存在功能性浪费。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隶属于37个门、561个属、926个种,其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19.4%~38.1%)、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6%~27.3%)、绿弯菌门(Chloroflex,10.7%~21.1%)、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3.9%~30.9%)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1.0%~12.1%);在第3个时间点生物滤池的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最丰富。本研究发现,该系统生物滤池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细菌群落的时空变化对水质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动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鲟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滤池 微生物群落 水质响应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新宇 史宝 +2 位作者 程汉良 王成刚 马晓东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00-108,116,共10页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全过程,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水产动物肠道菌群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肠道菌群作为动物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以及应对环...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全过程,我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水产动物肠道菌群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肠道菌群作为动物体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水产动物生长发育、提高抗病力以及应对环境胁迫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在生长和品质方面,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以及肌肉脂肪含量;在抗病方面,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促进水产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抑制病原菌的定殖;在抗逆方面,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够提高水产动物对冷应激、低盐胁迫等环境胁迫的适应。相关研究有助于探究益生菌、益生元对水产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同时又有利于水产动物宿主肠源性益生菌的筛选与利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肠道菌群对水产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中生长、品质、抗病以及抗逆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对肠道菌群在水产养殖相关应用做出展望,为未来水产养殖业中肠道菌群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养殖 肠道菌群 经济性状
下载PDF
不同有机碳源及C/N对生物滤池净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海华 朱建新 +3 位作者 曲克明 杨志强 刘寿堂 孙德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利用生物滤池模拟装置,以实际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4种常见有机碳源(葡萄糖、乙醇、红糖和淀粉)及不同碳氮比对有机物去除、硝化反应和异养反硝化作用等生物滤池主要净化过程的影响。碳源初选结果显示,同种碳源下,当C/N从0升高至6... 利用生物滤池模拟装置,以实际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探讨了4种常见有机碳源(葡萄糖、乙醇、红糖和淀粉)及不同碳氮比对有机物去除、硝化反应和异养反硝化作用等生物滤池主要净化过程的影响。碳源初选结果显示,同种碳源下,当C/N从0升高至6过程中,生物滤池对TAN(总氨氮)的去除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C/N较小时,各组对NO_2^--N的去除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随着C/N继续升高,NO_2^--N去除率则显著降低(P<0.05);乙醇组除外,其他3组随着C/N升高,COD_(Mn)去除率先迅速增大然后趋于稳定;各组NO_3^--N和TN去除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变化显著(P<0.05),当C/N=4时,分别达到最高值。碳源复选结果显示,在C/N=4条件下,分别添加有机碳源(乙醇、淀粉、红糖和葡萄糖)的4组对TAN、NO_3^--N、TN和COD_(Mn)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NO_2^--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3.59%;添加乙醇,生物滤池对水体中TAN、NO_2^--N、NO_3^--N和TN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3种碳源。研究表明,当C/N=4时,乙醇作为外加碳源能很好地提高生物滤池的净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碳氮比 生物滤池 净化过程
下载PDF
基于Cyt b、ND1及ND2的DNA条形码在属鱼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开杰 徐永江 +6 位作者 崔爱君 姜燕 王滨 柳学周 方璐 薛志勇 毛成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101,共13页
为建立我国属(Seriola)鱼类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别技术,从DNA条形码角度出发,分析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NADH脱氢酶(ND1和ND2)基因在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等属鱼... 为建立我国属(Seriola)鱼类快速有效的分子鉴别技术,从DNA条形码角度出发,分析了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NADH脱氢酶(ND1和ND2)基因在黄条(Seriola lalandi)、高体(Seriola dumerili)和五条(Seriola quinqueradiata)等属鱼类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以及地理区域鉴别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Cyt b基因表现出明显的A+T偏倚性,ND2基因序列突变速率较高,变异率为20.52%,ND2基因(H_(d)=0.900,P_(i)=0.082)的遗传多样性高于ND1 (H_(d)=0.874,P_(i)=0.077)和Cyt b(H_(d)=0.814,P_(i)=0.061)。比较了属鱼类3种基因序列的结构特征,基于ND1和ND2基因计算的属鱼类种间遗传距离都为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以上,但Cyt b基因对高体和几内亚(Seriola carpenteri)辨识力不足。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每个物种都形成单系分支,3个基因均能对我国3种属鱼类进行鉴别,且都可有效区别来自全球3个不同水域的黄条种群。因此,Cyt b、ND1和ND2基因不仅可作为属鱼类物种鉴定的有效DNA条形码,还可作为不同地理种群划分和种质资源科学保护的依据,为我国鱼养殖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鱼类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幼鱼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杨浩 史宝 +5 位作者 王成刚 张代强 李静 赵新宇 晏科文 陈彦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0-428,共9页
为了研制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配合饲料,进行了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体质量为53.98 g±1.23 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配合饲料处理组(饲料1,添加了3%虾糠和14%鱼粉)、日本... 为了研制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配合饲料,进行了不同饲料对星康吉鳗(体质量为53.98 g±1.23 g)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配合饲料处理组(饲料1,添加了3%虾糠和14%鱼粉)、日本鳗鲡配合饲料(饲料2)、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饲料3)、方氏云鳚(Enedras fangi)(饲料4)、玉筋鱼+方氏云鳚混合料(饲料5)5种试验饲料组,每种饲料组设置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置26尾鱼,养殖试验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饲料1、2组星康吉鳗的特定生长率与增重率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高于饲料3、4、5组(P<0.05),干物质及粗蛋白质、粗脂肪表观消化率也显著低于饲料3、4、5组(P<0.05);随着饲料中粗脂肪、总糖水平的升高,鱼体的粗脂肪、总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饲料1、2组的鱼体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总糖含量显著高于饲料4、5组(P<0.05);饲料1、2组星康吉鳗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饲料4组(P<0.05),前肠和中肠的脂肪酶活性显著低于饲料3、5组(P<0.05),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饲料3、4、5组(P<0.05)。研究表明,饲喂玉筋鱼、方氏云鳚、玉筋鱼+方氏云鳚混合料组的星康吉鳗,其生长性能、饲料系数、饲料表观消化率(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以及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优于饲喂日本鳗鲡配合饲料处理组和日本鳗鲡配合饲料组,其中饲喂玉筋鱼组的投喂效果最佳,建议参考玉筋鱼的营养成分组成,开发星康吉鳗的商品饲料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康吉鳗 不同饲料 营养成分 生长性能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长琳 王有廷 +6 位作者 秦搏 阮飞腾 陈四清 燕敬平 赵法箴 刘春胜 崔恒全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118,共8页
采用生化方法对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分析评价了这一水产养殖新品种的营养和开发价值。结果显示,蓬莱玉参体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91.29%、5.25%、0.23%和3.09%,其中,粗蛋白质和灰... 采用生化方法对蓬莱玉参(Apostichopus sp.)体壁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分析评价了这一水产养殖新品种的营养和开发价值。结果显示,蓬莱玉参体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91.29%、5.25%、0.23%和3.09%,其中,粗蛋白质和灰分高于刺参,粗脂肪低于刺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蓬莱玉参体壁中氨基酸总量为53.76%,明显高于刺参,氨基酸组成和含量接近于FAO/WHO的推荐模式,属于质量较好的蛋白质;蓬莱玉参体壁中呈味氨基酸含量为25.63%,占氨基酸总量的47.66%,且各种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刺参,鲜美程度要好于刺参。蓬莱玉参体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为26.47%,DHA+EPA为12.08%,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FA/SFA)为3.19,均高于刺参,因此,脂肪质量优于刺参;蓬莱玉参体壁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较高,Ca、P比例适宜,并富含VB6和VB1,其中,VB1含量为1.30 mg/100 g,含量远高于刺参。研究结果表明,蓬莱玉参营养价值优于刺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玉参 体壁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