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犯表型荨麻疹的疗效及复发率 被引量:3
1
作者 崔琳 崔洁 纪肖宇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5期110-111,114,共3页
目的探究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犯表型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复发率。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中2015年6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将患者采用... 目的探究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犯表型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复发率。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中2015年6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前提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中均包含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依巴斯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用药基础上,加入玉屏风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例(81.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4例(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3个月随访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率为4例(25.00%);治疗组复发率为2例(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对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风颗粒 依巴斯汀 风热犯表型荨麻疹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旭生 姜涛 李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2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海阳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抛硬币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43.48±5.5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44.39±6.0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清IL-21、IL-18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哮喘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1.79%(28/3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流速(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IL-21、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哮喘复发率为6.38%(3/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9/3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且复发率低,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较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IL-21、IL-1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 布地奈德 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18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训练指导联合热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张翠茹 刘亚靖 纪肖宇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第21期3921-3924,共4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训练指导联合热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112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热疗护...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训练指导联合热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在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112例,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热疗护理干预对策,研究组实施快速康复理念训练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用力肺活量(Force Lung Viability,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 Per Minute,MVV)、心理韧性(CD-RISC)以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Survival Determination Scale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FACT-L)等临床康复指标情况,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相对比,水平提高趋势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低血压以及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采取快速康复理念训练指导联合热疗护理干预对策,可改善患者临床康复指标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快速康复理念训练 热疗 心理韧性 肺功能
原文传递
NLR、PLR和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石运福 闫玉平 +1 位作者 高永霞 刘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2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2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小...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2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小儿肺炎分为普通组(230例)与重症组(50例)。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血清CRP、PLR、NLR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LR、NLR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CRP、PLR、NLR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血清CRP、PLR、NLR与小儿肺炎有关,临床通过检测CRP、PLR、NLR,可为临床诊断小儿肺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小儿 C-反应蛋白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干预对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德奇 张学顺 +4 位作者 徐艳丽 孙卫华 汪瑜 高海 赵建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212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农村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212例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107例和对照组105例。依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与行为干预、呼吸肌锻炼、家庭氧疗、营养支持等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仅予常规治疗,在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中文版)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记录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肺功能变化情况及病情变化情况(包括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总分的变化值均有明显改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值分别为11.4±8.2比1.6±1.2、5.5±3.5比2.2±0.9,均P〈0.01。躯体健康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变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7±4.3比1.2±0.8、10.9±6.3比1.9±1.5、6.4±4.7比3.6±2.7、3.2±2.7比1.6±1.1,均P〈0.01。精神健康中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评分变化值亦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3.2比1.9±1.4、2.7±2.1比1.6±1.1、11.6±9.2比3.6±2.3、6.7±4.3比1.4±0.9,均P〈0.01。干预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显著减少,而对照组这些指标改善不明显,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并不明显。结论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进行综合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农村COPD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干预性研究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海阳市农村医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问卷调查及培训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德奇 张学顺 +1 位作者 高海 王建玲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 了解海阳市农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概念、诊断、治疗、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水平,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医生COPD系统培训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3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每个站任意抽取2~3... 目的 了解海阳市农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概念、诊断、治疗、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水平,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医生COPD系统培训的可行性.方法 调查海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3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站,每个站任意抽取2~3名医生,共116名医生接受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并于第一次调查后进行系统培训,两年半后进行第2次相同问卷的调查.结果 第1次问卷,了解COPD防治指南的占9.5%(11/116),了解COPD疾病特征的占19.8%(23/116),了解肺功能检查为诊断金标准的占29.3%(34/1 16),知道吸烟为重要诱因者62.9%(73/1 16),能够劝COPD患者戒烟者62.9%(73/116),对患者进行登记并教育的2.6%(3/116),知道应予患者流感疫苗的48.3%(56/1 16),知道长期氧疗的7.8%(9/1 16).第2次问卷了解COPD防治指南的94.8%(1 10/1 16),了解COPD疾病特征、诊断金标准、知道吸烟是重要诱因且能劝其戒烟、能登记患者并教育的均为100.0%(116/116),知道应用流感疫苗和长期氧疗的比例均升至99.1%(115/116).结论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医生进行COPD系统培训可收到显著效果,并有望提高农村COPD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乡村卫生服务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