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P联合CTA对慢性脑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金月 刘筠 +5 位作者 张春生 钟进 杨筠 郝彩仙 万秀芝 程金宝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6-850,共5页
目的:利用CT灌注(CTP)和CT血管成像(CTA)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临床拟诊为慢性脑缺血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目的:利用CT灌注(CTP)和CT血管成像(CTA)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临床拟诊为慢性脑缺血的患者行常规头颅CT平扫、CTP及CTA检查,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定受试者的智能状态。结果:根据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图灌注延迟范围将灌注表现分为3型:Ⅰ型为大脑中动脉和/或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广泛性低灌注22例;Ⅱ型为分水岭区局限性低灌注21例;Ⅲ型为灌注正常12例。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的重度狭窄或闭塞所致脑灌注异常(Ⅰ、Ⅱ型)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者(χ^2=29.49,P〈0.01),Ⅲ型未见ICA或MCA的重度狭窄或闭塞。ICA或MCA狭窄程度与脑灌注异常之间呈正相关(Spearman′sr=0.74,P〈0.01)。脑灌注Ⅰ、Ⅱ型患者MMSE评分均低于正常值(P〈0.01),且以Ⅰ型为著(P〈0.01),Ⅲ型MMSE评分正常。结论:慢性脑缺血患者脑血流低灌注与ICA或MCA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在显示颅颈交界区韧带结构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月 姜祥波 +6 位作者 张瑞田 宫培 罗学毛 龙晚生 胡茂清 金志发 左克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0.35T永磁型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PDWI,对40名健康志愿者行CCJ韧带扫描,分析CCJ韧带的MRI表现及其显示率。结果 4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Excite0.35T永磁型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PDWI,对40名健康志愿者行CCJ韧带扫描,分析CCJ韧带的MRI表现及其显示率。结果 40例CCJ韧带均能良好显示,其中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横韧带及翼状韧带显示率均为100%(40/40),齿突尖韧带的显示率为30%(12/40)。结论低场磁共振PDWI对CCJ韧带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低场 颅颈交界区 韧带
下载PDF
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的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边晓 徐婷 刘灵灵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78例,均在就诊后2 h内给予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可知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 目的探讨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应用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的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78例,均在就诊后2 h内给予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经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可知胸腹部联合外伤患者胸部主要为多发骨折,包括肋骨骨折、胸椎骨折、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单侧横突骨折、腰椎骨折、耻骨骨折等,患者多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最常见的为肺挫伤、肾挫伤、肝破裂、脾破裂等。结论 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具有较高分辨力,在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患者软组织、骨骼损伤细节等,可完成胸腹部联合外伤的一站式检查,便于明确患者伤情及合并症,为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部联合外伤 64层螺旋CT高速扫描 一站式检查
下载PDF
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边晓 刘灵灵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诊断。方法:本文所选2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分析CT和MR表现。结果:全部21例患者中,9例发生在腹... 目的:分析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诊断。方法:本文所选21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2月~2018年4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分析CT和MR表现。结果:全部21例患者中,9例发生在腹部(腹膜、腹膜后、腹腔各3例),膀胱、腹股沟区、鼻腔及鼻窦、腮腺各3例。12例肿瘤表现为卵圆形或圆形,9例肿瘤表现为分叶状,6例肿瘤边界模糊,15例肿瘤边界清晰;肿瘤直径为2.2~8.9cm,平均(6.1±0.8)cm。CT检查结果发现,12例肿瘤密度不均匀,6例肿瘤密度均匀,增强后3例肿瘤表现为早期轻微强化,9例肿瘤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MR检查结果发现,3例患者T1WI表现为等信号,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3例患者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略低信号,内部存在条片状的T2WI低信号。结论:全身各个部位均可能发生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MR表现和CT表现存在特征性,通过多期增强扫描能让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外 孤立性纤维瘤 CT MR
下载PDF
低管电流条件下分次团注双期CT尿路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金月 姜祥波 +2 位作者 宗新顺 边晓 薛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120 mA)条件下分次团注双期CT尿路成像(CTU)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有泌尿系临床症状拟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管电流采用120 mA,行CT平扫及分2次团注对比剂后行实质-排泄期扫描;对照组30... 目的探讨低管电流(120 mA)条件下分次团注双期CT尿路成像(CTU)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有泌尿系临床症状拟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管电流采用120 mA,行CT平扫及分2次团注对比剂后行实质-排泄期扫描;对照组30例,管电流为350 mA,行CT平扫及单次团注对比剂后行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2组均在检查前静脉注射呋塞米10 mg。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2组实质期(实质-排泄期)肾实质图像进行影像质量评分(IQS),对排泄期(实质-排泄期)各段尿路进行显影评分(OS)并评估其显影率,记录所有病例有效剂量(ED)。结果试验组肾实质IQS低于对照组,但影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2组比较各段尿路OS及显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ED[(10.4±0.6)mSv]较对照组平均ED[(37.2±1.6)mSv]下降约7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管电流(120 mA)结合分次团注双期CTU并辅以小剂量利尿剂,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影像,且无需增加对比剂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及其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月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临床—影像综合征,于1988年由Call等[1]首先报道,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急骤发作的雷击样头痛,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RCVS)是一组相对少见的临床—影像综合征,于1988年由Call等[1]首先报道,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急骤发作的雷击样头痛,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脑血管成像显示颅内外大动脉呈非动脉硬化性、非炎症性、多发节段性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样头痛 脑血管成像 影像学评价 reversible 节段性狭窄 串珠样 动脉硬化性 非炎症性 血管源性脑水肿 平均血流速度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边晓 张瑞田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8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将扫描所得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38例受检患者均获得了准确的诊断,并得...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将扫描所得数据传送到工作站,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38例受检患者均获得了准确的诊断,并得到临床证实。结论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是泌尿系疾病检查诊断的重要方法,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加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 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低、高场PDWI对显示颅颈交界区韧带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冯学军 王金月 +2 位作者 郝彩仙 姜祥波 宫培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6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健康志愿者。两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低、高场磁共振PDWI...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在显示颅颈交界区(CCJ)韧带结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9月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健康志愿者。两组研究对象分别使用低、高场磁共振PDWI序列行CCJ韧带扫描,比较不同场强PDWI对于CCJ韧带的显示及评分情况。结果 CCJ韧带结构在低场PDWI图像上均能良好显示,其评分结果低于高场PDWI,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场磁共振PDWI对CCJ韧带的结构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低场 颅颈交界区 韧带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0
9
作者 薛涛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究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于胸部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肺结节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低剂量)与对照组(常规剂量),各90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将扫描结果... 目的探究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于胸部进行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肺结节病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低剂量)与对照组(常规剂量),各90例,对所有患者均予以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将扫描结果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扫描结果相比,肺结节大小与形态特征方面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可代替常规剂量扫描应用于肺结节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胸部扫描 肺结节病
下载PDF
低剂量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学军 王金月 +3 位作者 姜祥波 蒲建军 宗新顺 边晓 《罕少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尿路成像(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有输尿管病变拟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20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 A;低剂量组23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120m A。2名医师采... 目的探讨低剂量CT尿路成像(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43例有输尿管病变拟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20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350m A;低剂量组23例,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120m A。2名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全部病例排泄期输尿管横断面及重组图像进行影像质量评分(IQS),评估有效剂量(ED)及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2组间排泄期输尿管横断面及重组图像IQS、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平均ED[(12.95±1.56)m Sv]较常规剂量组平均ED[(43.20±2.05)m Sv]下降7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剂量CTU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的影像可以满足临床对于诊断输尿管病变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尿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输尿管病变
下载PDF
MRI 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学军 王金月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140-142,共3页
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它可能与缺血区周围软脑膜侧支循环内缓慢血流有关。就HVS的影像学特点、发生机制、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VS)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性疾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它可能与缺血区周围软脑膜侧支循环内缓慢血流有关。就HVS的影像学特点、发生机制、流行病学以及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脑血管 高信号
下载PDF
低场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灵灵 王金月 +1 位作者 姜祥波 宫培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9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低场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3D-TOF-SPGR)序列、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T1WI序列,并采用多...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三叉神经成像技术在三叉神经痛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低场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扰相梯度回波(3D-TOF-SPGR)序列、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FSPGR)T1WI序列,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对20例正常对照组及1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MR成像,观察MRI图像中神经、血管显示情况和三叉神经痛在低场MRI中的表现形式。结果 12例患者中有10例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所致),2例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桥小脑角区胆脂瘤所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例组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病变部位多位于根进入区(REZ)并出现血管包绕神经及神经变形。3种序列中,3D-FIESTA序列对血管与三叉神经接触或压迫的显示率高于3D-TOF-SPGR和3D-FSPGR T1WI序列,而3D-FSPGR T1WI序列对于明确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低场磁共振3D-FIESTA序列联合3D-TOF-SPGR、3D-FSPGR T1WI序列能够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肿瘤性病变之间的关系,对临床提供术前评估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低场 血管 接触或压迫
下载PDF
颅颈交界区活体形态的MRI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月 姜祥波 +2 位作者 张瑞田 宫培 郝彩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0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利用MRI测量颅颈交界区(CCJ)的重要结构,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颅颈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分为两组,男女各25例。在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上测量其基底角(BA)、齿状突位置(DO)、寰齿间距(ADI)以及CCJ主要韧带的厚(宽)度,... 目的利用MRI测量颅颈交界区(CCJ)的重要结构,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行颅颈MRI检查的健康志愿者50例,分为两组,男女各25例。在质子密度加权成像(PDWI)上测量其基底角(BA)、齿状突位置(DO)、寰齿间距(ADI)以及CCJ主要韧带的厚(宽)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A、DO、ADI男(女)分别为131.35±6.24°(133.16±7.87)、-1.63±1.58mm(-1.25±1.53)、1.44±0.45mm(1.41±0.29),横韧带、寰枕前膜、寰枕后膜-硬膜复合体、覆膜-硬膜复合体厚度分别为2.55±0.52mm(2.61±0.72)、1.14±0.41mm(1.18±0.31)、0.52±0.19mm(0.56±0.35)、0.83±0.28mm(0.85±0.45),双侧翼状韧带平均宽度为3.53±1.20mm(3.69±1.13)。各项指标在男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J活体测量有助于了解CCJ复杂的解剖结构,为该区创伤、畸形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颈交界区 韧带 测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