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5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0
1
作者 王兴强 马甡 董双林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4年第4期94-100,共7页
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 ,1988年由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本文对国内外凡纳滨对虾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提出了凡纳滨对虾养殖生态学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养殖 鲁北 水域 生态学研究 北部 中国 生物学 教授引进 张伟
下载PDF
饲料中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肠道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3
2
作者 胡毅 谭北平 +3 位作者 麦康森 艾庆辉 郑石轩 程开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 以初体质量为(0.11±0.00)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在室外水泥池进行10周饲喂实验,研究饲料中添加单一益生菌和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肠道和粪便菌群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虾乐333(复合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虾乐333+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1∶1∶1)各1g/kg,配制5种实验饲料。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饲喂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一益生菌饲喂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使凡纳滨对虾肠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升高,其中复合益生菌饲喂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饲料中添加益生菌显著降低了肠道及粪便弧菌数(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凡纳滨对虾血清蛋白浓度、酚氧化酶活力、溶菌酶活力和总抗氧化力,其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使血清蛋白浓度及溶菌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与饲喂单一益生菌相比,复合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免疫力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244-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益生菌 生长 消化酶 免疫
下载PDF
论海水养殖的养殖容量 被引量:113
3
作者 董双林 李德尚 潘克厚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253-258,共6页
养殖容量应是一个包含环境、生态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概念。养殖容量可定义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合理地利用养殖容量就是要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和功能高效的... 养殖容量应是一个包含环境、生态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概念。养殖容量可定义为: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等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合理地利用养殖容量就是要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和功能高效的养殖生态系统,使所投入的物质得到反复循环、初级生产力得到多途径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养殖效益,避免物质的浪费及自身和环境的污染。从养殖生态系统运转的驱动因素来分析,主要靠太阳辐射直接提供能源的系统,如海带养殖系统、扇贝筏式养殖系统等,可称为自养型或自然营养型养殖系统;主要靠人工投饲来提供能源的系统,如对虾池塘养殖系统、吃食性鱼类网箱养殖系统等,可称为异养型或人工营养型养殖系统。这两类养殖系统在生态学上有很多互补性,它们的复合可提高养殖水体的养殖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养殖容量 养殖生态系统 鱼类 虾类
下载PDF
氨氮对凡纳对虾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4
4
作者 姜令绪 潘鲁青 肖国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对其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设置为0.05(对照)、0.5、1.0、1.5、2.0、2.5 mg/L,各氨氮梯度用4g/L的氯化铵溶液来调节。将暂养在自然海水(对照)中的凡纳对虾分别放... 以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研究对象,研究氨氮对其免疫指标的影响。实验氨氮质量浓度梯度设置为0.05(对照)、0.5、1.0、1.5、2.0、2.5 mg/L,各氨氮梯度用4g/L的氯化铵溶液来调节。将暂养在自然海水(对照)中的凡纳对虾分别放入各实验梯度中,对虾体长为(8.5±0.5)cm。结果表明,氨氮对凡纳对虾血细胞数量、血清中的酚氧化酶活力、溶菌和抗菌活力的影响显著(F>F0.05),且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血细胞数量和溶菌、抗菌活力降低,酚氧化酶活力升高;在0-24 h实验时间内,各处理组(对照组除外)对虾血细胞数量和溶菌、抗菌活力呈下降趋势,酚氧化酶活力呈上升趋势,24 h后稳定在较低水平上。实验说明,随着氨氮水平升高,凡纳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对病原菌的易感性提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环境氨氮变化幅度不应超过0.5 mg/L,或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氨氮水平(>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凡纳对虾 血细胞数量 酚氧化酶活力 溶菌活力 抗菌活力
下载PDF
海水养殖对沿岸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5
5
作者 董双林 潘克厚 Uwe Brockmann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575-582,共8页
综述国际上海水养殖对沿岸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减少养殖污染和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海水养殖主要通过有机物和营养物的排放、化学药物的使用、养殖动物的逃逸、红树林的破坏等途径对沿岸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 综述国际上海水养殖对沿岸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并结合中国实际探讨减少养殖污染和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海水养殖主要通过有机物和营养物的排放、化学药物的使用、养殖动物的逃逸、红树林的破坏等途径对沿岸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为减小这一影响 ,认为应采取提高人工饲料的质量、单一养殖系统结构优化和复合养殖系统的结构优化、处理养殖排放水、海岸带综合治理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沿岸生态环境 养殖容量 有机物 营养物 人工饲料
下载PDF
水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6
作者 吴立新 董双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43-946,共4页
综述了水产动物继饥饿或营养不足后的补偿生长研究进展 ,其中包括补偿生长的程度、影响因素、生理学机制、补偿生长研究的实验设计、补偿生长过程中生长率和生化组成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水产动物 饥饿 营养不足 补偿生长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缢蛏滤水率的影响 被引量:79
7
作者 潘鲁青 范德朋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6-230,共5页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滤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和pH对缢蛏的滤水率有极显著影响 (F >F0 .0 1)。当温度、pH值分别在 15~ 30℃和 6~ 9时 ,缢蛏的滤水率呈一个峰值变化 ,...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因子对缢蛏 (Sinonovaculaconstricta)滤水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温度、盐度和pH对缢蛏的滤水率有极显著影响 (F >F0 .0 1)。当温度、pH值分别在 15~ 30℃和 6~ 9时 ,缢蛏的滤水率呈一个峰值变化 ,当温度为 2 0℃、pH值为 8时 ,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 ;当盐度在 6~ 30时 ,随着盐度的增大缢蛏的滤水率亦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缢蛏 滤水率 影响 温度 盐度 PH值 贝类
下载PDF
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被引量:80
8
作者 柳丽华 左涛 +1 位作者 陈瑞盛 王俊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2-119,共8页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 2004年9月20日~10月9日对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丰度及其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6属68种(含4个变种、6个不确定种),主要为温带近岸性种,其中硅藻门有21属51种,占总种数75%,甲藻门有5属17种,占总种数的25%。硅藻门中角毛藻属(Chaetoceros)和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的种类最多,分别为1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33.33%)和7种(占硅藻总种数的13.73%),甲藻门中以角藻属(Ceratium)为主,有10种,占甲藻总种数的58.8%。浮游植物数量平均为1400.00×10^4cells/m^3。硅藻的平均数量为1392.69×10^4cells/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99.3%;甲藻的平均细胞数量为7.31×10^4cells/m^3,占浮游植物总量的0.7%。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90,而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68。浮游植物密集区出现在调查区域的中部,靠近长江入海口水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 Grunow)、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 Grunow)、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 Grunow)、柔弱角毛藻(Chaetocerosde—bilis Cleve)、窄隙角毛藻(Chaetoserosa afinis Lauder)和旋链角毛藻(Chaetoecros curvisetus Cleve)。本次调查长江口海域的浮游植物可划分为:东北部组群、近河口组群和南部组群3个主要生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数量分布
下载PDF
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血液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9
作者 王晓杰 张秀梅 李文涛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1,共5页
研究了急性、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体重及血液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在盐度5的水体中,许氏平鲉体重增长率为负值,其余各盐度组(10、20、40)的生长指标与自然海水组(盐度33)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水... 研究了急性、慢性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体重及血液免疫相关酶活力的影响。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在盐度5的水体中,许氏平鲉体重增长率为负值,其余各盐度组(10、20、40)的生长指标与自然海水组(盐度33)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水盐度的降低,许氏平鲉的溶菌酶活力逐渐上升,但当盐度降至5时,其活力与自然海水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随海水盐度降低呈逐渐上升趋势。急性盐度胁迫实验证实,在盐度5、10的急性胁迫初期,许氏平鲉血液的各项免疫酶活力波动较大。溶菌酶活力在胁迫24h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血液SOD活力在96h检测过程中呈高低起伏变化趋势;血液CAT活力在胁迫初期持续降低,12h后逐步稳定在较低水平,显著低于胁迫前血液CAT活力(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氏平鲉 盐度胁迫 溶菌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黄海和东海生源要素的化学海洋学 被引量:49
10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陈洪涛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8-74,共7页
根据东、黄海地区化学海洋学方面的调查结果 ,概述了东、黄海海区生源要素 (N、P、Si、DO等 )的时空分布和迁移转化特征 ,河流输入和大气沉降对东、黄海生源要素的贡献 ,以及沉积物与上覆海水的营养盐交换。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生源要素 化学海洋学
下载PDF
盐度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11
作者 潘鲁青 唐贤明 +1 位作者 刘泓宇 田景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 采用微型冰点渗透压仪和酶学分析的方法测定了褐牙鲆幼鱼由盐度30向低盐(24、18、12、6)适应过程中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对褐牙鲆幼鱼血浆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盐度变化后,各实验组褐牙鲆血浆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随着盐度变化的增加而增大。在6d内,盐度为18、12和6实验组血浆渗透压呈峰值变化,在3d时达到最小值;6d后,各实验组血浆渗透压趋于稳定;而鳃丝Na^+-K^+-ATPase活力在6d时达到最小值,9d后,各实验组褐牙鲆鳃丝Na^+-K^+-ATPase活力基本趋于稳定状态,而且在高渗环境(S>14·97)中鳃丝Na^+-K^+-ATPase活力与外界盐度大小呈正比,在低渗环境(S<14·97)中与盐度呈反比。褐牙鲆幼鱼的等渗点盐度为14·97,等渗压为425·8mOsm/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褐牙鲆 血浆渗透压 鳃丝Na^+-K^+-ATPase
下载PDF
盐度、pH突变对2种养殖对虾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53
12
作者 潘鲁青 姜令绪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03-910,共8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 本文研究了盐度、p H突变对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盐度、p H突变对 2种养殖对虾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是显著的 (P<0 .0 5)。而盐度突变对溶菌活力的影响显著 (P<0 .0 5) ,对低 p H突变影响明显 (P<0 .0 5) ,对高 p H突变影响不明显。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高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 ,2种养殖对虾的抗菌活力逐渐减小 ,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增大 ,而溶菌活力则随着盐度突变值和向低 p H突变梯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在同一实验梯度中 ,中国对虾的抗菌活力和溶菌活力要比南美白对虾的低 ,而其酚氧化酶活力则比南美白对虾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PH值 突变 对虾 免疫力 溶菌活力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线粒体DNA 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序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7
13
作者 郭天慧 孔晓瑜 +1 位作者 陈四清 喻子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共7页
本文采用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 ,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trituberculatus)线粒体DNA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别得到 1 6S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 ,其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的大小... 本文采用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 ,对三疣梭子蟹 (Portunustrituberculatus)线粒体DNA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别得到 1 6S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 ,其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566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5.1 6% ,34.45% ,1 2 .37%和 1 8.0 2 % ;COI基因片段的大小为 658bp,碱基 A,T,G,C的含量分别为 36.63% ,2 6.44% ,2 0 .52 %和 1 6.41 %。在 2种基因片段中 ,AT含量均明显高于 GC含量 ,这与果蝇、虾类、蟹类等无脊椎动物的 1 6Sr RNA和 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似。通过对三疣梭子蟹 1 6S r RNA和 COI2个基因片段遗传特征的研究 ,发现其种内变异较低 ,在 3个样本中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完全一样 ,COI基因片段中也只有 2个 T/ C位点转换。另外 ,比较本研究所得序列与 Gen Bank中梭子蟹科 5个属的 1 6Sr RNA基因片段序列后 ,发现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16S RRNA基因 COI基因 PCR 片段序列
下载PDF
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54
14
作者 韩志强 高天翔 +2 位作者 王志勇 庄志猛 苏天凤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0-646,共7页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0996,0.1643、0.1622;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黄姑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两个群体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黄姑鱼青岛和厦门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群体间有明显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AFLP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 被引量:49
15
作者 刘素美 张经 +2 位作者 于志刚 陈洪涛 姚庆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6,共5页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物对水体无机氮的贡献,采用野外采样和现场培养法,在1997-05和1997-07莱州湾2个航次进行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实验研究,NO-3和NH+4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038—3... 为了解不同条件下沉积物中有机物对水体无机氮的贡献,采用野外采样和现场培养法,在1997-05和1997-07莱州湾2个航次进行了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的实验研究,NO-3和NH+4的扩散通量分别为0.038—3.65mmol/(m2·d)和0.96—2.52mmol/(m2·d).培养结果说明充氮或充空气与加氯化汞或不加氯化汞对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无机氮的扩散通量没有明显影响.莱州湾底部营养盐的扩散通量与其它地区比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水界面 溶解无机氮 扩散通量 海湾
下载PDF
栉孔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病原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0
16
作者 宋微波 王崇明 +2 位作者 王秀华 李赟 李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养成期 大规模死亡 病原
下载PDF
温度和盐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生长率和NH_4-N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7
17
作者 刘静雯 董双林 马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6,共8页
温度和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孔石莼(Ulvapertusa)和蜈蚣藻 (Grateloupiafilicina)生长率及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温度和盐度对上述 3种海藻生长率及NH4-N... 温度和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Gracilariatenuistipitatavar.liui)、孔石莼(Ulvapertusa)和蜈蚣藻 (Grateloupiafilicina)生长率及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温度和盐度对上述 3种海藻生长率及NH4-N吸收均有显著影响 .3种海藻的生长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细基江蓠繁枝变型 2 0~ 30℃ ,1 5~ 30 ,孔石莼 1 5~ 2 5℃ ,1 5~ 40 ,蜈蚣藻 2 0~ 2 5℃ ,2 5~ 35 ;最大日特定生长率 (SGR)分别为 8 6 6 % ,1 2 2 8% ,2 2 4% ;N饥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对NH4-N的吸收存在短期的快吸收 .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最适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 1 5~ 2 5℃ ,1 0~ 2 5 .生长率及NH4-N吸收速率与温度和盐度之间分别存在以下关系 :SGRG .t.=0 873(S - 5 487) (T - 9 0 0 7)e(-0 0 70 8S -0 0 745T) ;SGRU .p .=0 2 2 2 (S - 2 6 6 5 )e-0 0 47S(T - 9 98)e-0 0 0 0 5 7(T -9 98) 2 7;SGRG .f.=2 6×1 0 -4 (S - 1 0 85 6 ) (T - 1 1 70 4)e0 15 6T -3 36× 10 -6STe0 2 19T;Vupt=1 1 81 2 (S - 4 0 81 )(T - 9 2 2 1 )e-0 1S -0 14 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温度 盐度 生长率 NH4-N吸收
下载PDF
不同水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及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54
18
作者 董云伟 董双林 +2 位作者 田相利 张美昭 王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 设计不同温度梯度(10~25℃),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幼参的生长、耗氧率和体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有显著性影响,生长曲线呈"钟形",在水温10~15℃,特定生长率逐渐升高,在水温15~25℃,特定生长率逐渐降低。根据温度与特定生长率关系式计算得出,刺参最适生长温度为15 5℃。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耗氧率有显著性影响,在10~25℃,随着温度升高,刺参幼参耗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0~25℃的温度系数(Q10)高于10~15℃和15~20℃的Q10,表明高温时温度变化对刺参幼参影响较大。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对刺参幼参体组成和能值有显著影响(P<0 05)。在10℃处理组,刺参体内粗蛋白、粗脂肪与能值均最高。随着温度的升高,粗脂肪含量和能值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 刺参 幼参 生长 呼吸 体组成 耗氧率
下载PDF
盐度和pH对缢蛏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 被引量:57
19
作者 范德朋 潘鲁青 +1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分为壳长约4 0、5 0、6 0cm3组。通过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缢蛏在不同盐度和pH下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度对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影响(F>F0.01),且缢蛏单位体重耗氧率、排氨率随其个体的增大而变小;当盐度为6~30时,缢蛏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1个峰值变化,在盐度22时均达到最大值。pH对缢蛏的耗氧率无显著影响(F<F0.05),当pH为6~9时,缢蛏的耗氧率变化幅度很小,而在此范围内pH变化对缢蛏的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F>F0.01),此时,缢蛏的排氨率出现1个峰值变化,当pH为8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盐度 PH 耗氧率 排氨率 埋栖性贝类
下载PDF
贝类免疫系统和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20
作者 刘世良 麦康森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105,共11页
介绍贝类免疫学的历史,从贝类血细胞和免疫因子方面综述了贝类免疫研究的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和体液因子的分类及功能.在贝类中没有免疫球蛋白,而血细胞的防御功能得到公认。贝类体内防御主要通过颗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实现,其中包括水... 介绍贝类免疫学的历史,从贝类血细胞和免疫因子方面综述了贝类免疫研究的进展,阐述了贝类血细胞和体液因子的分类及功能.在贝类中没有免疫球蛋白,而血细胞的防御功能得到公认。贝类体内防御主要通过颗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实现,其中包括水解酶类的消化作用和伴随吞噬的活性自由基杀伤作用及细胞毒作用。并分析了贝类免疫与高等动物和甲壳类的不同点及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免疫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