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江流域降水与径流演变趋势及周期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平 陈刚 +1 位作者 刘智勇 高常军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44-51,共8页
认识流域水文演变趋势和周期性规律对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基于1989—2011年东江流域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和3个水文代表站(龙川、河源和博罗)的日径流数据,分别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东江... 认识流域水文演变趋势和周期性规律对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基于1989—2011年东江流域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数据和3个水文代表站(龙川、河源和博罗)的日径流数据,分别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东江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9—2011年间东江流域年降水量和春冬季节降水量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夏秋季节降水量有增多的趋势;位于上、中、下游水文站点的年径流量和枯水期径流量均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东江流域的降水和径流趋向于更加不均的时空分布特征,其周期性演变趋势的时空特征较一致;年径流系数的变化幅度极小(Mann-Kendal倾斜度接近0)。这项研究也将有益于位于亚热带类似的流域森林植被恢复的政策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径流 MANN-KENDALL检验 小波分析 东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的广东省干湿状况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智勇 周平 +3 位作者 彭资 甘先华 郭乐东 赖仁审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3-160,168,共9页
基于1960—2011年广东省25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价指标,计算了广东省各站点每月的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小波分... 基于1960—2011年广东省25个地面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6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评价指标,计算了广东省各站点每月的干旱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干湿状况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变干趋势的月份主要集中在1—3月,而变湿的月份主要为7—9月,且中部地区变湿趋势的月份数要明显多于东西部。此外,雨季(4—9月)广东东部及沿海大部分地区呈变湿趋势,而冬季全省大部分地区都表现为变干的趋势;根据REOF方法可将广东省干旱分布特征划分为4个典型的空间异常型:南岭型、粤西型、粤东型和雷州半岛型;各空间型对应的旋转主成分(PRC)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雨季各空间型都表现为统一的先变湿后变干趋势,而冬季除了雷州半岛型外则都表现为明显的变干趋势。小波分析结果表明各空间型干湿状况普遍存在1.5a、2—3a的显著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法 小波分析 广东省
下载PDF
从平庸到卓越:1803—1932年的海德堡大学 被引量:3
3
作者 彼得·莫斯伯格 托马斯·舒赫 孟广文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7年第2期61-74,共14页
创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本文首先简述海德堡大学几经起伏并逐步衰落的过程;重点分析1803—1932年间地方政府支持、财政投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跨学科学术交流以及教授聘任等因素,对海... 创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也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本文首先简述海德堡大学几经起伏并逐步衰落的过程;重点分析1803—1932年间地方政府支持、财政投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跨学科学术交流以及教授聘任等因素,对海德堡大学复兴产生的积极作用;再通过海德堡大学教授的家庭背景和宗教信仰对海德堡大学发展的影响,揭示大学的兴衰变化与社会变迁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堡大学 大学自治 学术自由 信仰自由
下载PDF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被引量:50
4
作者 孟广文 Hans Gebhardt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44-1656,共13页
二战以后联邦德国①已成为世界第四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城乡以及联邦各州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本文在国内相关初步研究基础上,从动态、区域和景观视角对联邦德国战后至今乡村地区整体发展过程、特征与区域... 二战以后联邦德国①已成为世界第四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城乡以及联邦各州之间,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本文在国内相关初步研究基础上,从动态、区域和景观视角对联邦德国战后至今乡村地区整体发展过程、特征与区域差异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对我国乡村地区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战后德国乡村地区经历了农业规模减小、生产率提高,传统乡村景观改变,特别是德国东西部地区乡村差异化发展的过程。原东德地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由传统乡村和农业向农田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居住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社会主义集体农庄和集体农业转变,但德国统一后这一体系难以适应欧盟的标准,导致农村衰落,居民大规模外迁。经过战后短暂的再城市化,原西德乡村地区经历了一个逆城市化过程,大量工厂和年轻人搬到农村,很多乡村已经由传统的农庄转变为有吸引力的现代化居民点。然而,尽管乡村现代化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但城市风格的楼房和宽阔笔直的道路也破坏了乡村原有的结构形态和优美的自然风貌。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德开始制定乡村发展和更新规划,并实施"我们的乡村应更美丽"的行动计划,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种类、开发农业房地产和乡村旅游,初步实现了传统乡村和农业向现代代化和生态化的转变。联邦德国乡村地区未来4个发展的趋势包括高科技农业、可更新的能源、生态公园和非农业化发展。根据联邦德国发展经验和我国乡村城市化的现状,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路径应首先完善乡村发展的政策纲领、规划体系和行动计划,鼓励当地居民参与乡村发展规划的制定;城乡一体化应包括乡村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及生态化两部分;具有特色的乡村地区应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乡村发展规划 乡村转型 新农村建设 联邦德国
原文传递
国家统一的地理学解释——以东西德统一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金廖 Hans GEBHARDT +1 位作者 黄贤金 曾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70-779,共10页
国家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关乎区域稳定发展、民族复兴乃至世界和平的大事,然而在地理学领域系统讨论该命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事实上,地理学拥有比政治学和法学更为综合的理论分析体系,尤其是随着政治地理学的快速崛起,从地理学视角解析国家... 国家的统一问题一直是关乎区域稳定发展、民族复兴乃至世界和平的大事,然而在地理学领域系统讨论该命题的研究尚不多见。事实上,地理学拥有比政治学和法学更为综合的理论分析体系,尤其是随着政治地理学的快速崛起,从地理学视角解析国家统一的发生机理和影响机制已经日渐成熟。本文从国家主权学说、地缘政治学、后殖民主义、新帝国主义等理论出发,试图构建"国家统一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将国家统一分解为地缘政治重构、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认同重建3个不同的阶段;并通过东西德国统一的案例分析,深入诠释了德国统一过程中政治版图和地缘格局变化,德国统一后漫长的经济一体化和原西德资本主义的野蛮扩张,以及由于长时间受到不同文化帝国主义渗透带来的民族身份认同分歧问题。德国案例很好地展示了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国家统一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德国的案例分析可为其他国家的统一问题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关系 国家统一 经济一体化 文化身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