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在其种群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姚士桐 吴降星 +4 位作者 郑永利 金周浩 陆志杰 胡加君 杜永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 为探索性信息素在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鳞翅目:螟蛾科)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技术,2009年8月15日-9月20日在浙江省海宁市,对不同性信息素化合物配制诱芯的田间诱捕效果,以及性信息素群集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不同方法监测成虫消长规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地区以顺11-十八碳烯醛、顺13-十八碳烯醛、顺11-十八碳烯醇和顺13-十八碳烯醇以60μg∶500μg∶60μg∶120μg配制的PVC毛细管诱芯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效果最佳。通过性信息素诱捕、灯光诱捕和赶蛾3种方法的比较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性诱测报可取代传统的系统赶蛾法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性信息素 群集诱捕 种群监测 灯光诱捕 赶蛾
下载PDF
几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杀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2 位作者 张勇勇 周明松 陈利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7-129,共3页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d内,诱芯B(宁波产)与诱芯C(美国产)的日平均诱捕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A(云南产)和诱芯D(台湾产),四者在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 通过大田试验,对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35d内,诱芯B(宁波产)与诱芯C(美国产)的日平均诱捕量相近,极显著高于诱芯A(云南产)和诱芯D(台湾产),四者在最高单日诱捕量方面的差异亦然;但在不同时间段内,4种斜纹夜蛾性诱剂品种的诱捕性能表现各异,其中在1~10d内,诱芯B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诱芯A和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相近,且前两者要显著高于后两者;在11-20d内,诱芯B、诱芯C和诱芯D的平均诱捕量相近,均极显著高于诱芯A;而在26-35d内,诱芯C的平均诱捕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诱剂 诱捕效率 差异
下载PDF
我国农用航空植保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蔚红 孙雪钢 +4 位作者 刘飞 徐正红 张初 何勇 姚建松 《农业装备技术》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植保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农用航空植保是一种高效优质、适用性广、作业成本低以及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强的植保方式。介绍了农用航空植保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国内外农用航空植保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就我国农业航空... 植保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农用航空植保是一种高效优质、适用性广、作业成本低以及应对突发状况能力强的植保方式。介绍了农用航空植保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对国内外农用航空植保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就我国农业航空植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 农用航空 现状 对策 建议
下载PDF
机插稻田稻鳖共生生态控草技术 被引量:23
4
作者 沈建庆 方志峰 +1 位作者 程勤海 陆志杰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698-699,共2页
为解决机插稻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除草的问题,通过稻鳖共生控草和普通化学防除对稻田中杂草的消长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示范点稻鳖共生稻田杂草控制效果与化学防除相当,稻田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可达86.9%和87.9%,说明机... 为解决机插稻田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除草的问题,通过稻鳖共生控草和普通化学防除对稻田中杂草的消长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示范点稻鳖共生稻田杂草控制效果与化学防除相当,稻田总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可达86.9%和87.9%,说明机插稻田稻鳖共生可利用鳖控压杂草,降低杂草与水稻的竞争,基本控制杂草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鳖共生 稻田 杂草
下载PDF
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田间应用技术 被引量:21
5
作者 崔巍 郑永利 +3 位作者 姚士桐 汪霞 庞保平 娄永根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1,共5页
考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高度、间隔距离以及气象因子对性信息素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高度为1m时,性信息素诱捕器易引起斜纹夜蛾的反应,明显优于0.5m和1.5m的诱集效果。诱捕器放置的间隔距... 考查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高度、间隔距离以及气象因子对性信息素诱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高度为1m时,性信息素诱捕器易引起斜纹夜蛾的反应,明显优于0.5m和1.5m的诱集效果。诱捕器放置的间隔距离,以25m为诱集效果最佳,与10,15,20及30m的具有显著差异。夜间风向对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在3个成一列放置的诱捕器中,诱集量最大的是放在上风口位置的诱捕器;同时,与夜间风向平行设置的诱捕器,其诱集量显著高于与夜间风向垂直设置诱捕器的诱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信息素诱捕器 高度 间距 风向
下载PDF
莲雾果实挥发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被引量:17
6
作者 金菊 阮赞誉 +3 位作者 黄珍富 赖贵炎 黄颂颂 范骁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77,共7页
【目的】研究莲雾Syzyzgium samarangense果实挥发物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引诱作用.【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橘小实蝇对5个莲雾品种(黑珍珠、印度红、大叶、泰国红钻石、巴掌)的成熟果及黑珍珠果的5个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 【目的】研究莲雾Syzyzgium samarangense果实挥发物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引诱作用.【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橘小实蝇对5个莲雾品种(黑珍珠、印度红、大叶、泰国红钻石、巴掌)的成熟果及黑珍珠果的5个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室内接虫研究该虫对5个莲雾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5个莲雾品种成熟果的挥发物成分进行分析;依据黑珍珠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成分的变化,并结合5个莲雾品种挥发物成分,测试9种合成的单体化合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和结论】5个莲雾品种及黑珍珠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挥发物对雄虫无引诱作用(P>0.05);不同品种对雌虫具有不同的引诱作用,其相对引诱率为黑珍珠(40.75%)>印度红(39.40%)>大叶(34.76%)>泰国红钻石(23.02%)>巴掌(15.54%);黑珍珠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挥发物质对雌虫的引诱作用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增强;橘小实蝇的产卵选择性结果[黑珍珠(517.0头)>大叶(433.0头)>印度红(357.0头)>泰国红钻石(305.7头)>巴掌(200.0头)]与嗅觉反应结果基本一致.各品种的挥发物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是黑珍珠(12种,80.27%);印度红(6种,23.56%);大叶(6种,69.90%);泰国红钻石(11种,96.97%);巴掌(9种,95.1%),表明品种间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乙酸异丁酯、癸醛、β-石竹烯、莰酮4种化合物对橘小实蝇雌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γ-萜品烯、α-法尼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种化合物仅对性成熟的雌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这些化合物中乙酸异丁酯、γ-萜品烯和莰酮对雄虫亦有引诱作用.同一种化合物,对性成熟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强于对性未成熟的引诱作用,对雌虫的引诱作用远大于对雄虫的引诱作用,尤其是对性成熟雌虫的引诱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雾 橘小实蝇 引诱作用 行为反应 挥发物
下载PDF
春季大棚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姚士桐 陆志杰 +1 位作者 金周浩 陈利英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4-198,共5页
为探索春季大棚灰霉病的生态调控技术,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灰霉病发生规律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4月上中旬的快速增长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稳定增长期和5月下旬以后的缓慢增长期。通过对棚内温度... 为探索春季大棚灰霉病的生态调控技术,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开展灰霉病发生规律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生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即4月上中旬的快速增长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稳定增长期和5月下旬以后的缓慢增长期。通过对棚内温度、湿度、病情基数等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灰霉病的发病率与病情基数、大棚日平均温度、大棚日平均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因而生产上可采用摘除病叶、调控棚内温湿度等生态调控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生扩展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灰霉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子
下载PDF
不同监测方法对田间稻纵卷叶螟成虫的监测效果 被引量:13
8
作者 姚士桐 方志峰 +1 位作者 陆志杰 金周浩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1-32,共2页
为探索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的新方法,采用性诱法与田间赶蛾法对比的方法,分析各代次稻纵卷叶螟的峰期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峰期的确定非常接近,但性诱法诱集数量总体偏少,有时会出现峰次不明的情况。总体看... 为探索稻纵卷叶螟成虫监测的新方法,采用性诱法与田间赶蛾法对比的方法,分析各代次稻纵卷叶螟的峰期和数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监测方法对稻纵卷叶螟峰期的确定非常接近,但性诱法诱集数量总体偏少,有时会出现峰次不明的情况。总体看,性诱法具有推广应用前景,但尚需提高诱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不同监测方法 效果比较
原文传递
黄板悬挂高度对烟粉虱成虫诱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3 位作者 虞轶俊 陈国祥 陈利英 周明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47-47,50,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避雨栽培的非洲菊田间,采用黄板诱集烟粉虱成虫,黄板悬挂的高度以黄板底边与非洲菊叶片顶部相平为最理想,其诱集效果最佳。
关键词 黄板 悬挂高度 烟粉虱 诱集效果
下载PDF
拿敌稳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及增产原因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金周浩 姚士桐 +1 位作者 陆志杰 陈国祥 《中国稻米》 2013年第1期76-77,80,共3页
为明确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分析其增产途径,特进行了75%拿敌稳WG的田间药效及增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对纹枯病防效显著优于5%井冈霉素As,且对水稻有一定增产... 为明确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的防病效果及对水稻的增产作用,分析其增产途径,特进行了75%拿敌稳WG的田间药效及增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拿敌稳对纹枯病防效显著优于5%井冈霉素As,且对水稻有一定增产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在生产上使用时,建议在水稻整个生育期施药2次(分蘖末期、破口前5~7d),用药量以15g,667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肟菌·戊唑醇 纹枯病 防治效果 产量
下载PDF
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捕效率的测定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3 位作者 郑许松 陈利英 金周浩 陆志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采用标记释放回捕法,开展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捕效率的测定及气象因子对诱捕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的标记回捕率在7.46%~72.46%之间;性诱剂有效诱捕半径为20~40m。性诱剂的诱捕效率还受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 采用标记释放回捕法,开展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捕效率的测定及气象因子对诱捕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成虫的标记回捕率在7.46%~72.46%之间;性诱剂有效诱捕半径为20~40m。性诱剂的诱捕效率还受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位于主导风向上风口的诱捕器,其诱捕量最大,夜间相对较大的风速和较低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提高斜纹夜蛾诱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释放回捕法 斜纹夜蛾 性诱剂 诱捕效率 气象因子
下载PDF
斜纹夜蛾性诱剂不同悬挂高度及田间风向对诱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4 位作者 姚德宏 程勤海 陈国祥 陈利英 周明松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131-133,共3页
试验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50、100 cm和150 cm悬挂高度,以及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通过大田逐日诱集数量分析,发现斜纹夜蛾性诱剂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00 cm;和夜间最多风向平行直线排列的诱捕器诱集量明显高于垂直... 试验设置斜纹夜蛾性诱剂50、100 cm和150 cm悬挂高度,以及东、西、南、北、中等5个方位。通过大田逐日诱集数量分析,发现斜纹夜蛾性诱剂在十字花科蔬菜上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00 cm;和夜间最多风向平行直线排列的诱捕器诱集量明显高于垂直直线排列的诱捕器诱集量;诱集量最高的诱捕器为位于与夜间最多风向的平行方向诱捕器,其吻合率为61.11%,若将诱集量为次多值的诱捕器计算在内,则其吻合率高达94.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性诱剂 悬挂高度 风向 诱捕效率
下载PDF
综合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雪钢 林蔚红 +3 位作者 聂鹏程 姚建松 刘飞 何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5-1110,共6页
为提升综合农业园区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高农场生产效率与效益,设计了综合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前端信息采集系统和后端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开发了物联网信息采集设备及农业智能化控制装备;前端信息采集结合传感器节点、无线传输... 为提升综合农业园区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提高农场生产效率与效益,设计了综合农业园区农业物联网前端信息采集系统和后端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开发了物联网信息采集设备及农业智能化控制装备;前端信息采集结合传感器节点、无线传输网络和传感器配置等进行信息采集,后端智能控制系统结合专家系统、农业智能化变频灌溉系统、自动温室控制系统等进行智能化控制。开发的系统和仪器在浙江海宁的实际应用收到了较好效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对现代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专家系统 信息采集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大田常用杀虫剂对家蚕的残毒试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国祥 陈伟国 钱银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660-662,共3页
研究大田常用的12种杀虫剂在推荐浓度下对家蚕的残毒期,结果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等对家蚕毒性强,残毒期长;1.8%阿维菌素等残毒期较长;50%稻丰散乳油、35%敌畏.毒乳油残毒期中等;80%敌敌畏乳油、40%辛硫磷乳油等对家蚕残毒期最短。
关键词 家蚕 杀虫剂 残毒期
下载PDF
咪鲜胺对水稻种子发芽及恶苗病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志杰 姚士桐 +1 位作者 金周浩 陈国祥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85-86,共2页
浸种发芽试验及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采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3 000倍液浸种,对控制水稻恶苗病具有显著的效果,且对水稻种子发芽安全。
关键词 咪鲜胺 浸种 水稻
下载PDF
甜菜夜蛾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在预测预报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1 位作者 陈国祥 陈利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65-66,70,共3页
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观察了甜菜夜蛾的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发现其成虫发生高峰期在8-10月份;进行相关数理统计及回归分析后发现,甜菜夜蛾成虫旬诱集量与前2旬或3旬的累计诱集量、累计平均气温、平均温湿系数等因子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并... 采用性诱剂诱集的方法观察了甜菜夜蛾的自然种群消长规律,发现其成虫发生高峰期在8-10月份;进行相关数理统计及回归分析后发现,甜菜夜蛾成虫旬诱集量与前2旬或3旬的累计诱集量、累计平均气温、平均温湿系数等因子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并可用相应的线性回归方程来表述。因此可利用这些因子来预测甜菜夜蛾成虫的发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种群消长 预测预报
下载PDF
江浙麦区灰飞虱春季种群的发生消长和迁飞动态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媛 朱宇波 +5 位作者 侯洋旸 姚士桐 陆志杰 金周浩 张孝羲 翟保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对灰飞虱进行越冬调查、田间调查、卵巢解剖、逐时扑灯行为观察、迁飞轨迹和虫源地分析发现:1)灰飞虱以3~5龄若虫越冬,并以4龄为主;2)江苏北部麦田灰飞虱若虫于3月越冬结束,3-4月陆续发育羽化为越冬代成虫,4-5月在麦田繁殖为第1代若虫... 对灰飞虱进行越冬调查、田间调查、卵巢解剖、逐时扑灯行为观察、迁飞轨迹和虫源地分析发现:1)灰飞虱以3~5龄若虫越冬,并以4龄为主;2)江苏北部麦田灰飞虱若虫于3月越冬结束,3-4月陆续发育羽化为越冬代成虫,4-5月在麦田繁殖为第1代若虫;3)浙江海宁春季第1代灯诱灰飞虱具有本地迁出和外地迁入两种性质与时期,并可依卵巢发育级别加以区分;4)春夏季浙江海宁灰飞虱可由本地越冬虫源繁衍而来,或由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迁入。无论从越冬寄主小麦向夏寄主水稻扩散转移,或6月初大量外地迁入,杂草充当了极其重要的中间寄主;5)逐时灯诱观察结果表明,迁出期灰飞虱起飞呈晨暮双峰型,迁入期在19:00至次日凌晨5:00,每1h均有上灯,以上半夜居多;6)利用美国NOAA的HYSPLIT轨迹模拟平台对主要迁入期进行数值模拟和虫源地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5月底至6月初迁入浙江海宁的灰飞虱虫源地来自江苏北部和中部、皖南、浙南、赣东北和闽西北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越冬 迁飞行为 轨迹分析
下载PDF
茄果类蔬菜青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士桐 郑永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54,I0011,共3页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茄果类蔬菜 发生与防治 亚热带地区 土传病害 产量损失 种植效益 美国南部
下载PDF
鲜食大豆蚜虫种群增长规律与防治指标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永利 姚士桐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7,共3页
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mura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得出回归方程N=58.5330/(1+e4.8704-0.2274t),当t≈21时,可作为防治大豆蚜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田间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盛期。大豆苗期随着蚜量上升,危害损失增... 大豆蚜Aphis glycinesMatsmura种群增长随时间而变化,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得出回归方程N=58.5330/(1+e4.8704-0.2274t),当t≈21时,可作为防治大豆蚜的关键时期,此时正值田间大豆苗期的营养生长盛期。大豆苗期随着蚜量上升,危害损失增加。根据田间蚜虫密度与危害损失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豆蚜的防治指标可确定为平均每穴蚜量24头或800头/百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大豆 大豆蚜 增长规律 防治指标
下载PDF
除草剂噁唑酰草胺对水稻苗期的药害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士桐 王启钊 +1 位作者 陆志杰 金周浩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噁唑酰草胺对苗期水稻药害产生的原因。[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施药方法、水稻品种与用药量对秧苗的药害程度来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因子。[结果]在1200 mL/hm2条件下,2种施药方法药后3、7 d品种间药害均呈显著差异;在2400 mL/hm2条件... [目的]探讨噁唑酰草胺对苗期水稻药害产生的原因。[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施药方法、水稻品种与用药量对秧苗的药害程度来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因子。[结果]在1200 mL/hm2条件下,2种施药方法药后3、7 d品种间药害均呈显著差异;在2400 mL/hm2条件下,常规法药后3、7 d品种间药害均呈显著差异,弥雾法仅药后3 d呈显著差异;在12000 mL/hm2条件下,不同施药方法、水稻品种对药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籼稻药害重于粳稻,在常规用量下,品种敏感性差异是药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噁唑酰草胺 药害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