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真菌病临床疑诊病例荧光染色、直接镜检、真菌培养检出率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郑才玲 郑文爱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2-845,共4页
目的 评估荧光染色法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皮肤科就诊,经临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共924例。收集甲屑,将取得的甲屑均分3份,1份加10%KOH后盖上盖玻片镜检,1份做真菌培养,一份用荧光染色法镜检... 目的 评估荧光染色法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本院皮肤科就诊,经临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患者,共924例。收集甲屑,将取得的甲屑均分3份,1份加10%KOH后盖上盖玻片镜检,1份做真菌培养,一份用荧光染色法镜检。结果 924份病甲标本中有712例荧光染色法阳性,占77.06%;455例培养阳性,占49.24%;297例直接镜检阳性,占32.14%。荧光染色法与培养法和直接镜检法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法与直接镜检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荧光染色法是一种检出率高、简单、快速有效的适合甲真菌病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镜检 培养 荧光染色
下载PDF
免疫功能与梅毒血清固定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闫薇臣 吴捷 +1 位作者 林昌炎 钟娜 《医学信息》 2024年第13期106-109,共4页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梅毒血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血清固定者202例设为血清固定组,同期驱梅治疗转阴197例设为治疗有效组。采... 目的了解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梅毒血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血清固定者202例设为血清固定组,同期驱梅治疗转阴197例设为治疗有效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梅毒分期、TRUST初始滴度、IgG和C4是影响梅毒血清固定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IgM、IgA、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OR=1.83,95%CI:1.138~2.941,P<0.05)、TRUST初始滴度(OR=1.01,95%CI:1.009~1.022,P<0.05)、IgG(OR=1.07,95%CI:1.019~1.127,P<0.05)和补体C4(OR=0.04,95%CI:0.004~0.465,P<0.05)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有关,是梅毒血清固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状态可能与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梅毒血清固定 影响因素 LOGISTIC分析
下载PDF
351株甲真菌病病原菌临床分布及体外药敏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文爱 乔凤 +1 位作者 唐小正 吴伟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了解海南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某院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甲屑标本,通过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检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甲真菌病患者348... 目的了解海南省甲真菌病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11月某院就诊的甲真菌病患者甲屑标本,通过培养、鉴定以及体外药敏试验,对检出的真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甲真菌病患者348例,检出病原菌351株。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53.28%),其中优势菌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2.22%)和白假丝酵母菌(11.40%);其次是皮肤癣菌属(29.63%),其中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25.07%)。检出病原菌的患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30岁(86株)、31~40岁(77株)、41~50岁(49株);患者男女比例1∶1.52。甲真菌病患者临床分型主要为以远端侧缘甲下型(47.41%)、浅表白甲型(18.97%)、全甲破坏型(15.80%)为主。红色毛癣菌和指(趾)间毛癣菌对特比萘芬的MIC几何均数最低,茄病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最低,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对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几何均数均较低。结论海南岛2016—2018年甲真菌病病原菌以酵母样菌属为主,由其引起的甲真菌病可首选酮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真菌病 真菌 病原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光动力联合抗真菌药物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脓癣中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陈小丽 梁愉笳 +2 位作者 陈善丹 郑文爱 吴伟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228-1230,1236,共4页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联合抗真菌药物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难治性脓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针对2019-2022年就诊于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的6例难治性脓癣患者进行5... 目的 探讨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 ALA)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联合抗真菌药物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难治性脓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针对2019-2022年就诊于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的6例难治性脓癣患者进行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学疗法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将浓度20%的5-氨基酮戊酸溶液均匀滴在棉片上,避光封包3 h后,使用(633±10)nm LED红光照射20~30 min qw,3次为1个疗程。治疗前给予清创、火针预处理,在治疗期间给予及时、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治疗后6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评估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6例患儿接受规范ALA-PDT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患儿治愈率达100%,均未见病情复发或萎缩性瘢痕。患者及家属满意度100%。结论 ALA-PDT联合抗真菌药物临床效果明显,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可提高脓癣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光动力疗法 抗真菌药物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的常见五种皮肤癣菌分子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娟 吴伟伟 +4 位作者 郑文爱 赵飞 张玲 龚杰 张建中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23-1329,共7页
皮肤癣菌是浅表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常见致病菌种包括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内弯小孢子菌。本研究基于实时荧光PCR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以几丁质合成酶1为目标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对经测序鉴定的上... 皮肤癣菌是浅表真菌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常见致病菌种包括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犬小孢子菌和内弯小孢子菌。本研究基于实时荧光PCR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以几丁质合成酶1为目标基因设计扩增引物,对经测序鉴定的上述5种皮肤癣菌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并在方法建立后,对已鉴定的临床菌株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上述5种皮肤癣菌均能扩增,并表现出不同的熔解曲线和熔解温度值,可有效区分;对其余对照菌及人基因均无法扩增,特异性为100%;临床菌株的熔解曲线分析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鉴别5种常见皮肤癣菌的方法,可为临床应用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皮肤癣菌 几丁质合成酶1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海南地区红色毛癣菌对5种抗真菌药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郑文爱 乔凤 唐小正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0-273,共4页
目的:检测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LSI M38-A2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对本地区浅部感染分离的103株红色毛癣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每株菌每个药物浓度均同时重复2孔。结果:体... 目的:检测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依据CLSI M38-A2方案的微量稀释法,对本地区浅部感染分离的103株红色毛癣菌进行5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每株菌每个药物浓度均同时重复2孔。结果:体外药敏实验结果显示,红色毛癣菌对5种药物表现出良好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其中特比萘芬(GM MIC 0.0095 mg/L,MIC范围0.001~0.5 mg/L)具有最强的抗真菌活性。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药敏结果统计显示酮康唑GM MIC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域分离的菌株结果显示特比萘芬GM MIC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菌株MIC值超过药物实验浓度上限,集中表现在股癣分离株。结论:体外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红色毛癣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特比萘芬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本地区红色毛癣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有部分菌株存在抗药性的问题,因此结合当地的同种真菌药敏试验调查报告来制定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药物敏感试验 微量液基稀释法
下载PDF
4种染液在真菌直接镜检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闫薇臣 吴捷 林昌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评价4种染液[10%KOH溶液、20%KOH溶液+40%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乳酸酚棉蓝染液、荧光染液]在真菌镜检中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高诊断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1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进行真菌直接镜检... 目的评价4种染液[10%KOH溶液、20%KOH溶液+40%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乳酸酚棉蓝染液、荧光染液]在真菌镜检中阳性率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更高诊断效率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11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并进行真菌直接镜检的患者200例,将收集的标本每份均分成4份,同时用4种染液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对镜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的200例样本中,10%KOH溶液阳性86例,占43.0%;20%KOH溶液+40%DMSO混合液阳性92例,占46.0%;乳酸酚棉蓝染液阳性79例,占39.5%;荧光染液阳性132例,占66.0%。4种染液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染液的使用在不同部位和不同拟诊中的真菌阳性率均高于其他3种染液。与真菌培养的结果比较,10%KOH溶液、20%KOH溶液+40%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液、乳酸酚棉蓝染液、荧光染液镜检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55.6%、60.0%、53.3%、86.7%,特异度分别为60.6%、58.1%、64.5%、4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9.5%、58.5%、62.0%、5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中,4种染液的曲线下面积(AUC)由高至低依次为荧光染液(0.633,P<0.05)、20%KOH溶液+40%DMSO(0.590,P>0.05)、乳酸酚棉蓝染液(0.589,P>0.05)、10%KOH溶液(0.581,P>0.05)。结论与10%KOH溶液、20%KOH溶液+40%DMSO和乳酸酚棉蓝染液相比较,荧光染液的诊断效果在真菌镜检中的阳性率更高,荧光染色在浅部真菌感染快速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更加快速、有效、直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检 氢氧化钾 二甲基亚砜 乳酸酚棉蓝染液 荧光染色
原文传递
106株红色毛癣菌基因分型与药敏分析
8
作者 郑文爱 乔凤 +2 位作者 唐小正 吴伟伟 王皇玉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索海南地区的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感染部位、药敏的关系。方法基于红色毛癣菌核糖体rDNA非转录区(NTS)的基因分型进行种内分型,依据“CLSI-M38-A2”方案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6株红色毛癣菌TRS-1基因型有5种带型,其中TypeⅠ52株(49.... 目的探索海南地区的红色毛癣菌基因型与感染部位、药敏的关系。方法基于红色毛癣菌核糖体rDNA非转录区(NTS)的基因分型进行种内分型,依据“CLSI-M38-A2”方案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6株红色毛癣菌TRS-1基因型有5种带型,其中TypeⅠ52株(49.06%),TypeⅡ14株(13.21%),TypeⅢ5株(4.72%),TypeⅣ型3株(2.83%),其他带型32株(30.18%)。TRS-2基因型有3种带型,其中TypeⅠ68株(64.15%),TypeⅡ6株(5.66%),其他带型32株(30.19%)。药敏结果MIC几何均数由低至高分别为特比萘芬(0.0092μg/mL)、伏立康唑(0.0181μg/mL)、伊曲康唑(0.1491μg/mL)、酮康唑(0.1630μg/mL)、氟康唑(2.3164μg/mL)。有42株菌表现出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不敏感菌株TRS-1和TRS-2分型均以TypeⅠ为主。结论海南地区流行的红色毛癣菌TRS-1和TRS-2基因型均以TypeⅠ为主。以对特比萘芬(0.0092μg/mL)、伏立康唑(0.0181μg/mL)MIC几何均数最低。本结果发现本地区的红色毛癣菌不敏感菌株与基因带型关系不大,也与感染部位无关,可能与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基因型 TRS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威尼克何德霉感染14例
9
作者 郑文爱 徐和平 +4 位作者 乔凤 吴伟伟 杨先旭 唐小正 林昌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的报道14例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的临床特征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皮损(皮/甲屑)镜检和培养,通过测序确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析患者的感染途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分离的14株真... 目的报道14例威尼克何德霉感染的临床特征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取患者皮损(皮/甲屑)镜检和培养,通过测序确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同时分析患者的感染途径、临床特征和抗真菌治疗效果。结果14例患者分离的14株真菌经测序鉴定均为威尼克何德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几何均值为:伊曲康唑0.0657 mg/L,伏立康唑0.0363 mg/L,特比萘芬0.0381 mg/L,酮康唑0.0488 mg/L,氟康唑3.2813 mg/L。患者的感染途径大部分与密切接触含盐的沙土有关,特比萘芬和酮康唑擦拭皮损部位1周内有明显疗效,伊曲康唑对于甲感染的治疗效果欠佳。结论威尼克何德霉是掌黑癣的致病菌外,还可引起甲真菌病。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特比萘芬、酮康唑、氟康唑对该菌的MIC值均较低,这些药物在临床上治疗威尼克何德霉感染导致的掌黑癣均具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克何德霉 掌黑癣 甲真菌病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掌黑癣4例报告
10
作者 陆捷洁 黎雯 +1 位作者 郑文爱 吴伟伟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92-394,共3页
目的报道4例来自海南省的掌黑癣患者临床资料,为掌黑癣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2018年确诊的4例掌黑癣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例患者均为海南省海口市人。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4岁以下3... 目的报道4例来自海南省的掌黑癣患者临床资料,为掌黑癣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2018年确诊的4例掌黑癣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4例患者均为海南省海口市人。其中女性3例,男性1例;4岁以下3例,成人1例;3例患儿均喜好玩沙,1例成人有手足多汗症病史。4例患者皮损部位均为手掌,原发皮疹为黑色斑疹,患者无自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10%KOH涂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诊为掌黑癣,分离菌株鉴定为威尼克何德霉。4例患者通过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后治愈,疗程5~14 d。结论掌黑癣在海南省发病率低可能被低估。海南省报道的掌黑癣病例主要是儿童。通过真菌直接镜检可快速诊断,真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可明确致病菌种。外用抗真菌制剂2周内可完全治愈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黑癣 威尼克何德霉 海南
原文传递
单瓶着色真菌和寡育外瓶霉导致着色芽生菌病一例
11
作者 郑文爱 吴伟伟 +2 位作者 杨先旭 许玉军 唐小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25-826,共2页
患者男,66岁,黎族,农民。30多年前患者在河中捕鱼时被枯腐树枝划破膝盖,少量出血,未予消毒处理后创口结痂,轻微红肿伴痒,逐渐扩展至膝关节正前下方并形成疣状厚痂,渐蔓延至小腿,表面破溃伴渗出,呈进行性加重。患者于2019年11月就诊时,... 患者男,66岁,黎族,农民。30多年前患者在河中捕鱼时被枯腐树枝划破膝盖,少量出血,未予消毒处理后创口结痂,轻微红肿伴痒,逐渐扩展至膝关节正前下方并形成疣状厚痂,渐蔓延至小腿,表面破溃伴渗出,呈进行性加重。患者于2019年11月就诊时,皮损已蔓延至整个右小腿,膝关节表面形成疣状厚痂,无法正常弯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加重 右小腿 着色芽生菌病 膝关节表面 疣状 消毒处理 外瓶霉 着色真菌
原文传递
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海南渔民着色芽生菌病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牧 廖万清 +1 位作者 吴伟伟 郑文爱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患者,男,80岁,渔民,捕鱼时右手腕关节擦伤后出现棕褐色结节11年。组织病理检查:慢性肉芽肿样改变,HE和PAS染色均可见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小体。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诊断为着色芽生菌病,予抗真菌联合治疗(伊... 患者,男,80岁,渔民,捕鱼时右手腕关节擦伤后出现棕褐色结节11年。组织病理检查:慢性肉芽肿样改变,HE和PAS染色均可见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小体。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诊断为着色芽生菌病,予抗真菌联合治疗(伊曲康唑0.2 g,1次/d,特比萘芬0.25 g,1次/d),治疗4个月后患者疣状斑块增生明显好转,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nsecaea monophora 着色芽生菌病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皮下真菌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