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棕榈油的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挥 宋菲 +2 位作者 曹飞宇 陈卫军 赵松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
棕榈油是全球第一大植物油脂,也是我国植物油脂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营养成分较为丰富,应用途径广泛、产品价格低廉等特点。本文详细介绍棕榈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营养成分含量,为棕榈油认知度的提升以及市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棕榈油 营养 功能 脂肪酸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油脂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宋菲 王挥 +1 位作者 陈卫军 赵松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6期85-88,93,共5页
介绍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测定油脂的组分、结晶与融化、氧化及氧化动力学和油脂掺假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热分析法在油脂的科学理论研究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DSC 油脂 脂肪酸 结晶 氧化
下载PDF
角鲨烯和维生素E抗皮肤衰老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雷茜茜 赵松林 +1 位作者 陈卫军 宋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91-93,98,共4页
研究角鲨烯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并与维生素E进行比较。在10%新鲜猪皮匀浆中分别添加体积为20、40、60、80、100μL的角鲨烯和维生素E,测定猪皮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并通过... 研究角鲨烯对皮肤的抗衰老作用并与维生素E进行比较。在10%新鲜猪皮匀浆中分别添加体积为20、40、60、80、100μL的角鲨烯和维生素E,测定猪皮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并通过吸光值间接反映了蛋白质羰基和蛋白质氢过氧化物含量变化,以空白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角鲨烯能显著提高猪皮SOD、GSH-Px和CAT的活力,同时能显著降低皮肤中蛋白质羰基和蛋白质氢过氧化物含量,且效果较维生素E明显。表明角鲨烯对皮肤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鲨烯 维生素E 抗衰老 抗氧化
下载PDF
pH、离子强度等因素对椰子分离蛋白溶解性和乳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亚军 查朦涛 +2 位作者 李艳 赵松林 陈卫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8期1464-1468,共5页
分析椰子分离蛋白(CPI)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pH、离子强度和温度对这些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籽分离蛋白相比,椰子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吸油性和吸水性;而pH、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椰子... 分析椰子分离蛋白(CPI)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pH、离子强度和温度对这些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分离蛋白和棉籽分离蛋白相比,椰子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乳化性、吸油性和吸水性;而pH、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椰子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等电点附近,椰子分离蛋白表现出最低的溶解性与乳化性;低离子强度可提高椰子分离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而高离子强度降低了其溶解性和乳化性;CPI在60℃时有较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分离蛋白 溶解性 乳化性 PH 离子强度
下载PDF
椰子分离蛋白起泡性、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磊 郑亚军 +1 位作者 李艳 赵松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358-2362,共5页
分析了椰子分离蛋白(CPI)起泡性、泡沫稳定性、黏度及pH、离子强度、温度和蛋白质浓度对这些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子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和黏度与大豆分离蛋白(SPI)相近;而pH、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椰子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和黏度有... 分析了椰子分离蛋白(CPI)起泡性、泡沫稳定性、黏度及pH、离子强度、温度和蛋白质浓度对这些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子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和黏度与大豆分离蛋白(SPI)相近;而pH、离子强度、温度等因素对椰子分离蛋白的起泡性和黏度有显著的影响。在等电点(pH4.5)附近,CPI的起泡性和黏度最小,但却表现出最高的泡沫稳定性(91.25%);低离子强度可以提高椰子分离蛋白的起泡性,但高离子强度使CPI的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和黏度都变小;在70℃时CPI的黏度最大;蛋白质浓度变大时,CPI的黏度也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分离蛋白 起泡性 黏度 PH 离子强度
下载PDF
椰蓉膳食纤维的酶法提取与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玉锋 宋彦博 +2 位作者 王志煌 陈卫军 赵松林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29,共6页
探讨水解酶(α-淀粉酶、蛋白酶和糖化酶)的添加量和水解时间对椰蓉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作用大小的基础上优化酶法提取椰蓉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进一步分类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 探讨水解酶(α-淀粉酶、蛋白酶和糖化酶)的添加量和水解时间对椰蓉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作用大小的基础上优化酶法提取椰蓉膳食纤维的工艺参数,进一步分类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椰蓉膳食纤维的最佳酶法提取工艺为A_3B_2C_2D_2E_1F_2,即α-淀粉酶用量0.3%,酶解时间45 min,蛋白酶用量0.2%,酶解时间为45 min,糖化酶用量20μL/g,酶解时间为30 min,该条件下椰蓉膳食纤维的提取率高达为89.68%。制备所得的椰蓉IDF的溶胀性、持油力和持水力最高,分别达15.33 mL/g、6.51 g/g和12.71 g/g,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膳食纤维添加组分应用到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蓉 酶法提取 膳食纤维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初榨椰子油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沈晓君 李瑞 +2 位作者 邓福明 宋菲 夏秋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7-149,共3页
初榨椰子油富含中碳链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不在体内堆积脂肪等优势,在烘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初榨椰子油作为烘焙用油的比较优势、初榨椰子油与其他物质混合在烘焙食品中的使用、初榨椰子油在烘焙相关领域... 初榨椰子油富含中碳链脂肪酸,具有抗氧化、抗菌、易消化吸收、不在体内堆积脂肪等优势,在烘焙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初榨椰子油作为烘焙用油的比较优势、初榨椰子油与其他物质混合在烘焙食品中的使用、初榨椰子油在烘焙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其在烘焙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椰子油 烘焙食品 应用
下载PDF
椰蓉膳食纤维对面包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玉锋 宋彦博 +3 位作者 王静 王志煌 陈卫军 赵松林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4-88,共5页
用椰蓉膳食纤维替代部分面粉进行面团发酵后制作面包,研究椰蓉膳食纤维对面团发酵体积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椰蓉膳食纤维后,面团发酵体积较空白组有所减少,但在发酵后期两者的差异逐渐减少,120 min时添加1%的IDF和SDF面团体... 用椰蓉膳食纤维替代部分面粉进行面团发酵后制作面包,研究椰蓉膳食纤维对面团发酵体积及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椰蓉膳食纤维后,面团发酵体积较空白组有所减少,但在发酵后期两者的差异逐渐减少,120 min时添加1%的IDF和SDF面团体积分别为93.50 mL和102.25 mL,略低于空白面团的104.25 mL。另外,膳食纤维添加量1%时,面包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和内部微观结构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面包的柔软程度、口感和咀嚼性均有所提升。研究结果可为椰蓉的精深加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蓉 膳食纤维 面包 品质
原文传递
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的加工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晓明 宋菲 +2 位作者 赵松林 王挥 张玉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0-155,共6页
以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共同发酵,研制具有良好风味的凝固型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浓缩椰子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理... 以椰浆和浓缩椰子水为原料,添加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混合菌种共同发酵,研制具有良好风味的凝固型功能性椰子植物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浓缩椰子水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酸奶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及乳酸菌活菌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进一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4%浓缩椰子水,40℃发酵8 h时制得的酸奶的状态黏稠、口感细腻,且具有独特的椰香味,品质最佳;且该条件下获得的酸奶产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远高于市售酸奶和对照酸奶。因此,浓缩椰子水的添加可改善椰子植物酸奶的品质,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椰子水 椰子植物酸奶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Ⅲ):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段岢君 邓福明 +1 位作者 赵松林 陈卫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71-78,共8页
椰子油的功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其中抗氧化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近年来椰子油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为椰子油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椰子油 生理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Ⅰ):药用功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邓福明 王挥 +1 位作者 赵松林 陈卫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60-64,共5页
椰子油是近年来国外市场非常流行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植物油脂,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脂和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椰子油市场几乎空白,部分企业正纷纷抢占市场。本文详细介绍椰子油的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保护... 椰子油是近年来国外市场非常流行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植物油脂,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脂和胆固醇等多种生理功能,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国内椰子油市场几乎空白,部分企业正纷纷抢占市场。本文详细介绍椰子油的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保护前列腺等药用功能及使用安全性,为椰子油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药用活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功能性椰子膳食纤维咀嚼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木炎 郑亚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2期2363-2366,共4页
采用化学处理法、超微粉碎等技术从椰麸中制备椰子膳食纤维(Coconut dietary fiber,CDF),继之以CDF为基料,探讨CDF、甜味剂、填充剂的添加量及造粒工序对咀嚼片风味口感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F添加量为35%,麦芽糖醇为18%、变... 采用化学处理法、超微粉碎等技术从椰麸中制备椰子膳食纤维(Coconut dietary fiber,CDF),继之以CDF为基料,探讨CDF、甜味剂、填充剂的添加量及造粒工序对咀嚼片风味口感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F添加量为35%,麦芽糖醇为18%、变性淀粉为8%时,咀嚼片的综合质量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膳食纤维 咀嚼片 制备 功能性甜味剂
下载PDF
椰子中糖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桂青 王挥 +1 位作者 陈卫军 赵松林 《热带农业科学》 2014年第9期24-29,共6页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 椰子水中主要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椰花序汁中为蔗糖;椰肉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和膳食纤维。目前,可溶性糖的应用范围较广,如食品加工、微生物发酵等,而不溶性糖主要作为饲料使用。但是,椰子水中的糖和椰肉中的膳食纤维也为加工带来了困扰。本文综述椰子水、椰花序汁、椰肉中糖的种类、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功能与应用前景,为提高椰子副产物加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研究进展 应用
下载PDF
椰子油的生理活性(Ⅳ):减肥与美容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晓煜 邓福明 +1 位作者 赵松林 陈卫军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9期84-89,共6页
椰子油由于富含中链脂肪酸月桂酸,内服外用皆可。可健康减重,护理头发,滋润皮肤,被誉为绿色的美容减肥圣品,相关研究愈加炙手可热。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椰子油减肥与美容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椰子油在减肥与美容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椰子油由于富含中链脂肪酸月桂酸,内服外用皆可。可健康减重,护理头发,滋润皮肤,被誉为绿色的美容减肥圣品,相关研究愈加炙手可热。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椰子油减肥与美容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椰子油在减肥与美容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生理活性 减肥 美容
下载PDF
椰子吸器多糖的结构和体外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玉锋 陈颖娴 +4 位作者 温远芬 唐敏敏 宋菲 朱婷婷 张有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8-84,共7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了椰子吸器多糖,并初步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大小与分布、红外光谱等结构特征和抗氧化、降糖酶抑制等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吸器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2.33%和21.34%,可能含有吡喃...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了椰子吸器多糖,并初步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分子量大小与分布、红外光谱等结构特征和抗氧化、降糖酶抑制等体外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吸器多糖是一种酸性杂多糖,中性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2.33%和21.34%,可能含有吡喃环结构,主要由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7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00:4.40:21.27:21.07:51.76:7.06:4.33。分子量分析表明吸器多糖由3个组分构成,其中峰3为主成分,分子质量为1.53×10^(4) g/moL。吸器多糖在6 mg/mL对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2.49%和85.83%,100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69.91%。研究结果可为椰子吸器在功能性食品或医药等领域的加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吸器多糖 清除自由基 单糖组成 结构分析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初榨椰子油品质特征及健康功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建国 李瑞 +3 位作者 宋晨也 宋菲 王挥 夏秋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4-89,118,共7页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 初榨椰子油(VCO)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功能性油脂。随着VCO市场的增长,对VCO功效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近年来对椰子油的功效有一定的争议。为了正确认识椰子油,促进VCO在大健康领域的推广应用,介绍了VCO的加工工艺、感官特征、质量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活性成分,并对VCO的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健康功效及其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肿瘤等疾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VCO是一种具有一定健康功效的功能性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椰子油 品质特性 中链甘油三酯 健康功效
下载PDF
基于荧光光谱的初榨椰子油掺假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挥 宋菲 +3 位作者 曹飞宇 沈晓君 张玉锋 赵松林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3-296,共4页
分析初榨椰子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荧光特性,建立SIMCA和PLS-DA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初榨椰子油与葵花籽油等高不饱和型植物油的荧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掺假初榨椰子油的荧光强度与... 分析初榨椰子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荧光特性,建立SIMCA和PLS-DA判别分析模型,进行初榨椰子油的掺假检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初榨椰子油与葵花籽油等高不饱和型植物油的荧光特性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掺假初榨椰子油的荧光强度与掺假质量分数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采集350~400 nm的荧光光谱建立判别分析模型,结果显示,PLS-DA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分析能力,其对初榨椰子油中葵花籽油、玉米油和大豆油的掺假识别率分别为96%,90%和93%,该方法可以进行初榨椰子油掺假检测,具有无需前处理、快速、简便、易操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椰子油 荧光 掺假 检测
原文传递
初榨椰子油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津好 张玉锋 董泽来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4,共9页
初榨椰子油是从成熟椰肉中提取的可食用油脂,在护肤护发、减肥、调节脂质代谢、维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是近年来健康食品中的明星产品,市场消费规模也越来越大。加工技术与工艺是影响椰子油品质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除了在... 初榨椰子油是从成熟椰肉中提取的可食用油脂,在护肤护发、减肥、调节脂质代谢、维护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显著功效,是近年来健康食品中的明星产品,市场消费规模也越来越大。加工技术与工艺是影响椰子油品质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学者除了在对传统干法和湿法加工技术进行优化升级外,在初榨椰子油的新型加工技术和工艺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也在油脂的营养功能价值挖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本文旨在归纳总结近年来初榨椰子油的加工工艺、油脂品质和功能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以期为广大从业者和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加工工艺 功能活性
下载PDF
椰子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亚军 李艳 +2 位作者 唐敏敏 陈卫军 赵松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3期540-543,共4页
对从椰蓉中提取椰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料液比、温度、pH、Na2CO3浓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Na2CO3浓度为4%、pH8.0、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 对从椰蓉中提取椰子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首先探讨料液比、温度、pH、Na2CO3浓度、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索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Na2CO3浓度为4%、pH8.0、料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0 min时,CSDF的提取率最高;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所提CSDF的纯度为6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 可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下载PDF
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艳南 宋菲 +4 位作者 王挥 邓福明 沈晓君 吕方方 赵松林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98,120,共6页
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用TG酶作为固化剂,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探讨p H、壁材质量浓度、芯壁比、反应温度对天然椰子油微... 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天然椰子油微胶囊。用TG酶作为固化剂,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重点探讨p H、壁材质量浓度、芯壁比、反应温度对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并分析天然椰子油微胶囊产品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天然椰子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p H 3.5、壁材质量浓度20 g/L、芯壁比2∶1、反应温度40℃,该条件下制备的天然椰子油微胶囊产品的水分含量(2.88±0.31)%、表面油含量(4.20±0.05)%、包埋率(93.75±0.28)%、平均粒径41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油 微胶囊 复合凝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