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教育”下循证教学的理念与路径 被引量:61
1
作者 郑红苹 崔友兴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107,共7页
"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技术的改变及教学观念、教学思维变革。循证教学是教师个体经验、教学智慧与教学证据有机融合的教学形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循证教学的理念体现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旨趣、学习者中心的... "互联网+教育"带来教学技术的改变及教学观念、教学思维变革。循证教学是教师个体经验、教学智慧与教学证据有机融合的教学形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循证教学的理念体现为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旨趣、学习者中心的教学主体观、基于证据的教学过程、兼重结果与过程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推进循证教学实践需要形成对循证教学的合理认识,提升教师循证教学素养,构建循证教学证据库,营造循证教学文化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循证教学 教学证据
原文传递
论教师模仿学习的阶段、逻辑与实践意蕴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森 崔友兴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09,共7页
教师模仿学习是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多重交往活动。基于时间、空间和水平三个维度,可以揭示出教师模仿学习过程的三维阶段模型:时间维度包括教师模仿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空间维度涉及动作模仿、思维模仿和风格形塑三种类... 教师模仿学习是教师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多重交往活动。基于时间、空间和水平三个维度,可以揭示出教师模仿学习过程的三维阶段模型:时间维度包括教师模仿学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间段;空间维度涉及动作模仿、思维模仿和风格形塑三种类型;水平维度包括形似模仿、神似模仿和超模仿三个层次。教师模仿学习的过程逻辑由知识逻辑、交往逻辑、认知逻辑和时空逻辑构成。在实践中,教师模仿学习能够使教师提升教学适应性,促进个体空间的拓展和教学交往关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模仿学习 阶段 逻辑 实践
原文传递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 被引量:146
3
作者 崔友兴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度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和建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强调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性和迁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深度学习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和建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强调学习的挑战性、体验性和迁移性,并着意于情境的创设与利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需要对教学目标、知识架构、学习材料、教学过程、评价方式与教学情境进行统筹考量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 实现路径
下载PDF
教学情感的基本特征与内在逻辑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鑫 李森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教学情感根源于生理—心理基础上的自然情感,它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学活动中人或事的感受与体验,经由教学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施于教学、融于教学并利于教学。教学情感研究从古至今经历了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 教学情感根源于生理—心理基础上的自然情感,它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针对教学活动中人或事的感受与体验,经由教学主体之间的情感互动,施于教学、融于教学并利于教学。教学情感研究从古至今经历了萌芽期、生长期和成熟期三个发展阶段,具有个体自主性、社会互动性与教育受动性等基本特征,并在认识论、本体论和实践论层面彰显着周延的内在逻辑。其中,认识逻辑是教学情感生成和发展的前提,本体逻辑从存在意义上决定了教学情感的性质与取向,实践逻辑制约着教学情感育人功能的实现程度,三重逻辑共同构建了解析教学现象的合情之方、解决教学问题的可行之法以及寻获教学发展的未来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情感 教学主体 认识逻辑 本体逻辑 实践逻辑
原文传递
我国教学方法研究70年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鑫 李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全面苏化和艰难探索、恢复重建和开放繁荣、砥砺发展和推陈创新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教学方法研究以明确价值导向为前提,以借鉴域外经验为参照,以扎根本土实践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教学方法研究经历了全面苏化和艰难探索、恢复重建和开放繁荣、砥砺发展和推陈创新三个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于教学方法研究以明确价值导向为前提,以借鉴域外经验为参照,以扎根本土实践为根本,以扩展理论视野为保障,以立足科学实验为动力。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价值诉求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和新机遇,教学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晰,即学科自觉与跨界交叉相呼应、国际引介与国内扎根相结合、多边互动与系统优化相整合、学理思辨与实践探索相统一,以此把握教学方法研究的创新之魂、动力之源、成事之基和长久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研究历程 学理反思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民国时期大学教学质量监控的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兰珍莉 李森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0,112,共5页
人才培养是民国时期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制度化核心功能,契合着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政府到学校以规范的形式使教学行为制度化,并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做了划分,从而在大学内部架构了一个以教授会... 人才培养是民国时期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制度化核心功能,契合着当时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从政府到学校以规范的形式使教学行为制度化,并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做了划分,从而在大学内部架构了一个以教授会、教务处为信息搜集组织,以"校长"、"学长"、"教师"等"关键人物"为调控主体的教学质量监控沟通网络。在合理组织架构之上,教学质量监控发挥了重要功能,保障了民国时期大学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监控 民国 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