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9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构建及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星 王惠珍 +1 位作者 李明东 韩瑜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确立"双师型"护理教师遴选标准、考评方法、指标权重设置,为"双师型"护理教师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采用信度、效度进行... 目的:确立"双师型"护理教师遴选标准、考评方法、指标权重设置,为"双师型"护理教师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体系,采用信度、效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构建的资格考评体系主要包括4部分:遴选条件、培训方法、考核评价、认证。在资格考评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形成3份调查表,分别为"双师型"护理教师同行评价表、学生专家评价表及自评表。3份调查表的克朗巴哈α系数分别为0.903、0.922、0.934,均大于0.9,信度较高。采用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对调查表进行效度考评,调查表符合原始构想,结构效度好。结论:本课题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为"双师型"护理教师资格、考评提供了统一标准,为"双师"制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 护理教师 教育 资格 评价
下载PDF
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在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沈宁江 朱家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8-179,共2页
通过对148例周围神经损伤和修复病例的随访,提出了自主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的初步见解,能较好的反映自主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并易于判断。有待今后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加以证实或修改。
关键词 自主神经 周围神经 功能评价
原文传递
臀肌挛缩症的诊治及临床分型——附46例报告
3
作者 符波 王书成 林明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本文报道46例臀肌挛缩症,男28例、女18例,均为双侧发病。本文就此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进行了讨论,认为此病应早期手术治疗,松解挛缩的组织。
关键词 臂肌 挛缩症 分型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固定的X线定位诊断
4
作者 王广积 王书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1期24-26,35,共4页
本文以干燥成年男性腰椎为标本,利用椎弓根螺钉、steffee钢板及x线机通过多角度系统拍片对比研究,提出了椎弓根螺钉固定中几个常见的错误包括偏上、偏下、偏内、偏外、过长等,并且获得了高阳性率的特殊拍片法。认为螺钉或椎... 本文以干燥成年男性腰椎为标本,利用椎弓根螺钉、steffee钢板及x线机通过多角度系统拍片对比研究,提出了椎弓根螺钉固定中几个常见的错误包括偏上、偏下、偏内、偏外、过长等,并且获得了高阳性率的特殊拍片法。认为螺钉或椎弓根的轴位片,左右30度斜位及头倾10度片,能够清晰地显示椎弓根螺钉的位置错误,在椎弓根螺钉的定位诊断中优于常规的正侧位拍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固定 椎弓根螺钉 X线诊断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86
5
作者 王和驹 吕国坤 +1 位作者 王书成 陈彦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证实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4.5cm×3.5cm。结果... 目的:证实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4.5cm×3.5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存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跟底及踝周皮肤缺损,提供一个较可靠的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岛状皮瓣 腓肠神经 皮瓣移植
原文传递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8
6
作者 展望 宁金龙 +3 位作者 吴念 朱飞 潘云川 张燕翔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 报道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方法 在原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设计的基础上 ,将皮瓣设计为水滴形 ,并结扎蒂部的小隐静脉 ,用于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最大为 10 cm&... 目的 报道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方法 在原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设计的基础上 ,将皮瓣设计为水滴形 ,并结扎蒂部的小隐静脉 ,用于修复足跟及踝部组织缺损。 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皮瓣最大为 10 cm× 14cm,术后皮瓣静脉回流通畅 ,完全成活。 结论 结扎小隐静脉不影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血运 ,并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 ,减轻术后皮瓣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手术方法
原文传递
藻酸盐敷料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材料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108
7
作者 王清华 钟文菲 何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3-536,共4页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 目的:对澡酸盐敷料的特性及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创面愈合提供更好的生物敷料。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万方数据库、Science Direct数据库、Ei数据库1960-01/2009-10期间相关文献,检索词为"澡酸盐,敷料,临床应用,dressing,alginate",纳入澡酸盐特性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排除重复及Meta分析类文献。并手工查阅相关书籍。结果: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48篇文献为重复或Meta分析。藻酸盐是由海带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碳水化合物,而藻酸盐敷料是从海藻中提炼的柔软无纺织纤维,它含有85%天然藻酸盐纤维,15%的羧甲基纤维素纳。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渗出液,形成凝胶,与渗液发生Na+/Ca2+离子交换。藻酸盐敷料的出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目前在压疮的处理、肛瘘的护理、造口护理、糖尿病足护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与传统敷料比较,藻酸盐敷料感染率较低,其原因,一是其密闭性好,与外界隔绝;二是可促进局部血管增生,增加血液供应,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三是潮湿、微酸环境有利于中性粒细胞发挥作用,增强局部杀菌能力,降低感染发生率。这类材料还可用于腹部手术术后伤口愈合,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的应用等。结论:澡酸盐湿性敷料可以提供最适宜伤口生长的湿润环境,保留渗出液中的活性物质并促进活性物质的释放,有利于坏死组织的溶解和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及上皮细胞的移行;同时使伤口内微循环保持低氧状态,刺激新生毛细血管的生长,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敷料 临床应用 生物材料 湿性敷料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83
8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2 位作者 陈彦堃 王快胜 王书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吻合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 血管逆行皮瓣
原文传递
儿童外伤后脑梗塞32例分析 被引量:76
9
作者 王宇田 赵建农 +1 位作者 罗光华 颜业民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5-346,共2页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2例经CT证实的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儿童外伤后脑梗塞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果与腔隙性脑...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32例经CT证实的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结果:儿童外伤后脑梗塞多发生于一侧基底节区,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果与腔隙性脑梗塞相似,但有明确的外伤史,治疗效果较好,随访6个月94%痊愈。结论:儿童外伤后脑梗塞的发病机理是由于儿童基底节区供血的大脑前、中动脉的穿支动脉直角从主干分出,细长迂曲,发育不成熟,调节能力差,在外伤产生脑组织相对运动时,出现血管牵拉、变形、移位,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形成血栓,梗塞。局部缺血水肿的脑组织又加重了血管压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塞 儿童 病例分析
原文传递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53
10
作者 吕云福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3期4-6,共3页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较多,按肠梗阻的病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可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 肠梗阻的常见病因分类较多,按肠梗阻的病因可分为机械性和非机械性两大类;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可分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或部分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可分为高位小肠梗阻,低位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等。在治疗策略上大约60%~70%患者可经非手术治愈。需手术的病例,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治疗学 病因分类
原文传递
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1
作者 刘琪 王德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5-64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在切除病变甲状腺腺体时容易损伤组织结构或周围神经,故降低手术风险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 背景与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在切除病变甲状腺腺体时容易损伤组织结构或周围神经,故降低手术风险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探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Ca^2+水平及喉返神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9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喉返神经的不同解剖显露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手术改良组,各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式结合甲状腺下动脉显露喉返神经方法;手术改良组采用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1、3、7、30 d血清PTH、Ca^2+水平变化及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PT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PTH水平,手术改良组均高于对照组[(21.3±4.1)pg/mL vs.(5.4±1.3)pg/mL,(23.2±4.6)pg/mL vs.(14.2±3.2)pg/mL,(26.1±5.1)pg/mL vs.(15.1±3.1)pg/mL,(37.7±6.8)pg/mL vs.(25.4±4.5)pg/mL,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Ca^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Ca^2+水平,手术改良组均高于对照组[(2.11±0.12)mmol/L vs.(1.82±0.33)mmol/L,(2.14±0.17)mmol/L vs.(1.83±0.22)mmol/L,(2.17±0.42)mmol/L vs.(1.84±0.36)mmol/L,(2.29±0.41)mmol/L vs.(1.89±0.34)mmol/L,均P<0.05]。手术改良组未见喉返神经损伤,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对照组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3例,低钙血症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个月,手术改良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例,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精细化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联合环甲隙显露喉返神经方法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可减小机体PTH、Ca^2+的波动水平,降低喉返神经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外科学 甲状腺切除术/方法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甲状腺癌 分化型 喉返神经
原文传递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林升汉 黄卫 +1 位作者 孙占玉 李猛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 目的:探讨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接收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尿管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预后的最大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84.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停留时间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列腺切除量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9%,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6.7%)(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的改善(均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都能起到良好的远期治疗效果,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疗效
下载PDF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9
13
作者 刘宁 吕云福 +6 位作者 陈一明 黄海 伍海鹰 王葆春 常顺伍 黄伟炜 邱庆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2-136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TAPP组41例和TEP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探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双侧腹股沟疝患者76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TAPP组41例和TEP组35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接受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使用钉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这两种手术方法不同,但整体结果相似。TAPP与TEP均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且两者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对技术的掌握程度选择合适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双侧腹股沟疝
下载PDF
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2
14
作者 柴益民 邱勋永 +2 位作者 林崇正 马心赤 陈彦堃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100,i002,共3页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目的 报道改进手术方法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 方法 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筋膜皮穿支为血管蒂及旋转点 ,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切取皮瓣逆向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皮肤缺损创面。 结果 临床应用 7例 ,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面积为 15cm× 8cm~ 5cm× 4cm ,穿支血管蒂位于内踝上方 8~ 2 0cm处。随访 6~ 18个月 ,皮瓣质地优良 ,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该皮瓣设计灵活 ,切取方便 ,血供可靠 ,适于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为一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穿支蒂皮瓣相结合的新型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蒂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 皮肤缺损 大隐静脉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真空辅助抽吸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物诊治中的应用:附1157例报告 被引量:44
15
作者 董华英 汤鹏 +2 位作者 钟晓捷 王伟 吴诚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682,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8-gauge麦默通真空辅助活检系统(UVMS)在乳腺肿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 157例行UVMS处理乳腺肿物患者(共3 702个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肿物均采用UVMS切除。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8-gauge麦默通真空辅助活检系统(UVMS)在乳腺肿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1 157例行UVMS处理乳腺肿物患者(共3 702个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肿物均采用UVMS切除。1 157例患者中,888例(76.75%)无可触及肿物,831例(71.82%)为多发肿物,245例(21.18%)双侧乳腺病变。病灶长径平均11.2(3~35)mm,平均切除时间15(3~90)min,平均出血量8(1~40)m L,皮肤伤口长度3~5 mm。标本病理诊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99.57%),其中以纤维腺瘤为主(64.61%)。术后出现血肿53例,皮下瘀斑26例,乳头溢血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UVMS切除乳腺肿物具有简单安全、微创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乳房多发隐匿性肿物的诊治,但需要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麦默通
原文传递
吻合浅静脉的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柴益民 林崇正 +2 位作者 陈汉东 张燕翔 陈彦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1996年 6月起对19例肢体远端皮肤缺损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 ,其中皮肤创伤性缺损 10例 ,慢性溃疡 3例 ,瘢痕挛缩 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9... 目的 探讨吻合浅静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1996年 6月起对19例肢体远端皮肤缺损采用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 ,其中皮肤创伤性缺损 10例 ,慢性溃疡 3例 ,瘢痕挛缩 6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9例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2例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5例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3例。术中将皮瓣远端的浅静脉与受区皮下静脉作端端吻合以改善静脉回流。皮瓣范围15 cm× 2 4cm~ 4cm× 6 cm ,血管蒂长 6~ 15 cm。结果  17例皮瓣完全成活 ,1例前臂内侧皮神经皮瓣修复手掌创面及 1例腓肠神经皮瓣修复足内侧瘢痕创面 ,术后因吻合的静脉栓塞致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16例获得 6~ 2 4个月随访 ,皮瓣质地优良 ,恢复保护性感觉 ,外形及功能改善满意。结论 吻合浅静脉可以明显改善该类皮瓣的静脉回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 逆行皮瓣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吻合浅静脉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39
17
作者 潘云川 王和驹 +2 位作者 柴益民 吕国坤 陈彦堃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方法以隐神经相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部位及旋转点的位置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结果临床应用6例,修复小腿足踝部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面积最大6cm×8cm... 目的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组织缺损。方法以隐神经相伴行的大隐静脉体表投影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部位及旋转点的位置设计逆行岛状皮瓣。结果临床应用6例,修复小腿足踝部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皮瓣面积最大6cm×8cm。经6~2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根据皮神经的血管构筑与皮肤血供密切相关的特点,设计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安全可靠,操作简便,为小腿创面修复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岛状皮瓣 修复 足踝部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0
18
作者 邢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5期986-98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82名和588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产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对产妇...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582名和588名胎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产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对产妇均行心尖四腔心切面及常规6个基本切面的超声检查,记录产妇诊断结果,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筛查的588例胎儿中有26例胎儿被诊断存在心脏异常,占4.4%。经手术病理分析及上级医院复核显示,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4例,漏诊1例,误诊1例,诊断符合率为92.3%(24/26),判断偏差占7.7%,特异性为96.2%。结论采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提前检出先天性心脏病,在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对避免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出生、提高胎儿生育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常规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筛查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7
19
作者 韩华 张和妹 潘在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761-1762,共2页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指非脑外伤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出血,多数患者可遗留程度不一的肢体、意识及语言功能障碍,这给其预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通过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已备受社会各...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是指非脑外伤脑实质的血管破裂出血,多数患者可遗留程度不一的肢体、意识及语言功能障碍,这给其预后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通过康复护理措施提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已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康复护理的实施时机也成为临床讨论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护理 语言功能障碍 脑外伤 血管破裂 常规康复护理 临床讨论 早期康复干预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治(附380例报告) 被引量:32
20
作者 戴布民 王为服 +3 位作者 董德欣 岑松 钟江 刘元晓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38 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病原体检出率为 5 3 .4% ,以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中 70 .8%患性传播性疾病 (STD)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多种病原体... 38 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 ,病原体检出率为 5 3 .4% ,以解脲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其中 70 .8%患性传播性疾病 (STD)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明显多于未患STD者。 91.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 83 .3 %的表皮葡萄球菌产生β 内酰胺酶。 33 .7%的病例治愈 ,33.4%好转。患STD者的治愈率及好转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病原体 诊断 治疗 性传播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