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茵 方壮伟 +2 位作者 吴智勇 Barry London Dennis M McNamara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6期431-433,459,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1166位点A/C基因多态性对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432例患者来源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心血管事件基因危险性评价研究组,均有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射血分...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1166位点A/C基因多态性对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432例患者来源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疗中心的心血管事件基因危险性评价研究组,均有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EF)<0.45〕。入选时间为1996年4月至2001年1月,前瞻性随访患者(26.43±18.19)月,随访终点是死亡或心脏移植。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AT1R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型,分析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AT1R纯合子CC型8.6%,纯合子AA型50.0%,杂合子AC型41.4%。三组基因型在年龄、性别、种族、病因、血压和治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在NYHA心功能分级的比例有显著性差异,AT1R C等位基因与较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P=0.04),但随访三组基因型的三年生存率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本组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中,AT1R C等位基因仅与较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并不影响未行心脏移植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 基因多态性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ACE与AT1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茵 方壮伟 +1 位作者 Barry London Dennis M. McNamara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ACE AT1R 基因多态性 心力衰竭 ACE 基因插入 基因型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郑茵 苏哲坦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6年第z1期58-62,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遗传决定的该系统基因多态性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某些心血管疾病与某个单基因或多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血管疾病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岑运光 吴明 +3 位作者 李伟 张旭日 吴多智 谢方遒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517-1518,1521,共3页
目的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脑梗死52例、脑出血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的血清IMA浓度。分别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个时间点(发病或... 目的观察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急性脑血管病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脑梗死52例、脑出血3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8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的血清IMA浓度。分别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4个时间点(发病或体检后6 h、12 h、24 h、48 h)的IM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4组不同时间点的IM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6 h 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P<0.05);脑出血组6 h、12 h、24 h、48 h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发病12 h I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能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脑梗死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修饰蛋白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茵 方壮伟 +3 位作者 方团育 吴智勇 董吁钢 DennisM.McNamara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以及其相互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432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以及其相互作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鉴定432例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LVEF)<0.45]患者的ACE、AT1R基因型,分析ACE、AT1R基因多态性以及其协同作用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ACEI/D基因型分布频率:纯合子DD基因型31.1%,纯合子II基因型18.6%,杂合子ID基因型50.3%。ACEDD型基因与较高NYHA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P<0.05)。AT1R基因型分布频率:纯合子CC基因型8.6%,纯合子AA基因型50.0%,杂合子AC基因型41.4%。AT1R1166C等位基因与较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P<0.05)。ACED等位基因的生存率比Ⅰ等位基因明显降低(P<0.05),而AT1RA1166C3种基因型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ACEI/D与AT1R1166A/C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无论在AT1RAA型纯合子组还是在AT1RC等位基因组(AC和CC型),ACEII/ID/DD3种基因型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DD基因型的心力衰竭患者其生存率明显降低,可作为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AT1R1166位点A/C等位基因多态性与CHF预后无关,且ACEI/D和AT1R1166A/C基因多态性的协同作用对CHF患者预后的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型1受体 基因多态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介入术后即刻结果对长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智勇 肖芙蓉 +1 位作者 GaryS.Mintz NeilJ.Weissman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8-801,共4页
目的 旨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的再狭窄 (ISR)介入治疗术后即刻的结果以及有或无联合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是否影响其长期的结果。方法 研究来源于 3个γ射线治疗试验 (WRIST试验、Gamma 1试验和ARTISTIC试验 )。 1 80例ISR患者均有系列 ... 目的 旨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内的再狭窄 (ISR)介入治疗术后即刻的结果以及有或无联合冠状动脉内放射治疗是否影响其长期的结果。方法 研究来源于 3个γ射线治疗试验 (WRIST试验、Gamma 1试验和ARTISTIC试验 )。 1 80例ISR患者均有系列 (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和随访 )的血管内超声 (IVUS)资料 ,分为1 92 Ir放疗组 (1 0 6例 )和安慰剂组 (74例 )。定量分析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临床专家委员会的报告 :关于IVUS图像的获得、测量和报告标准。采用自动回撤技术 ,每隔 1mm在支架内获得一幅图像 ,测量支架长度、支架面积和管腔面积。结果 介入治疗术后即刻的最小管腔面积 (MLA)、最小支架面积 (MSA)、和放疗是随访时的MLA的独立预测因子。安慰剂组丢失术后即刻MLA的 4 5 %,而放疗组仅丢失 1 3%。术后即刻的增生内膜百分比 (IH %)和放疗是随访时的IH %和净增加的内膜量的独立预测因子。安慰剂组随访时的增生内膜中 5 3%是新生内膜积累 ,而放疗组仅有 2 3%。结论 系列IVUS分析显示随访时的MLA和IH %与ISR病变治疗即刻的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访 术后 放疗 安慰剂 IVUS 介入治疗术 支架 ISR 增生 积累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后有或无冠脉内放射治疗对老年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和疗效:血管内超声分析
7
作者 吴智勇 王士雯 +7 位作者 李伟 李新明 Gary S Mintz Neil J Weissman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常规介入治疗术(CIT)有或无联合冠脉内放射治疗(IRT)对支架内再狭窄(ISR)复发的作用及随访观察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99例 ISR 的患者经常规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CIT+IRT组和CIT组,在放疗后即刻和6个月行IVUS检... 目的采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常规介入治疗术(CIT)有或无联合冠脉内放射治疗(IRT)对支架内再狭窄(ISR)复发的作用及随访观察1年的临床疗效.方法 99例 ISR 的患者经常规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CIT+IRT组和CIT组,在放疗后即刻和6个月行IVUS检查,分别测量支架、管腔及增生内膜(IH)面积,经计算得到支架、管腔内和IH体积并临床随访1年.结果两组基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术后6个月,CIT+IRT组和CIT组的最小管腔面积(MLA)各为(4.30±2.00)mm2与(2.81±2.56)mm2(P=0.006),随访6个月与放射治疗后即刻MLA差值各为(-0.55±1.35)m2与(-1.93±1.66)mm2(P<0.001).CIT+IRT组和CIT组的IH体积各为(69.23±58.57)mm3与(116.91±121.83)mm3(P=0.021),随访6个月与放射治疗后即刻IH体积差值各为(19.50±35.90)mm与(51.36±58.80)mm3(P=0.017).CIT+IRT组,随访6个月,MLA≥4mm2的比例明显高于CIT组(52.7%与24.0%).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显示,CIT+IRT 组和 CIT 组 ISR 的复发率分别为24.53%与78.6%(P=0.027).临床随访1年,CIT+IRT与CIT组的主要不利心脏事件(MACE)、靶血管再次成形术(TVR)及靶病变再次成形术(TLR)的发生率各为27%(11/63)与51.4%(18/35)(P=0.027),23.8%与51.4%(P=0.006),11.6%与40.9%(P=0.007).结论系列IVUS证实,由于IRT抑制支架内的新生内膜形成,因此CIT联合IRT比单纯CIT能更有效地减少老年患者的ISR复发,且改善1年的预后.IVUS测量的MLA>或<4mm2可能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脉内放射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192)Ir射线治疗老年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和1年临床随访:系列血管内超声分析
8
作者 吴智勇 Gary S.Mintz 《海南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1 92 Ir对老年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 1年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99例老年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病人经常规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1 92 Ir治疗组和安慰剂组 ,在放疗后即刻和 6个月行血管内超声检查 ,分别测量支架、管腔及增生内... 目的 探讨1 92 Ir对老年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 1年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99例老年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病人经常规介入治疗后随机分为1 92 Ir治疗组和安慰剂组 ,在放疗后即刻和 6个月行血管内超声检查 ,分别测量支架、管腔及增生内膜的内径和面积 ,并临床随访 1年 ,对所得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99例病人中 ,糖尿病 3 9.4%,有支架内再狭窄史 5 8.6%,弥漫性病变 68%,静脉桥病变 18.5 %;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支架内径和面积无显著性变化 ,两组间放疗后即刻各参数也无显著性变化。随访中 ,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最小腔内径、最小腔内面积和平均腔内面积分别为 :2 .0 3± 0 .47与 1.5 9± 0 .65mm ,P <0 .0 0 1;4.3 0± 2 .0 0与 2 .81± 2 .5 6mm2 ,P =0 .0 0 6;6.47± 2 .5 3与 5 .0 3± 3 .82mm2 ,P =0 .0 94。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新生内膜和新生内膜百分比分别为 2 .2 2± 1.2 6与 3 .3 7± 1.89,P =0 .0 11;3 5± 17%与 5 7± 2 3 %,P <0 .0 0 1。 6个月的再狭窄率 ,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 :2 4.71%与 78.6%,p <0 .0 1。临床随访 1年 ,治疗组与对照组主要的心脏事件、靶血管及靶病变再介入治疗分别为 73 .0 %与 48.6%,P =0 .0 2 7;2 3 .8%与 5 1.4%,P =0 .0 0 6;11.6%与 40 .97%,P =0 .0 0 7。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Ir射线 老年人 冠脉支架内再狭窄 作用机制 随访 血管内超声 放射疗法 冠心病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分析重复支架术有或无联合冠脉内放疗对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复发的作用
9
作者 吴智勇 王士雯 +2 位作者 李新明 Gary S.M intz Neil J.Weissman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 系列血管内超声 (IVUS)分析重复支架术 (RS)有或无联合冠脉内的放射治疗 (IRT)对支架内再狭窄 (ISR)患者再狭窄复发的作用。方法  99例 ISR的患者经 RS治疗后随机分为 1 92 Ir放疗组 (n=5 7)和对照组 (n=4 2 ) ,行系列冠脉造影和... 目的 系列血管内超声 (IVUS)分析重复支架术 (RS)有或无联合冠脉内的放射治疗 (IRT)对支架内再狭窄 (ISR)患者再狭窄复发的作用。方法  99例 ISR的患者经 RS治疗后随机分为 1 92 Ir放疗组 (n=5 7)和对照组 (n=4 2 ) ,行系列冠脉造影和 IVUS检查 ,分别测量支架、管腔及增生内膜的面积和容积。结果 随访 6月 ,冠脉造影显示放疗组较对照组再狭窄复发率低。两组基线和随访的支架最小面积、平均面积和容积均无变化。两组在随访 6月支架最小腔内面积、平均腔内面积和管腔容积均减小 ,平均增生内膜面积和增生内膜容积均增加 ,但对照组比放疗组的变化更明显。结论 系列 IVUS证实 :IRT抑制新生的内膜形成 ,RS联合 IRT较 RS不联合 IRT更有效减少患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重复支架术 冠脉动脉再狭窄 放射疗法 冠脉造影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10
作者 郑茵 方壮伟 +1 位作者 方团育 Dennis M. McNamara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4-195,共2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路有重要基因,通过调节血浆和组织生物活性物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故寻找心力衰竭相关基因是心力衰竭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通路有重要基因,通过调节血浆和组织生物活性物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故寻找心力衰竭相关基因是心力衰竭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受体基因多态性 心力衰竭患者 预后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相关基因 活性物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内^(192)Ir射线对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复发治疗作用的血管内超声分析
11
作者 吴智勇 王士雯 +2 位作者 李伟 Mintz GS Weissman N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5-247,共3页
目的 用血管内超声 (IVUS)分析冠状动脉 (冠脉 )内192 Ir射线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 (ISR)复发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方法  6 7例患者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 ,在放疗后即刻和 6个月后行冠脉造影和IVUS检查 ,术后随访 1年。 结果... 目的 用血管内超声 (IVUS)分析冠状动脉 (冠脉 )内192 Ir射线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 (ISR)复发的作用机制及疗效。 方法  6 7例患者分为放疗组和对照组 ,在放疗后即刻和 6个月后行冠脉造影和IVUS检查 ,术后随访 1年。 结果 两组术后 6个月支架内的最小管腔内径、面积和平均面积均减少 ,分别为 (- 0 2 16± 0 35 4 )与 (- 0 6 79± 0 4 6 7)mm、(- 0 70 8± 1 332 )与 (- 2 4 82± 1 5 4 2 )mm2 、(- 0 5 4 6± 1 36 6 )与 (- 2 0 2 0± 2 0 4 8)mm2 ,均为P <0 0 1,对照组较放疗组的减少更为明显 ;两组治疗后的平均新生内膜面积和新生内膜百分比均增加 ,分别为 (0 5 93± 0 94 1)与 (2 10 2±1 74 1)mm2 、(10 4 8± 18 4 6 )与 (38 2 9± 36 76 ) ,均为P <0 0 0 1,对照组较放疗组的增加更为明显 ;冠脉造影显示 ,放疗组的再狭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47 2 %与 84 2 % ,P <0 0 1)。术后 1年 ,靶血管再成形术及靶病变再成形术的发生率放疗组也低于对照组 (2 5 6 %与 5 6 5 % ,11 1%与 37 5 % ,P <0 0 5 )。 结论 IVUS分析证实 ,冠脉内192 Ir射线可抑制支架内的新生内膜形成 ,减少糖尿病患者ISR的复发 ,并且降低 1年靶血管及靶病变再次成形术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超声检查 Γ射线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治疗
原文传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30天和1年的临床结果在不同种族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凯 陈英 +3 位作者 郑扬 侯晓晓 高照 吴多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2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不同性别及种族的冠心病患者术后30 d和1年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并植入1个药物洗脱支架(DES)或裸金属支架(BMS)的2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黎族男性390例,汉族男性1202例,黎族...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不同性别及种族的冠心病患者术后30 d和1年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并植入1个药物洗脱支架(DES)或裸金属支架(BMS)的24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黎族男性390例,汉族男性1202例,黎族女性323例,汉族女性493例。随访1年,比较随访30d和1年时不同性别和种族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在冠脉造影及PCI手术特征中,与黎族比较,汉族左主干病变患病率更高,口服替格瑞洛药物的患者比例更多(P均<0.05)。男性患者30 d MACE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或P=0.003);汉族30 d MACE发生率、死亡率、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及心肌梗死的30 d发生率低于黎族(P均<0.01或P均<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男性MACE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P均<0.01);汉族的MACE、TLR、心肌梗死、死亡的1年发生率低于黎族(P均<0.05)。结论:PCI术后的临床结果在不同种族和性别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性别 种族 预后差异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示和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多智 李新明 +4 位作者 苏哲坦 李伟 张旭日 王圣 吴忠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研究两者对ACS的预示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68例ACS患者、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成年人为正常...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研究两者对ACS的预示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68例ACS患者、3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39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测定hs-CRP并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ACS组的hs-CRP明显高于SAP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是(13.39±10.24)mg/L vs(2.10±2.16)mg/L(P<0.01)和正常对照组(1.90±3.05)mg/L(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斑块指数和Crouse积分明显高于SAP组,分别为3.00±1.00 vs 2.00±2.00和5.20±7.25 vs 4.60±6.80(均P<0.01),SAP组又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2.00 vs 0.00±1.90和4.60±6.80 vs 0.00±1.90(均P<0.01)。ACS组和SAP组的斑块数目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00±2.00、2.00±2.00 vs 0.00±1.00(均P<0.01),ACS组斑块数目与SAP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组和SAP组的内中膜厚度(IMT)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5±0.85)mm、(0.90±1.00)mm vs(0.60±0.10)mm(均P<0.01),但ACS组与S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只有hs-CRP、斑块指数与ACS高度密切相关(P<0.01)。结论hs-CRP、颈动脉斑块指数与ACS关系密切,hs-CRP联合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检查有较好预示和诊断ACS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多智 李新明 +2 位作者 苏哲坦 李伟 张旭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0-670,共1页
本研究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示和诊断价值。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高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超声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