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传统
1
作者 李孟伦 《现代青年》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的表现,这是中国艺术审美情趣的精神所在,在这种审美观念下,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应物象形”到“以形写神”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技法,形成了“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笔”的绘画理...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意”的表现,这是中国艺术审美情趣的精神所在,在这种审美观念下,传统工笔人物画从“应物象形”到“以形写神”的造型观念和表现技法,形成了“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笔”的绘画理念。工整而简约,细腻而写神,这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常说的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 人物画 写意性
原文传递
主持人导语:书法艺术如何切入苏学(下)
2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8-43,共6页
文化强国是我国新时代的治国方略。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挖掘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于现实,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以苏东坡为核心的苏学文化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苏学书法则是苏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 文化强国是我国新时代的治国方略。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挖掘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运用于现实,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以苏东坡为核心的苏学文化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苏学书法则是苏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我在《书法艺术如何切入苏学(上)》中计划分两大板块进行阐述,即“学术研究板块”和“实践应用板块”,并就“学术研究板块”从十大方面进行了简略阐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自觉 主持人 文化强国 书法艺术 学术研究 增强文化自信 苏学
下载PDF
主持人导语:东坡研究的多元开拓和深入掘进
3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7-38,共2页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位多元而立体的文化巨人。人们之于苏东坡这一印象的首要来源与林语堂的定义有密切相关,为了读者更直观了解,不妨再引用于此:“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 众所周知,苏东坡是一位多元而立体的文化巨人。人们之于苏东坡这一印象的首要来源与林语堂的定义有密切相关,为了读者更直观了解,不妨再引用于此:“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传》,宋碧云译)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自当需要一个多元立体且富有高度、厚度、深度的学术研究格局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坡传》 苏东坡 清教徒主义 文化巨人 林语堂 修行者 无可救药 学术研究
下载PDF
书法艺术如何切入苏学(上)
4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我在《何谓苏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主持人导语)一文中对“苏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其中提及以“四苏”为主体的书法艺术,但未展开论述。2023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邀请我为其... 我在《何谓苏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主持人导语)一文中对“苏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进行了概述,其中提及以“四苏”为主体的书法艺术,但未展开论述。2023年6月,琼台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邀请我为其书法专业的师生讲讲苏东坡,我愉快地接受了,因为正可趁此机会对苏学书法艺术的诸多问题进行一番阐发,我把讲座的题目定为《苏学与书法艺术》。近期,在海南热展的“千古风流不老东坡--苏轼主题文物展”展出了大量书画作品,苏学书法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情关注。趁此机会,我把关于书法艺术如何切入苏学问题的思考整理出一个基本框架来,作为本期“苏学研究”的导语,以期抛砖引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画作品 书法专业 热带海洋 研究范畴 苏学 海南热 苏东坡
下载PDF
东坡雅集:一种苏学文化传播的新形式(上)
5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0-21,共2页
我曾在《表演艺术如何切入苏学》一文中说,“就目前成果看,表演艺术成功的研创主要表现在东坡题材的歌曲、舞蹈、乐舞剧、传统戏曲、话剧、电视连续剧等类别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我对这些表演艺术形式一一进行... 我曾在《表演艺术如何切入苏学》一文中说,“就目前成果看,表演艺术成功的研创主要表现在东坡题材的歌曲、舞蹈、乐舞剧、传统戏曲、话剧、电视连续剧等类别上”(《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我对这些表演艺术形式一一进行了举例评析,却没想到一年后一个偶然的机缘,海南一群苏东坡的粉丝启动并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东坡雅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集 热带海洋 苏东坡 传统戏曲 苏学 表演艺术
下载PDF
草书神采浅析
6
作者 范中 《东方收藏》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张怀瓘在《书断》中曰:“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形质。”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出:“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张怀瓘在《书断》中曰:“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形质。”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出:“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于目而有据。”书法的神采问题,自古以来都是书法创作及鉴赏的终极问题。从“形神兼备”到“遗貌取神”,神采问题逐步由“技”上升到“道”的层面,“技”为形而下,“道”为形而上。草书的神采问题关乎草书的气韵、品相、风貌和意境,是草书作品的视觉印象和精神内涵。文章试图从草书的“形”“质”“势”“韵”“性”等方面来分析草书神采的建构和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采 形质 笔势 墨韵 性情
原文传递
主持人导语:关于苏辙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上)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6-39,共4页
我总是有这么一种感觉,人们对苏辙的了解和理解可能存在着不少误区,这可能是学术界苏辙研究远弱于苏轼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感觉一直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直到近期梳理苏学范畴,才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苏辙误区”是如何造成的?这对苏... 我总是有这么一种感觉,人们对苏辙的了解和理解可能存在着不少误区,这可能是学术界苏辙研究远弱于苏轼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感觉一直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直到近期梳理苏学范畴,才开始思考相关问题:“苏辙误区”是如何造成的?这对苏辙研究有何影响?我们是否应该对苏辙展开一场新的审视?苏辙研究是否应该进一步扩大和深入?苏辙研究对苏学研究有何意义?心中有话,不可不说,虽然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尚不够清晰、全面、深刻,然亦不敢不公之于世,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研究 苏辙 苏学 误区 感觉 思考
下载PDF
书学研究与海南书法事业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东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2-53,共2页
创作与理论批评是文艺事业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因为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也不可能及时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从更高的高度... 创作与理论批评是文艺事业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因为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也不可能及时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从更高的高度去指导和引领实践。文艺创作实践与文艺理论批评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文艺理论批评 文艺创作 海南省 辩证关系 引用日期 经验教训 南北书派论 马克思主义 玉堂禁经
下载PDF
谈书画创作
9
作者 吴东民 《中华书画家》 2017年第1期94-99,共6页
书法是一种美妙的艺术,是人文精神与完美技法的有机统一。它通过线条的空间运动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展现人的胸怀、意志、情绪和生命活力。书法也是一门视觉艺术,借助笔画的抑扬顿挫和空间的展示,与观众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换和情感的共鸣,... 书法是一种美妙的艺术,是人文精神与完美技法的有机统一。它通过线条的空间运动而产生无穷的变化,展现人的胸怀、意志、情绪和生命活力。书法也是一门视觉艺术,借助笔画的抑扬顿挫和空间的展示,与观众产生一种心灵的交换和情感的共鸣,引起美的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创作 空间运动 视觉艺术 人文精神 生命活力 美的享受 书法 笔画
原文传递
关于苏辙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景新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40-42,共3页
我在《关于苏辙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上)》[1]中对“苏辙的性格善于掩饰,深沉不露,由辙而行”“苏辙一生都比苏轼生活优越,仕途也比苏轼通畅”“苏辙之被贬谪,是受了苏轼的牵连”等关于苏辙研究的几大误区进行了辨析。本文将对“苏辙误... 我在《关于苏辙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上)》[1]中对“苏辙的性格善于掩饰,深沉不露,由辙而行”“苏辙一生都比苏轼生活优越,仕途也比苏轼通畅”“苏辙之被贬谪,是受了苏轼的牵连”等关于苏辙研究的几大误区进行了辨析。本文将对“苏辙误区”的话题继续进行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思考 误区 贬谪 研究
下载PDF
吴东民行书《千字文》
11
作者 吴东民 《书法》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111,共2页
原文传递
再谈新时代的书法创作
12
作者 吴东民 《中华书画家》 2020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都认为书法创作达到"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即在创作时,书法家的精神世界很自然地入于超然的境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经过无数次创作探索的"阵痛",无数次的自我... 自古以来,文人士大夫都认为书法创作达到"天人合一"才是最高境界。即在创作时,书法家的精神世界很自然地入于超然的境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经过无数次创作探索的"阵痛",无数次的自我否定与肯定,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日渐完善。一个书法家艺术风格的成熟,对于他本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但是有些人一旦达到这个层次,便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风格,以为似乎达到了顶峰。而一个真正的书法家,不允许他"吃老本",他一定要深知"艺无止境"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创作探索 文人士大夫 《文赋》 天人合一 艺术风格 否定与肯定 书法家
原文传递
墨妙人生 一纸尽述——吴东民书法作品选登
13
作者 吴东民 《今日海南》 2012年第3期44-45,共2页
吴东民.男,1956年9月生,海南万宁人。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
关键词 作品选登 书法 人生 中国文联 委员会 国际交流 副主席
原文传递
创造时代经典的书家——李啸
14
作者 吴东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6-358,F0003,F0004,共15页
多年以来,李啸先生飘逸洒脱,气韵灵动的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这种书风一度成为中国书坛中青年争相效仿的模式,在新时期书法发展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创造时代 书法发展 中青年 书风 气韵
下载PDF
灵魂的自由舞蹈——李胜洪先生书法艺术探析
15
作者 吴东民 《中国检察官》 2012年第14期I0001-I0004,共4页
李胜洪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见长,旁及篆、隶、楷和现代刻字。住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之前,他就在书法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作品多次人选各类书法展览和刻字艺术展,频繁应邀出访进行国际书法文化交流,... 李胜洪的书法创作以行草书见长,旁及篆、隶、楷和现代刻字。住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之前,他就在书法艺术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作品多次人选各类书法展览和刻字艺术展,频繁应邀出访进行国际书法文化交流,荣获各种奖项及社会荣誉。近年来,其艺术创作的风格愈趋鲜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可谓异军突起并受到当代书坛的广泛关注。而我认为,李胜洪的成就、影响与他的艺术天赋和不懈追求是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李胜 中国艺术研究院 舞蹈 自由 灵魂 艺术创作 社会影响
原文传递
笔走龙蛇现丹心——王辉农书法作品选登
16
作者 王辉农 《今日海南》 2012年第6期44-45,共2页
王辉农,字碧禾,号田园轩主、田园居主、白石居士。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温泉村人。学书师法王羲之、王铎、林散之等。1984年参加首届河南书法函授班学习结业,1998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刊授学习结业。
关键词 书法家 作品选登 王辉 1998年 琼海市 海南省 王羲之
原文传递
亦诗亦书 诗书并茂——谈王应际的书艺
17
作者 吴东民 《中国书画》 2017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王应际,笔名王英人。1955年生,海南临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借得春风》《羡慕书屋》《泉韵集》等多部散文、诗词集及《王应际书法作品集》等作品集。应际先生最近创作的书法... 王应际,笔名王英人。1955年生,海南临高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借得春风》《羡慕书屋》《泉韵集》等多部散文、诗词集及《王应际书法作品集》等作品集。应际先生最近创作的书法作品,我看了深感欣慰!我与应际先生的交往已有二十多年时间了。他就读大学期间,就有临池书法作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他临摹的书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应 书法作品 海南省 协会名誉主席 诗词集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艺 临高 行草书 韵集
下载PDF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二○一○年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选
18
作者 吴东民 《书法》 2012年第7期98-99,共2页
以书入画,弘扬书道,则是绘画艺术的另一大特点。对书法在国画创作中的作用,要深刻地认识到书法的抽象笔墨对写意画创作的促进作用。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画家自古就十分注重线条的质量。所以,善画者必是善书者,否则其线条就缺乏内涵和气韵。
关键词 以书入画 绘画艺术 国画创作 书法线条 中国画 写意画 促进作用 中国书法 中青年 书法家
原文传递
我和钢笔书法的缘
19
作者 黎永富 《中国钢笔书法》 2010年第4期12-14,共3页
我的家乡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望楼河入海口,素有"崖州渔米之乡"美称的文化古镇乐罗。这里民风纯朴,文化气息浓厚。小时候因受父亲影响,我喜欢上了写字。父亲虽只读过三年私塾,但能精通书法、诗文、建筑、雕刻、编织和戏曲等多种技艺,... 我的家乡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望楼河入海口,素有"崖州渔米之乡"美称的文化古镇乐罗。这里民风纯朴,文化气息浓厚。小时候因受父亲影响,我喜欢上了写字。父亲虽只读过三年私塾,但能精通书法、诗文、建筑、雕刻、编织和戏曲等多种技艺,是十里八乡的名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笔书法 文化古镇 文化气息 西南部 海南岛 父亲 雕刻
原文传递
虫二居盆景艺术
20
作者 吴东民 《花木盆景(下半月)》 2020年第3期33-33,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