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礼记·缁衣》“释文”汇校
- 1
-
-
作者
周泉根
孙盛辉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国学所
海南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20年第1期1-36,共3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儒典《缁衣》古本及其相关先秦儒家文献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W09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研究于世传文献基础上,综合利用郭店、上博两楚竹本《缁衣》、日本山井鼎和物观的《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中所载郑注古本、日本身延山久远寺藏北宋淳熙《礼记正义》单疏残刻本、日本足利学校内传的越州黄唐主纂之八行本《礼记正义》、清和珅覆刻宋建阳刘和刚坊刻十行本《附释音礼记注疏》、20世纪80年代影诸内库之宋元递修本《经典释文》、日本奈良兴福寺藏《经典释文》残卷唐递抄本以及相关敦煌卷子等近百年来重光之珍稀文献,对《缁衣》之"释文"进行全面汇校考证。希望就今天可见文献存量之结构关系确立一个较合理的汇校方法,既整理出一个可供相关研究的汇校本,又做一次供大家批评的《礼记》类文献汇校方法的示范。通过综合汇校成果,可总结发现或进一步证实以下现象或观点:陆氏《释文》之底本、别见本显示《缁衣》世传本系统纷杂;日藏《释文》残抄本乃经严格考校之别本;从陆氏《释文》等可证十行本正源于余仁仲本;山井鼎所见郑注古本更近于郑氏原本,其异文屡见于陆氏《释文》或《群书治要》,更多为刻本所省落之语气词、连词等,总体上刻本更书面化,却也不乏赖古本存真者;从《释文》校勘可逆推世传本《缁衣》重编之某些理路及痕迹;陆氏释音有可与战国楚竹本相印证者,等等。
-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上博简
《缁衣》
《礼记郑注》
《礼记正义》
《经典释文》
八行本
十行本
余仁仲本
日藏《礼记》文献
敦煌卷子
-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G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试论中西实践理性之达诂与通义
- 2
-
-
作者
周泉根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国学所
-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14,共7页
-
文摘
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康德“道德律令”,均是中西先贤各自对自由的最当揭陈,中国哲学中的自由本来义归于道德、关键在践履,所谓“知行合一”,是实践之学、德性之学,不涉“纯粹理性”“真假之知”,斯乃中西道学之根本分际,却在康德和孔子各自学问最高处的实践理性领域妙合无垠:悠游于德性之自然,逍遥乎中道之自由。
-
关键词
自由
实践理性
孔子
康德
逍遥
-
Keywords
Freedom&Liberty
Practical reason
Confucius
Kant
Xiaoyao
-
分类号
B12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
-
题名总体人与个体人——先秦儒道人本主义的一种视角
- 3
-
-
作者
黄保真
-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国学所
-
出处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
文摘
在中国历史上,人对自身认识的演变过程,与西方从开始就以“个体人”为本位不同,中国古代首先确立的是“总体人”的观念。“总体人”观念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孔子把一切个体人都看作是“社会角色的总和”,也就是具有“社会性类本质”的人,即社会性总体人。他提出了以“仁”为最高范畴和逻辑起点的人本哲学,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个把“人”置于人的理论思维的核心地位。从理论上完成了以“神”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划时代的观念转换。孔子之后,以子思-孟轲和荀况分别代表的特点不同的两大学派,则从不同方面分别深化、升华了社会总体人的历史内涵、规范了成人的标准与道路。
-
关键词
先秦
儒道
总体人
个体人
人本主义
-
Keywords
the Pre-Qin period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 totality person
the individual person
humanism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