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60ha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5
1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7 位作者 林明献 吴建辉 骆土寿 周璋 陈德祥 杨怀 李广建 刘世荣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热带山地雨林是海南岛最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以往对热带山地雨林的研究通常基于小尺度,缺乏大尺度上的长期固定样地监测。作者基于海南岛尖峰岭地区60 ha(1,000 m×600 m)植被动态监测大样地,详细描述了该样地所属典型热带山地雨林的... 热带山地雨林是海南岛最占优势的植被类型,以往对热带山地雨林的研究通常基于小尺度,缺乏大尺度上的长期固定样地监测。作者基于海南岛尖峰岭地区60 ha(1,000 m×600 m)植被动态监测大样地,详细描述了该样地所属典型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特征,以期为更深入地揭示我国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提供背景资料。尖峰岭大样地20 m×20 m样方水平上海拔和坡度分别在866.3–1,016.7 m和1.7°–49.3°间变化。大样地内共记录到439,676株存活的胸径≥1.0 cm的乔灌木植株,除61个植株未确定种名外,其他分属于62科155属290种。单位面积植株密度为0.7328株/m2(含萌条和分枝),20 m×20 m尺度上单位面积物种数量为32–120种,平均80种。植物属区系成分以热带性质为主,共有136属,占总属数的88.3%;另有鼠李科鼠李属(Rhamnus)为世界分布,木兰科拟单性木兰属(Parakmeria)为中国特有分布。按物种重要值排序,大样地内最具优势(重要值大于2.0)的6个种分别为:大叶蒲葵(Livistona saribus)、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四蕊三角瓣花(Prismatomeris tetrandra)和海南韶子(Nephelium topengii)。优势科为樟科、壳斗科、茜草科和棕榈科,重要值均超过了5.0。取样面积达到7.5 ha或取样数量达到2万株时,计数到的物种数量达到261种,占总物种数量的90.0%。大样地内稀有种和偶见种各占所有物种的20.7%和37.6%。样地内所有个体平均胸径5.22 cm,植株径级分布呈明显的倒"J"形。本文为后续尖峰岭大样地的研究提供了背景资料,尖峰岭大样地的建立也为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长期变化监测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尖峰岭 森林动态监测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山地雨林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从植物种群间联结性探讨生态种组与功能群划分——以尖峰岭热带低地雨林乔木层数据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意德 许涵 +5 位作者 陈德祥 骆土寿 莫锦华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6,共8页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 以海南岛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地雨林(青皮林)不同海拔的23个样方调查数据为例,研究32个主要乔木层物种的种间联结性,探讨物种的生态种组和功能群的划分。结果表明:主要种群间具有总体上的正联结性,但在496个种对中,具有较明显正联结性的种对数约占总种对数的10%,绝大多数种对表现为弱联结性或无联结性,说明所调查的热带森林主要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通过物种间联结系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将32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和10个功能群,并提出各功能群物种的辨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低地雨林 种群间联结性 生态种组 功能群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保护区青皮林资源与乔木层群落学特征 被引量:33
3
作者 李意德 方洪 +2 位作者 罗文 陈焕强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三分区位于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有海南岛保存最好的青皮林。根据1.38hm^2的样地资料,林分平均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平均胸径28.6cm,最大胸径143.3cm;林木组成复杂,记载种类300多种。青皮为热带常绿... 三分区位于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区内有海南岛保存最好的青皮林。根据1.38hm^2的样地资料,林分平均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平均胸径28.6cm,最大胸径143.3cm;林木组成复杂,记载种类300多种。青皮为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和建群种,重要值为16.8,该种群的径级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反J曲线的正常增长型种群。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属于典型热带常绿季雨林类型的青皮林群落分布在海拔300,650m处,伴生树种有白茶、细子龙、野生荔枝等。调查区内有8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其中坡垒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青皮是关键种,该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季雨林 青皮 资源 群落学特征 尖峰岭 海南岛
下载PDF
达维台风对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5 位作者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黄豪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3-1334,共12页
海南岛地处我国台风的频发地带,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该文对2005年达维台风前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次生林2600m2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胸高断面积、植株数目、风倒木的影响因子、物种多样性、生... 海南岛地处我国台风的频发地带,台风是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一个重要的自然干扰因子。该文对2005年达维台风前后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次生林2600m2固定样地的物种组成、胸高断面积、植株数目、风倒木的影响因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变化及碳储量归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台风后森林内产生大量的风倒木、断枝和落叶,导致群落郁闭度减少、透光性增强,并产生大量的林窗。台风后群落的组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受损株数达514株(占总株数26.1%);其中风倒木比例较大,达206株(占总株数1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受台风影响产生的风倒木与未明显受损树木的胸径面积、树高和木材密度均无显著差异;但与树种组成有较紧密的关联,对乔木层、幼树层和下木层造成的损害存在种类上的明显差异。台风产生的损害可以分为直接性损害和间接性损害两种:1)直接性损害主要作用于乔木层,造成大径级植株严重受损;部分树种重要值降低,变成伴生种,或者次优势种和原有优势种成为共同优势种;2)间接性损害主要通过风倒木作用于幼树层和下木层,产生的倒木、断枝和落叶压倒其它植株,表现为小面积范围内的个体死亡,甚至有种类消失;部分优势种的个体数减少较多,但占该种群所有个体数目的比例较小。乔木层的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略有下降,而幼树层和下木层均略有上升,但3个林层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种类消失和一些种类的个体数目减少。此次台风还造成该样地至少占台风前总生物量10.42%的生物量归还给林地,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达维台风 群落组成和结构 生物量变化 碳归还
下载PDF
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 被引量:21
5
作者 莫燕妮 洪小江 《热带林业》 2007年第4期12-16,共5页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方法"为基础,结合海南实际,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管理机制、管理行为、管理效果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形成适用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和评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林业... 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自然保护区管理快速评估方法"为基础,结合海南实际,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基础、管理机制、管理行为、管理效果等4个方面选取了29个指标,形成适用的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和评分分析方法,对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总体管理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海南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 有效管理 评估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不同更新林的群落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许涵 李意德 +6 位作者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莫锦华 罗文 洪小江 蒋忠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0,共7页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皆伐后恢复41a的天然更新林和皆伐后恢复25a的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调查数据,对其物种组成、物种相似性、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植株密度和稳定性等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优势种群龄级结构分析预测群落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均以原始林最高,乔木层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幼树层和下木层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2)天然更新林与原始林的物种相似性比其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的高,说明天然更新林恢复程度较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好;3)植株密度表现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天然更新林>原始林,与干扰程度正相关,与皆伐后恢复时间负相关;4)乔木层和下木层的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原始林>天然更新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5)优势种群发展趋势分析表明,原始林群落主要优势种群大部分表现为增长或稳定趋势,天然更新林群落上层阳性树种表现为衰退或稳定趋势,下木层的优势种则表现为增长趋势,人工促进更新林的栽培种和一些偏阳性树种表现出衰退或稳定趋势,林下一些优势度稍低的种群表现出逐渐增长趋势。因此,虽然天然更新林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林所在群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种类组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仍处在由前期阳性树种向后期耐荫树种转变的演替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更新林 生物多样性 稳定性 预测 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丰富度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意德 林玉梅 +1 位作者 郭宁 谢明东 《热带林业》 2002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 ,按照计数法、线样调查法、样地调查法等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丰富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该地区有55种 ,隶属34科48属 ,其中根据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 根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 ,按照计数法、线样调查法、样地调查法等对海南岛尖峰岭地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丰富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该地区有55种 ,隶属34科48属 ,其中根据一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 ,二级保护31种 ,其余为珍贵稀有的植物。在这55种植物中 ,属于可能绝迹类的占20% ,濒危类的占15 % ,渐危类的占18% ,稀有类的占20% ,另外27%的植物目前在尖峰岭地区仍有一定的数量。最后对该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保护植物 丰富度 热带林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与保育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发国 张荣京 +3 位作者 邢福武 吴世捷 叶育石 陈焕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309,共7页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 对鹦哥岭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本区共有野生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7科71属。其中属于1999年国家重点一级保护4种,如海南苏铁(Cycas hainansis)、坡垒(Hopea hainansis)、台湾苏铁(Cy-cas taiwaniana)和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国家二级保护14种。建议将18种列入国家保护名录中,20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其中有30种为海南特有种。鹦哥岭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人为毁林开荒和分布区限制。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重点加强保护的6个地点及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分布 保护 鹦哥岭 海南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罗文 宋希强 +4 位作者 许涵 黄豪 余传文 胡海 陈焕强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4-302,共9页
对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蕨类植物165种,隶属于41科84属,优势科有7科,分别为水龙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叉蕨科、膜蕨科、鳞毛蕨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7属,分... 对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蕨类植物165种,隶属于41科84属,优势科有7科,分别为水龙骨科、铁角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叉蕨科、膜蕨科、鳞毛蕨科,含5种以上的优势属有7属,分别为铁角蕨属Asplenium、卷柏属Selaginella、观音座莲属Angiopteris、鳞始蕨属Lindsaea、凤尾蕨属Pteris、短肠蕨属Allantodia、鳞毛蕨属Dryopteris;根据植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本区蕨类植物科、属、种的热带成分分别占非世界分布的96.6%、90.4%、72.2%,表明本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本区蕨类植物的属内种类贫乏,含1种的属占63.1%,含2~3种的属占21.4%;生态类型多样,主要有土生蕨类、石生和附生蕨类;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水蕨Certopteris thalictroides、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黑桫椤Gymnasphaera podophylla、大叶黑桫椤Gymnasphaera gigantea是本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珍稀濒危蕨类植物,应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 区系分析 尖峰岭 海南岛
下载PDF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皮林资源及其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10
作者 方洪 李意德 +2 位作者 罗文 蒋忠亮 陈焕强 《热带林业》 2004年第4期43-46,38,共5页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分区的青皮林是目前海南岛保存最好的林分之一,其生态系统的原生性较强,组成种类繁多,林分结构合理,平均胸径为28.6cm,最大植株胸径达143.3cm,23个样方中有14个样方出现了胸径≥70cm的大乔木;林木蓄积量高达469... 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分区的青皮林是目前海南岛保存最好的林分之一,其生态系统的原生性较强,组成种类繁多,林分结构合理,平均胸径为28.6cm,最大植株胸径达143.3cm,23个样方中有14个样方出现了胸径≥70cm的大乔木;林木蓄积量高达469.773m3/hm2,而青皮、细子龙、野生荔枝、盘壳栎等13个种的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45%,其余301个少见种或偶见种的蓄积量只占55%,反映了青皮是热带常绿季雨林生态系统关键种的现实。青皮与细子龙、野生荔枝等的最佳分布海拔在300m-650m之间,它们与向低海拔分布的白茶、翻白叶和向高海拔分布的大叶白颜、青兰、拟核果茶等一道组成了热带常绿季雨林的表征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常绿季雨林 青皮 蓄积量 垂直分布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生态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莫锦华 李意德 +1 位作者 许涵 陈德祥 《热带林业》 2007年第4期22-24,16,共4页
以海南尖峰岭林区的坡垒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青皮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海南粗榧等2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对象,通过GPS定位调查、样地和样线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4个物种在尖峰岭保护区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组成特征,并通... 以海南尖峰岭林区的坡垒等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青皮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海南粗榧等2种珍稀濒危植物为对象,通过GPS定位调查、样地和样线调查等方法,研究了14个物种在尖峰岭保护区的分布、种群数量及其群落组成特征,并通过对各类干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珍稀濒危植物的相应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种群分布 种群数量 干扰 尖峰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卵叶樟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罗文 许涵 +3 位作者 李意德 骆土寿 林明献 陈德祥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87-790,共4页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s method was used to set up permanent plot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in Jianfengling,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st... Contiguous grid quadrates method was used to set up permanent plot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innamomum rigidissimum in Jianfengling,Hainan Isl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structure of C.rigidissimum follow a pyramid form.And it is a steady increasing population with relatively more young trees.For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from seedling to big tree reduces step by step.And only few individuals can become big trees.At the stage of big tree,the competitiveness of C.rigidissimum enhances and mortality decreases.The number of survival individuals in the stage of super big tree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stage of big tree.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rigidissimum changes from aggregation to random,when trees grow up gradually.For the young trees,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llows a clump pattern,which is mainly decided b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mselves and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For the big trees,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ollows a random pattern,which is mainly decided by interpopulation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峰岭 卵叶樟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动态
下载PDF
海南岛的药用真菌 被引量:9
13
作者 邓春英 吴兴亮 +2 位作者 李泰辉 宋斌 陈焕强 《贵州科学》 2013年第6期7-13,共7页
海南岛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作者在搜集了的药用真菌标本和素材以后,予以研究鉴定、整理出海南岛药用真菌59种,并对其药用状况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海南岛 药用真菌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古树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文 莫世琴 +1 位作者 陈焕强 许涵 《福建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根据古树现状调查统计,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古树2134株,隶属30科55属72种,属于一级古树的有41株,二级古树的有125株,三级古树的有1968株。其中,珍稀濒危的古树共有13种,隶属10科13属13种。古树种类组成以壳斗科等5个科占优势,从科的... 根据古树现状调查统计,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古树2134株,隶属30科55属72种,属于一级古树的有41株,二级古树的有125株,三级古树的有1968株。其中,珍稀濒危的古树共有13种,隶属10科13属13种。古树种类组成以壳斗科等5个科占优势,从科的种类组成和树种的株数比例来看,古树分布趋向于大科和主要树种集中;一级和二级古树所占比例较低,符合森林公园以天然次生林为主的森林类型特征。并对此提出相应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国家森林公园 海南尖峰岭
下载PDF
海南岛霸王岭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调查初报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洋瑜 罗文 +1 位作者 韩文涛 彭慧 《热带林业》 2014年第2期32-36,共5页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分析统计,霸王岭地区有分布记录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17种,通过对1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调查,初步了解霸王岭地区极小种群的分布资源状况,并分析极小种群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等生境因子的相关性以及所面临的...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分析统计,霸王岭地区有分布记录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17种,通过对17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调查,初步了解霸王岭地区极小种群的分布资源状况,并分析极小种群的分布与海拔、坡向、坡度、植被等生境因子的相关性以及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据此可知霸王岭保护区的极小种群植物资源已处于亟待保护的危险状态,并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小种群 现状分析 霸王岭
下载PDF
海南鹦哥岭的外来植物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荣京 邢福武 +3 位作者 吴世捷 叶育石 王发国 陈焕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06-911,共6页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 通过对鹦哥岭外来植物的调查,以及外来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原产地、生长型、生境和危害程度等的分析,阐明鹦哥岭的外来植物现状及其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表明:共有53种外来植物,约占鹦哥岭种子植物总数的2.73%,主要来自新大陆热带地区(35种)。其中草本(36种)和灌木(13种)占优势,藤本(3种)和小乔木(2种)相对不明显。外来种对鹦哥岭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对人为干扰严重的生态系统影响较大。最后对外来植物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鹦哥岭 外来植物 生物入侵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森林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发生 陈桂珠 郭宁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30,共6页
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 -环志法和固定样点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和行为。共调查样点 4 89个 ,记录到鸟类 137种。张网 6 4 2 6网小时 ,环志 4 1种 4 2 8只鸟。 8种 2 9只鸟被回收 32次 ,总回收率为 ... 从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 -环志法和固定样点法研究海南岛尖峰岭几种雀形目鸟的移动和行为。共调查样点 4 89个 ,记录到鸟类 137种。张网 6 4 2 6网小时 ,环志 4 1种 4 2 8只鸟。 8种 2 9只鸟被回收 32次 ,总回收率为 7 5 %。棕颈钩嘴鹛 (Pomatorhinusruficollis)、灰眶雀鹛 (Alcippemorrisonia)等 6种鸟活动高度多在 3m以下 ;白喉冠鹎 (Alophoixuspallidus)在 3 1~ 10 0m活动最频繁 ;银胸丝冠鸟 (Serilophuslu natus)活动高度在 3m以上。灰眶雀鹛的个体移动距离最大 ,为 115 0m ;银胸丝冠鸟平均移动距离最长 ,为6 5 0m。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移动的平均距离为 4 4 2 3m (n =2 7) ;而白喉冠鹎等食果鸟大多在环志点附近活动。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植被类型有关 :在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大 ,为 6 86 5m (n =13) ;在热带常绿季雨林中的移动距离最小 ,为 89 6m (n =5 ) ;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3 ,2 8=5 0 5 ,P <0 0 1)。鸟类移动的平均距离与翅长显著相关 (r =0 84 ,P <0 0 5 ) ,但与体重相关不显著(r=0 79,P >0 0 5 )。尖峰岭热带森林林下食虫鸟的活动范围较大 ,要保护好海南岛热带森林林下鸟 ,保存海南岛连片的大面积森林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尖峰岭热带森林 雀形目 网捕-环志法 固定样点法 移动特性
下载PDF
以建设生态省为契机 促进海南西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莫锦华 《热带林业》 2005年第1期19-24,47,共7页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当前,作为旅游业一重要分支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西部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海南生态旅游业,不但是海南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当前,作为旅游业一重要分支的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事业发展的新时尚,西部旅游业尤其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海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发展海南生态旅游业,不但是海南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海南生态省战略目标和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和全国人民的度假村的战略需要。为此,有必要分析海南西部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西部 生态旅游 森林公园 跨越式 发展 措施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蝴蝶种群的胁迫因子及其生态保护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仁利 周光益 +2 位作者 赵厚本 陆丽香 顾茂彬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0,共7页
海南尖峰岭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热带地区,蝴蝶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但近年来尖峰岭的蝴蝶种类和种群密度总体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了该地区蝴蝶种群的胁迫因子,并对保护蝴蝶种群提出了建议: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及温度分配格局... 海南尖峰岭地处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心的热带地区,蝴蝶种类和数量极为丰富,但近年来尖峰岭的蝴蝶种类和种群密度总体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了该地区蝴蝶种群的胁迫因子,并对保护蝴蝶种群提出了建议: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降水及温度分配格局变化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加是蝴蝶种群减少的主要气候胁迫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蝴蝶栖息地破坏和林缘过渡带消失是蝴蝶种群减少的主要人为胁迫因子;保护森林和恢复林缘过渡带是保护蝴蝶赖以生存的基础,适当的开发利用既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提高人们对蝴蝶保护的认识,激发保护蝴蝶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蝴蝶 栖息地 种群密度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广建 陶善军 齐旭明 《热带林业》 2011年第3期7-9,共3页
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 在分析环境容量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6705人次,年环境容量为1804000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180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设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环境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