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滇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粉败育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萧凤迴
陈秀惠
邱崇力
-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海南大学作物系
昆明师专生物系
-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97-107,T001,T002,共13页
-
文摘
本研究结果表明:籼稻D_4珍汕97A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期,其余粳稻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双核至三核期。败育原因在于花粉发育过程中的第二次分化发生障碍,导致发育缓慢,到开花期仍不能成熟而表现败育。不育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不同核质互作类型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特征和败育程度有所不同,可分为4组:1组,X黎明A;2组,D_1、D_3黎明A和科情三号A;3组,D_1、D_8滇榆一号A和D_4、D_9科情三号A;4组,D_4珍汕97A。1,2组的不育系花粉败育程度较轻,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表现出不育性不稳定,出现少量自交结实现象。就细胞质的遗传效应而言,X型与D型相差明显,D_1和D_3型相似;X、D_1和D_3型不育性较不稳定,D_4、D_8和D_9型不育性较稳定。
-
关键词
水稻
杂交
不育系
花粉
败育
特征
-
Keywords
Hybrid rice Male sterility Meiosis Pollen Cytoplasm
-
分类号
S511.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吐丝后不同天数授粉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 2
-
-
作者
张壮林
-
机构
海南大学作物系
-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4期36-40,共5页
-
文摘
用套袋隔离法分别在玉米吐丝后的第1—第10天进行一次性人工授粉杂交,得到如下一些结果:1.吐丝后第6天授粉的,平均每穗粒数最多;2.吐丝后第3天投粉的,平均每穗粒重最重;3.吐丝后第1、第2天授粉的,种子千粒重最重;4.吐丝后第1、第2和第3天授粉的,种子发芽率最高;5.吐丝后第8天及以后授粉的,有43%以上的果穗出现了畸形子粒,且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
-
关键词
玉米品种
种子产量
种子发芽率
穗粒重
每穗粒数
种子千粒重
玉米栽培
玉米育种
人工授粉
雌穗
-
分类号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稻瘟灵防治稻叶瘟的试验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徐善局
林少敏
林红日
-
机构
海南大学农学院作物系
-
出处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2期59-62,共4页
-
文摘
1987年春,我们于南滨农场进行不同剂量的稻瘟灵防治稻瘟病的田间试验,供试品系为不育系珍汕97A;试验结果:每次每亩100g 稻瘟灵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6.84%.
-
关键词
稻叶瘟
防治
稻瘟灵
稻瘟病
-
Keywords
dosages
isoprothiolane
rice leaf blast
control effect
male sterile line
-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