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各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铜 刘小林 +2 位作者 杨长明 黄皓 相建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34-2142,共9页
为了研究凡纳滨对虾各性状增长规律和判定最佳生长季节凡纳滨对虾的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选择1~6月龄凡纳滨对虾各1000只,选择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和体重共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与判别分析。结... 为了研究凡纳滨对虾各性状增长规律和判定最佳生长季节凡纳滨对虾的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选择1~6月龄凡纳滨对虾各1000只,选择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和体重共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与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各月龄凡纳滨对虾性状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全长与体长的相关性最为明显,1月龄凡纳滨对虾体重与形态性状的相关系数较小。各月龄凡纳滨对虾的主成分有所不同,1~2月龄凡纳滨对虾的第一主成分为长度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宽度因子,第三主成分为高度因子;3月龄凡纳滨对虾的第一主成分与1~2月龄凡纳滨对虾一致,但第二主成分为高度因子,第三主成分为体重因子;4~6月龄凡纳滨对虾的第一主成分为体重因子,第二主成分为高度因子,第三主成分为宽度因子。1~3月龄凡纳滨对虾形态性状的增长优先于体重,4~6月龄凡纳滨对虾体重优先于形态性状的增长。错过最佳生长季节的凡纳滨对虾的与体格大小相符的月龄可通过建立的判别式来判断,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8.98%,其中2~4月龄凡纳滨对虾的判别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的选育与家系的建立 被引量:30
2
作者 陈锚 吴长功 +5 位作者 相建海 黄皓 刘小林 刘翠红 何建国 孙成波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8,55,共5页
采用对虾阶段式种群选育与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三个不同来源的14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群体为基础进行个体选育、家系选育和家系内选育。共建立了206个不同的凡纳滨对虾家系,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逐渐... 采用对虾阶段式种群选育与家系选育相结合的方法,以三个不同来源的14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群体为基础进行个体选育、家系选育和家系内选育。共建立了206个不同的凡纳滨对虾家系,养殖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生物学指标,逐渐淘汰了126个生长、抗逆性状较差的群体,在80个家系养殖到150日龄的商品虾期,对各家系的生长状况和畸形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家系在相同或相近的养殖条件下生长速度、成活率和畸形率差别较大,150日龄对虾的体质量呈现明显的正态分布。最终保留了40个生物学性状较好的群体进行F2代的繁育。创造性地进行了对虾的家系选育和个体选育,并首次将对虾的畸形率作为选育的指标之一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对虾的家系选育体系,为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我国未来的对虾健康养殖提供了潜在的良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选育 家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净肉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李刚 刘小林 +1 位作者 黄皓 崔朝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选择5月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 200尾,测定净肉质量、去头质量、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和头胸甲长共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为自变量对净肉质... 选择5月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 200尾,测定净肉质量、去头质量、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和头胸甲长共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为自变量对净肉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对净肉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6个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与净肉质量的相关系数除头胸甲长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所选性状与净肉质量的复相关指数R2=0.958;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去头质量、全长、头胸甲长对净肉质量的回归方程,为对虾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形态性状 生产性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长明 何铜 +2 位作者 刘小林 黄皓 相建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0,共6页
选择5月龄凡纳对虾900只,测定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体质量共9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 选择5月龄凡纳对虾900只,测定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体质量共9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定量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凡纳对虾8个形态形状与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宽和头胸甲高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所以它们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28 4**)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头胸甲宽(0.242 5**)、体长(0.151 0**)、头胸甲高(0.120 4**)和第一腹节背宽(0.109 8**),第一腹节背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049 2*)最小;第三腹节背高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很大(0.735 7**),但它与头胸甲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所以它们主要通过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来间接影响体质量,是影响体质量的次要因素,均被剔除;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44 9,说明影响体质量的主要自变量已经找到;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全长(x1)、体长(x2)、第一腹节背高(x3)、第一腹节背宽(x5)、头胸甲宽(x7)和头胸甲高(x8)对体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截距和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2.599、1.043、0.547、0.969、2.279、6.118和2.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下载PDF
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义军 李婷 +3 位作者 王平 孙成志 蔡晶晶 孙成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0-504,共5页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和海南临高的种群形态最接近,福建厦门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第1主成分23.084%,...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3个野生种群和1个养殖种群的13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广东湛江和海南临高的种群形态最接近,福建厦门种群的趋异程度最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第1主成分23.084%,第2主成分17.976%,第3主成分15.321%,第4主成分13.84%,第5主成分12.707%,第6主成分7.770%,累积贡献率为90.699%。逐步判别选入6个贡献率较大的性状进行判别分析,F检验结果显示,4个种群形态差异显著(P<0.01);同时建立了4个种群的判别函数,其判别准确率P1、P2均为100%。综合判别率为100%。3种多元分析结果均认为,4个种群日本囊对虾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且集中表现在体重、头胸甲的性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形态差异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EST-SSR分子标记在水生动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琼 刘小林 +4 位作者 李喜莲 薛姝雯 辛静静 黄皓 相建海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02-306,共5页
关键词 EST—SSR 水生动物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
下载PDF
不同饵料对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幼虾的生长及对WSSV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贤德 孙成波 +5 位作者 丁树军 王平 李义军 许政生 李婷 徐安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6-301,共6页
采用5种不同饵料投喂斑节对虾幼虾,研究各饵料对幼虾的体长、体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20天;然后用投喂攻毒的方法分别感染WSSV,观察不同饵料对幼虾WSSV敏感性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2天。结果表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的幼虾,其体长、... 采用5种不同饵料投喂斑节对虾幼虾,研究各饵料对幼虾的体长、体重及成活率的影响,实验周期为20天;然后用投喂攻毒的方法分别感染WSSV,观察不同饵料对幼虾WSSV敏感性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2天。结果表明,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的幼虾,其体长、体重增长明显优于其它各组(P<0.01),随后依次为贝肉组、鱼肉组、人工配合饲料组、虾片组。不同饵料对幼虾WSSV敏感性的影响也有差异:投喂感染WSSV后,卤虫组和鱼肉组成活率最高,明显高于贝肉组、人工配合饲料组和虾片组(P<0.01)。PCR检测表明,感染后全部幼虾个体为病毒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饵料 生长 WSSV 影响
下载PDF
微卫星用于凡纳滨对虾育种过程中亲权分析及遗传多样性的变化监测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霞 刘小林 +3 位作者 张继泉 张成松 黄皓 相建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2-839,共8页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6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亲本(G0)及其后代(G1)的基因型分离情况,同时对G0和G1的所有座位期望杂合度进行配对比较分析,并且通过对G1群体每个位点的F-statistics分析检验群体的遗传分化,以期对凡纳滨对虾育种... 利用7个微卫星标记分析了6个凡纳滨对虾家系的亲本(G0)及其后代(G1)的基因型分离情况,同时对G0和G1的所有座位期望杂合度进行配对比较分析,并且通过对G1群体每个位点的F-statistics分析检验群体的遗传分化,以期对凡纳滨对虾育种进行遗传监测。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4个等位基因。G0和G1的平均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目分别为6.14和6.2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6和0.73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09和0.695。7个微卫星座位的累计排除概率为0.99,并且在有亲本存在的情况下,能够将6个家系分开。G0与G1的所有座位期望杂合度的配对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0平均期望杂合度要显著高于G1(P〈0.01)。G1各座位的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2703~0.4654,平均分化系数为0.3584。说明亚群间属于高度遗传分化。最后,根据6个家系的遗传距离,利用UPGMA法对G1个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家系A和B以及C和D的相似系数很高分别各聚为一类,E和F分别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 亲权分析 遗传监测
下载PDF
高位池精养日本囊对虾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10
9
作者 孙成波 李婷 +4 位作者 李义军 王平 徐安敏 孙成志 李咏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6-321,共6页
对高位池精养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跟踪测量,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即W=1.182×10-5L3.0235,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快速生长期(30~6... 对高位池精养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体长和体质量进行跟踪测量,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日本囊对虾的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即W=1.182×10-5L3.0235,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快速生长期(30~60日龄)、稳定生长期(60~90日龄)和缓慢生长期(90~130日龄)3个时期。生长早、中期(50~90日龄)肥满度逐渐升高(1.14~1.23),趋势显著,之后呈显著下降趋势(1.19~1.14)。拟合出日本囊对虾的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为:Lt=111.796×[1-e-0.0123(t+0.07654)],Wt=15.611×[1-e-0.0123(t+0.07654)]3.0235,体质量生长拐点出现在89.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高位池精养 生长特性 肥满度 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
下载PDF
利用碳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凡纳滨对虾食性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由明 黄翔鹄 +3 位作者 王平 刘明 李义军 李晓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5-128,共4页
凡纳滨对虾幼虾时期,主要食物种类组成存在一个转化时期。以碳稳定同位素做示踪元素对幼虾食物组成中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比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高位池对虾养殖早期其食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 凡纳滨对虾幼虾时期,主要食物种类组成存在一个转化时期。以碳稳定同位素做示踪元素对幼虾食物组成中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比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高位池对虾养殖早期其食物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浮游生物和配合饲料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20.03(±0.51)‰、-22.54(±0.62)‰。对虾虾苗在高位池内养殖第1、10、17、24、30、37 d时,肌肉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19.23(±0.25)‰、-19.01(±0.22)‰、-19.25(±1.06)‰、-19.45(±0.92)‰、-20.12(±0.07)‰、-20.04(±0.10)‰。浮游生物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分别为67.7(±0.10)%、77.0(±0.10)%、67.0(±0.42)%、68.0(±0.24)%、51.7(±0.32)%、36.0(±0.10)%;配合饲料所占比例为32.3(±0.10)%、23.0(±0.10)%、33.0(±0.42)%、32.0(±0.24)%、48.3(±0.32)%、64.0(±0.10)%。浮游生物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与体长和体重间的关系方程分别为y=-0.19x2+3.47x+55.05(R2=0.94)、y=-0.0007x2-0.12x+71.88(R2=0.94),配合饲料在食物组成中的比例与体长和体重间的关系方程分别为y=0.19x2-3.47x+44.95(R2=0.94)、y=0.0007x2+0.12x+28.12(R2=0.94)。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在体长19.44(±3.63)~23.20(±0.10)mm和体重105.07(±5.39)~160.49(±0.10)mg范围时,食性发生转化,其主要食物组成由以浮游生物饵料为主转向以配合饲料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碳稳定同位素 食性 浮游生物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Crustin-like基因的克隆及在副溶血弧菌感染条件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艳艳 刘小林 +4 位作者 黄海洪 钱昭英 王宪宗 相建海 李义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48,共8页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Crustin-like基因(即C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明CL基因是否参与副溶血弧菌侵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制和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用DNAstar、C... 【目的】研究凡纳滨对虾Crustin-like基因(即CL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探明CL基因是否参与副溶血弧菌侵染条件下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制和抗病育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用DNAstar、Clustalx、MEGA 5.0、PROSITE、TMpred和SignalP软件,分析CL基因序列及其蛋白结构,并预测蛋白功能;利用副溶血弧菌进行攻毒试验和实时定量PCR,检测CL基因在病原侵染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登录号:JQ824114)的cDNA,全长为501bp,含有33bp的5′非翻译区(1~33bp)和24bp的3′非翻译区(478~501bp),编码区为444bp,共编码147个氨基酸;对CL蛋白结构及功能的分析表明,该蛋白编码蛋白质含有1个信号肽、1个跨膜螺旋和1个WAP结构域;攻毒试验表明,副溶血弧菌刺激可导致CL基因表达量的明显变化,总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克隆了凡纳滨对虾CL基因的全长,发现其与副溶血弧菌侵入后引发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副溶血弧菌感染前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rustin-like基因 序列分析 副溶血弧菌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精养池养殖水体的富营养状况时空差异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成波 李义军 +4 位作者 李婷 王平 徐安敏 孙承志 李咏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105-110,共6页
监测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全过程精养虾池养殖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活性磷酸盐(DIP)、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等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养殖后期水体中各理化因子的水平、垂直分布。结果表明:... 监测了凡纳滨对虾养殖全过程精养虾池养殖水体中溶解态无机氮(DIN)、溶解态活性磷酸盐(DIP)、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pH、溶解氧(DO)、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等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养殖后期水体中各理化因子的水平、垂直分布。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DIN质量浓度为(0.093±0.076)~(1.736±1.134)mg·L–1,DIP质量浓度为(0.062±0.271)~(0.380±0.276)mg·L–1,COD质量浓度为(0.940±0.934)~(9.653±1.317)mg·L–1,E:(1.198±4.250)~(1267.537±68.534),富营养化程度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强,20d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大值,之后逐渐降低,到养殖后期又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达到最大值;养殖后期,富营养化程度在水平方向随着靠近排污口的方向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343.230±1.659)~(2786.072±55.241),在垂直方向随着靠近池底的方向逐渐增强,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2046.687±5.568)~(2789.524±7.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养虾池 富营养化 溶解态无机氮(DIN) 溶解态活性磷酸盐(DIP) 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 营养状态综合指数(E)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能量代谢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婷 梁堪富 +3 位作者 李义军 王平 孙成志 孙成波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6,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与体重...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的方法,研究凡纳滨对虾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凡纳滨对虾磷、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上升,硝酸氮的释放率在25℃时最高;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凡纳滨对虾[(5.341±0.041)g]磷的释放率升高,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降低;在7.5—9.0的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凡纳滨对虾[(5.355±0.021)g]磷的释放率明显下降,亚硝酸氮的释放率上升,氨氮的释放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大值,硝酸氮的释放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小值;凡纳滨对虾[(0.344±0.063)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38.5%、131.3%、93.4%、93.3%。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能量代谢 温度 体重 盐度 PH值 摄食状态 N P释放率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PCR-RFL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辛静静 刘小林 +3 位作者 李喜莲 王宪宗 黄皓 相建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4-130,共7页
采用PCR-RFLP法对379尾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AMY)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AMY-5与AMY-6扩增片段均具多态性,引物AMY-5扩增产物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AMY-6扩增产物有AA,AB和BB 3种基... 采用PCR-RFLP法对379尾凡纳滨对虾α-淀粉酶基因(AMY)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AMY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AMY-5与AMY-6扩增片段均具多态性,引物AMY-5扩增产物有CC,CT和TT 3种基因型,AMY-6扩增产物有AA,AB和BB 3种基因型。AMY基因AMY-5引物位点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5的123 bp处发生C→T突变,AMY-6引物位点BB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6的81 bp处发生C→T突变,2处突变均未引起氨基酸变化,表现为沉默突变。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表明,CC,CT基因型在体重、体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6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AA,BB基因型在体长、第一腹节长及尾节长3个指标上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在体重、头胸甲长及头胸甲宽指标上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结论:AMY基因多态性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可以作为影响凡纳滨对虾生长性状的候选基因,为凡纳滨对虾选育提供分子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Α-淀粉酶基因 PCR-RFLP 生长性状
下载PDF
5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早期生长及感染WSSV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平 孙成波 +4 位作者 庄健进 李咏 李义军 李婷 徐安敏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71-375,共5页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鱼粉、丰年虫无节幼体、虾片和牡蛎肉5种不同饵料投喂日本囊对虾幼虾,实验周期20d,测量日本囊对虾的体长、体重及计算其成活率。结果表明,5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丰年虫组体长、体重...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鱼粉、丰年虫无节幼体、虾片和牡蛎肉5种不同饵料投喂日本囊对虾幼虾,实验周期20d,测量日本囊对虾的体长、体重及计算其成活率。结果表明,5种饵料对日本囊对虾生长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其中丰年虫组体长、体重的增长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牡蛎肉组次之,配合饲料组的体长、体重增长最小,鱼粉组体长、体重增长大于虾片组。人工投喂WSSV感染5种不同饵料投喂的日本囊对虾幼虾,实验周期10d。丰年虫组和鱼粉组的存活率最高,明显高于配合饲料和牡蛎肉两实验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丰年虫组和鱼粉组之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人工配合饵料组和牡蛎肉组差异不显著(P>0.05)。半定量PCR检测表明,感染前日本囊对虾幼虾均不携带WSSV,感染后全部个体均检测到相应的病毒特征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囊对虾 饵料 WSSV 半定量PCR
下载PDF
非洲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成团 方良智 《海洋与渔业》 2016年第6期58-60,共3页
非洲斑节对虾又叫金刚斑节对虾、斑节王、草虾王等,该虾的亲本是来源于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相对于国内目前养殖的斑节对虾而言,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最适合水温为25-32℃,20℃以下摄食明显减少,13... 非洲斑节对虾又叫金刚斑节对虾、斑节王、草虾王等,该虾的亲本是来源于非洲的野生斑节对虾。相对于国内目前养殖的斑节对虾而言,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最适合水温为25-32℃,20℃以下摄食明显减少,13℃以下即冻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养殖技术 斑节对虾 非洲 体色 草虾 亲本 水温 冻死
下载PDF
多因子对斑节对虾氮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成波 李婷 +1 位作者 李义军 王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32-136,154,共6页
研究了斑节对虾在不同温度、盐度、pH和摄食状态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随体重的增加,斑节对虾磷、硝酸氮的释放率下降,而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 研究了斑节对虾在不同温度、盐度、pH和摄食状态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氨氮的释放率。结果表明,温度、体重、盐度、pH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随体重的增加,斑节对虾磷、硝酸氮的释放率下降,而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上升。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斑节对虾磷的释放率降低,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有所提高,硝酸氮的释放率在25℃时最高。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斑节对虾(6.723±0.035 g)磷、亚硝酸氮的释放率提高,而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均降低。在7.5~9.0的pH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斑节对虾(6.730±0.032 g)磷的释放率明显下降,亚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在pH为8.5时达到最大,硝酸氮的释放率在pH为8.0时达到最小。斑节对虾(6.719±0.033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释放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143.07%、420.0%、78.55%、71.74%,表明摄食时蛋白质代谢增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能量代谢 温度 体重 盐度 PH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EST-SSR标记的筛选及遗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琼 李喜莲 +3 位作者 薛淑雯 刘小林 黄皓 相建海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了研究我国海南地区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繁育群体的种质资源多样性,选取14个比利时野生对虾的EST微卫星标记,以240个中国人工选育的凡纳滨对虾个体为研究对象,检测这些标记在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中的可行性,结果... 为了研究我国海南地区某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繁育群体的种质资源多样性,选取14个比利时野生对虾的EST微卫星标记,以240个中国人工选育的凡纳滨对虾个体为研究对象,检测这些标记在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有7个引物可扩增出清晰条带,其中5个引物(CNM-MG 345,CNM-MG 390,CNM-MG 437,CNM-MG 444,CNM-MG 487)具有多态性,共获得1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400 0±0.547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60 0±0.327 8,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33 3±0.233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05 2±0.082 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90±0.0862,表明筛选出来的5个EST微卫星标记可以用于海南地区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群体的多态性差异比较显著,遗传多样性处于中度水平。对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群体和比利时凡纳滨对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差异性进行了探究。两个群体的遗传变异可能受到地理隔离及多代定向选育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EST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研究、对虾人工选育及种质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EST-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高位池精养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生长规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平 李婷 +4 位作者 李义军 李咏 徐安敏 孙成志 孙成波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64-269,共6页
通过对高位池养殖的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跟踪测量,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9.613×10-6L3.069,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30~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110... 通过对高位池养殖的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的跟踪测量,研究了其生长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斑节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9.613×10-6L3.069,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为3个时期:快速生长期30~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110日龄、110日龄后为生长缓慢期;生长早、中期(50~90日龄)肥满度逐渐升高(1.33~1.45),趋势显著,此后呈下降趋势(1.44~1.38);拟合出斑节对虾的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t=141.503[1-e-0.009 8(t-0.224 5)],Wt=38.332[1-e-0.009 8(t-0.224 5)]3.069,体质量生长拐点出现在114.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高位池养殖 生长规律 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
下载PDF
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高位池养殖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世平 关仁磊 +5 位作者 李婷 李义军 许文军 王庚申 陈兆明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86-91,210,共7页
[目的]研究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耕水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日本囊对虾为养殖对象,分析使用耕水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日本囊对虾养殖池塘中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多样性、池塘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及养殖... [目的]研究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耕水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日本囊对虾为养殖对象,分析使用耕水机与单纯使用增氧机的日本囊对虾养殖池塘中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多样性、池塘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及养殖效果等差异,探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耕水机后日本囊对虾养殖水质明显改善,无机磷和氨氮的最高含量较对照塘分别减少217%和244%。整个养殖周期中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较为稳定。池底有机物积累层厚度减少4.6 cm。[结论]使用耕水机在日本囊对虾养殖中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水机 日本囊对虾 应用效果 浮游生物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