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冲洗在糖尿病足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远学 李国军 +3 位作者 王振昊 彭磊 陈丽英 程少文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89-490,共2页
选取住院治疗且患糖尿病足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治疗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康复新液冲洗治疗,评估患者术后1~4周的VAS评分及创面面积、患者术前术后生活治疗评分及满... 选取住院治疗且患糖尿病足的患者3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18例)。对照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治疗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康复新液冲洗治疗,评估患者术后1~4周的VAS评分及创面面积、患者术前术后生活治疗评分及满意度等指标。治疗组创面面积的缩小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前术后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康复新液冲洗能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缩小愈合,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糖尿病足 康复新液 VAS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创面面积 感染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症指标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丽英 张彩虹 +1 位作者 卞阳阳 黄宗文 《河北中医》 2021年第5期762-766,共5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93例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93例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并统计疗效及28 d死亡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6%(42/47),对照组总有效率71.74%(33/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cTnI、CK-MB、BN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有助于改善脓毒性休克阳气暴脱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拮抗心肌损伤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中药疗法 炎症趋化因子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h2通过OPG/RANKL信号通路介导对老年大鼠骨量流失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恒杰 陈扬平 姚江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2对老年大鼠骨强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10只3月龄大鼠);模型组(Mod,10只24月龄老年大鼠)及老年大鼠+人参皂苷Rh2治疗组(Rszg,大鼠每天接受300 mg...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2对老年大鼠骨强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30只雌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10只3月龄大鼠);模型组(Mod,10只24月龄老年大鼠)及老年大鼠+人参皂苷Rh2治疗组(Rszg,大鼠每天接受300 mg/kg人参皂苷Rh2治疗12周)。12周后取双侧股骨进行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组织病理切片、骨生物力学以及蛋白质印迹(WB)检测。结果Mod组大鼠的骨密度(BMD)、骨显微结构和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人参皂苷Rh2治疗后骨密度、骨显微结构、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显示Mod组OPG和Runx2表达水平较Con组明显下调,而RANKL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Rszg组OPG和Runx2表达水平较Mod组明显上调,而RANKL表达水平显著下调。结论人参皂苷Rh2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大鼠股骨骨强度和骨量,而这种疗效可能通过OPG/RANKL信号通路来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生物力学 老年大鼠 人参皂苷RH2 MICRO-CT 骨密度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丽英 彭磊 +2 位作者 陈洪娇 程少文 杨花梅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93-95,共3页
胸部作为机体的脏器,属于人体的重要组成。在其遭受创伤后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尤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作为一种典型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常以痰多、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若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体功能低... 胸部作为机体的脏器,属于人体的重要组成。在其遭受创伤后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尤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作为一种典型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常以痰多、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若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机体功能低下等问题,常会引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等危急重症[1-2]。胸部外科手术的所需时间相对较长,涉及的手术部位相对较为复杂,手术操作相对繁琐,且在术中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心电监护等辅助措施的支持,术后并发感染的情况最为常见,其中又以肺部感染最为普遍,对患者的预后与转归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亦是造成患者病情恶化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胸部创伤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近十年公交车严重纵火事件医学救援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松 吕传柱 +1 位作者 杨仪君 姚富会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归纳公交车严重纵火事件的基本特点及防范要点。方法收集近十年我国主要公交车纵火严重事件,从应急救援角度就其发生的事因、事态等做归纳与分析。结果近十年媒体报道各类公交车纵火事件21起,共计伤亡570人。"节假日、闹市区... 目的归纳公交车严重纵火事件的基本特点及防范要点。方法收集近十年我国主要公交车纵火严重事件,从应急救援角度就其发生的事因、事态等做归纳与分析。结果近十年媒体报道各类公交车纵火事件21起,共计伤亡570人。"节假日、闹市区、高峰期"为公交纵火事件发生的三大背景特点;携带汽油等易燃物上车为导致纵火事件的直接主因。结论要高度重视恶性公交车纵火事件,应主动加以防范;一旦发生,需积极采取急救处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车纵火 应急救援
下载PDF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MicroRNAs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海曼 羊冬菊 +1 位作者 冼丽娜 王亚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70-2574,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及微小核糖核酸-127(miR-127)、miR-146a、miR-125b、miR-495-3p预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4例纳入研...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及微小核糖核酸-127(miR-127)、miR-146a、miR-125b、miR-495-3p预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24例纳入研究,根据患者28 d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31例和生存组93例,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27、miR-146a、miR-125b、miR-495-3p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2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8 d内死亡31例,病死率为25.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基础疾病≥3种、侵入性操作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miR-127、miR-146a、miR-125b表达水平升高,miR-495-3p表达水平降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27、miR-146a、miR-125b、miR-495-3p联合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死亡的诊断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36、87.10%、94.36%.结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较差,高龄、基础疾病≥3种、侵入性操作为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miR-127、miR-146a、miR-125b、miR-495-3p检测均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死亡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部感染 预后 危险因素 微小核糖核酸 评估价值
原文传递
三亚某酒店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少文 苏应雪 +7 位作者 刘丹 洪蕾 林兴华 袁伟 陈潇男 陈静 黄虹 赵振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目的:分析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8月10日~8月30日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目的:分析海南省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优化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8月10日~8月30日三亚市某酒店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8月30日,该酒店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703例,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328例,占46.7%,女性375例,占53.3%,男女比例0.87∶1,年龄跨度为8个月~85岁,M(P25,P75)为37(20,49)岁,以31~59岁人群为主,占51.4%;无症状感染者占39.8%,轻型感染者占60.2%,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24.8%(105/423)、发热18.7%(79/423);8.8%的感染者有慢性基础疾病史,高血压和糖尿病最常见;累计出院416例感染者,总体住院时间的M(P25,P75)为14(10,15)d;未接种COVID-19疫苗者占10.1%,完成1次疫苗接种者占5.0%,完成2次疫苗接种者占36.3%,完成3次疫苗接种者占48.6%,≥60岁感染者中完成2次和3次疫苗接种的仅占10.1%和8.8%。结论:此次毒株为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1.3,国内首次报道,传染性和隐匿性更强,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因此需要加强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和内防扩散;加强核酸检测,做到及时发现和早期处理;加强COVID-19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特征 方舱医院 海南
下载PDF
地诺单抗对比双膦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詹和道 姚江凌 崔红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4-138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单抗对比双膦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2年1... 目的系统评价地诺单抗对比双膦酸盐类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地诺单抗(试验组)对比双膦酸盐类(对照组)治疗骨质疏松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版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共计31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腰椎骨密度改善程度[MD=1.78,95%CI(1.13,2.43),P<0.00001]、股骨颈骨密度改善程度[MD=1.26,95%CI(1.08,1.45),P<0.00001]、全髋骨密度改善程度[MD=1.16,95%CI(0.93,1.39),P<0.0000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Ⅰ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MD=-0.09,95%CI(-0.16,-0.02),P=0.01]、12个月后Ⅰ型前胶原N末端肽水平[MD=-9.07,95%CI(-11.22,-6.92),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骨折发生率[OR=1.02,95%CI(0.67,1.54),P=0.92]、不良反应发生率[OR=0.99,95%CI(0.67,1.46),P=0.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诺单抗对比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在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地诺单抗 双膦酸盐 骨密度 骨代谢 META分析
下载PDF
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詹和道 姚江凌 崔红旺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16-519,567,共5页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及观察组(植入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细菌检查及耐药性;比较两组感... 目的观察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及观察组(植入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细菌检查及耐药性;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周X线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评估量表(PHQ-9)及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结果两组细菌检查及耐药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感染指标均存在差异,感染指标观察组术后1周、对照组术后6周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PHQ-9及GAD-7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效果良好,且抗感染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万古霉素 氢氧化钙 骨水泥 下肢长骨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 HAGLR促胫骨骨折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10
作者 王文 陈新宇 +2 位作者 黄兹艺 邓杨柳 崔红旺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72-478,共7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OP)-胫骨骨折(TF)大鼠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与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lncRNA HAGLR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OP)-胫骨骨折(TF)大鼠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AGLR)与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探讨lncRNA HAGLR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作用与机制。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OP组、OP-TF组,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水平。对大鼠MSC细胞系R7500使用成骨分化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并分为MSC组和成骨诱导组(Osteogenic-MSC组)。分别转染pcDNA-HAGLR、pcDNA-NC、miR-19a-3p的模拟物(miR-19a-3p mimic)、mimic的阴性对照(NC mimic)、miR-19a-3p的抑制剂(miR-19a-3p inhibitor)、miR-19a-3p inhibitor的阴性对照(NC inhibitor)至R7500后进行相应分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HAGLR和miR-19a-3p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miR-19a-3p的靶向关系。qRT-PCR检测各组lncRNA HAGLR和miR-19a-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2、ALP、胶原蛋白I(COL-I)、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的表达。ALP染色和AR染色检测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果OP组和OP-TF组的血清ALP和TRAP水平均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OP组与sham组胫骨组织中lncRNA HAGLR、miR-19a-3p、BMP2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P-TF组胫骨组织中lncRNA HAGLR、BMP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ham组和OP组(P<0.05),OP-TF组胫骨组织中miR-19a-3p的表达水平高于sham组和OP组(P<0.05)。与MSC组相比,Osteogenic-MSC组的lncRNA HAGLR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miR-19a-3p的表达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表明lncRNA HAGLR与miR-19a-3p具有靶向关系,miR-19a-3p与BMP2具有靶向关系。pcDNA-HAGLR组的miR-19a-3p的表达水平低于pcDNA-NC组(P<0.05)。miR-19a-3p mimic组与NC mimic组的lncRNA HAGLR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 mimic组相比,miR-19a-3p mimic组BMP2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9a-3p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胫骨骨折 长链非编码RNA同源盒D基因簇反义生长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miR-19a-3p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程度及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恒杰 曾允富 +1 位作者 程少文 郑林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程度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患者(女55例,男5例,年龄为50~89岁),因跌倒引起桡骨远端骨折,排除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根据有无尺骨茎突骨折将... 目的:研究低能量损伤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与桡骨远端骨折移位程度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患者(女55例,男5例,年龄为50~89岁),因跌倒引起桡骨远端骨折,排除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折。根据有无尺骨茎突骨折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复位前的影像学资料,通过测量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评估骨折移位情况。损伤1周内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通过末次随访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和腕关节活动度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组患者与无尺骨茎突骨折组的股骨颈部位骨密度值、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数据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掌倾角与尺骨茎突骨折存在显著相关性(P=0.045)。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能量损伤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中尺骨茎突骨折,其股骨颈骨密度降低与骨折的严重移位程度(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密度 尺骨茎突骨折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与抑郁、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松利 王文贤 +2 位作者 陈涛 黄才云 崔红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与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1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4份(96.23%),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遵医行为,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遵医行为良好组与...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与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关系。方法:对21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4份(96.23%),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遵医行为,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遵医行为良好组与遵医行为不良组。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估两组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遵医行为与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及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结果:20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遵医行为不良患者占比26.96%(55例)。年龄≥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居住地为农村、婚姻状况为未婚、离异或丧偶者中遵医行为不良占比较高(χ^(2)=10.831,6.985,6.455,9.020,7.540;P<0.05)。遵医行为不良组患者SDS评分、SPBS评分高于遵医行为良好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中情感度、亲密度低于遵医行为良好组(t=8.497,5.072,2.023,3.314;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不良与抑郁情绪(即SDS评分)、自我感受负担(即SPB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14,0.338;P<0.01),与家庭功能(即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中情感度、亲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0.144,-0.230;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5岁)、居住地(农村)、婚姻状况(未婚、离异或丧偶)、SDS评分、SPBS评分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不良的风险因素(OR>1,P<0.05),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总分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遵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且遵医行为不良与患者与抑郁情绪、自我感受负担呈正相关,与家庭功能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遵医行为 抑郁 自我感受负担 家庭功能
下载PDF
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红旺 苏天 +3 位作者 温鹏 黎祥涛 陈丽英 付昆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目的 明确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e osteoporosis, PMOP)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是否发生程序性坏死,探讨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PMOP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进一步完善PMOP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 目的 明确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e osteoporosis, PMOP)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是否发生程序性坏死,探讨骨细胞程序性坏死对PMOP患者脆性骨折的影响,进一步完善PMOP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和骨组织标本。采用TUNEL+受体相关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on protein kinase, RIP)3免疫荧光检测骨组织中发生程序性坏死的骨细胞数量,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程序性坏死标志性蛋白RIP1/3、混合谱系激酶配体(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MLKL)及凋亡标志性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透射电镜观察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icro-CT重建股骨颈Ward’s三角骨组织微结构;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骨细胞程序性坏死率与骨组织微结构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显示: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RIP1、RIP3、MLKL、cleaved caspase-3蛋白于骨细胞胞质均有表达,且TUNEL+/RIP3+(程序性坏死细胞)(19.97%±1.83%vs. 5.12%±0.29%)和TUNEL+/cleaved caspase-3+(凋亡细胞)(17.18%±1.32%vs. 3.26±0.41%)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IP1(49.38%±2.87%vs. 23.36%±1.25%)、RIP3(26.12%±4.13%vs. 6.74%±0.96%)、MLKL(29.63%±1.23%vs. 7.96%±0.42%)阳性细胞百分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骨细胞可见典型的坏死形态学特征;PMOP股骨颈脆性骨折患者Ward’s三角出现明显的骨量丢失,即骨密度[(725.63±10.17)g/cm3vs.(775.19±11.26)g/cm3]、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 TB.Th)[(0.13±0.01)mm vs.(0.16±0.02)mm]、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 TB.N)[(1.35±0.04)mm-1vs.(1.52±0.07)mm-1]小于对照组(P<0.01);而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eparation, TB.Sp)(0.73±0.15)mm vs.(0.61±0.21)mm大于对照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骨细胞程序性坏死与骨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脆性骨折 程序性坏死 骨细胞 受体相关蛋白激酶3
下载PDF
一定要坚持住!
14
作者 袁伟 《前进论坛》 2020年第4期25-25,共1页
2月5日,抵达武汉,我和队友们还来不及休息,就紧急进行了防护物品穿脱培训。凌晨三点接到紧急通知,早上八点要去位于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接班,开始第一轮值班,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2月6日,我们开始了在方舱... 2月5日,抵达武汉,我和队友们还来不及休息,就紧急进行了防护物品穿脱培训。凌晨三点接到紧急通知,早上八点要去位于国际会展中心的江汉方舱医院接班,开始第一轮值班,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2月6日,我们开始了在方舱医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轻症患者 紧急通知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以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凯军 陈旺文 罗之谦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病人160例作为建模组,167例作为验证组。收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建...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病人160例作为建模组,167例作为验证组。收集病人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建模组胃癌病人术后6个月内VTE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VTE组和N-VTE组,对两组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代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到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得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β值,根据列线图原理对独立危险因素进行赋分,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应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以Bootstrap法和校准曲线进行列线图模型的内外部验证,计算区分度评价指标C指数,并通过拟合优度(H-L)检验评价预测模型的校准能力。结果 建模组160例胃癌病人均接受胃癌根治手术,按术后6个月内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3例和N-VTE组137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病灶直径≥5 cm、糖尿病、TNM/T分期为T3~T4期、淋巴结转移5个指标为影响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P=1/(1+e^(-X)),X=1.885×年龄(≥60岁=1,<60岁=0)+2.051×糖尿病(是=1,否=0)+2.646×病灶直径(≥5 cm=1,<5 cm=0)+2.952×TNM/T分期(1~2期=0,3~4期=1)+0.694×淋巴结转移(是=1,否=0)-0.436,列线图模型的C指数分别为0.847(95%CI:0.784~0.932)和0.832(95%CI:0.772~0.910),H-L检验提示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符合度良好(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关于预测胃癌病人术后发生VTE风险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胃癌病人术后的VT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静脉血栓栓塞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胃癌患者No.l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研究
16
作者 欧雷 罗之谦 +1 位作者 陈旺文 龙凯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胃癌D2+根治术(联合No.14v淋巴结清扫)的12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应用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单因素分析等级计数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胃癌D2+根治术(联合No.14v淋巴结清扫)的128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应用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单因素分析等级计数资料行秩和检验,其他计数资料行x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并行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8例胃癌患者中,病理学检查发现No.14v淋巴结转移者19例(14.8%),No.14v淋巴结阴性者109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No.14v淋巴结微转移者5例(3.9%),No.14v淋巴结的总转移率为18.8%。单、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下部肿瘤、Borrmann分型I-IV型、pNj期、脉管浸润及No.6淋巴结转移是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转移组与非转移组患者的累积总生存率(37.5%us.77.9%)及无病生存率(29.2%vs.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X^(2)=16.142、28.691,P=0.000、0.000)。结论胃癌患者No.1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与胃下部肿瘤、Bormann分型I-IV型、pN期、脉管浸润、No.6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且伴有No.14v淋巴结转移或微转移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No.14v淋巴结 肿瘤转移 肿瘤微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