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2
1
作者 曾春芳 何喜民 +3 位作者 李天发 林云 林雪峰 黄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6-37,共2页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 目的定量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DC)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6例;另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5例为对照组,入院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各组的DC值。结果冠心病患者DC值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中AMI<UAP<SAP,组间比较P均<0.05,SAP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DC值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3,P<0.05)。结论 DC值可以直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变不稳定状态,病情愈严重,迷走神经的保护作用愈低,猝死风险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率减速力 心肌梗死 急性 心绞痛 猝死 心脏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高龄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左琦 李天发 +4 位作者 秦将均 张光星 刘先霞 王军 杨新玮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28-832,共5页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64-SCTCA)对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住院的16例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的高龄(≥60岁)患者,先后行64-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参照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法对冠状动脉进行分段,评价64-SCTCA诊断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狭窄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结果:(1)在CAG可清晰显影的144个节段中,64-SCTCA可清晰辨认和评价的占139段(96.53%),另外5段(3.47%)显影不清。左主干、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可评价节段的比例显著高于右冠状动脉(χ2=10.36,P=0.016),同一支血管中近、中、远段可评价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2)64-S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71.43%、81.25%、80.00%、83.33%。按可评价节段计算,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各节段有意义狭窄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0%、97.58%、95.83%、85.00%、97.58%。(3)按可评价节段计算,64-SCTCA检出存在有意义病变与CA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检测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各节段病变及同一支血管近、中、远段的假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SCTCA与CAG检查结果高度相近,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其检测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病变的价值高于右冠状动脉,对临床诊断冠心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冠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高龄 冠心病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在永久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何喜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7-1228,1231,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48例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共检出:感知功能障碍25例,其中感知过度8例,感知不...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在起搏器术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采用12通道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148例起搏器置入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共检出:感知功能障碍25例,其中感知过度8例,感知不良17例;起搏功能障碍12例;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29例;自身心律失常32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对间歇性感知和起搏功能异常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检出率高,并可系统地了解起搏器的工作状态,是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随访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7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曾春芳 施思频 姚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总结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及其临床处理方法。结果病例1动态心电图显示心房起搏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目的总结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及其临床处理方法。结果病例1动态心电图显示心房起搏心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程控起搏器延长心室后心房不应期,降低高限频率,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性期前收缩,复查动态心电图无心动过速发生。病例2、3植入双腔起搏器(DDD)后出现心房颤动,将双腔起搏器程控为VVI工作模式,胺碘酮静脉注射及口服转复心房颤动。病例4、5、6、7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药物控制心律失常。结论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是双腔起搏器植入后临床上最重要、最常见的并发症,应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 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疗效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军 李天发 +1 位作者 李继科 张玉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55例未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以术前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为有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观... 目的评价^(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中的意义。方法 55例未行急诊PCI的AMI患者,以术前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为有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观察两组PCI前后1周静息心肌灌注缺损计分变化及PCI前、PCI后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有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缺损积分PCI前分别为(11.66±0.43)、(12.41±0.64)分,PCI后分别为(7.02±0.56)、(10.09±0.45)分,两组PCI前后心肌血流灌注均有改善(P均<0.05),有存活心肌组心肌血流灌注改善更显著(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显示PCI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PCI后12个月有存活心肌组LVEF、LVEDD改善优于无存活心肌组(P<0.05或<0.01)。结论静息及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可作为判断AMI患者延迟PCI疗效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和肽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左琦 李天发 +2 位作者 杨洋 黄珊 王军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趋势和三者间相关性,及其对早期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且需要进行冠状...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不同程度的冠心病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的变化趋势和三者间相关性,及其对早期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冠心病且需要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1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积分法再分亚组:A组(0 ~20积分)、B组(21 ~40积分)及C组(大于40积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浆中Copeptin、TNF-α及IL-10水平,分析冠心病冠脉病变不同程度患者血浆中Copeptin、TNF-α及IL-10的变化趋势及三者间相关性.结果 (1)B组和C组血浆Copeptin浓度及TNF-α/IL-10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均为P<0.05),其中C组显著高于B组(均为P<0.01),但在A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2)血浆Copeptin浓度与TNF-α/IL-10比值存在正相关关系(r=0.949,P<0.01).结论 血浆Copeptin浓度及TNF-α/IL-10比值联合检测能作为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冠心病
下载PDF
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顾申红 李天发 +3 位作者 李羲 林云 黎海文 张光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9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双向正压通气,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情况下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模式采用双向正压通气,对照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变化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前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血压均有下降,手指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有明显改善,且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导致肺顺应性下降,使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而致换气功能障碍,严重缺氧。正压通气可扩张陷闭肺泡,增加呼气末肺容量,使血氧交换增加,改善肺顺应性,改善左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力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有华 陈小盼 +3 位作者 钟江华 杨新玮 姚震 符史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HF组患者8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均分别测定血脂、脑钠肽(BN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CHF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抵抗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HF组患者8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均分别测定血脂、脑钠肽(BN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CHF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抵抗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且随心功能的恶化、BNP、抵抗素升高更为明显(P<0.05);CHF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性(r=0.352,P<0.01)。结论抵抗素在CHF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CHF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抵抗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有华 钟江华 +1 位作者 何喜民 姚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患者4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25例)和CHF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氟伐他汀口服8周(20mg/d)。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选择CHF患者49例,随机分为CHF对照组(25例)和CHF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CHF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氟伐他汀口服8周(20mg/d)。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抵抗素浓度,并行6min步行距离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对比,CHF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P<0.05),LVDd降低,6min步行距离增加,血清抵抗素明显下降(P<0.05)。(2)治疗8周后,CHF治疗组LVEF、LVDd、6min步行距离和抵抗素水平与CHF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能改善心功能,并降低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氟伐他汀 抵抗素 心功能
下载PDF
^(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评估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琦 李天发 +2 位作者 王军 孙雯 肖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2-776,共5页
目的评价^(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 G-MPI)对诊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A组26例合并糖尿病,B组3... 目的评价^(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99)Tc^m-MIBI G-MPI)对诊断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的指导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6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A组26例合并糖尿病,B组34例不合并糖尿病,应用^(99)Tc^m-MIBI G-MPI检查检测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部位、程度及范围,比较两组心肌缺血的差异。结果 A组心肌灌注显像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96.15%比73.53%,χ~2=5.43,P<0.05);A组心肌灌注异常部位供血冠状动脉总支数显著多于B组(82.67%比62.67%,P<0.05);A组心肌灌注异常总节段数显著多于B组(P<0.05),其中A组前壁、间壁及心尖部位和下壁心肌灌注异常节段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单支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心肌灌注异常的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99)Tc^m-MIBI G-MPI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心肌缺血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心绞痛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 心肌缺血 门控血池显像 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抵抗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有华 杨新玮 +2 位作者 姚震 陈小盼 钟江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0期2012-2012,2018,共2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病人62例,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CHF组又分为对照亚组和治...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组病人62例,正常对照组4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水平。CHF组又分为对照亚组和治疗亚组,对照亚组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亚组除常规治疗外还给予贝那普利片口服6个月(10mg/日),对比两组病人的LVEF、hs-CR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CHF组患者的LVEF明显降低(P<0.01),血清hs-CRP、抵抗素均有显著升高(P<0.01)。与CHF对照亚组比较,CHF治疗亚组病人LVEF进一步改善(P<0.05),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抵抗素可能在CHF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贝那普利可以降低抵抗素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抵抗素 贝那普利
原文传递
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因素及心电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何喜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 目的:探讨电极脱位的原因及心电图检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起搏电极导线脱位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26例中,29根电极导线脱位,双极电极导线17根,单极电极导线12根,心室电极导线18根,心房电极导线11根,心电图表现为心房、心室间断起搏或不起搏,感知功能正常或感知不良,或异处着床并间歇起搏。结论:双极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电极导线脱位的早期识别,有赖于术后心电图的密切观察,心电图可作为起搏器术后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器 脱位 电极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老年人永久起搏器术后电极导线脱位原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1 位作者 刘先霞 陈跃武 《实用医技杂志》 2011年第6期650-651,共2页
心脏永久起搏器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虽然起搏技术日趋成熟,而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性,电极导线脱位是起搏器术后重要的并发症,可导致起搏器的起搏和(或)感知功能障碍,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10年来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 心脏永久起搏器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虽然起搏技术日趋成熟,而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性,电极导线脱位是起搏器术后重要的并发症,可导致起搏器的起搏和(或)感知功能障碍,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10年来永久起搏器安装术后老年患者电极导线脱位的临床资料作总结和分析,旨在早期发现、早期纠正,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术后 电极导线脱位 老年人 脱位原因 心脏永久起搏器 感知功能障碍 临床资料 老年患者
下载PDF
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申红 黄淑田 +1 位作者 姚震 黎海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0例,心功能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卡托普利组22例,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组18例,给予缬沙坦治疗,8周后,观察血浆钠尿...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血浆钠尿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0例,心功能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卡托普利组22例,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组18例,给予缬沙坦治疗,8周后,观察血浆钠尿肽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血浆钠尿肽水平:卡托普利组从治疗前2 917(四分位数2 223)ng/L下降到432 ng/L(四分位数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5,P<0.01);缬沙坦组从治疗前2 857(四分位数1 308)ng/L下降到420 ng/L(四分位数27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5,P<0.01);两组间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96,P=0.767)。结论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降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钠尿肽水平,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尿肽 慢性心力衰竭 卡托普利 缬沙坦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慧怡 杨新玮 +2 位作者 姚震 陈小盼 钟江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更为显著(P<0.05);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的NDS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是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急性脑梗死 抵抗素 炎症
原文传递
促心肌素C-末端肽对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姚震 陈淑芬 +2 位作者 张云波 张卫 张晓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617-619,共3页
目的观察促心肌素(CT-1)C-末端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进行干预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模型,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n=5)、再灌注损伤模型组(D,n=6)、MI/R后CT-1干预组(T,n=8)和MI/R前CT-1干... 目的观察促心肌素(CT-1)C-末端肽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进行干预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模型,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n=5)、再灌注损伤模型组(D,n=6)、MI/R后CT-1干预组(T,n=8)和MI/R前CT-1干预组(O,n=8)。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并取缺血区及其周围心脏组织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MI/R后,模型组SD大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为(93.17±24.7)min,在MI/R前的CT-1干预组为(87.88±18.3)min,MI/R后的CT-1干预组为(155.5±80.13)min,明显长于模型组和MI/R前干预组(q值分别为3.171、3.716,P<0.01);模型组SD大鼠的血清CK、MDA浓度升高,梗死区周围的AI也升高(N vs D,q值分别为14.391、11.015、21.668,P<0.01);MI/R后CT-1干预组的大鼠,血清CK、MDA浓度及AI均有所降低(T vs D,q值分别为10.649、6.167、16.493,P<0.01),但仍高于正常组(q值分别为5.197、5.782、7.391,P<0.01);CT-1前干预组的动物,血清CK、MDA浓度明显高于模型组(q值分别为6.147、10.551,P<0.01),AI高于正常组(q=24.609,P<0.01),但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q=1.683,P>0.05);心肌细胞的凋亡情况与心肌的损伤及氧化损伤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245、0.8679,P<0.01)。结论 CT-1 C-末端多肽再灌注早期短期使用能减轻心肌组织损伤及氧化损伤,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程度,使动物存活时间延长;但腹腔注射CT-1 C-末端多肽较长时间后,大鼠对MI/R的耐受力降低,组织损伤及氧化损伤的程度明显加重,且梗死周边区有相当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动物的存活时间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1C-末端肽 缺血再灌注损伤(MI/R) 细胞凋亡指数(AI) 肌酸激酶(CK) 丙二醛(MDA)
原文传递
贝那普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和意义
17
作者 林慧怡 杨新玮 +2 位作者 姚震 陈小盼 钟江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828-1829,共2页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临床急性脑梗死(ACI)病人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临床ACI病人6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和贝那普利治疗组(30例),并以25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ACI病人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1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2周。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抵抗素,并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结果1)、两组ACI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水平与NDS呈正相关(r=0.38,P<0.01)。2)、ACI常规治疗组和贝那普利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的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贝那普利治疗组NDS的下降最为明显(P<0.05)。结论贝那普利能降低ACI病人的抵抗素水平,减少病人的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那普利 急性脑梗死 抵抗素 炎症
原文传递
心电图引导下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35例分析
18
作者 曾春芳 李天发 +1 位作者 刘先霞 何喜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693-1694,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下用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5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采用非X线条件下,应用普通电极导管,以心腔内心电图引导,体表起搏心电图定位,行紧急床... 目的:探讨心电图引导下用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5例不同病因所致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者,采用非X线条件下,应用普通电极导管,以心腔内心电图引导,体表起搏心电图定位,行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术。结果:35例患者起搏均获成功,从开始静脉穿刺到完成右心室起搏时间5~20min,平均13min。35例均为右心室起搏,右室心尖部起搏29例,右室流出道起搏5例,右室流人道起搏1例。结论:心腔内心电图引导,体表起搏心电图定位,普通电极导管床旁起搏术是一种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实用的抢救措施,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脏起搏 人工 人类
原文传递
迷走神经介导性停搏的心电生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曾春芳 李巍景 何喜民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4期2163-216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停搏 迷走神经 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率震荡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曾春芳 姚震 钟江华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136-2137,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检测及结果分析,评价HRT对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9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24hHolter检查,并根据室性早搏(VPC)...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检测及结果分析,评价HRT对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和健康体检者9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24hHolter检查,并根据室性早搏(VPC)发生频率,定量测量HRT的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组间HRT参数的比较:震荡起始(TO)均值和异常率,AMI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震荡斜率(TS)均值AMI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异常率AMI组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27例TO、TS均异常,占12.22%,对照组中7例TO、TS均异常,占7.78%,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VPC发生频度与HRT参数的比较:17例频发VPC的AMI患者中,TO均值较偶发VPC者增高,TS均值较偶发VPC者明显降低,频发VPC者中11例TO、TS均异常,占64.71%,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组患者HRT较对照组明显变钝,TO升高和TS降低,AMI组HRT异常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与AMI患者VPC发生的频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心率震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